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基本尺度与室内空间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2235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147 大小:9.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基本尺度与室内空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人体基本尺度与室内空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人体基本尺度与室内空间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人体基本尺度与室内空间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人体基本尺度与室内空间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基本尺度与室内空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基本尺度与室内空间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1.1 室内空间环境中的感知规律1.2 室内空间的类型及特征1.3 室内空间的处理1.4 室内空间要素的组合,一、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空间,1.1 室内空间环境中的感知规律,空间的大小首先必须满足功能的要求,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研究人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感知规律。感受是人对建筑艺术最初的审美层次,是通过环境气氛获得的。室内空间的效果影响着人们情感的控制与变化。,1.1.1 人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感知规律,1.空间的尺度与感受空间的尺度直接影响到人对空间的感受。在设计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功能要求与精神感受方面的关系。当空间的尺度比人体尺度大很多倍时,就会给人带来超常的心理

2、感受。图2.1所示为人民大会堂观众厅。图2.2所示为圣索非亚大教堂 图2.3所示为会议厅设计,图2.1 人民大会堂观众厅,返回链接,图2.2圣索非亚大教堂,返回链接,图2.3会议厅,返回链接,2.空间高度对人的影响,空间的高度对人的影响很大,可从两方面加以分析:一是绝对高度,即以人为尺度,过低会使人感觉压抑,过高会使人感觉空旷、不亲切。另一方面是相对高度,即空间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相对高度越小,顶与地面的吸引力越强。图2.5表示空间高度对人的影响图2.6所示为北京火车站 图2.7所示为庭院建筑,图2.5空间高度对人的影响,返回链接,图2.6北京火车站广厅,返回链接,图2.7庭院建筑,返回链接

3、,高而窄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高而直的教堂就是利用它来形成宗教的神秘感。细而长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前的感觉,利用这种空间可以造成一种无限深远的气氛。图2.8所示的颐和园的长廊就是这样的实例。如图2.9所示低而宽的建筑空间会使人产生侧向广延的感觉。,3.空间的形状与感受,如图2.10所示的穹隆形空间具有向心、内聚而收敛的感觉。 如图2.11所示北京天文馆的设计具有一种向心内聚的感觉。 如图2.12所示的中央低四周高、圆形平面的空间具有离心扩散的感觉。如图2.13所示意大利某疗养中心。,当中高两旁低的空间具有沿纵轴内聚感。如图2.14所示莫斯科地铁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站 。当中低两旁高的空间具有

4、沿纵轴外向的感觉。如图2.15所示火车站台上的雨篷采用当中低两边高的形式。弯曲、弧形或环形的空间可产生一种导向感,诱导人们沿着弧形方向前进。 图2.16所示为环形空间。,图2.8颐和园的长廊,返回链接,图2.9低而宽的建筑空间,返回链接,图2.10穹隆形空间(罗马万神庙),返回链接,图2.11北京天文馆天象厅,返回链接,图2.12中央低四周高的空间,返回链接,图2.13意大利某疗养中心,返回链接,图2.14莫斯科地铁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站,返回链接,图2.15火车站站台雨篷,返回链接,图2.16环形空间,返回链接,4.行为模式与人的感受人的行为模式是将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特性加以总结和概括得来的。将

5、人在环境中的主要行为、在各个空间的行走过程、逗留的空间分布用图形表现出来以使其模式化,也就是空间行为模式,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的定位 图2.17所示为餐厅中人们选择座位的情况。人在空间中需要对自己进行合适的定位。这个位置的选择不仅与周围环境有关,而且与其他人的活动及心理素质有关。,图2.17在餐厅中人们选择座位的频度,返回链接,(2) 人际距离空间类型曾经被分为三种: 个人的; 小组和人际的; 群体间的。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微观空间一般是前两种。 人际距离的大小确定了双方的亲疏关系,而且这种距离是伴随着不同地区空间的改变和不同时代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3) 人

