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与溯源技术及检测体系的建立研究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2053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与溯源技术及检测体系的建立研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与溯源技术及检测体系的建立研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与溯源技术及检测体系的建立研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与溯源技术及检测体系的建立研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与溯源技术及检测体系的建立研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与溯源技术及检测体系的建立研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与溯源技术及检测体系的建立研究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体系的建立与溯源技术的研究,卢亦愚,近20年来一些新的传染病却不断地出现,同时一些已控制地传染病死灰复燃,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年代 病 毒 名 称 所 致 疾 病 1973 轮状病毒() 婴儿腹泻1975 甲肝病毒() 甲型肝炎1975 细小病毒B19() 慢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再障1977 埃博拉病毒( ) 埃博拉出血热1977 汉坦病毒( ) 肾综合征出血热1978 丁肝病毒()因子(类病毒) 丁型肝炎1980 人T细胞嗜淋巴病毒型() T细胞白血病1982 人T细胞嗜淋巴病毒型() 毛细胞白血病 1983 人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1986

2、 人疱疹病毒-6(6) 猝发玫瑰疹1988 戊肝病毒() 戊型肝炎,新确认的20种病毒及其所致疾病,新确认的20种病毒及其所致疾病,新确认的11种细菌等微生物及其所致疾病,新确认的7种寄生虫及其所致疾病,重大人类疾病病毒大多来自动物,病毒可能来自果子狸等禽流感病毒来自禽、鸟类艾滋病毒可能来自灵长类动物埃博拉病毒也可能来自灵长类动物亨德拉病毒来自狐蝠狂犬病毒来自犬,鼠疫耶尔森氏菌,猪溶血性链球菌2型,:,875,000例麻疹死亡,麻疹在儿童死亡中所占的比例,西太区有17,000人死于麻疹,霍乱 世界范围内的第八次大流行 从1961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涉及到110多个国家,1988年在新疆暴发流行

3、,发病人数3961人;,军团病 是嗜肺性军团菌引起的 呼吸系统疾病,艾滋病 从1981年美国发现后迅速在138个国家蔓延,我国是1986年报道。2002年底全球4200万,其中15岁以下儿童320万;2002年死亡310万。,二十世纪三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死亡(9) 救治中(2) 出院(2) 公布动物疫情(3) 确诊 病例(12) 临床诊断病例(1),11.30,刘某某,女,31,农民,黑山县,11.2,周某某,女,24,农民,枞阳县,11.11,许某某,女,35,农民,休宁县,10.10,贺某某,男,9,学生,湘潭县,11.23,唐某某,女,10,学生,资源县,我国人禽流感病例分布情况,截止

4、2006年02月21日,12.4,郭某某,男,35,个体商贩,遂川县,12.6,周某某,女,41,工人,三明市,12.17,欧阳某某,男,6,学生,桂阳县,1.3,魏某某,女,35,农民,资阳县,1.13,曹某,女,29,农民,成都武侯区,1.27,龙某某,女,20,农民,邵阳市,1.6,林某某,女,26,农民,漳浦县,10.8,贺某,女,12,学生,湘潭县,2.21有某,女,9岁,学生,安吉县,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腺病毒引起的一些疾病,炭疽皮肤表现,埃博拉病毒感染者,2005 , 5, 2005,美国2005年西尼罗河病毒感染地区分布,形态和染色性有明显特征的病原菌,Nor

5、thern Blot,核酸杂交,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分离,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基因溯源,基因芯片,吕祖善省长视察本实验室,吕祖善省长视察本实验室,提高对病原体检测能力,加强对各种病原体及其特性的研究开展各种早期诊断试剂、特异性诊断方法的研究,人类疾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传染性疾病所引起,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聚集与流动的频繁,加之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与气候的改变;同时由于病原基因在自然选择与人群免疫压力下产生的变异,使人类面临传染性疾病的严重威胁。 尤其是通过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的病原体更为猖獗,呼吸道病原通过飞沫与气溶胶传染,传播面广、传播迅速。同时,随着国际间交流的频繁,烈性传

