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4598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和认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树立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教学内容: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教学重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教学难点: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时间:4学时,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 在上海表演。她的演奏令现场听众听得如痴如醉,可当演奏到最后一曲时,意外发生了。穆特女士突然停奏,抽出琴弓,直指就坐在前排一直不停拍照的观众,用英文说:“你的闪光灯光始终直射我的脸,令我无法演奏

2、,你必须离开,现在就出去!”对方没动,全场一片寂静。穆特又说:“请出去,如果不出去,我没办法演奏。”双方僵持了一阵,最后剧场保安过来把这位观众“请”了出去。提问:穆特女士为什么会以中断演出的强烈方式,把听众请走?,引言,对此,北京世纪剧院总经理肖力君给出答案:“演奏乐曲的完整性、连贯性是西方古典音乐演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由此而形成的在乐章之间不鼓掌,是西方人在音乐欣赏中长期积累下的一项传统。所以,在西方古典音乐演奏尚未完结之前,连鼓掌都是不合时宜的,那么拍照更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事实上,这仅仅是外国人在中国面对的尴尬现象之一。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不排队的、乱扔垃圾的,乱穿红灯的现象

3、等等。这些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人公共道德的意识比较薄弱。应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何谓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2、公共生活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农业社会:公共生活较大发展。工业社会:公共生活得到极大的扩展。知识经济社会:“地球村”的形成标志着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证券交易所、网络虚拟世界(2

4、)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熟人社会” “陌生人”社会(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网上冲浪、图书馆学习,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1,公共秩序的含义及其内容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2、公共秩序的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序的重要标志,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法律和道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1,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

5、道德”、 “社会公德” 2,法律:治安管理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3、道德和法律的不同:()产生时间和方式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调整范围不同;()实施方式和手段不同;()发展前途不同。,4、道德和法律相互作用:(1)社会主义法在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中具有重要作用。(2)社会主义法贯穿了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3)社会主义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思想基础。(4)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密切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1、含义:社会公德指在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

6、道德准则。社会公德属于最基本的道德。2、具体内涵:人与人关系上:举止文明、尊重他人人与社会关系上:爱护公物、维护公物人与自然关系上: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余秋雨谈为什么需要社会公德,3、特点:(1)继承性: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必须遵守。(2)基础性:最基本的,列宁称之为:“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3)广泛性:任何人都必须遵守。(4)简明性:易懂易记。,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的必然要求。文明礼貌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反映。文明礼貌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反映。,可怜的老人,2、助人为乐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所以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是每个人拥有爱心

7、的表现。大学生应该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习惯。,3、爱护公物爱护公物是整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爱护公物是公共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4、保护环境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5、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条件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途径,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形成,1、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1)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2)我国社会公德面临的挑战 在广州市一条不足400米长的步行街上,清洁工人清理出人们遗弃的约 15公斤的

8、口香糖;在哈尔滨漂亮的中央大街,随处可见斑斑痰迹;在郑州,庆祝节日时摆放的鲜花被哄抢、折毁;北京的一次游泳馆水质抽检结果显示,水中尿素含量全部超标,挑战,(3)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为我社会公德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少数大学生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影响整体大学生的形象。,2、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涓涓细流,可成大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网络生活已经成为我国民众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1987年中国向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标志着我们迈入互联网时代。从1997年到

9、2006年,不到10年间,我国网民人数从62万上升到1.11亿,增加近180倍。可以说,互联网已覆盖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网络也成为大学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BBS、网上聊天、网上交友,2、网络也带来了负面影响(1)是网络不文明行为令人生厌 (2)是黄色淫秽信息令人担忧 (3)是网络欺诈等犯罪行为令人气愤 (4)是网恋和网婚雨后春笋令人担心,3、遵守网络道德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浏览新闻 查询资料 下载数据 网上学习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不欺骗不侮辱不诽谤不参与网络色情不参与赌博活动,自觉避免沉迷网络:不能因网络隐而影响学业不能因为网

10、络而影响身心健康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养成网络自律精神:时刻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自己监督自己,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法律是最有权威的规则,具有国家强制性,具有普通约束力,一方面可以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强制的方式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法律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作用表现为:1、指引作用2、预测作用3、评价作用4、强制作用5、教育作用,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治安管理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 自2

11、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119条,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基本原则主要有: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内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处罚种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

12、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行政拘留处罚,按照不同的违法行为的性质,区分为5天以下、5天至10天、10天至15天,并规定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20日。,妇女强行乞讨,长沙第一强行乞讨案,时间:2004年下旬人物:张某及其家人、两乞丐事由:两乞丐强行乞讨,动物扰民案时间:2006年3月地点:天津人物:王某及其邻居事由:邻居的狗吵的不得安宁,违法收购废旧专用器材案时间:2006年2月人物:钱某与马某事

13、由:钱某收购废旧专用器材,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案时间:2006年3月人物:钱某、李某某事由:李某某向钱某发骚扰短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章“处罚程序”中,分三节对调查、决定和执行程序作了规定。在调查程序中,规定了告知权利、表明身份、回避等程序。在传唤时间上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 8小时;情况复杂,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的,询问查证的时间24小时。,治安管理处罚法还规定了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的申请,

14、在提供担保的情况下经批准可以暂缓执行。,治安管理处罚的执法监督。治安管理处罚法专设“执法监督”一章,规定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治安处罚当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必须禁止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集会游行示威法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包括总则、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法律责任、附则,共5章36条。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律。国务院1992年颁布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细则,是关于集会游行示威的行政法规。,立法目的: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

15、,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三是和平进行原则。,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 .露天公共场所不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管理的内部露天场所;公共道路是指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内部专用道路以外的道路和水路。文娱、体育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不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申请和许可: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或两个县、区的

16、共同上级公安机关。,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5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第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第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第三,煽动民族分裂的;第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游行举行:主管机关应当派出人民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保障集会、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任何人不

17、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进行扰乱、冲击和破坏。集会、游行、示威应当按照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及其他事项进行。,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环境保护法,包括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附则,共6章47条。此外,我国还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有关的法规和规章。,立法目的: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基本原则主

18、要: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三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主要内容:主要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的方针、任务、原则、制度和措施。环境保护法将环境界定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该法在明确了依法保护环境范围的同时,特别强调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上图是无极剧组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碧沽天池”边搭建的“海棠金舍” 。下图是拆除“海棠金舍”后“碧沽天池”的景观 .,破坏香格里拉生态环境无极剧组被罚万元,关键词:无极剧组香格里拉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安全法

19、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法律责任和驸则,共8章124条。国务院配套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同时生效。,立法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其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依法管理原则二是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主要内容: 道路通行规则。 交通事故处理规则。 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残酷的交通事故,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立法目的: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

20、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其基本原则:一是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二是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三是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主要内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违反以上规定的负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中国博客第一案,原告:陈堂发被告: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事由:该网站侵权,充当“黑客”案时间:2000年12月地点:厦门人物:陈其灿、云南信息电讯网事由:陈其灿充当黑客攻击云南信息网,云南信息电讯网,思考题: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2.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4.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