6、的领域性人们对个人空间同样存在着领域性需求,有一种确定的心理需要。个人空间就是“不可见的,可以伸缩的气膜球形空间”。个人对空间的需求会因为各种因素的不同和变迁而变化,与种族、民族、年龄、性别、文化、知识、阅历、社会地位、个性都有关系。,5.心理空间与人的感受人对空间的感知是一个能动的行为过程。 对心理空间的认知可以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人的心理空间感知遵循整齐、对称、简单的“完形趋向率”,有秩序的力的整体构成(即心理空间)能够诱发人的丰富情感和欢愉心态。 心理空间作为一种虚幻的空间真切地表达了人的感受,反映了人类感知的规律。根据人的认知特点,心理空间可以分为实用功能型空间和气氛营造型空间。,在实际

7、的设计中就必须依照这些具体规律,对各种不同的空间和部位作一些特别处理,以最终符合人的感知的特点,实现设计的效果和理念。 室内空间重点是整个空间的核心因素,是实用性发挥和最终风格形成的关键。,1.1.2 室内空间设计应符合人的认知特点及规律,1.室内空间重点的处理,对其进行强调的具体方式有:一方面对其形状、大小、尺度进行调整,影响人对这一空间的感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人的行为模式,在室内设计中作一些引导,把人的视觉中心和行动趋势引向空间重点。 重点突出的支配要素与从属要素是共存的,对从属要素的恰当处理可以更好地映衬重点,促使空间整体的形成。 如彩图12所示的艺术墙主焦点使空间自然沉浸在深层艺术气氛

8、中。,艺术墙主焦点,返回链接,美国建筑师兼理论家文丘里说:“建筑的基本目的是去围合空间,形成一个场合。”所谓“场合”也就是带有一定领域感的空间。领域感既有公众性的,又有私密性的。公众空间的特点为“公”和“动” 私密空间具有“私”和“静”两大特点要注意使用影响感知的因素如形状、尺度等来营造合适的领域感。,2.领域感的营造,弹性空间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同一功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要求的变化。通过调整空间的大小、尺度,形成不同效果,产生不同气氛,以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 弹性隔断如彩图13所示采用不到顶的隔断分隔空间使空间的家具或器物分外柔美。,3.弹性空

9、间的利用,(2) 活动顶棚如图2.18所示顶部中央的升起改变了空间的尺度感。 (3) 活动地面 (4) 变幻灯光 如彩图14所示,通过灯光的处理,使空间具有引导性和层次性。,隔断分割空间,返回链接,图2.18调整顶部改变空间的尺度,返回链接,地灯投射的效果光,返回链接,不同形态的空间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对空间感知规律的运用也各不相同,其具体分类有以下几种: (1) 空间内空间 (2) 穿插式空间 (3) 邻接式空间 (4) 相隔空间 空间形态组合主要是复合空间的组合,是由室内空间的功能联系特点决定的。,4.空间形态的组合,空间性格是空间环境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反应的人格化。各种不同的装饰风格、组合

10、方式给人带来的不同的印象感觉,我们称之为空间性格。空间性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空间性格是由影响人们感知的诸多因素在感知规律的支配下形成的。,5.空间性格的形成,(2) 空间性格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3) 空间性格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感知。 空间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间的造型设计,同时又受到空间功能、尺度、色彩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2 室内空间的类型及特征,建筑空间有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之分,而内部空间(即室内空间)又可分为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两大类。固定空间是在建造房屋时形成的,是由墙、顶、地围合而形成的,所以可称为室内的主空间。在固定空间内用墙、隔断、家具、绿化、水体等把空间

