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54468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延时符,目录 Contents,02,延时符,第五节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技术 GB 4789.302016 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学特性 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定性检验(第一法) 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平板计数法(第二法) 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MPN 计数法(第三法),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04,延时符,概况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归属李斯特氏菌菌属,该属含有6个菌种,分别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 monocytogenes)、格氏李斯特菌(L. grayi)、斯氏李斯特菌(L.

2、seeligeri)、威氏李斯特菌(L. welshimeri) 、伊氏李斯特菌(L. ivanovii)、英诺克李斯特菌(L. innocua)。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 monocytogenes)和伊氏李斯特菌(L. ivanovii)(又称绵羊李斯特菌)具有致病性,其余菌种均为非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 monocytogenes)是李斯特菌属的代表种,是李斯特氏菌属中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菌种。,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04,延时符,概况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 monocytogenes)能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孕妇流产等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死

3、亡率(20%7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 monocytogene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耐低温,4 的环境中能增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 monocytogenes)主要污染乳及乳制品、肉类制品、生蔬菜、冰淇淋以及水产品等。,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04,延时符,菌体形态特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 monocytogenes)为规则短杆状,两端纯圆,大小为0.4 m 0.5 m 0.5 m2.0 m,多单生,偶有排列为V型或短链。 G+,无芽孢,一般不形成荚膜,但在营养丰富的生境中也可形成荚膜。20 25 培养可

4、产生4根周生鞭毛,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04,延时符,培养特征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温度范围1 45 ,最适生长温度30 37 ,4 或以下温度能缓慢增殖。对营养要求不高,在一般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的生长,在血清或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加入0.21葡萄糖和23甘油更利于其生长。,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04,延时符,菌落特征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为微带珠光露水样菌落,细小,半透明、边缘整齐;45度斜射光下,菌落呈特征性蓝绿光泽。血平板上培养的菌落呈灰白色、圆润,型溶血,溶血环直径达3

5、mm,4 放置4 d 后, 菌落和溶血环直径均增至5 mm,呈典型的奶油滴状。,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04,延时符,菌落特征液体培养基培养18 h24 h后,呈轻度浑浊,数天后产生黏稠的沉淀,振荡时呈螺旋状上升,继续培养可形成颗粒状沉淀,不形成菌环、菌膜。半固体培养基中37 、24 h穿刺培养,沿穿刺线呈云雾状,随后缓慢扩散,在培养基表面下3 mm5 mm处呈伞状。,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04,延时符,生化特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 monocytogenes)37 、24 h培养,可以分解葡萄糖、果糖、海藻糖、水杨苷、鼠李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棉子糖

6、、肌醇、菊淀粉、卫茅醇、侧金盏花醇、木糖和甘露醇。MR和VP试验阳性,不产生靛基质,硫化氢阴性。,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04,延时符,血清分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 monocytogenes)的血清型是由O抗原(菌体抗原)和H抗原(鞭毛抗原)的特异性组合决定,共有13种血清型:1/2a、1/2b、1/2c、3a、3b、3c、4a、4ab、4b、4c、4d、4e和7。O抗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H抗原用英文字母表示。,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检验-GB 4789.30-2016 第一法,04,延时符,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检验程序流程图,适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

7、斯特氏菌的定性检验。,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检验-GB 4789.30-2016 第一法,04,延时符,增菌 以无菌操作取样品25 g(mL)加入到含有225 mL LB1 增菌液的均质袋中,在拍击式均质器上连续均质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LB1 增菌液的均质杯中,以8,000 r/min10,000 r/min均质1 min2 min。于30 1 培养24 h2 h,移取0.1 mL,转种于10 mLL B2 增菌液内,于30 1 培养24 h2 h。分离 取LB2 二次增菌液划线接种于李斯特氏菌显色平板和PALCAM 琼脂平板,于36 1 培养24 h48 h

