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中评价激励机制探索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58796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中评价激励机制探索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小组合作中评价激励机制探索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小组合作中评价激励机制探索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小组合作中评价激励机制探索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小组合作中评价激励机制探索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中评价激励机制探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中评价激励机制探索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学课堂下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杨艳君2015年11月17日,二道沙河的“生本教育”之路,为什么开展生本教育实验的研究?实验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研究哪些内容?我们应该分哪些步骤(策略)开展研究工作?每一阶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最终我们应该形成哪些成果?,一.为什么研究?,传统的课堂犹如“大锅饭”,民意中提倡民主、尊重,可事实是好多孩子已经在“大锅饭”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的斗志”,开始滥竽充数,因为课堂俨然属于优秀生,于是,形成了“我想公平却公平不了,我想让大家伙都富有却怎么也富有不了”的教育现象。,学生,教师,一.传统课堂有弊端。1.“大锅饭”“承包制”,2.思维“寄生”思维“主动”,传统课堂的

2、学习方式无意间培养了一批不想动脑子就可享受学习成果的“思维寄生生”。,教师,抛问题,太难了,不会,等别人吧!,举手了,也轮不到我!,好好思考,争取叫到我!,说错了多丢人,还是看看他怎么说?,不明白!不举手万事大吉!,二.实验研究的最终目标,主动思考,兴趣,习惯,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目标,三.研究哪些内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班级开展生本教育的步骤:,1.理论学习2.班级家长学生动员会3.组建学习小组4.建设学习小组5.训练学习小组6.解决小组问题,4.建设学习小组,1号(组长),3号,2号,4号,建议:分组,并确定组名。组内成员进行编号,各学习小组中的同一号是同一学习

3、水平的学生。组内成员分工及职责:明确各自的职责。组内建章立制:制定并共同遵守的小组公约。,小组,例如:,1号(大师傅),2号(大徒弟),4号(二师傅),3号(二徒弟),1号:收作业 (学科长) 2号:保管组牌 3号:维持纪律,换章 4号:记分(学科长),训练学习小组,本学期实验具体操作建议,1.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模型。,2.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预习的习惯和能力。,(1)建立学习小组;(2)专项训练小组合作的初步模型。(3)专项训练自主思考、倾听和质疑的能力。(4)建立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5)上好预习导学课,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6)通过评价激励,培养学生主动认真预习的态度和习惯。,

4、专项训练小组合作的初步模型。,座位的方式:最好面对面合作时组长的组织语:开始时说什么,中间按什么顺序组织组员交流,结束时说什么。合作时组员交流的具体要求:不能拖时间,有条理地表述。音量要求本组组员听见即可,不能大声说话,影响其他组的交流质量。合作交流时,头凑在一起。合作的效果:得出结论,设计展讲方式,确定展讲人。合作任务完成后立即坐好,等待展讲。,专项训练,其一:自主思考的能力(数学学科)复习(独立完成,遗忘的可以寻求帮助)预习(读书5遍,说一说读懂了什么?哪里没有读懂)做批注圈、画、标重点。(小精灵的画,变色的字。)你又想到了什么?,1.书上给了那些题目?2.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特点?3.你得到

5、了那些规律?4.还有哪些相关结论?5.你还有什么问题?,其二,专项训练倾听的能力,1.提炼式倾听:能迅速捕捉对方发言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2.互补式倾听:能迅速和自己的观点进行“互补”,对方没有说到的自己马上能作出补充。3.质疑式倾听:能迅速和自己的观点进行“碰撞”与“摩擦”,站起来提出质疑:对方的观点是,在这里我提出质疑。我的观点是。4.整合式倾听:认真倾听每个人的观点,并能将所有人的观点进行整合(求同存异),其三.专项训练质疑的能力,表达不严谨的质疑观点不相同的质疑方法多样、优化的质疑思考角度不同的质疑,其四.建立小组合作评价机制,怎样才为合作得好?序 1.先让他们都参与进来,合作起来,改

6、变了之前的参与状态和情绪状态。 小组内学员都举手了就是优秀小组。 (存在问题:会出现假思考假参与现象) 2.再让每个人都能说起来,改变之前的发言状态。 展讲时,每个人都能围绕学习任务发言了就是优秀小组。 (存在问题:发言质量整体不高) 分析原因:1.自主思考的过程存在隐患。 2. 组长组织耗时低效,合作交流时倾听的过 程没有走实。,小组合作中评价激励机制的探索,我的生本之路,我校一年生本实验的推进,现如今我们教师的理念与行动都已认同这一教学模式,并积极的开展起来。班级小组建设与组建也都趋于完善。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时我和老师们都曾遇到这样的困惑: 1.实验开始学生积极性高涨,自己比较愉悦。感觉

