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介绍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51361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0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介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介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介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介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介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介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介绍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动化专业 培养方案及课程介绍,1、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及智能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自动检测与仪表、系统工程、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管理与决策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并具有相关学科交叉知识基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

2、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如下要求: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及应用;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三、标准学制、毕业最低学分、学位标准学

3、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学位:工学学士第二课堂:2学分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组成。第一课堂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个性课程。第二课堂由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负责,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职业生存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四大类。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C程序设计、电路、电子技术(I)、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工厂供电、电气与PLC控制、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五、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六、各类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教学计划进程表(一)通识课程1、I类通识课程,2.类通识课程(

4、10学分,五类中每类选修2学分)(二)学科基础课程,(三)专业主干课程,(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修满20.5学分。其中课程3、4、14、15、18、19、22和23必选,选择专业选修理论课程,如果有相应的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必须一起选修),(五)个性课程(6学分,其中创新学分不小于2学分)(六)必修课程名称按学期排列,(七)实践教学计划表,2、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课程名称(中文):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名称(英文):C Programming Language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内容:本课程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讨论C语言的各种数据类型和函数的定义及使用,突出函数

5、、指针类型和结构类型的讲授,强调在程序设计中对指针与结构的使用和实际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发挥计算机在本学科的作用。程序设计是各类系统开发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计算机领域中的大多数概念,因此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科技工作者的一门必备基础。主要讲授:C语言的程序结构(特点,基本结构,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的定义,运算符的种类,优先级和结合方向,表达式的类型和值,基本输入与输出)基本语句和程序结构设计(基本语句,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常用算法的程序设计)数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

6、数组,数组类型的应用)函数(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函数调用,函数的参数与返回值,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及动态和静态存储变量,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预处理(宏定义,INCLUDE处理,条件编译)指针(指针概念,指针变量和指针运算,指向数组、字符串和函数的指针,返回指针值的函数,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引用和初始化,结构体数组和应用,指向结构体的指针和动态申请存储空间,链表、结构体应用,共用体和枚举类型)位运算(位运算符,位运算)文件操作(文件类型指针,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读写,文件的定位)。,课程名称(中文):电路基本理论课程名称

7、(英文):Fundamental Theory of Circuit预修课程:MA01002多变量微积分、PH01003光学与原子物理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电子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自动化主要内容:基本电路理论是电子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自动化等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为今后从事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电路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电路分析和电路综合。电路分析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及元件性质的条件下,求出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电路综合是已知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求得

8、电路的结构和组成。电路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本课程主要讲解电路分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元件及其模型,支路分析法,回路分析法,节点分析法,特勒根定理,置换定理,叠加定理,互易定理,戴维宁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正弦稳态电路,三相电路,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复频域分析,双口网络及其参数,网络函数,频率特性,电路谐振现象,非线性直流电路等。,课程名称(中文):电路基本理论实验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s of Fundamental Electrical Circuits Theory预修课程:MA01001单变量微积分、MA0100

9、2多变量微积分、MA01003线性代数、PH01002电磁学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电子信息类主要内容:电路基本理论实验以其鲜明的理论应用性和技术实验性特点已成为电子信息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实验基本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掌握基本电路参数测量和电阻电路,电路特性的测试和分析能力。主要讲授:了解和掌握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和数字万用表常用仪器使用。学会对有源单口网络等效内阻的测量。验证KCL、KVL、特勒根定理,掌握戴南等效电路参数测定方法。掌握受控源和运放方面的内容。了解负阻变换器和回转器的基本原理及其运放放实现。掌握动态电路特性测试和分析能力。了解RC串并联电路的频率特性。并设

10、有电路参数测定设计实验。增加EDA实验。,课程名称(中文):数据结构及其算法课程名称(英文):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预修课程:CS01002C语言程序设计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电子信息类主要内容: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算法的理论基础和软件设计的技术基础,主要研究信息的逻辑结构及其基本操作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和实现。本课程详细讲解常用数据结构的逻辑定义、存储表示、算法实现及其应用实例,并介绍对算法进行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方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从思想和方法的高度对学生加以指导,使学生掌握用计算机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数据抽象方法和处理技术,培养学生从事复杂程序设计的能力。本课