8、,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典型菌落在PALCAM 琼脂平板上为小的圆形灰绿色菌落,周围有棕黑色水解圈,有些菌落有黑色凹陷;在李斯特氏菌显色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参照产品说明进行判定。,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检验-GB 4789.30-2016 第一法,04,延时符,初筛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3个5个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木糖、鼠李糖发酵管,于36 1 培养24 h2 h,同时在TSA-YE平板上划线,于36 1 培养18 h24 h,然后选择木糖阴性、鼠李糖阳性的纯培养物继续进行鉴定。,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检验-GB 4789.30-2016 第一法,04,延时符,鉴定

9、(或选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等) 染色镜检动力试验 生化鉴定 过氧化氢酶试验,过氧化氢酶阳性反应的菌落继续进行糖发酵试验和 MR-VP试验。 溶血试验 协同溶血试验cAMP(可选项目)小鼠毒力试验(可选项目),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检验-GB 4789.30-2016 第一法,04,延时符,结果与报告 综合以上生化试验和溶血试验的结果,报告25 g(mL)样品中检出或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GB 4789.30-2016第二法,04,延时符,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程序流程图,适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含量较高的食品

10、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计数。,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GB 4789.30-2016 第二法,04,延时符,样品的稀释以无菌操作取样品25 g(mL),放入盛有225 mL 缓冲蛋白胨水或无添加剂的LB肉汤的无菌均质袋内(或均质杯)内,在拍击式均质器上连续均质1 min2 min或以8,000 r/min10,000 r/min均质1 min2 min。液体样品,振荡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用1 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缓冲蛋白胨水或无添加剂的LB肉汤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制

11、成1:100的样品匀液。依次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1次,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或吸头。,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GB 4789.30-2016 第二法,04,延时符,样品的接种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每个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分别吸取1 mL以0.3 mL、0.3 mL、0.4 mL的接种量分别加入3块李斯特氏菌显色平板,用无菌L棒涂布整个平板,注意不要触及平板边缘。培养 通常情况下,涂布后,将平板静置10 min;如样液不易吸收,可将平板放在培养箱36 1 培养1 h,等样品匀液被吸收后翻转平皿,倒置于培养

12、箱,36 1 培养24 h48 h。,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GB 4789.30-2016 第二法,04,延时符,确认实验-初筛典型菌落确定: 李斯特氏菌显色平板上的菌落特征以产品说明为准。典型菌落挑选:从典型菌落中任选5个菌落(小于5个全选),分别初筛和鉴定。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3个5个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木糖、鼠李糖发酵管,于36 1 培养24 h2 h,同时在TSA-YE平板上划线,于36 1 培养18 h24 h,然后选择木糖阴性、鼠李糖阳性的纯培养物继续进行鉴定。 确认实验-鉴定 :染色镜检、动力试验、生化鉴定、溶血试验、协同溶血试验cAMP(可选项目),三

1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GB 4789.30-2016 第二法,04,延时符,典型菌落计数以及对应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计数范围要求:选择有典型菌落的平板,菌落数合计在15 CFU150 CFU之间的平板,计数典型菌落数。计算公式1计算公式2.,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GB 4789.30-2016 第二法,04,延时符,典型菌落计数以及对应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计数范围要求:选择有典型菌落的平板,菌落数合计在15 CFU150 CFU之间的平板,计数典型菌落数。公式1适用情况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15 CFU150 CFU 之间且有典型菌落,计数该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

14、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小于15 CFU且有典型菌落,应计数最低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某一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大于150 CFU 且有典型菌落,但下一稀释度平板上没有典型菌落,应计数该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大于150 CFU且有典型菌落,应计数最高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15 CFU150 CFU之间且有典型菌落,其中一部分小于15 CFU或大于150 CFU时,应计数最接近15 CFU或150 CFU的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GB 4789.30-2016 第二法,04,延时符,公式1应用举例:计算并