6、染病随时可能传入我国;加上由于生态环境与人类行为的改变,使新发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加大,全世界60亿人口中,有一半受到新老传染病的威胁。这种现状已经并进一步对我省人民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当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传染原及时发现、有效鉴别、快速诊断和提出预警,是现代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必要保证,也是公共卫生应急诊断的前沿技术。 研究快速诊断方法,不仅要敏感、特异,还要全面,为此建立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菌种、毒种库、血清库,同时建立起相应的基因信息库,开展相关传染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这对诊断与鉴别新发、输入、变异以及未知病原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才能快速正确地对不明原因的病原作出正确诊断,

7、并根据变异与基因毒力进行风险评估与预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面对传染病的严峻形势,我省乃至我国的技术储备显得远远不足,存在很大的隐患,目前迫切需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对于传染性疾病,尤其是暴发疫情的快速诊断,是公共卫生应急检测与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理的关键,只有对传染病作出了正确诊断,才能提供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因此,从微量、快速、敏感和淮确出发,建立常见传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而目前在我省乃至我国,尚未建立起系统的针对常见病毒性疾病与细菌性疾病的应急检测体系,从而难以应对各种各样复杂的暴发疫情。,1、建立与完善常见传染病疫情

8、的快速应急诊断体系,随着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对在国外局部暴发,危害严重,但尚未传入我国的一些重大传染病给事予高度的关注和警惕,如埃博拉 、尼巴 、西尼罗河病毒病等等。目前,尽管这些传染性疾病尚局限于世界部分地区,未形成全球性的流行,我国也尚未见到报道,但由于频繁的国际交往、发达的现代化交通和时有发生的生物恐怖事件,此类传染病输入我国的危险随时存在,,2、对国外输入性传染病快速检测与溯源方法的技术储备,当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我们必须尽快作出判断与确认,才能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2003年,新的传染病在我国流行与肆虐近半年之久,许多部门

9、都查明不了病因,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近二、三十年来,新发传染病真正由我国发现确认的除B型轮状病毒极个别的以外,均为由欧美与日本等国家首先发现,这一局面亟待变。,3、未知及新发传染病的病原检测与确认技术储备,这近十多年以来,尤其近年来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如何,这些暴发或流行的毒株或菌株的变异对病原体的毒力影响如何,以及病原变异对引起我省我国疾病的暴发流行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根据菌毒株的基因变异与特异性,进行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预警,省内与国内至今还是一个空白。,4、传染病病原的菌毒种资源库、基因信息库与预警体系的建立,研究内容与技术关键主要研究内容,(1)对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包括甲1、

10、甲3、乙型流感、风疹、麻疹、腮腺炎、I型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以及猪链球菌、军团菌等;常见肠道传染病病原,包括霍乱、O157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无菌性脑膜脑炎及出血性结膜炎的肠道病毒等;常见虫媒传染病病原,包括I型登革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建立荧光定量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检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开展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比较以及在临床标本检测中的评价,形成全面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快速检测体系。,1、建立与完善常见传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体系,(2)建立、优化与完善针对我省已出现的重大传染病,包括、禽流感H5N1等病原体的常规和荧光定量快速检测方法。(3)以荧光定量、胶体金以及等技术为基

11、础,研发适合我省各市县进行常个见传染病检测的快速诊断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与初步临床应用。,2、建立与完善输入性传染病快速检测体系以及病原溯源技术。 针对国内外已有但我省情况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如西尼罗河病毒、埃博拉病毒、尼巴病毒等建立包括、荧光定量、基因测序和等在内的快速检测技术;同时,针对上述输入性传染病做好鉴别诊断技术和病原学检测的技术储备;建立病原溯源技术储备。,3、未知及新发传染病的病原检测与确认(1)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原因不明性传染病的暴发,建立未知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快速基因鉴定技术。以已知病原体及临床样本为对象,通过对其随机扩增、产物的分子克隆、筛选、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比对等,验证

12、未知病毒快速基因鉴定体系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其次,并将该体系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可行性。(2)建立相关哨点医院,对不明原因的传染性疾病样本,尤其是人兽共患疾病的样本,进行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与确认。,(1)针对在我省暴发的各种常见及新发病毒和细菌性传染病,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2)对病原分离和鉴定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3)菌(毒)种冻干保存技术的研究;(4)对历年浙江省流行的重要菌(毒)种分离株的主要抗原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分析其抗原和基因变异特性;(5)建立重要菌(毒)种的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库;(6)开展重要传染病的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建立血清样本库

