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45990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思修与法律基础探究性学习课件广电一班第四小组,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治安管理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2005年8月28日通过,2006年3月1日施行。,1. 立法目的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2. 基本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

2、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3.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4.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调查,决定,执行,5.处罚程序,第83条: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第91条: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 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 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法律同时规定,

3、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有 刑讯逼供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执法监督,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赔礼道歉;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和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责任及时处理。,(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1.立法目的,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 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 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和自由。,集会 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

4、意愿的活动。 游行 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示威 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露天公共场所是指公众可以自由出入的或者凭票可以进入的室外公共场所,不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管理的内部露天场所;公共道路是指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内部专用道路以外的道路和水路。,游行示威法的申请和许可,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向主管 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 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 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 县的

5、,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 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煽动民族分裂的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 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 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2.基本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1.立法目的,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3.基本制度,(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2.基本原则,1

6、.立法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我国网络使用现状,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大学生网络文明现状,2.基本原则,1.立法目的,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 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 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 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违反国

7、家规定,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或 者通信服务,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 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 宣传;利用互联网损坏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 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 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 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 秘密;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 结;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会员,破坏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 他人;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 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 通信秘密;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两种重要调控手段,大学生要掌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及法律规范,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提升自身的文明素质,积极维护公共秩序。,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