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里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542241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里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里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里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里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里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里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于孟子告子下第十五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参考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在田间被任用,傅说在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在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

2、来并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选拔,百里奚从集市里被选拔。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必须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使他做事不顺利。经过这样的方式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内心被困扰,思虑被堵塞,然后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此刻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或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祸患,国家常常灭亡。这样之后才明白,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发展,而在安逸享乐中则会萎靡死亡。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3、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月26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初

4、中课本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通常要求背诵,多年来也脍炙人口。近日网友发帖称:孟子的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中学课本存在几十年了,所有上过中学的人应该都背过,其中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己记忆非常清晰,因为当时课上还联想到“李斯”是不是就是这个“斯人”?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说,课本上,甚至是古文里,从来没出现过“于斯人也”这几个字,他就有点蒙了。 “难道我记错了?”网友查找了人教版教材1992版本、2001版本和20XX版本,全部都是“是人”。此外,另有网友也进行了查证,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包括1982年、1994年、20XX年等各版本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 注)均为“是人”。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自1961年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以来,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们也查阅了众多古籍,查阅的结果也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于为何一些网友出现“斯人”的群体记忆,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这确实不清楚。不过“斯”和“是”两个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这”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