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腧穴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39706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腧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五章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腧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五章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腧穴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五章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腧穴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五章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腧穴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腧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腧穴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腧穴,掌握常用穴位的定位。熟悉常用穴位的主治。熟悉常用穴位的刺灸法。,合谷,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近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取穴:以一手拇指的指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所指处。,主治:身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面肿、耳聋、失音、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痛经、胃痛、腹痛、便秘、泄泻、痢疾、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狂躁、隐疹。刺灸法:直刺0.51.0寸,针刺时手握拳状,可灸。孕妇不宜针。,迎香,定位:鼻翼外侧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主治:鼻塞、鼻衄、面肿、鼻窦炎、面神经麻痹、胆道蛔虫症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或直刺0.10.2寸,不

2、宜灸,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下肢痹痛、乳痈、肠痈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三阴交,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不孕、滞产、遗精、阳萎、早泻、遗尿、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阴虚诸症。刺灸法:直刺法11.5寸,可灸,孕妇禁针,背俞穴,定位: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 寸处,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

3、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肺俞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鼻塞、骨蒸潮热、盗汗、胸背疼痛心俞定位: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癫痫、吐血、盗汗、遗精肝俞定位: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胸胁痛、腰背痛、黄疸、吐血、目赤、目视不明、夜盲、迎风流泪、眩晕,脾俞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腹胀、纳呆、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胃俞定位: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刺灸法: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均可向脊柱斜刺0.5 0.8寸,可灸

4、。,肾俞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头晕、耳鸣、耳聋、腰背酸痛、喘咳少气。遗精阳萎、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带下、水肿、小便不利。刺灸法:直刺0.5 1寸,可灸大肠俞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腰腿痛、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涌泉穴,定位:脚趾卷屈,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主治:头项痛、眩晕、失眠、咯血、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小儿惊风、昏迷、中暑、脑出血、癔症、癫痫。刺灸法:直刺0.51寸,临床常用灸法或敷贴,内关,定位:脘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脘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胸闷、心悸、眩

5、晕、胸胁痛、胃痛、呃逆、恶心、呕吐、偏瘫、中风、失眠、郁证、癫痫、偏头痛、哮喘、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刺灸法:直刺0.51寸或透刺外关穴,可灸。,外关,定位:脘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正中间。主治:热病、偏头痛、目赤、咽痛、肿痛、上肢痹痛、偏瘫、耳聋、耳鸣、热病。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风池,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平风府穴。主治:感冒、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肿痛、近视、失眠、耳鸣、鼻渊、中风、口眼斜、高血压刺灸法:针尖微向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可灸,大椎,定位: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穴属督脉,为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有统领一身阳

6、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主治:热病、中暑、外感、咳嗽、哮喘、项强、肩背痛、骨蒸潮热、癫痫刺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百会,定位:后发际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头痛、头晕、耳鸣、脱肛、阴挺、胃下垂、痴呆、中风不语、癫痫、癔症、失眠、健忘。刺灸法: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腹泻、痢疾、脱肛、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阳萎、遗精、早泄、遗尿、尿血、尿频、疝气、子宫脱垂、不孕、少腹痛。刺灸法:直刺11.5寸,需要排尿后进行针刺,多用灸法,孕妇慎用。,关元,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主治:虚脱、形体

7、羸弱、腹痛、腹泻、痢疾、便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刺灸法: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气海,中脘,定位:腹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剑胸联合连线中点处主治:胃痛、呕吐、纳呆、吞酸、腹胀、泄泻、消化不良、黄疸、呃逆、小儿疳积、便秘、癫狂、失眠刺灸法:直刺11.5寸,或刺透下脘、梁门等穴,孕妇禁针,可灸。,膻中,定位: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处主治:心悸、咳嗽、哮喘、胸闷、胸痛、肋间神经痛、乳少、呕吐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十宣,定位: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左右共10穴主治:昏迷、高热、中暑、小儿惊风、中风、癔症、癫痫、咽喉肿痛、指端麻木。刺灸法:浅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