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晏几道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16826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晏几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晏几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晏几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晏几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晏几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晏几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晏几道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蝶恋花 晏几道,作者背景,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晏几道为小晏,时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有小山词传世。,诗词风格,全宋词收其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

2、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赏析,晏几道年轻时,曾有过一段舒适安逸的生活。后来,他家道衰落,就连正常的衣食起居都成了问题。这使他深谙人生的无常。这说辞就是一篇抒写人生聚散的作品。昔日欢情易逝,当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无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在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蝶恋花: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鹊踏

3、枝”、“凤栖梧”唐教坊曲名。本名鹊踏枝。晏殊词改今名。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双调,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又名黄金缕、凤栖梧、一箩金、鱼水同欢、细雨吹池沼、明月生南浦、卷珠帘、江如练等。西楼:泛指欢宴之所。春梦秋云:喻美好而又虚幻短暂、聚散无常的事物。白居易花非花诗:“来如春梦不多时,云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吴山:画屏上的江南山水。“红烛”二句:化用唐杜牧赠别二首之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将蜡烛拟人化。2-3,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译:醉别西楼的情景醒

4、后全都忘记。犹如春梦秋云,人生聚散实在太容易。月光斜照窗棂,我难以入睡,闲看画屏上吴山的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译:衣上的酒痕和诗里的字,一点点,一行行,都是那凄凉的情意。可怜的红烛自怜没有好办法,只能在寒夜中白白地为人垂泪。,上阕,开篇忆昔,写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这似乎是追忆往日某一幕具体的醉别,又像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实虚莫辨,笔意殊妙。二、三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离合不常之感。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它们来象征美好而不久长的情事,最为真切形象而动人遐想,上片最后两句,转写眼前实境。斜月已

5、低至半窗,夜已经深了,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散,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这一句似闲实质,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过片三句承上“醉别”、“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是筵席上题写的词章。它们原是欢游生活的表征,只是此时旧侣已风流云散,回视旧欢陈迹,翻引起无限凄凉意绪。前面讲到“醒不记”,这“衣上酒痕诗里字”却触发他对旧日欢乐生活的记忆。至此,可知词人的聚散离合之感和中宵辗转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下阕,“聚散”偏义于“散”,与上句“醉别

6、”相应,再缀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轻易便散的感慨便显得非常强烈。这里的聚散之感,似主要指爱情方面,但与此相关的生活情事,以至整个往昔繁华生活,也自然包括内。,结拍两句,直承“凄凉意”而加以渲染。人的凄凉,似乎感染了红烛。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了。,炼字,画屏闲展吴山翠闲:愁思之深见“斜月半窗”,而仍不能入梦,人方多恼,屏却无情。它悠闲地将一片翠色的吴山展示在这个不眠人的面前,使人更增加无穷的遐想。这个“闲”字很重要,有着一个字,才能衬托出人的心烦意乱,主观的认为画屏恼人,因而也恼画屏的无聊心情。,整体感知,此词为离别感忆之作,但却更广泛地慨

7、叹于过去欢情之易逝,此时孤怀之难遣,将来重会之无期,所以情调比其他一些伤别之作,更加低徊往复,沉郁悲凉。词境含蓄蕴藉,情意深长。全词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评价,黄庭坚的小山词序也许给我们一个最好的解释:“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乃共以为然。”从四痴也就能看到他们孤芳自洁的个性。忠纯真挚的痴情,他仍未失却童心,他难与一般俗人合流,,作文,问沧海茫茫,天下之大,何处有我容身之处?春梦秋云,离开了久居的故乡,离开了最亲爱的他们,怎能使我忘却悲伤,“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这般的凄凉,这般的惆怅,这般的悲怆,多少眼泪在夜晚伴着孤独在眼角滴落,离别离别,思念思念,晏几道吟出“聚散真容易“,只怕是散容易,聚又从何说起?我亲爱的故乡,我最爱的友人,多少次的梦中回眸,多少次的惊醒时分,仿佛再也忆不起他们的身影,我的土地,我爱的深沉的故乡啊.,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