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乐府诗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23444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汉乐府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两汉乐府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两汉乐府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两汉乐府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两汉乐府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汉乐府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乐府诗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两汉乐府诗,一关于乐府,二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艺术,一关于乐府,“乐府”的含义,汉乐府属于汉代诗歌范畴,但它实际上是与音乐联系极其密切、甚至可以说首先是属于音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乐府”的含义,乐,指音乐。府,指机构。乐府即全面负责管理、教育、从事歌乐舞活动的机构部门。,乐府本指音乐机关。,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汉书艺文志,乐府成立不应始自武帝,管理音乐的机构自古有之,殷商称瞽宗,周称大司乐,自秦开始称乐府,汉初仅承秦制,无大变化。,1977年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只秦代错金甬钟,钟柄上刻有秦篆“乐府”二字,是秦已立乐府的

2、有力的物证。,汉书礼乐志有“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孝惠二年(公元前193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曰安世乐.,乐府成立不应始自武帝汉武帝所作的是扩充了乐府的规模和职能.也就是说乐府始有不朽的价值确始自汉武帝.,这时乐府的任务有二:一是协律作歌。,二是采集民歌,“乐府”的含义,乐府本指音乐机关。,“乐府”一词,后来又用来专称乐府机关演唱的合乐的歌诗。,这种转变起于东晋之后。,乐府里合过乐的曲词,在汉代只称“歌诗”。六朝时始把他们叫作“乐府”,以此来区别未合过乐的“徒诗”。,“乐府”的含义,乐府本指音乐机关。,“乐府”一词,后来又用来专称乐府机关演唱的合乐的歌诗。,后世又把依乐府旧题

3、乃至仿乐府体裁而作的诗作称为乐府。,乐府之范围,有广狭之二义.由狭义言,乐府乃专指入乐之歌诗而由广义言,则凡未入乐而其体制意味,直接或间接模仿前作者,皆得名之曰乐府.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新乐府,白居易,东篱乐府,马致远,雍熙乐府,郭勋,东坡乐府,苏东坡,一关于乐府,汉乐府的收录与保存,最早著录汉代歌诗(即乐府诗)的是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提到西汉歌诗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但没有著录具体篇目、歌词。,汉书礼乐志收录了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皆贵族文人所作的典礼用乐府歌词。,汉书礼乐志有“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孝惠二年(公元前193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日安世乐.,这

4、是一首祭祀乐歌.,第一次大量收录汉乐府民歌的是南朝梁时沈约的宋书乐志。,全面收录汉乐府作品的是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它并非专收汉代乐府,而是总录前代乐府,上起陶唐氏,下及五代,凡属配乐歌曲和新乐府,都收入在内,共卷。,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基本上是按音乐分,每一类中每一种歌曲都既有古辞,早期作品,又有后人的仿作,汉乐府作品集中于郊庙歌辞、鼓吹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据统计有40多首。,鼓吹曲辞主要指用鼓、铙、箫、笳等乐器合奏的军乐。,相和歌辞是美妙的民间歌谣。,杂曲者,历代有之。或心志之所存,或

5、情思之所感;或宴游欢乐之所发,或忧愁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悲伤之所怀,或言征战行役之所苦;或缘于佛老,或出自夷虏:兼收备载,故总谓之杂曲。,一关于乐府,汉乐府的收录与保存,现在所能见到的西汉乐府诗,可以认定是西汉的作品有安世房中歌17章、郊祀歌19首、铙歌18首,以及另外为数不多的几首民歌,其他乐府诗都作于东汉。,二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艺术,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汉书艺文志,汉乐府叙事诗具体展示了丰富的生活画面。,反映民间疾苦,妇病行东门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

6、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理。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清人宋长白柳亭诗话:“病妇、孤儿行二首,虽参差不齐,而情与境会。口语心计之状,活现笔端,每读一过,觉有悲风刺人毛骨。”,东门行,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沧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儿口。 ”,“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诉说行役羁旅之痛,十五从

7、军征艳歌行,反映民间疾苦,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艳歌行,【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8、悲歌行】 远望可以当归,悲歌可以当泣,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渡河无船,欲归家无人,悲苦不能言,腹中车轮转。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诉说行役羁旅之痛,反映民间疾苦,讲述家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孤儿行,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霜,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

9、来到还家。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与校计。乱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泪痕血点,结缀而成。沈德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叙事诗大多都是诉苦诗,这导致了一种倾向,即以反映民间疾苦、社会问题为宗旨的乐府传统。,诉说行役羁旅之痛,反映民间疾苦,讲述家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讲述男女之情,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不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敦煌曲子词),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10、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往后,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乐府诗集鼓吹曲辞,诗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

11、: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闻一多解释说鱼和莲“是隐语的一种”, “这里是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与女戏”.,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写男女两性情感的代表作,也是汉乐府诗的代表作。,诉说行役羁旅之痛,反映民间疾苦,讲述家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讲述男女之情,其他,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相和歌辞,蒿里行,生死主题,青青园中葵,朝露

12、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相和歌辞长歌行,“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当奈公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箜篌引,“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征夫被发提壶,涉乱流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乃呼天嘘唏,鼓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当奈公何?曲终,自投河而死。子高闻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篌引,以像其声。所谓公无渡河曲也.”,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寓言体裁,蜨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接我苜蓿间。持之我入紫深宫中,行缠之傅欂栌间,雀来燕。

13、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乌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树间。唶我!秦氏家有游遨荡子,工用睢阳强,苏合弹,左手持强弹,两丸出入乌东西。唶我!一丸即发中乌身,乌死魂魄飞扬上天。阿母生乌子时,乃在南山岩石间。,唶我!人民安知乌子处,蹊径窈窕安从通?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射工尚复得白鹿脯。唶我!黄鹄摩天极高飞,后宫尚复得烹煮之;鲤鱼乃在洛水深渊中,钓钩尚得鲤鱼口。唶我!人民生各各有寿命,死生何须复道前后。,乐府中的寓言题材,因此能够把以前不能轻易表现的感情抒发出来,这是乐府诗的一个特色,也成为后世文学的典范,像唐诗中的丰富联想、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都受到了它的直接熏陶。,汉乐府民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14、尤其是第一次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在汉代文人文学中,政论散文、辞赋,都不涉及社会下层的生活,乐府诗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汉乐府叙事诗具体展示了丰富的生活画面。,就精神内容而言,二者有一脉相承之处,即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有真情实感。,汉乐府与诗经相比,但就表现形式来说,二者有着明显的不同.诗经是抒情诗占主导,缘事而发,重在“发”而非“事”。,汉乐府则有大量叙事诗,且大都是短篇,常常是选取生活中一个典型的片断来表现,使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上,既避免过多的交代与铺陈,又能表现广阔的社会背景。这在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片段。,汉乐府叙事诗的艺术特点,善于摹写人物对话。,汉乐府叙事诗具体展示了丰富的生活画面。,汉乐府诗因其反映现实之深刻、创作艺术之高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以它为起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创作体系,汉乐府的缘事而发,建安借古题写时事的古题乐府,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