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50381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课件.ppt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 4270-2015,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2015年8月,章节,一、标准发布二、现状评价导则,一、标准发布,AQ 5217-2015 木器涂装职业安全健康要求AQ 4241-2015纺织工业除尘设备防爆技术规范AQ 4242-2015纺织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43-2015石棉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程AQ/T 4244-2015造纸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45-2015卷烟制造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6-2015建材物流业防尘技术规范AQ/T 4247-2015水泥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 4248-2015钢铁企

2、业烧结球团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 4249-2015制鞋企业防毒防尘技术规范AQ 4250-2015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 4251-2015木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T 4252-2015黄金开采企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AQ/T 4253-2015箱包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 4254-2015涂料生产企业职业健康技术规范AQ/T 4255-2015制药企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AQ/T 4256-2015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T 4257-2015宝石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T 4258-2015玻璃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

3、Q/T 4259-2015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AQ/T 4260-2015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AQ/T 4261-2015石棉矿山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AQ/T 4262-2015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AQ/T 4263-2015石棉制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AQ/T 4264-2015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AQ/T 4265-2015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AQ/T 4266-2015木制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AQ/T 4267-2015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A

4、Q/T 4268-201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光散射法AQ/T 4269-201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AQ/T 4270-201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 4271-2015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7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以下3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目录见附件),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现予以公布。2014年2月20日,AQ/T4234-2014职业病危害监察导则AQ/T4235-2014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查程序AQ/T4236-2014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现场检查指南AQ4237-201

5、4焊接烟尘净化器通用技术条件AQ4238-2014日用化学产品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要求AQ/T4239-2014轧钢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技术规范AQ/T4240-2014铁矿采选业职业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3年第13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以下26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目录见附件),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现予以公布。2013年6月8日,AQ/T8008-2013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AQ/T8009-20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 AQ/T4233-2013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AQ/T8010-20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

6、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2年第7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以下1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目录见附件),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现予以公布。2012年3月31日,AQ4217-2012粉尘采样器技术条件AQ/T4218-2012铝加工厂防尘防毒技术规程AQ/T4219-2012焦化行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20-2012石材加工工艺防尘技术规范AQ4221-2012粮食加工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22-2012酒类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要求AQ4223-2012自来水生产供应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要求AQ4224-2012仓储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25-2012印刷企业防尘防毒

7、技术规范AQ4226-2012城镇燃气行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4227-2012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危害防护技术规程,2010-2011年,AQ5208-2011涂装职业健康安全通用要求AQ/T5209-2011涂装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类AQ/T4212-2011氧化铝厂防尘防毒技术规程AQ4213-2011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4-2011焊接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 4208-2010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AQ 4209-2010城镇污水处理厂防毒技术规范AQ 4210-2010革类加工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11-2010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二、现状评价

8、导则,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5评价依据6评价范围和内容7评价方法8评价程序7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应收集的资料附录B(规范性附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的章节与内容组成附录C(规范性附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格式,3术语和定义,3.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status quo 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他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进行的综合评价。3.6职业病防护设施 facili

9、ty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3术语和定义,3.10应急救援设施 first-aid facility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辐射剂量测量设备、个人剂量监测设备、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4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4.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4.1.2明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等。4.1.3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1.4为政府监管部门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5评价依据,5.1法律、法规、规章我国现行有效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5.2规范、标准我国现行有效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范、标准。5.3基础依据用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卫生有关资料;近3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资料;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报告;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资料。5.4其他依据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6评价范围和内容,6.1评价范围以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所涉

11、及的内容、场所以及过程等为准,用人单位外包(委)工程,以及辅助生产岗位均应纳入评价范围。,6评价范围和内容,6.2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包括:总体布局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健康监护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7评价方法,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辐射防护屏蔽计算、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对用人单位正常生产期间存在职业病危害暴露的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法按照AQ/T 8008附录A执行。,8评价

12、程序,8.1.2编制评价工作方案-准备阶段,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编制依据:按照本导则条款5中的规定编制。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选定适用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内容,划分评价单元。用人单位概况:简述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以及正常生产运行情况。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在分析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报告和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调查内容。职业卫生检测方案: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范围、项目、方法、检测地点、采样对象和样品数量等;确定所需检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检测的项

