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腧穴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1390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腧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常用腧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常用腧穴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常用腧穴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常用腧穴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腧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腧穴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 用 腧 穴 周立峰 傅青兰 0574-88126328 88126078,.,概念: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称作腧穴,也是针灸推拿施术的部位。,一、腧穴概论,.,各种生理病理变化,腧穴,经络,针刺(机械st)艾灸(温热st) 拔罐(郁血st)推拿(外力st),脏腑,针灸推拿治病原理,.,(一)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即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它们具有主治本经病的共同作用,是腧穴中的主要部分。,.,(一)腧穴的分类,、经外奇穴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奇穴的分布比较分散,对某些病症有一定的特异性治疗作用,如太阳穴治头痛,阑尾

2、穴治阑尾炎等。,.,(一)腧穴的分类,、阿是穴又叫“压痛点”、古代叫做“以痛为腧”。它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的。,.,(二)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2、远治作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可影响全身的功能。,.,(二)腧穴的作用,3、特殊作用:(双向的良性的调整作用)如“天枢”可治泻泄,又可治便秘;“内关”在心动过速时可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又可提高心率。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三)腧穴的定位主要定位

3、法有:解剖标志法 骨度分寸法 手指同身寸法 简便取穴法,.,解剖标志法,1固定标志 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肚脐及各种骨节突起和凹陷部。这些自然标志固定不移,有利于腧穴的定位,如两眉之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等。,.,解剖标志法,2活动标志 指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标志。如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听宫”;握拳于手掌横纹头取“后溪”等。,.,骨度分寸法,.,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胸腹部-两乳头之间 8寸 胸剑联合至脐中 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5寸,骨度分寸法,.,肩胛骨下角

4、相当于第七(胸)椎髂嵴相当于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突)。两肩胛内缘 6寸,.,上肢部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上肢部 臀横纹至膝中 14寸 膝中至外踝尖 16寸,.,3、手指同身寸法,中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一夫法),.,4、简便取穴法,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两耳尖直上取“百会”;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等。,.,常用腧穴,十二经脉(一)手太阴肺经(共11穴)1经脉循行:胃、大肠、肺、支气管、咽喉、上肢内侧前缘2.主治概要:主治喉、胸、肺部疾患 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疾病3常用腧穴:尺泽、列缺,.,手太阴肺经循行,.,手太阴肺经

5、腧穴,.,列缺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主治头痛项强、咳喘、咽痛、手腕无力、齿痛、口眼歪斜。(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列缺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1经脉循行:上肢外侧前缘、口齿鼻、肺、大肠2.主治概要: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常用腧穴:合谷、曲池、肩髃、迎香,(二)手阳明大肠经(共20穴),.,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合谷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主治感冒、头痛、牙痛、口眼歪斜、热病无汗等。 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简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

6、,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尖下即为该穴。,.,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桡侧端。主治清热要穴。,.,(三)足阳明胃经 (共45穴),1经脉循行:头面目鼻口齿、胃、脾、下肢外侧前缘2主治概要: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四白、颊车、天枢、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循行,.,足阳明胃经腧穴,.,四白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主治目疾。,.,颊车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治口歪、齿痛。,.,足三里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虚劳羸瘦。 (保健要穴) :“肚腹三里留。”,.,.,(四)

7、足太阴脾经(共21穴),1经脉循环:下肢内侧缘前缘、前阴、脾胃、食道、舌2主要概要: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三阴交、阴陵泉、血海,.,足太阴脾经循行,.,足太阴脾经腧穴,.,三阴交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 1.泄泻(健脾利湿) 2.妇科病男科病要穴3.失眠 (+神门)4.下肢痿痹。:“小腹三阴谋”,.,阴陵泉定位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主治腹胀、泻泄、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健脾利湿),.,血海定位髌骨内上缘上2寸简便取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膑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0角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同。

8、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2.湿疹等皮肤病。,.,(五)手少阴心经(共9穴),1经脉循行:心、小肠、目、上肢内侧后缘2主治概要: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神门,.,手少阴心经腧穴,.,神门定位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主治1.心律失常 2.失眠、健忘等神志病 (+三阴交),.,(六)手太阳小肠经(共19穴),1经脉循行:上肢外侧后缘、肩胛区、目、耳、心、小肠2主治概要:头、项、耳、目、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常用腧穴:少泽、后溪、小海、天宗、听宫,.,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赤白肉际。主治头项强痛(通督脉)天宗

