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20481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我校体育工作,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学生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良好风气,特制订本规定:第一条:按规定足额开设体育课根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要求,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保证每周2课时,学校级各系部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第二条:实行大课间操制度每天上午,必须30分钟大课间操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或跑操;每天下午都安排30-60分钟课外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体育活动,做到“天天有时间,人人

2、都参与”。各学校要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第三条: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一)学校确保每位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应排进课表,使每位学生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确保有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课外体育活动要有具体内容和落实措施。(二)学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健康状况,积极探索适宜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开发出学生喜闻乐见、趣味性强、有本校特色、健身效果好、以及对场地器材设施要求不高的群众性体育活动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地指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

3、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展示本校体育特色。(三)要坚持学生每天出早操,但禁止组织学生在校外道路进行跑步锻炼。(四)学校每年召开两次全校范围的运动会。学校要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和趣味性体育活动。同时,学校在广泛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上,积极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上级教育、体育等部门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第四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学校认真组织学生测试,按时做

4、好数据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并存入学生档案。第五条:落实必要的体育教学器材、设施等物质保障(一)学校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足额配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有兼职和专职体育器材设施管理人员,并建立和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理、维修制度。(二)学校每年在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专项经费用于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器材、设施的添置、维修等。第六条:加强组织管理(一)校长是学校体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校务会,专项研究学校体育工作,并有完整的会议记录。(二)学校各有关部门认真解决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履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教务处在编制课程表时,将体

5、育课、大课间操、课外活动列入课程安排表。班主任负责监督班级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要求,防止体育课、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挪用。体育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和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积极营造学校体育氛围,及时向学校、班主任和家长报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其他任课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不挤占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纠正学生不健康的坐姿和用眼方法,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三)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学校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和教育,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安全责任意识。(四)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凡直接参与组织学校体育

6、工作的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其他科任老师都应当计算工作量或给予补助:1 ,每天直接到场参与组织学生进行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教职员工,应当计算工作量(每两次次算一节课工作量)。2 .体育教师参加门主办的各种活动或有关部门临时抽调体育教师参加的社会体育活动,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同意后,按教师在校正常工作计算工作量。3 .体育教研组组长岗位的工作量标准,应与本校其他学科教研组组长岗位同等待遇。(五)学校在核定教师编制时,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按照体育课教学工作的特点、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六)每周任体育课占其工作量一半(含一半)以上的教师,学校应按

7、学期适当补加课时量。第七条:把体育工作情况作为评选先进和“三好”学生的条件之一(一)班级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达到95%以上方可评为先进班级(集体)。(二)学生体育达不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得参加学校评优选项。第八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一)体育教师要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服从学校的领导和工作安排。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实施课程标准。(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要有计划、有教案、

8、有小结;上课或组织各项体育活动时要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三)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的直接责任人,组织、指导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安全措施到位,上体育课时注意保护学生安全,确保不出事故。(四)积极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任课的班级学生测试“及格率”、“优良率”逐年提高,及时做好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向国家数据库上报工作。(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动和带领学生自制简易体育器材。(六)自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第八条:本规定从印发之日起执行。1 .坚持每天检查体育运动器械、户外运动器材和场地,并做记录。发现安全问题立即停用,并将问题器械做封存警示,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并组织维修和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或器械。2 .教育学生爱护器材,指导学生安全使用器材,教育学生发现器材安全问题及时向老师报告。3 .坚持体育器材领借制度,器材室所借出的器材须符合安全标准,并及时归还、验收。4 .借出的运动器材不允许放置在无人看管的场所。5 .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安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