11、程除了60学时课堂授课外,还配备了30学时的上机实验。实验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数据结构知识,完成若干个设计型和验证型的程序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主要讲授:数据结构概念(数据结构讨论范畴、相关概念、算法描述与分析)、线形表(顺序表、链式表、有序表)、排序(简单排序、先进排序、基数排序)、栈和队列(栈的表示与实现、队列的表示与实现)、串和数组(串的表示和实现、矩阵压缩与存储)、二叉树和树(二叉树、二叉树遍历、树和森林、树的应用)、图和广义表(图的存储结构、图的遍历、连通网的最小生成树、单源最短路径、关键路径、广义表)、查找表(静态查找表、折半查找、动态查找表、Hash表及其查找)、文件(

12、顺序文件、索引文件、Hash文件)。,课程名称(中文):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名称(英文):Digital Logic Circuits预修课程:ES02001电路基本理论,ES02002线性电子线路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电子信息类主要内容:包括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和应用;同步和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和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应用简介,数字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等。本课程是高等院校信息科学技术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为进一步深造和应用打下必

13、要的基础。主要讲授:逻辑代数基础:包括数制、码制及其转换,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重要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和卡诺图化简。逻辑门电路:包括TTL逻辑门电路,CMOS逻辑门电路,OC门与三态门。组合逻辑电路:包括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编码器和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和分配器,加法器与数值比较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时序逻辑电路:包括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用触发器实现同步时序电路,数据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异步时序电路的概念。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包括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555

14、定时器及其应用。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模/数和数/模转换:包括A/D和D/A转换的基本概念,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数字系统简介:包括数字系统基本概念,数字系统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数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课程名称(中文):数字逻辑电路实验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s of Digital Logical Circuit预修课程:ES02003数字逻辑电路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电子信息类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0系和23系本科生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的参数测试和原理设计。通过

15、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通过原理设计、电路安装和测试等实践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数字逻辑电路的实际能力。主要讲授:主要开设以下实验:编码器和译码器及其应用;加法和乘法电路及其应用;数据比较器和数据选择器;触发器和计数器及其应用;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数字频率计逻辑电路设计;基于EWB软件平台的逻辑仿真;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设计等。,课程名称(中文):微机原理与系统(A)课程名称(英文):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System(A)预修课程:ES02003数字逻辑电路适用对象和学科方

16、向:电子信息类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掌握汇编语言编程方法和接口技术的设计技能,重点学习32位机的原理和应用技术。主要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含计算机组成,数的表示方法,8086CPU系统,接口和总线概念,32位机结构和工作模式;80 x86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基本概念,中断控制器8259A和DMA控制器8237A;串/并行接口电路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含8253/8254,8255A,8251A/8250;D/A和A/D转换,含DAC0832,ADC0809,AD574原理和应用实例;保护模式下的内存管理,含描述符,分段管理,分页管理;保护模式下的中

17、断与异常,含中断和异常的类型,程序转移方法,应用实例;任务管理,含任务管理数据结构,任务切换方法,任务内特权级不变和特权级改变的切换实例;总线和先进接口技术,含奔腾主板,PCI总线,USB接口;奔腾4的SIMD指令和高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名称(中文):计算机网络课程名称(英文):Computer Networks预修课程:CS02002微机原理与系统、CS01002C语言程序设计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电子信息类主要内容: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进入了全面的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了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本课程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各个学科本科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

18、的学习,可以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主要协议,能够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与掌握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基本应用,并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技术,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通过教学和课程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网络理论、网络分层结构和协议、TCP/IP协议基本原理、因特网的各种应用,学会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为今后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从事本学科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主要讲授:本课程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首先,简单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分类等。然后,重点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层

19、次体系结构,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流程。接着,围绕计算机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详细介绍各层的主要功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技术、以及典型协议实例,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和网络安全。在介绍各层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时,结合了因特网、移动通信等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课程名称(中文):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名称(英文):Automatic Control Theory预修课程:MA02505复变函数(A)、ES02002线性电子线路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及相关专业主要内容:自动控制原理是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是控制或自动化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

20、旨在把学生引入自动化领域并建立必需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复杂控制理论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主要讲授:课程以单变量线性定常系统为主,并适量涉及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内容可概括为: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三类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和相应的分析与综合方法(复域、频域和时域),以及各类方法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引入国际流行的MATLAB方法,进行控制系统CAD的分析与设计。课程设有联系实际的例题和习题,以强化工程意识、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课程重点:反馈、传递函数、稳定