9、定位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主治肩胛痛,气喘、乳房痛。,.,(七)足太阳膀胱经(共67穴),1经脉循行:目、头顶、后项、背部第一侧线及第二侧线、肾、膀胱、下肢后面、足小趾2主治概要:目、头、后项、背、腰、下肢部病症及神志病。,.,(七)足太阳膀胱经(共67穴),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3常用腧穴:睛明、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委中、至阴,.,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睛明定位眼内角内上方01寸。主治 目疾,.,背俞穴歌: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

10、,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脾俞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委中定位腘横纹中央。主治腰痛、背痛(四总穴歌:“腰背委中求”),至阴定位足小趾外侧甲角旁约01寸。主治 胎位不正。操作 用灸法,.,(八)足少阴肾经(共27穴),1经脉循行:足底、下肢内侧后缘、前阴、脊柱、肾、膀胱、肝、肺、咽喉2主治概要:男科妇科病,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涌泉、太溪、照海、复溜,.,足少阴肾经循行,.,足少阴肾经腧穴,.,涌泉定位足底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主治1.头痛、头昏、昏厥

11、 2.失眠 3、高血压,.,太溪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咳血、气喘、失眠、腰痛、耳鸣、耳聋及足跟痛。(补肾要穴),.,(九)手厥阴心包经(共9穴),1经脉循行:心、三焦、上肢内侧中间2主要概要: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常用腧穴:曲泽、内关、劳宫,.,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内关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癫痫、热病、上肢痹痛、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心、胸、胃疾病) :“心胸取内关”,.,(十)手少阳三焦经(共32穴), 经脉循行:上肢外侧中间、三焦、心包、侧头、耳、目 主治概

12、要: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常用腧穴:中渚、外关、耳门,.,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及腧穴,.,外关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尺骨之间。 主治1.外感发热、头痛 2.落枕 3.上肢痹痛,.,(十一)足少阳胆经(共44穴),1经脉循行:侧头、目、耳、咽喉、侧胸胁、下肢外侧中间2主治概要: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常用腧穴:风池、肩井、环跳、风市、阳陵泉,.,风池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处。主治1.头痛、眩晕 2.颈强项痛 3.感冒 4.中风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附注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

13、掌握针刺角度与深度。,.,.,环跳定位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 操作直刺1.53寸。,.,1经脉循行:下肢内侧中间、前阴、肝胆、肺、目、头顶2主要概要;肝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常用腧穴:太冲、期门,(十二)足厥阴肝经(共14穴),.,足厥阴肝经循行,.,足厥阴肝经腧穴,.,太冲 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主治1.头痛、眩晕 2.目赤肿痛 3.胁痛 4.男、妇科病 (疏肝理气、养肝明目),.,.,奇经八脉,(一)督脉(共28穴)1经脉分布:人体后正中线、头正中线主治概要: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

14、的内脏疾病。常用腧穴:命门、大椎、哑门、百会、水沟,.,督脉腧穴,.,命门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阳痿、遗精、带下、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等。(补肾阳要穴)哑门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暴暗、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不可深刺或向上斜刺,以免伤及延髓。,.,大椎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1.清热要穴(+曲池) 2.头痛项强3.喘咳、感冒,.,百会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简便取法:耳尖直上,头项正中。主治1.头痛眩晕、癫狂 2.脱肛,.,水沟(人中)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主治 1.昏迷 2.腰脊强痛,.,(二)任脉(共24穴),经脉循行:人体前

15、正中线上主治概要: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神志病。常用腧穴: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任脉腧穴,.,关元定位脐下3寸。主治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补肾阳要穴)气海定位脐下15寸。主治腹痛、泄泻(补气要穴)神阙定位脐的中间。操作禁针。多取隔盐灸。,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下脘定位脐上2寸。中脘定位脐上4寸。上脘定位脐上5寸。,主治肠胃病:胃痛、呕吐、吞酸、泄泻。操作直刺115寸。,.,印堂定位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太阳定位眉梢与眼外角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疾。,三、奇穴,.,如何无痛进针?,避开痛点左手多加按压、爪切等右手进针要坚决(破皮要快)转移病人人注意力,.,得气,亦称针感,分为:患者针感:酸、麻、胀、重等医者针感:“如鱼吞钩”、“如磁石吸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