13、;(7)血清流行病学资料的统计分析与数据库的建立。,4、传染病病原的菌种、毒种资源库与基因信息库建立,(1)O139、O157出血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毒力评估;流感病毒基因变异与流感暴发的关系;麻疹病毒基因变异与病毒抗原性变异研究。(2)开展重大传染病病原体的动物毒力试验,掌握其致病力和致病特性。(3)整合传染病监测、病原体基因抗原变异、菌群耐药监测、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等信息,开展重大传染病流行的风险评估,建立预警体系;(4)制定控制重大传染病流行的应急措施与应急预案。,5、传染病病原体相关基因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的建立,预期目标1、建立与完善我省常见和重大传染病的快速检测方法,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4、应急检测体系;根据我省传染性疾病谱,针对常见传染病建立一适合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快速诊断方法,为我省传染病暴发疫情的病原和免疫学针对提供快速检测的技术手段,并为开发相应试剂盒做好技术支撑。2、对国外局部流行与暴发,但目前尚未传人我国的重大传染病,建立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体系,开展病原溯源技术研究。3、探索和建立未知病原体的基因确认与鉴定体系,用于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诊断;建立不明原因传染病病原体的溯源技术。,4、建立浙江省常见与新发传染病的菌毒种库、血清库和血清流行病学数据库,为重要传染病的基础与应用型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平台,为重大传染病免疫预防研究提供重要的本底信息资料;掌握重要菌毒种的抗原

15、变异、基因变异趋势,建立重要毒种的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库,为重大传染病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及时、科学、可靠的依据。5、建立重大传染病病原的毒力和致病特性研究;重大传染病的预警体系和应急控制体系。,1、对25种我国常见的传染病建立快速诊断体系,即建立常见传染病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并形成程序性文件;2、检测时间从收到样本到得出检测结果在3小时之内,检测灵敏度大于目前所采用的经典与常规方法,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3、建立国内尚未建立的输入性传染病埃博拉、西尼罗河和尼巴病毒等建立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4、对上述输入性传染病病原的重要基因建立测序和溯源技术;,(二)技术指标,5、已知病原体盲样检测或考核正确率

16、达100;6、建立浙江省常见与新发重要传染病菌种与毒种(10种以上)的数据库资料与档案;7、建立浙江省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8、建立58种重要菌(毒)种主要基因的序列分析与抗原变异的分子进化数据库;9、建立重大传染病预警体系的组成结构及运行体制,并对其敏感性、及时性、高效性、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进行评估的标准;,该项目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病原微生物所、浙江大学相关医院、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合作,全省其他11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完成。 本项目针对本省25种常见和重大传染病建立快速检测方法,形成完整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

17、检测体系;针对国内外现有但我省情况不明的各种病原体,包括埃博拉、西尼罗河和尼巴病毒等引起的新发及输入性传染病建立核酸快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以及传染病病原体的溯源技术的建立;未知病原基因鉴定与溯源技术的建立;通过对传染病病原体相关基因,掌握我省重要菌(毒)种重要基因的序列分析与抗原变异等分子流行病学数据、重大传染病的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风险评估以及预警体系的建立。,项目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一)实施方案,1、本中心在病毒性疾病快速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立了流感甲1、甲3、乙型、H5型、麻疹、风疹、腮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及肠道病毒等一整套完整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暴发疫情的

18、应急诊断;本研究小组已建立较为成熟的病毒荧光定量检测平台,已建立了、麻疹、登革热等多种病原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组分离到冠状病毒2株,并对1株毒株进行了全序列测定,登录;在细菌方面,建立了霍乱弧菌、出血性大肠杆菌、猪链球菌、军团菌、沙门氏菌等的与荧光定量等快速检测方片。此外,本研究组近几年分离并保存了多种病毒与细菌的分离株或标准株。,六、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2、本实验室是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拥有测序仪、目标蛋白分析仪、荧光定量仪、超速冷冻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分析仪等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先进仪器用于研究;拥有流速细胞仪、生物安全柜、全自动干烤箱、纯水装置、2生化培养箱等用于细胞培养和免疫学试验的仪器,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具有开展本项目所需的专门实验室,包括开展细胞培养、免疫学分析、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专门实验室与相应的仪器设备、研究材料等,即具备开展该项研究的各种工作条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