21、性理论及奈魁斯特稳定判据、根轨迹方法、频率响应方法、单变量系统校正。,课程名称(中文):传感器技术课程名称(英文):Sensor Technology预修课程:ES02002线性电子线路、ES02003数字逻辑电路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最主要的必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各种传感器的等效电路、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各种传感器功能、使用条件、各种对非线性温漂的补偿方法以及随机噪声的处理方法。本课程介绍变电阻传感器、变磁阻传感器、霍尔元件、热电偶、光电传感器、变电容传感器以及压电晶体传感器等效电路、测量电路、使用方法、补偿方法和算法。教材:传感器技术 东南大学

22、出版社 贾伯年等 主编,课程名称(中文):控制电机课程名称(英文):Control Electric Machinery预修课程:PH01003光学与原子物理、ES02002线性电子线路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主要内容:电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执行机构,同时,一些特殊电机又是测量和解算元件。熟悉各种控制用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掌握控制电机的使用方法, 是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方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技术基础。主要讲授:主要讲授各种控制电机(直流测速发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力矩电机、无刷直流电动机、交流测速发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控制式自整角机、力矩式自整角机、旋转变

23、压器、步进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运行工作特性和使用方法。并介绍控制电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课程名称(中文):计算机控制课程名称(英文):Computer Control预修课程:CN23001自动控制原理(或IN13001信号与系统)、CS02002微机原理与系统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我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定必修课,为自动化专业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熟悉并掌握数字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动态分析和数字控制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先进控制与计算机优化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掌握计算机控制工程基本技术,为学生进一步从事

24、计算机控制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控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课程教学重点是采样定理,Z变换及其基本性质和定理,计算机控制系统在Z域和时域中的常用设计方法,计算机控制工程基本技术;课程教学难点是信号转换与采样定理,基于传递函数模型的极点配置设计法和最少拍无纹波控制系统设计。,课程名称(中文):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名称(英文):Modern Control Theory预修课程:CN23001自动控制原理、MA01003线性代数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我校自动化专业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系统与控制科学”领域最为基础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认识并掌握现代控制理论中

25、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的基本理论及解决具体问题的基本方法。课程介绍了线性系统的状态、能控性、能观性、稳定性等基本概念,并针对线性定常系统介绍了状态变换、状态空间方程的求解、状态空间的分解、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判别,实现、李雅普诺夫稳定定理、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同时还介绍了最优控制的基本内容,如最优性原理及动态规划、变分法、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和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调节器等等。课程总学时为80学时,春(第六)学期开课。教学重点:状态、能控性、能观性的概念,状态空间方程的建立、变换及求解,李雅普诺夫直接法;传递函数的实现,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最优控制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状态空间结构,降维状态观

26、测器、变分法。,课程名称(中文):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名称(英文):Electric System Design预修课程:ES02003数字逻辑电路、CS02002微机原理与系统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电子系统设计是我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掌握电子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设计方法。它包含两部分内容:1、电子设计自动化(简称EDA)技术;2、DSP的原理及应用。EDA技术是现代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核心,它使得设计者可以利用软件的方式,即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和EDA软件来完成集成电路设计。这一部分主要讲授:EDA的基本知识,硬件描述语言VHDL,FPGA

27、的结构原理。DSP,即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微处理器,与其他通用微处理器相比,它具有更加适合于数字信号处理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可以用来快速地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目前,DSP在图像视频处理、自动控制、通信、航空航天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部分以目前应用最广的TI公司TMS320C54系列DSP为例,主要讲授:DSP芯片的硬件结构,汇编指令,寻址方式,基于C和汇编语言的开发方法,TI的DSP开发工具CCS集成开发环境,数字滤波器和FFT等常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DSP实现。,课程名称(中文):数字信号处理基础课程名称(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

28、g预修课程:无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Z变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数字滤波器的结构、理论和设计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等。,课程名称(中文):人工神经网络课程名称(英文):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预修课程:无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我校自动化专业的系定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学生掌握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各种典型网络如:感知器、自适应线性元件、反向传播网络、反馈网络、自组织竞争网络、特性图等人工神经网络

29、结构、功能、学习规则以及训练过程,并利用MATLAB工具箱进行网络的设计与应用,使学生了解各种神经网络的性能及其优缺点,从而达到正确、合理和充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目的.,课程名称(中文):现代工业电子学课程名称(英文):Modern Industrial Electronics预修课程:ES02003数字逻辑电路、ES02003线性电子线路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作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系统论述工业电子学的理论,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从PLC到工业机器人等各种控制系统,并大量介绍这些系统中涉及到的逻辑线路、控制元件及其他相关背景知识等。课程主要内容有晶体管的应用,PLC(