11、再次划分成不同的空间,就是可变空间,即次空间。,内部空间根据与外部空间的关系又可分为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两大类。和外部空间联系面较小的称为封闭空间;和外部空间联系面较大的称为开敞式空间。把内部空间分为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实体空间的特点是空间范围明确,空间与空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私密性较强。虚拟空间的特征是空间范围不明确,私密性小,处于实体空间之内。,另外,室内空间还有几种常见的空间类型,如动态空间、静态空间、结构空间、流动空间或共享空间等等。,开敞空间的开敞程度取决于有无侧界面、侧界面的围合程度、开洞的大小及启闭的控制能力等。开敞的空间是外向的,限定度和私密性较小,强调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渗透,讲

12、究对景与借景,与大自然和周围环境的融合。如彩图15所示是一所住宅的起居室。,1.2.1 开敞与封闭的空间,1.开敞的空间,开敞空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开敞式空间,另一类是内开敞式空间。(1) 外开敞式空间特点是空间的一面或几面与外部空间渗透。彩图16所示为外开敞式空间。(2) 内开敞式空间特点是从空间的内部抽空形成内庭院,然后使内庭院的空间与四周的空间相互渗透。彩图17所示为内开敞式空间。,某住宅的起居室,返回链接,外开敞式空间,返回链接,内开敞式空间,返回链接,封闭的空间是用限定性较高的围护实体包围起来的,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小气候等都有很强隔离性的空间称为封闭空间。其性格是内向性的、拒绝的

13、,具有较强的领域感、安全感和私密性,与周围环境的流动性较差。 如图2.19所示卧室平面紧凑,围护感强,具有较强的私密性与亲切感。,2.封闭的空间,图2.19封闭的空间,返回链接,动态空间引导人们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把人们带到一个由三维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组成的第四空间。动态空间分为两种:一种是包含动态设计要素所构成的空间;另一种空间是指空间的流动及其感觉,它是由建筑物本身的空间序列及空间形象的变化引起的。,1.2.2 动态与静态空间,1.动态空间,流动空间、共享空间、交错空间及不定空间等都是动态空间的某种具体体现。(1) 客观动态空间的处理手法 利用机械化 、电气化、自动化的设施,再加上人

14、的各种活动,形成丰富的动势。如图2.20所示自动扶梯和两侧的瀑布流水。 在设计中采用具有动态韵律的线条,使人产生一种动感。彩图18所示为具有动态韵律的空间。 , 如图2.21所示利用自高而下的流水和自下而上的楼梯形成一种反向的动势 引进自然景物,如流水、喷泉、瀑布、花木、阳光等动态要素,造成强烈的自然动态效果。如图2.22所示为好运饭店共享大厅。 借助声、光的变幻给人以动态感。如彩图19所示为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门厅。, 通过楼梯、陈设、家具等,可使人时动时静,节奏感便凸出来了。 利用匾额、楹联等启发人们对历史典故的思考与联想。,图2.20动态空间,返回链接,具有动态韵律的空间,返回链接,图2.

15、21中厅,返回链接,图2.22共享大厅,返回链接,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门厅,返回链接,(2) 主观动态空间的处理手法所谓主观动态空间,即由于人的位置移动而感受到流动变化的空间。绘画是两度空间艺术,雕塑是三度空间艺术,而建筑则是一个四度空间时间,这也是建筑空间所特有的表现形式。,主观动态空间的处理手法: 有机地组织动态空间流动空间可分为两类,即单向流动空间和多向流动空间。单向流动空间的特点:空间的方向性明确,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多向流动空间的特点:空间方向性不甚明确,带有多向性的特征。如图2.23所示为巴塞罗那德国馆。 空间的诱导和暗示,图2.23巴塞罗那德国馆,返回链接,静态空间的主要特征为:

16、空间的限定度较高,趋于封闭型; 多为对称空间,可左右对称,也可四面对称,除了向心、离心以外,较少有其他的空间倾向,从而达到一种静态平衡; 多为尽端空间,空间私密性较强,空间系列到此结束; 空间及陈设的比例、尺度协调,无大起大落之感; 色彩淡雅、协调,光线柔和,装饰简洁; 没有强制性的过分刺激的视觉引导因素,人在空间视觉转移平和。,2.静态空间,流动空间是三度空间加时间因素,具体地说就是若干空间是相互连贯的、流动的。 在空间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的体量组合,而追求连续的运动的空间形式。空间在水平和垂直的方向都可采用象征性的分隔方法,而保持最大限度的交融、连续、视线通透、交通无阻隔或极少阻隔性。,1