13、目、方法等;确定建筑卫生学检测的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地点等内容。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仪器及车辆准备、经费概算等。,8.2.1职业卫生调查,8.2.1.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调查8.2.1.2总体布局调查8.2.1.3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调查8.2.1.4建筑卫生学调查8.2.1.5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8.2.1.6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调查8.2.1.7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8.2.1.8个人防护用品调查8.2.1.9辅助用室调查8.2.1.10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8.2.1.11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调查8.2.1.12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

14、用人单位,协助并指导用人单位进行整改。调查原始记录应经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8.2.1职业卫生调查,8.2.1.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调查8.2.1.1.1 用人单位概况包括用人单位成立时间、地址、投产运行时间、生产运行状况等基本情况。生产运行状况应注重调查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用人单位发生哪些变化;首次现状评价应简要分析自用人单位正式生产以来至此次评价前的历次变化以及现时运行情况(能力)。8.2.1.1.2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环境概况应包括用人单位所在地全年和夏季的风向玫瑰图。,8.2.1职业卫生调查,8.2.1.1.3 原、辅材料及产品原、辅材料及产品: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原料、辅料,以

15、及产品、中间产品、联产品、副产品的名称形态、储存和运输方式、年使用量或产量,以及化学品的组成成分等内容。,8.2.1职业卫生调查,8.2.1.1.4 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主要调查劳动岗位、班次、劳动者人数、性别、工作内容、作业方式等。,8.2.1职业卫生调查,8.2.1.2总体布局调查包括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的位置、有害工作场所和无害工作场所的位置、产生和(或)存在高毒物质工作场所的位置,重点调查用人单位自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总体布局是否发生变化。8.2.1.3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调查包括生产工艺自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序和设备情况,包括设备的名称、

16、数量、型号、基本性能参数、使用状态及分布。,8.2.1职业卫生调查,8.2.1.4建筑卫生学调查包括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情况。扩展:区域自然通风区域机械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调查其他建筑设计卫生:注意对存在强噪声源、开放性高温源、高危粉尘、危险化学物料等作业场所的建筑设计卫生要求。对车间或相关单元存在微生物控制要求的,必须按照消毒或生物安全要求作出相关描述和建议。建筑卫生学设计参数现场检测,8.2.1职业卫生调查,8.2.1.5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存在职业病危害暴露岗位的分布情况、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接触时间及作业方式等

17、。,8.2.1职业卫生调查,8.2.1.6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调查包括工作场所防尘、防毒、防噪、减振、防高温、防辐射等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种类、数量、设置地点、防护设计能力及运行维护等情况;针对可导致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特点、可能发生泄漏(逸出)或聚积的工作场所,调查各类应急救援设施的种类、数量、设置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采用影像资料取证留档,用人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除外。,8.2.1职业卫生调查,8.2.1.7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主要调查近3年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主要包括是否建立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并按制度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

18、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是否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以及档案管理是否规范等情况;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调查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有无职业病病例发生;调查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患者、职业病病人;用人单位存在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疑似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情况。,8.2.1职业卫生调查,8.2.1.8个人防护用品调查主要调查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的环境状况及其配备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等。8.2.1.9辅助用室调查主要调查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

19、)、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及自上次评价以来的变更情况。,8.2.1职业卫生调查,8.2.1.10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主要调查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情况、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制定及执行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及管理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落实情况等。重点调查上述管理制度的执行及落实情况。,8.2.1职业卫生调查,8.2.1.11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

20、情况调查主要对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8.2.1.12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用人单位,协助并指导用人单位进行整改。调查原始记录应经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8.2.2职业卫生检测,8.2.2.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8.2.2.2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测8.2.2.3建筑卫生学检测,8.2.2职业卫生检测,8.2.2.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应注意以下事项:a)依照GBZ 2的规定确定应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项目;b)按照GBZ 159、GBZ/T 160、GBZ/T 189、GBZ/T 192的要求确定检测(采样)对象、检测地点和检测方法,符合个体采样条件的,应优先选用个体采

21、样,并经被采集对象签字确认;c)根据用人单位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检测时段和频次;确定检测仪器;d)检测时应对检测地点的气象条件进行检测;e)对检测情况进行实时拍摄留证,用人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除外;f)检测时应记录该时段的生产负荷率、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开启数量及其运行状况、人员操作等情况;g)现场检测点布置示意图应经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8.2.2职业卫生检测,8.2.2.2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测依据评价工作方案,按照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种类及其性能参数,对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并按照检测内容整理和分析检测结果。罩口设置判断*:具体的罩口设置分析见附件;面风速*:主要适用于排风柜的效果评价;呼