3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SCR(可控硅整流器)、UJT(单结晶体管)、TRIAC(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等。主要讲授:晶体管、工业控制电路、继电器、继电器逻辑电路、固态(控制器)逻辑电路、触发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译码器、定时器、延迟继电器、固态计数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可控硅整流器(SCR)、典型门控电路、单结晶体管(UJT)、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UTs)、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Triacs)、举例简介工业闭环系统、伺服系统及应用PLC的过程控制;描述工业控制系统中常用的逻辑部件的应用;介绍继电器在实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说明工业控制系统实例;描述典型的工业系统控制电路的实现,

31、并予以分析。,课程名称(中文):运动控制课程名称(英文):Motion Control预修课程:无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有关运动控制的系统组成及其控制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各种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技术、运动控制中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层次结构及其性能、系统部件的选择、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位置控制技术、单轴运动控制技术、多轴协调控制技术、系统控制性能提高的技术等,并通过具体介绍简单和复杂的控制系统实例,如小功率随动系统的多种控制策略、各种类型倒立摆系统的控制技术、多自由度机器臂的控制技术,具体讲授运动控制中的控制策略的应用与实施,使学生对运动控

32、制系统组成、各部件的选择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控制策略在系统控制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并达到期望的控制效果的各种手段与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课程还将介绍有关基于网络的运动控制技术。,课程名称(中文):控制系统仿真课程名称(英文):System Simulation预修课程:ES02003数字逻辑电路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系统仿真技术几乎应用于所有的技术领域,它可以缩短研发周期、改进生产过程、降低成本以及辅助决策。仿真技术涉及到建模理论、计算机软件、数值方法、嵌入式系统、网络、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是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仿真工程的相关内容,包括系统建模

33、技术、连续系统仿真算法、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与仿真结果分析方法等。本课程还将介绍面向对象仿真、虚拟现实仿真等最新的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课程名称(中文):伺服系统课程名称(英文):Servosystem预修课程:CN23002传感器技术、CN23003控制电机、CN23001自动控制原理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主要内容:伺服系统是用来控制被控对象的某种状态(如位置、速度),使其能自动地、连续地、精确地复现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如何将传感器、控制器、功率驱动部分、电动机部分和被控对象(生产机械)组合成完整的伺服系统;如何分析系统的性能;如何设计控制器使系统达到较高的性能指标;

34、掌握伺服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际伺服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和调试的能力。主要讲授:主要讲授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执行电动机的选择;伺服系统中信号的检测、放大、转换电路;伺服系统的特性及提高系统品质的方法;常用的线性补偿方法;设计补偿装置的对数频率法;降低灵敏度的设计;按误差和扰动复合控制的系统设计;讨论系统的稳态设计、及其动态设计方法;介绍伺服系统设计实例。,课程名称(中文):面向对象技术课程名称(英文):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预修课程:无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电子信息类主要内容:面向对象方法的产生,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要求。“面向对象”不仅仅作为一

35、种技术,更作为一种方法论贯穿于软件设计的各个阶段。面向对象技术在系统程序设计、数据库及多媒体开发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面向对象技术是从事计算机应用,特别是软件工作者的一门必备基础。主要讲授: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基础知识,类图的UML标记法,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派生和继承,虚函数和多态性,运算符重载,特殊成员函数和流类库,模板机制,STL库,容器及范型算法,Windows的消息处理机制,Windows可视化程序结构,文档/视结构及其编程原理。,课程名称(中文):模式识别导论课程名称(英文):Introduction to Pattern Recognition预修课程:MA02504概

36、率论与数理统计、MA01003线性代数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电子信息类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我校自动化专业选修课之一。该课程是一个导论性质的课,只介绍一些模式识别中最基本的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算法原理,为将来研究和利用模式识别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主要讲授:模式识别的发展概况和应用前景。2.几何分类法(判别函数、线性判别函数、线性判别函数的性质、线性分类器的设计、广义线性判别函数、非线性判别函数、非线形分类器的设计)。3.概率分类法(最小错误率判决规则、最小风险判决规则、最大似然比判决规则、Neyman-Pearsen判决规则、最小最大判决规则、分类器设计