17、.2.3 流动空间,图2.24所示是捷克吐根哈特的住宅设计。 如图2.25所示为美国某住宅 流动的空间充满着动感,方位的诱惑性、透视性和生动明朗的创造性,它不仅是一种时尚,而且是创造一种既美观又能表现居住其中的人们有机活动方式的空间。如彩图20所示为某住宅空间。,图2.24捷克吐根哈特的住宅设计,返回链接,图2.25美国某住宅,返回链接,某住宅空间,返回链接,从空间的处理上,共享大厅是一个具有运用多种空间处理手法的综合体系。其空间特点是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外中有内、内中有外,互相穿插交错,富有流动性。彩图21所示为波特曼设计的共享空间旧金山海特摄政旅馆。,1.2.4 共享空间,旧金山海特摄政旅

18、馆,返回链接,交错空间即在水平方向采用垂直围护面的交错配置,形成空间在水平方向的穿插交错,有点类似于城市道路中的立体交通。其特点为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和动态效果。在大空间中便于人流的组织与疏散,空间趣味性较强。 图2.26所示为美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1.2.5 交错空间,图2.26交错空间,返回链接,流水别墅可以说是一种以正反相对的力量在做妙的均衡中组构而成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水平或倾斜穿杆或近几年推移的空间手法,交错融合的稀世之作。,由于人的意识与行为有时存在模棱两可的现象,“是”与“不是”很难确定,反映在空间中就出现一种超越绝对界限的、具有多种功能涵义的、充满复杂与矛盾的

19、中性空间,称为不定空间。如图2.27所示空间的交错使人无法判断出边界感。,1.2.6 不定空间,图2.27不定空间,返回链接,图2.27不定空间,所谓结构空间,即人们通过对建筑结构外露部分的观赏来感悟建筑结构构思及营造技艺结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 若充分合理地利用结构,会使室内空间设计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图2.28 所示是都灵展览馆阿勒利大厅。彩图22所示是由建筑物本身的结构表现出的结构性架构之美。,1.2.7 结构空间,图2.28都灵展览馆阿勒利大厅,返回链接,结构空间,返回链接,结构空间,虚拟空间是一种既无明显界面,又有一定范围的建筑空间。其空间范围没有十分完整的隔离形态,亦缺乏较强的

20、限定度,只是靠部分的形体启示,依靠联想来划分空间,所以又称为“心理空间”。,1.2.8 虚拟空间,(1) 满足功能使用上的需要 虚拟空间的特点为空间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彩图21中波特曼设计的旧金山海特摄政旅馆 (2) 满足精神功能的需要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空间应富有变化,甚至可以营造出虚幻的境界,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1.虚拟空间的作用,旧金山海特摄政旅馆,返回链接,虚拟空间,可借助列柱、隔断、隔墙、家具、陈设、绿化、水体、构件等因素构成,通过各种围护面的凹凸、悬空楼梯及改变标高等手段同样可以构成虚拟空间效果。由虚拟空间可衍生出如下空间类型:(1) 由改变天花及地面的落差在室内空

21、间中,通过抬高或降低地面的标高来取得既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空间。,2.虚拟空间的处理手法, 地台空间将室内地面局部抬高,通过抬高面边缘划分出的空间称为地台空间。如彩图23所示地台空间具有很强的展示性。 下沉空间为了限定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空间范围,可将室内空间地面局部下沉。如图2.29所示空间的地面下沉,边界清晰而层次丰富。, 悬浮空间即在垂直方向划分空间,采用局部降低天花吊顶或者吊其他饰物时,其上层空间的底界面不是靠墙或柱支撑,而是依靠吊杆悬吊,因而使人有新奇的悬浮之感。图2.30所示为用梁架设的凌空小空间,像悬浮在空中,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趣味性。,(2)大空间中的小空间(母子空间)母子空间是对空间