15、报告下表检测结果,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GB 4789.30-2016 第二法,04,延时符,公式1应用举例 结果如下: 根据计数公式的要求,对表内数据与GB 4789.30-2016的计数要求进行比对分析,其中样品序号15适用计算公式1,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如下:样品1:T=(8+12+10)450.1=240;报240 CFU/g(mL)或2.4102 CFU/g(mL)。样品2:T=(2+2+0)340.130;报30 CFU/g(mL)。样品3:T=(18+26+21) 350.1=390; 报390 CFU/g(mL)或3.9102 CFU/g(mL)。样品4:

16、T=(8+12+5) 450.01=2000; 报2,000 CFU/g(mL)或2.0103 CFU/g(mL)。样品5:T=(6+5+4) 350.1=90; 报90 CFU/g(mL)。注:菌落数小于100CFU 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CFU 时,第3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用0代替位数;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T0,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GB 4789.30-2016 第二法,04,延时符,典型菌落计数以及对应的计算公式的

17、应用计数范围要求:选择有典型菌落的平板,菌落数合计在15 CFU150 CFU之间的平板,计数典型菌落数。公式2适用情况2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在15 CFU150 CFU之间且均有典型菌落。,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GB 4789.30-2016 第二法,04,延时符,公式2应用举例: :计算并报告下表检测结果,具体计算如下: T=(12+8+11) 25 (6+9+1) 35 1.10.1=733.09; 报730 CFU/g(mL)或7.3102 CFU/g(mL)。注:菌落数小于100CFU 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CFU 时,第

18、3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用0代替位数;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T0,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GB 4789.30-2016 第二法,04,延时符,结果与报告 根据计算结果,报告每g(mL)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菌数,以CFU/g(mL)表示;如T 值为0,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 计数法-GB 4789.30-2016 第三法,04,延时符,适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含量较低(100 CFU/g)而杂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中单

19、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计数,特别是牛奶、水以及含干扰菌落计数的颗粒物质的食品。,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GB 4789.30-2016第三法,04,延时符,样品的稀释以无菌操作称取样品25 g(mL),放入盛有225 mL 缓冲蛋白胨水或无添加剂的LB肉汤的无菌均质袋内(或均质杯)内,在拍击式均质器上连续均质1 min2 min或以8,000 r/min10,000 r/min均质1 min2 min。液体样品,振荡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缓冲蛋白胨水或无添加剂的LB肉汤的无菌试管中(注意

20、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 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依次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1次,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或吸头。,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GB4789.30-2016 第三法,04,延时符,接种和培养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取3个适宜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接种于10 mL LB1肉汤,每一稀释度接种3管,每管接种1 mL(如果接种量需要超过1 mL,则用双料LB1增菌液)于30 1 培养24 h2 h。每管各移取0.1 mL,转种于10 mL LB2 增菌液内,于30 1

21、 培养24 h2 h。用接种环从各管中移取1环,接种李斯特氏菌显色平板,36 1 培养24 h48 h。,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GB 4789.30-2016第三法,04,延时符,确证试验-初筛 自每块平板上挑取5个典型菌落(5个以下全选),进行初筛和鉴定。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3个5个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木糖、鼠李糖发酵管,于36 1 培养24 h2 h,同时在TSA-YE平板上划线,于36 1 培养18 h24 h,然后选择木糖阴性、鼠李糖阳性的纯培养物继续进行鉴定。确证试验-鉴定 染色镜检、动力试验、生化鉴定 、溶血试验、协同溶血试验cAMP(可选项目),四、单

22、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计数法-GB 4789.30-2016第三法,04,延时符,结果与报告 根据证实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的试管管数,查MPN 检索表,报告每g(mL)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最可能数,以MPN/g(mL)表示。注意:表采用3个稀释度0.1 g(mL)、0.01 g(mL)和0.001 g(mL),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 表内所列检样量如改用l g(mL)、0.1 g(mL)和0.01 g(mL)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倍;如改用0.01 g(mL)、0.001 g(mL)、0.0001 g(mL)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加10倍,其余类推。,03,请输入标题,延时符,谢谢观赏,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