37、、正态分布时的统计决策、参数估计与非参数估计)。4.聚类方法(相似性准则、聚类准则函数、两种简单的聚类算法、系统聚类、分解聚类、动态聚类、最小张树聚类)。5.句法模式识别(形式语言理论基础、自动机理论、基元提取、句法分析)。,课程名称(中文):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课程名称(英文):Embedded Microprocessor Systems预修课程:无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嵌入式微处理器特性、功能和应用以及多用户操作系统平台。本课程以16位单片机为基础,介绍嵌入式微处理器与PC机微处理器的区别;各种I/O、A/D、PWM

38、原理和使用方法;单片机RAM、ROM的扩展;单片机中断系统特点和编程;单片机多用户操作系统;近年来发展及其在单片机系统中的意义。教材:凌阳16位单片机应用基础北航出版社 罗亚非 编。,课程名称(中文):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名称(英文):Process Control System预修课程 :CN23001自动控制原理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专业主要内容:过程控制研究如何利用控制技术改善生产过程,被控过程包括石化、电力、冶金、轻工、医药、食品等生产系统。本课程系统阐述运用经典和现代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过程对象机理,进行过程系统分析、控制方案设计和运行调试的基本方法,着重讨论结合具体过程工

39、艺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控制方案的设计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各种复杂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实现,还包括典型过程单元的分析与控制以及计算机控制与集散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课程名称(中文):模糊控制理论及应用课程名称(英文):Fuzzy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预修课程:MA01002多变量微积分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以及模糊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控制方法。也是与传统控制不同的一种新的语言型控制方法。由于模糊控制主要是模仿人的控制经验,而不是依赖于控制对象的模型,因此模糊控制实现了人类的某些智能,是一种

40、典型智能控制,代表了新时代极有生命的智能自动化发展方向,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实效显著。本课程介绍模糊控制的主要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学习和掌握模糊控制技术,已成为相关领域人们迫切需要。主要讲授:主要讲授模糊数学基础知识、模糊集合及其运算;截集与分解定理;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模糊关系的合成;模糊逻辑与模糊语言;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和隶属函数的选取;精确量与模糊量的相互转换;模糊控制器的论域、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的选择;模糊控制器的算法的实现;模糊控制器规则的自调整与自寻优;带有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器;改善模糊控

41、制系统稳态性能的方法与新进展;以典型的例子介绍模糊控制的实际应用。,课程名称(中文):模糊控制理论及应用(实验)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 of Fuzzy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预修课程:CN23110模糊控制理论及应用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了解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特点;掌握模糊控制原理及模糊控制系统的调整方法;学习用计算机语言编写模糊控制程序并在一个实际控制装置上调试运行通过。学会用计算机作为模糊控制器,组成模糊控制系统,解决模糊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包括最大最小推理;查询表法;具有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器设计;具有调整因子自寻

42、优的模糊控制器设计及各种算法的实际调试。主要实验内容: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调整实验;输入、输出变量的隶属度函数与系统特性的关系研究;模糊控制器的论域、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与系统特性的关系研究;调整控制规则表;查询表法;具有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器设计;具有调整因子自寻优的模糊控制器设计。,课程名称(中文):智能仪器课程名称(英文):Intelligent Instrument预修课程:无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我校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单片机的结构和指令系统;了解智能仪器的接口及总线技术;掌握智能仪器的设计方法和常见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熟悉虚拟仪器的

43、概念及其编程开发环境,掌握利用LabVIEW及配套硬件系统实现虚拟仪器一般功能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基本能够独立进行一般智能仪器的设计和开发。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学分2个,秋(第七)学期开课。教学重点:单片机的结构特点、指令系统特点、接口技术的运用和扩展,常用集成器件及应用设计;智能仪器的一般硬件结构和软件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通讯接口、智能仪器的系统设计。,课程名称(中文):控制网络技术课程名称(英文):Control Network Technology预修课程:无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我校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目前控制网络技术发展的现状

44、及趋势;熟悉目前主流的现场总线技术和以太控制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系统组成、实时操作系统与管理系统等;进一步了解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互联技术;通过对相关接口芯片和设备的介绍,掌握系统互联的一般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控制网络技术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学分2个,秋(第七)学期开课。教学重点:各种控制网络的结构特点、参考模型、接口实现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及设备;基于网络的控制系统设计。教学难点:系统通信协议参考模型及具体实现、接口实现技术、系统设计。,课程名称(中文):最优化方法课程名称(英文):Optimization Methods预修课程:MA01002多变量微积分、MA01003线性代数、CN23001自动控制原理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自动化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我校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最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试验优化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方法,以及应用和实施工程优化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优化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打下初步基础。课程教学重点是经典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课程教学难点是有约束的非线性规划。,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