22、的二次限定,即在原有空间(母空间)中用实体象征手法再次限定出小空间(子空间)。 如彩图24用象征手法再次限定空间,满足了不同的使用要求。,(3) 垂直围护界面的凹凸 凹入空间凹入空间是在室内某一墙面或角落局部凹入的空间,其特点只一面或两面开敞,所受干扰较少,其领域感与私密性随着凹入的深度而加强,可用作休息、餐饮、睡眠。如图2.31(a)所示为凹入空间。, 外凸空间凹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凹入空间的垂直围护面是外墙,并且有较大的窗洞,便是外凸空间了。这种空间是室内凸向室外的部分,可与室外空间有机地融合,视野非常开阔。如图2.31(b)所示为外凸空间。,地台空间,返回链接,图2.29下沉空间,返

23、回链接,图2.30悬浮空间,返回链接,用象征手法再次限定空间,返回链接,图2.31(a) 凹入空间;(b) 外凸空间,返回链接,利用扭曲、断裂、倒置、错位等手法来体现人的千姿百态的复杂心理和人的自我意识。家具和陈设也奇形怪状,以追求形式为主,有时甚至把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一些造型因素通过夸张变形等处理融入其间,造成一种时空错位、荒诞诙谐之感。 在照明的处理上讲究五光十色、跳跃变幻,追求怪诞的光影效果。如图2.32所示为迷幻空间。,1.2.9 迷幻空间,图2.32迷幻空间,返回链接,1.3 室内空间的处理,在设计时要把握好功能与空间形状、尺度的关系,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需求。处理空间尺度时

24、,按照功能性质合理地确定空间的高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比例和尺度不同的空间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室内空间的形状可直接影响到室内空间的造型。,1.3.1 空间的尺度与形状的处理,室内空间的围与透是相辅相成的,只围不透会使人感到闭塞,但只透不围的空间尽管开敞,人在这样的空间犹如置身室外,同样也失去了室内空间的意义。凡是实的墙面都因遮挡视线而产生阻塞感,而透空的部分则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设计中可利用这一点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个特定的方向。,1.3.2 空间的围与透关系的处理,室内空间的组合是空间设计的基础,而空间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分隔的方式来完成的。空间的分隔与联系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

25、分隔的方式,应根据室内空间的特点和功能使用要求,以及空间艺术的特点和人的心理要求进行选择。室内空间的分隔方式可分为四大类型。,1.3.3 空间的分隔和联系,(1) 绝对分隔即用限定度较高的实体界面(承重的墙、到顶的轻质隔墙等)分隔空间。图2.33所示采用绝对分隔空间方式限定空间。(2) 局部分隔如图 2.34所示是利用片断的面(屏风、较高的家具或不到顶的轻质隔墙等)划分空间 。,(3) 象征性分隔它是用片断、低矮的面、罩、栏杆、花格、构架、玻璃等通透的隔断,或者用家具、绿化、水体、色彩、气味等因素分隔空间。如图2.35所示为象征性分隔空间。 (4) 弹性空间利用拼装式、折叠式、升降式等活动隔断

26、和帘幕、家具、陈设等分隔空间。如图2.36所示为弹性分隔空间。,图2.33绝对分隔,返回链接,图2.34局部分隔,返回链接,图2.35象征性分隔空间,返回链接,图2.36弹性分隔空间,返回链接,空间的对比是指两种以上的空间呈现出明显差别,借助这种差别的对比作用反映出各自的特点,从而使人们从此空间进入彼空间时产生情绪上的突变。空间的差异和对比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1)高大与低矮之间的对比(2)封闭与开敞的对比处理手法图2.37(3)不同形状空间之间的对比(4)不同方向之间的对比作用 ,1.3.4 以对比的手法处理空间的变化,图2.37南京机场候机大厅,返回链接,在空间组合时,通过空间的重复与再

