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财产保险精算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45964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财产保险精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五章财产保险精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五章财产保险精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五章财产保险精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五章财产保险精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财产保险精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财产保险精算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财产保险精算,一、财产保险费率的厘定二、财产保险的准备金三、偿付能力,一、财产保险费率的厘定,(一)财产保险费率概述(二)纯费率的确定(三)附加费率的确定,(一)财产保险费率概述,1保险费率(Insurance Rate):简称“费率”是保险人按单位保险金额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的比例,通常用百分率(%)或千分率()来表示。2保险费率的构成(1)纯费率(Net Rate)又称“基础费率”或“净费率”。是保险人根据各类标的在某种危险情况下,一定时期内的损失概率计算出来的用于赔偿支出与建立保险赔偿基金的费率。(2)附加费率(additional rate),是一定时期内保险人业务经营费用支出及

2、预定利润的总数和保险金额之间的比例。,(二)纯费率的确定,1保额损失率的确定2稳定系数3附加均方差。,1保额损失率,(1)保额损失率的确定(2)保额损失率的保险含义(3)平均保额损失率的计算,(1)保额损失率,就是保险赔偿金额(赔款)与承保责任金额(保险金额)之比。如:某项保险业务保险金额总计3亿元,在保险期内共支付赔款60万元,则该业务的保额损失率为:保额损失率=60万元/3亿元=2 也就是说,发生的保险事故中每1000元保险财产要损失2元。,(2)保额损失率的保险含义,假使我们规定纯费率为保额损失率2,那么收取的纯保费如下式所算:纯保费=保险金额纯费率,按上例:纯保费=3亿元2=60(万元

3、)这样收取的纯保险费恰好足以支付赔款。根据大数法则,如果上述数据是以往长期的、大量的统计资料得出的,这样的保额损失率将接近于损失概率,我们可以用它来确定该项业务的纯费率。,(3)平均保额损失率的计算,平均保额损失率:将各个年份的保额损失率加总后除以有关年份,就得到一个平均保额损失率。例:某公司过去十年某项业务各年保额损失率统计如下: %1981为6.1;1982为5.7; 1983为5.4; 1984为6.4; 1985为5.8; 1986为6.3; 1987为6.0;1988为6.2;1989为5.9;1990为6.2那么利用平均计算公式:即该公司十年平均保额损失率为:X=1/10(6.1+

4、5.7+5.4+6.4+5.8+6.3+6+6.2+5.9+6.2)=6“各个年份”的选择要“适当”。第一,必须有足够的年份,至少不低于5年。第二,每年的保额损失率必须建立在本年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第三,选定的这一组保额损失率必须是稳定的,即没有巨灾(异常)风险出现。,2稳定系数,(1)稳定系数:是指选定的该组保额损失率的均方差与其算术平均值的比值。用公式:k= / X 其中: 为均方差: x为算术平均值:(2)稳定系数的数学含义根据数学原理:a.稳定性系数K值越大,则这组保额损失率的稳定性就越差,即各年保额损失率差别越大,损失赔付情况就越不平衡;b.稳定性系数K越小,则该组保额损失率的稳定

5、性就越好,即各年保额损失率差别就越小,损失赔付情况就越均匀。,3附加均方差,一般认为,所附加均方差与平均保额损失率之比,以10%-20%为宜。即 10%n/x 20%,(三)附加费率的确定,1附加费率(additional rate):是一定时期内保险业务经营费用支出和预定利润的总数和保险金额之间的比例。 计算公式:(1)统计资料法:附加费率=附加费用/保险金额 =保险费 按保险费提取附加保费的比例/保险金额=保险费率按保险费提取附加费用的比例(2)经验法:以纯费率的适当的百分比作为附加费率。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新开办险种的费率厘订时使用。,(三)附加费率的确定,2附加费用主要包括: 签订新合同