22、吸带风速*:主要适用于上送下吸的通排风设施,也可作为岗位送风效果的参考依据。效果评价*:根据GBZ/T19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以及结合作业环境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AQT 4271-2015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8.2.2职业卫生检测,8.2.2.3建筑卫生学检测依据评价工作方案,对用人单位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进行检测,并按照检测内容整理和分析检测结果。换气次数、人均新风量,8.2.3职业病危害评价,8.2.3.1总体布局评价8.2.3.2设备布局评价8.2.3.3建筑卫生学评价8.2.3.4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8.2.

23、3.5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评价8.2.3.6职业健康监护评价8.2.3.7个人防护用品评价8.2.3.8辅助用室评价8.2.3.9职业卫生管理评价,8.2.3职业病危害评价,8.2.3.4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应注意以下事项:a)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表述;b)结合岗位设置、生产工作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开启情况、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或使用情况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原因进行分析;c)对既往(重点为近3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或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8.2.3职业病危害评价,8.2.3.6职业健康监护评价应注意以下事项:a)按照GBZ 1

24、88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用人单位委托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资质,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职业健康检查人数百分率,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以及对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人员的处置情况等进行分析和评价;b)对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的情况,应结合劳动者作业岗位及其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结果异常原因及与作业活动的关联度。,8.2.3职业病危害评价,8.2.3.9职业卫生管理评价a)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根据用人单位规模、职业病危害状况、接触人数等调查结果,评价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的合理性。b)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核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及执行情况,评价其内

25、容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以及执行程度。c)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核实用人单位落实现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各类记录资料,对其内容的全面性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d)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对该制度内容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e)职业病危害告知: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栏设置和合同告知情况进行描述,综合评价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告知方面是否符合GBZ 1、GBZ/T 203、GBZ/T 225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8.2.3职业病危害评价,8.2.3.9职业卫生管理评价f)职业卫生培训情况: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制度的制定,及近3年的落实情况,包括

26、培训内容、形式、对象、人数等进行分析评价。g)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情况:按照GBZ 158、GBZ/T 203、GBZ/T 225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及日常更新、维护情况进行评价。h)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说明用人单位是否及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结合现场调查情况,核实申报资料的正确性。i)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建立及管理情况:评价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完整性及完善程度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j)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描述用人单位每年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投入明细,评价其合理性。k)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对最近1

27、次职业卫生评价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8.2.4给出评价结论,8.2.4.2分项结论判断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对于不符合和基本符合项存在的问题作出简要说明,如果问题比较多或复杂,应注明见报告第几部分第几页的分析评价。8.2.4.3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采用定量分级或风险评估的方法,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现状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做出“一般、较重、严重”的分级结论。,8.2.5提出措施建议,a)针对分项结论中存在的问题,从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个人防护、应急救援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日常管理工作的整改性、持续改进性和预防性等合理的、可行的对策措施。b)对用人

28、单位下一阶段应开展的评价或检测工作提出建议。,8.2.6编制现状评价汇总表,8.3报告编制阶段,8.3.1对实施阶段调查所得的资料和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整理,给出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可行性建议,完成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与资料性附件的编制。资料性附件应包括:a)用人单位地理(区域)位置图;b)总平面布局示意图;c)设备布局示意图;d)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示意图;e)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点布置示意图;f)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g)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8.3报告编制阶段,8.3.2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着重指

29、出用人单位自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首次评价系自正式投产以来)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变化趋势,应具有阶段性和持续性的特点。8.3.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应用语规范、内容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结论明确、建议可行。,(规范性附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的章节与内容组成,1总论2用人单位概况3总体布局4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5建筑卫生学6职业病危害因素7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8职业健康监护9个人防护用品10辅助用室11职业卫生管理12结论13建议附表,1 总论2 用人单位概况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4 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5 职业病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7建筑卫生学评价8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9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10 结论附件,(规范性附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格式,封页:封二:评价机构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封三:声 明封四:目录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28行/页,30字/行。页眉: XXXX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页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X页共XX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附件:本导则条款8.3.1所列材料。,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