27、现可使空间产生优美的韵律、和谐的节奏感,从而加深空间的层次感。 如图2.38所示为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西德厅,整个建筑由大、中、小三种正方形平面组成,使人在行进的连续过程中既可感受到变化,又可感受到是一种形状的空间再现,变化与重复的协调就形成了节奏。,1.3.5 空间的重复与再现,图2.38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西德厅,返回链接,过渡性空间本身并没有具体的功能要求,只是借它来衬托主要空间。 过渡性空间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是过厅,特别是在现代建筑中,一般不处理成厅的形式,而是借压低某一部分空间的办法来起空间的过渡作用。 图2.39所示北京饭店入口部分的处理过渡性空间是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提

28、出来的。,1.3.6 空间的衔接与过渡,图2.39北京饭店空间处理,返回链接,在分隔空间的时候,有意识地使被分隔的空间保持某种程度上的连通,室内外墙面的延伸、地面天花的延伸使空间与空间之间彼此渗透,相互因借,从而可大大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如图2.40所示上海某饭店门厅设计颇具匠心,入口处跳出许多,使人略感压抑,但进入门厅则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空间的组织处理方面,采用流动空间的处理手法 。,1.3.7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利用透空的落地罩、博古架等来分隔空间,使被分隔的各空间保持一定的连通关系,以利于空间的连通与渗透。用夹层的设置处理使空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互相渗透,

29、从而获得丰富的层次与变化。,图2.40上海某饭店门厅,返回链接,空间诱导与暗示是依照人的活动习惯和心理,对人流的引导和暗示。使人们可以循着一定的途径,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地走进另一个空间。其常见的设计手法如下: (1) 弯曲墙面的诱导 以弯曲的墙面把人流引向某个确定的方向,从而暗示着另一个空间的存在。如彩图25所示为墙面的诱导。,1.3.8 空间的诱导与暗示,(2)楼梯的诱导利用特殊形式的楼梯或踏步,将人流引导至上一层空间。如彩图26所示在中厅处设置了一部露明的、弯曲旋转楼梯。(3)天花地面的诱导强烈方向性或连续性的图案,会左右人的行进方向。如图2.41所示的军事博物馆综合厅 。

30、,(4) 空间分隔的诱导利用灵活的空间分隔形式,暗示出另一些空间的存在,把人从一空间引至另一空间。如图2.42所示为国外某住宅建筑从起居室看餐室的透视。,墙面的诱导,返回链接,楼梯的诱导,返回链接,图2.41军事博物馆综合厅,返回链接,图2.42国外某住宅,返回链接,通过空间序列的组织能够使人感受到空间既协调一致,又充满变化,且具有时起时伏的节奏感,从而创造出完整的动态的空间序列。室内空间艺术中的时间是以运动的方式体现的,而任何运动形式必然包含着时间的因素。当空间序列的组织特征与人流移动的路线相一致,方向性明确,诱导方向为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单向,呈形式对称规整时,则会给人带来庄严、肃穆和率直的感

31、觉。,1.3.9 空间序列的组织,如图2.43所示为人民大会堂空间序列。 空间序列具有动态流动的特性。 如图2.44所示为美国加州某住宅 空间序列设计,是设计师用来从心理和生理上积极影响人的艺术手段。空间序列的一般规律为:(1) 序幕。序幕是设计的开端,它预示着将要展开的内容。,(2) 展开。序列设计中过渡部分可以培养人的感情,是引向高潮的重要环节,具有引导、启示、酝酿、期待以及引人入胜的功能。(3) 高潮。高潮是全序列的中心,是序列艺术的最高体现,是期待后的心理满足和情绪被激发到顶峰的阶段。(4) 终结阶段。终结阶段是由高潮回复到平静,恢复到正常状态是终结阶段的主要任务,通过结尾要使人去回味