6、的费用:主要包括检查费、宣传费和印刷费等;继保费用:主要表现为手续费,以及为收取保费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各种税金;生存费用:主要包括保险人的办公费用,水电费、员工工资等;处理申请保险金的费用:主要包括查勘费、诉讼费用等;运用保险基金的费用:为运用保险基金所必须开支的费用;发展费用:包括新险种开发、职工培训等费用其它各种合理费用。,二、财产保险的准备金,(一)准备金的概述(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三)未决赔款准备金(四)总准备金,(一)准备金的概述,1准备金(reserves):是指保险人根据政府有关法令的规定或本身的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中按期提存一定的资金作为将来某种需要的准备。2准备金的种类:(1

7、)法定准备金 (Statutory reserves):是指保险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令规定必须提存的准备金。(2)任意准备金(Voluntary reserves):是指保险企业根据特定需要自由提取作其它用途的准备金。,(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概念 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概念,(1)未到期责任 :由于财产保险业务大都是定期的,而保险的会计核算则是以年度来办理决算,即从每年的1月份起到12月31日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年1月1日出单的业务,才会在12月31日到期,其全部有效期都在同一个会计年度内,而其他日期出单的业务,或多或少有一部分有效期是在会

8、计核算的第二年度之内,这种超过会计年度的保单有效期的业务就叫“未到期责任”。 (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unearned Liability Reserves):又称保费准备金、未满期责任准备金、未了责任准备金、未满期保费准备金。是保险人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将保险责任期尚未届满,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费提存出来形成的准备金。,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1)逐日计算 (2)月平均计算法 (3)按季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4)年平均估算法,(1)逐日计算,根据每张保单的第二年有效天数,逐笔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计算公式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第二年有效天数/保险天数保费收入)比例公式说明:必

9、须是保费收入,储金应该折算;签单当日应该除外,因为签单日一般不承担保险责任,而是从当日0时或次日中午12时开始承担保险责任。未到期责任应承担的费用已在签单年度支付,则应在计算出的数据上打一定折旧,如已开支费用15%,则在已计算出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数乘85%才能作为提存数。,(2)月平均计算法,假定平均的缴费签单日是每月月中的1/24提存法 假定平均的缴费签单日期是每月1日的1/12提存法。 假定平均的缴费签单是每月月底的1/12提存法,假定平均的缴费签单日是每月月中的1/24提存法,即假定所承保的保单都是在每月的十五日开始承担保险责任时,则可把全年划分为24个时间单位,元月份所签发保单,则按1

10、/24提取,2月份签发的保单则按3/24提取,3月份签发的保单按5/24提存,12月签发的保单按23/24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月保费收入未到期责任,假定平均的缴费签单日期是每月1日的1/12提存法,即假定每月所承保的保单都是每月1日开始承担保险责任的。把全年划分为12个时间单位,元月份所签发保单,则全部为当年责任,无须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月份所签发保单,提取1/12,3月份签发的保单,提取2/12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月保费收入未到期责任,假定平均的缴费签单是每月月底的1/12提存法,即假定每月所承保的保单都是每月月低开始承担保险责任的。把全年划分为12个时间单位,元月份所签发保单,当年只

11、承担了11个月的责任,要提1/1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月份所签发保单,提取2/12,3月份签发的保单,提取3/12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月保费收入未到期责任,(3)按季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即假定每季度所签发保单,已入帐保费的开始承担保险责任的日期为每季度的中间,所以把全年四个季度划分为8个时间单位,每一季度所入帐保单,应提取1/8作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4)年平均估算法,假定每年中所有保单是在365天逐日均匀签发的,那么,一年中所签发到全部保单,平均承担保险责任期限为6个月,故可按全年保费的50%来提存,另考虑费用因素,在50%提取比例上给予一定折扣。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全年保费收入未到期责任

12、准备金的提存比例(50%)或实收保费率,(三)未决赔款准备金,1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概念2产生未决赔款的原因 3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算方法 4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注意事项,1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概念,未决赔款准备金(Outstanding loss deposit),又称赔款准备金。是保险人在会计年度决算时,为该会计年度已发生保险事故应付而未付赔款所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2产生未决赔款的原因,(1)未决赔款:被保险人提出索赔,但保险人对事故的认定,赔偿金额的大小难以确定时需提存;(2)已决未付额:保险人对索赔案件已调查结束,应赔金额亦已确定,但由于结算原因,支付过程尚未完成;(3)已发未报案件:在年内发生,