7、生本教育不错。 2.实验一段时后,问题频频出现。小组内成员互不满意,有拉分的成员,有不听话的成员,孩子们都不想要他。 3.教师感觉精力有限,顾此失彼,一团糟。小组不像样,课堂不像样,一节课的容量上不去,不如师本好。 出现这样的种种的问题之后,我们经过讨论以及我校王文娟校长的两次及时的生本教育推进会,我们一致认为小组合作合理的评价体系是生本教育开展顺利进展的护航者。,小组评价激励机制的几个方面,评价体系,评价内容,评价细则,评价方式,小组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常规评价标准,教师,学生,课内,课外(作业),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小组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五年级2班数学生本课堂评价标

8、准,小组评价体系,-课外的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常规,数学学科,小组文化,三姿,三个习惯,倾听,表达,书写,课前口算,横格本、口算、练习册,拓展,展讲,整理和复习,前置小研究,单元测试,口号,目标,公约,课堂常规评价内容,数学学科评价内容,小组评价细则(学科、常规、文化细则),二道沙河小学五年级二班“以组比学”数学奖惩条例 奖励细则(每组基础分100分)宗旨:诚实守信不参加、不作弊1.作业一项作业小组内都得优A 一人加一分。拓展训练小组内有一人做对 加两分。2、课前口算以正确率和速度评出前五名的小组,依次加10、9、8、7、6分。一周内,组内成员有一人都对的再加10分。3、课堂完成小组展讲加

9、15分,展讲精彩加20分。能主动质疑,主动答疑加3分。4、预习小组都能完成,并且效果好加5分。5、整理复习小组都能完成,并且效果好加5分。6、测验小组均分前五名 加50、40、30、20、10。个人累加90分以上加分值,100分额外加10分,进步翻倍加。,小组评价细则,惩罚细则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减5分(作业、预习、整理等)字迹潦草减5分课堂溜号减5分,小组评价细则之常规,小组评价细则之常规,小组评价细则之文化建设,1.创设组标及口号,在老师的引领下,每小组的同学尝试着建设他们各小组的组标:它一般要包括组名、口号。,2.组内对小组成员活动的评价,评价主题要多元化,可以有纪律评价、学习(发言、展示、

10、作业等方面)评价。,3.关于组内制度建设,组内制度也就是小组成员共同通过的组内规范,用来约束小组成员的说、做、行,象小组长轮流任职制度,评价方式,全班老师和学生共同民主商讨制定小组评比细则,详细规定每一项的扣分加分细则,让后老师和学生共同执行。,评价方式,* 师评,* 个评,* 组评,组长职责1.组织组员交流,不能丢弃一个组员,每个组员都要轮流参与发言。(优者先说中者跟说困者仿说)2.提供思路,鼓励每个组员想说,有话说。3.组织展讲,合理分配展讲任务。(困者:简单;中者:稍难的任务;优者:最有挑战的任务,)并对展讲做总结,综上所述。,副组长职责1.负责课前准备情况;学具准备,坐姿情况。2.负责

11、每组的纪律(1)和别人说话(2)做小动作各学员职责1.认真预习,完成预习单上的学习任务,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形成自己观点;2.合作交流时根据组长安排认真发表自己见解。3.认真倾听,给学习伙伴给予补充或提出质疑,,小组公约1.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时没有声音,批注(圈画写关键词)认真。2.小组合作时听组长口令,迅速站起,做好发言准备;3.每个学员组内发言及展讲时要口齿清晰,不吵不闹,自信大方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发言有礼有节,我认为,我同意我组()的观点,但我又充,我不同意()的观点,我个人认为。4.认真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一人发言,其余人等精心倾听,丰富交流资源,其他组展讲时认真倾听,就同学的发言做补充

12、或提出质疑。,小组公约,课前口算,作业,奖励 适时给评价奖励,表扬信的发放(一月一次)换大奖状(五张表扬信换一张奖状)实现小组一个愿望(奖品、看一场电影、和老师拍照等),月评比小组前五奖励内容:1到老师办公室玩电脑10分钟。2老师通过校信通报喜。3去老师家玩耍。4和老师合影。(4人,每人3张)5到图书馆看书半小时。 6到心理室半小时。7看一部电影。(小组看或全班看)8听5首喜欢的歌。(小组听或全班听)9和老师玩一节课,时间老师定。10下月有2次自由选择展讲的机会。,通过这些评价的激励,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观念,那就是:“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我的行为关系到我们组的分数,关系到我们组的荣誉,我和这个小组的其他成员是一体的。”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始终把他个人和小组连到一块。让学生让学生个人在小组集体中闪光,让每个学生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小组这个集体。这就是所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本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