32、,去追思高潮的余音。 ,图2.43人民大会堂空间序列,返回链接,图2.44美国加州某住宅,返回链接,1.4 室内空间要素的组合,这里的“空间”是指不包括实体而又以传递实体之间的关系为表现形式的空间关系,即负的形态。从三维空间形态整体看,形态分为实体形态与虚体形态两部分。实体空间界面清晰、范围明确,具有领域感,因而也称为肯定空间。,1.4.1 形式美规则在空间形式及其要素中的应用,实体形态的视觉表现是静态的,对室内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视觉平衡和知觉力上。虚体形态的视觉表现是动态的,含有时间因素。如图2.45所示为顶部灯饰的点的要素形成虚的线,图2.46所示顶部的曲线组合给人以虚面的感觉。 形式和

33、空间的统一与变化。统一与变化,就是指在强调重点的同时增强整体统一性。,室内设计的形式特点主要表现分为四个方面,即平衡、和谐、韵律和变化的统一。 图2.47所示为完全对称的室内空间。 韵律是影响视觉感受的又一重要因素,是物体各元素成系统重复的一种属性,这些元素之间具有可认知的关系。,图2.45顶部灯饰的点的要素形成虚的线,返回链接,图2.46顶部的曲线组合,图2.47完全对称的室内空间,返回链接,围合室内空间要素是指室内界面,其中包括底面(楼、地面)、侧面(墙面、隔断)和顶面(平顶、天棚)。形式与空间在室内存在着共生关系,我们不仅需要考虑空间的形式而且还要考虑实体要素对周围空间的影响。从室内设计

34、的整体出发,我们必须把界面与空间、“虚无”与实体、“有”和“无”的矛盾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来分析和对待。,1.4.2 围合室内空间要素的设计,(1) 线 垂直的形体给我们的视觉感觉通常比水平面更为活跃,因而它是限定空间体积及提供强烈围合感的一个手法。同时,垂直要素还可以用来起承重作用。如图2.49所示柱子形成的垂直线要素强化了空间的体积的边缘。,1.垂直要素,(2) 面 面是线运动的轨迹,对体或空间的界面起到限定体积或界定空间的作用。点或线的密集排列可以产生面的视觉效果。面的表情是由这一面自身所包含的表情及其轮廓的表情所决定的。面的表面属性即色彩与质感,它能够影响到视觉上的质量感和稳定感。如图2.

35、50所示面要素的图案、色彩影响着空间的视觉分量。,垂直墙面是面要素的主要方面,它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作为承重墙结构体系中的支持要素。另外,垂直墙也可灵活地分隔空间(通过轻质隔墙)。,图2.49柱子形成的垂直线要素,返回链接,图2.50面要素的图案、色彩,返回链接,面要素的图案、色彩,在室内空间中,水平要素可以通过面或线的形式来体现,但主要还是以面为基本特征。(1) 地面室内空间地面,其形式、色彩、图案及材质等都可在不同程度上限定室内空间,起到视觉背景的作用,衬托在室内空间中可看到的其他要素。,2.水平要素,(2) 顶平面室内空间的顶平面可以反映支承作用的结构体系形式。它可以与结构分离开,形成空间

36、中视觉上的积极因素。通过对顶棚的不同处理,可起到限定空间、划分空间、强化室内空间气氛、增强空间趣味性的作用。如图2.51所示通过顶面的高低变化限定出不同的空间范围。,图2.51通过顶面的高低变化限定出不同的空间范围,返回链接,人们对室内空间的感受一般体现为比例与尺度、开敞与封闭、丰富与简洁、亲切与冷漠、人工与自然、有序与混乱、动与静等等。人们对空间感受不理想的空间主要通过色彩、线型、材质、照明、陈设、绿化、错觉以及启发联想等进行调节。如图2.52所示为空间感的调节。,3.室内空间感调节,图2.52空间感的调节,返回链接,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