13、但由于被保险人尚未索赔,需要在次年赔付的保险责任案件。,3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算方法,(1)逐案估计法(Individual Estimate Method),由保险理赔人员逐一估计每起索赔案件的赔款金额,然后记入理赔档案,到一定时间把这些数字汇总,并根据调查资料加以修正,据以提留的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保险金额损失程度;该法主要适用:a.索赔金额确定;b.巨额损失;c.索赔数额大小相差悬殊而难以估算(2)平均估值法(Avevage Value Method):一般先根据保险公司以往损失经验数据估算出每案的平均赔偿额,再根据对将来赔付金额的预测进行修正,以这一平均值乘以已报告赔案数目提存未决赔

14、款准备金的方法。计算公式:每案平均赔偿额=以往年份赔款总额 / 以往年份案件总数;未决赔款准备金=赔案件数每案平均赔偿额;主要适用:索赔次数多,索赔金额差异小的保险业务,如机动车辆保险的车损险。(3)赔付率法(loss Ratio Method),又称损失率法,通过使用一个选择时期预定赔付率把估计的最终赔付额减去已付赔款和理赔费用得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方法。计算公式:未决赔款准备金=(当年保费-已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估计赔付率-已付赔款和理赔费用 ;该方法存在的优缺点:优点:简便易行,易于操作;缺点:如假定的赔付率与实际赔付率出入较大的话,提存的未决赔款准备金不很准确。,4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注意

15、事项,(1)如果采用逐案估计和平均估值法计算出来的未决赔款准备金高于采用赔付率法计算的结果,则应以前者为准;(2)未决赔款准备金是否需要提取,采取何种方法提取,还须国家主管保险公司的监督机构认为。,(四)总准备金,1总准备金概述 2总准备金的计提,1总准备金概述,(1)总准备金(General Reserves),又称自由准备金(Free Reserves),或平衡准备金(Equalization Reserves)或波动准备金(Fluctuation Reserves),或巨灾准备金(Catastrophe Reserves),是保险企业从决算后的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并逐年积累,用以应付巨大

16、赔款时弥补亏损的资金。 (2)总准备金的特点:积累的时间比较长可以运用总公司可以调济分公司的总准备金影响总准备金的因素比较多,2总准备金的计提,(1)总准备金等同于公积金 (2)总准备金按税后利润的23%提取 (3)总准备金提取应按纯保费的一定比例提取,三、偿付能力,(一)偿付能力的概念 (二)偿付能力额度(三)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计算(四)影响偿付能力的因素,(一)偿付能力的概念,1偿付能力:是指保险企业对所承担的风险在发生超出正常年景的赔偿数额时的经济补偿能力。2偿付能力的经济内涵: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的经济内涵一般是指保险企业的偿付准备金。 (1)偿付准备金的构成 (2)偿付准备金的资金

17、来源,(二)偿付能力额度,1偿付能力额度:是指在任何一个指定日期,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2偿付能力额度的内容(1)保险企业实际具备的偿付能力额度保险企业实际具备的偿付能力额度就是在某一时点上资产与负债的差额,即在此时点上资产能随时变现。(2)保险管理机关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具备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三)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计算,1欧洲共同体的计算方法 2香港地区的计算方法 3中国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控制,3中国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控制,(1)责任限额的控制 (2)保证金的控制 (3)资金运用的限制,(四)影响偿付能力的因素,1保险企业偿付准备金的绝对数额2保险企业偿付准备金的相对数额

18、3赖以建立保险赔偿基金的损失概率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4影响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风险因素,结束语,大学教授向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禅师南隐问禅。南隐以礼待,却不说禅,他将茶水注人这位来客的杯子,杯子巳满,还在继续注人。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怀外,终于不能沉默了,大声说道:“已经溢出来了,不能再倒了。” “你就像这杯子,”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让我如何对你说禅?” 感想:有时候,如果我们只抓住自己的东西不放,就很难接受别人的东西。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贪,有些人什么都不愿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有所失才会有所得。对于高人来说,放弃不是失败,是智慧。应用:我们保险员工大多数来自不同行业,加入保险行业后,应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抛弃过去的成败、荣辱。从零做起,从现在做起,全身心地做好保险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