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培训教程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249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审员培训教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内审员培训教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内审员培训教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内审员培训教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内审员培训教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审员培训教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审员培训教程课件.ppt(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审员培训教程ppt课件,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杰斐逊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申斯通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内审员培训教程ppt课件内审员培训教程ppt课件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杰斐逊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

2、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申斯通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内审员培训教程宋冬冬 编著第0章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重要术语回顾 产品 product 过程(D.4.1)的结果。 要求 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质量 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D.5.1)满足要求(D.1.2)的程度。 不合格(不符合) 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D.1.2)。 缺陷 defect 未满足与预期

3、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D.1.2)。,内审员培训教程,宋冬冬 编著,第0章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重要术语回顾 产品 product 过程(D.4.1)的结果。 要求 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质量 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D.5.1)满足要求(D.1.2)的程度。 不合格(不符合) 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D.1.2)。 缺陷 defect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D.1.2)。,第0章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过程 process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4、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策划 quality planning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改进 quality improvement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标准及其理解要点(略),第一章 审核概论 1.0 审核标准简介(GB/T19011-2003idt ISO19011:2002),ISO/TC176制定,2002年10月正式发布。我国2003年将其等同转换成国家标准。ISO19011:2002标准包括了与审核管理、审核实

5、施和审核员能力和评定有关的全部内容,为审核方案的管理、内部和外部审核的实施以及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提供了指南;主要适用于QMS和EMS的内部和外部审核,但使用者也可以考虑采用或扩展所提供的指南以适应于其它领域的审核,包括其它管理体系的审核。ISO19011:2002标准的发布代替ISO10011-1:1990、ISO10011-2:1991、ISO10011:1991、ISO14010:1996、ISO14011:1996和ISO14012:1996(6个标准);GB/T19011-2003标准的发布代替GB/T19021.1-1993、GB/T19021.2-1993、GB/t19021.3-

6、1993、GB/T24010-1996、GB/T24011-1996和GB/T24012-1996。,1.1 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1.1 审核的定义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内部审核,有时称为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被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1.1 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1.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1.2.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定义 为获得质量管理体

7、系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1.1.2.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系统性-审核是围绕着审核目标而进行的、相互关联和作用的、动态有序的活动;独立性是有与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以确保公正、客观;文件化过程审核过程形成审核计划、检查表、审核记录、审核报告等文件和记录。,1.1 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1.2.3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评价的内容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对每一个过程进行如下四方面评价: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和适当规定?职责是否予以分配?程序是否被实施和保持?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第1、2两个

8、方面通常通过对文件的评价来实现; 第3方面可以通过对过程实际运作或过程完成后提供证据的评价来完成; 第4方面可以通过过程输出与规定要求的对比评价来完成。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评价后,得出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结论。,1.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组织,顾客,供方,独立机构,第二方审核,(外部),第一方审核(内部),第三方审核(外部),第二方审核,(外部),1.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第一方审核的目的 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改进的需要; 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前的准备; 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第一方审核的准则 组织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所依据的标准

9、; 适用的法律法规。第一方审核可由本组织经培训、资格认可并授权的内审员进行,也可由组织聘请的外部机构/人员以其组织的名义进行。,1.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第二方审核 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对组织的QMS进行的审核. 旨在提供对组织的信任证据.第二方审核的目的 1. 在有合同意向时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初步评定; 2. 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组织的QMS是否正常运行并能持续满足要求,促进供方改进QMS; 3. 沟通和加强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第二方审核的准则 合同; ISO9001:2000标准(删减或增加要求); 适用组织产品及过程的法律法规。第二方审

10、核由相关方(如顾客)指派的审核人员实施审核.。,1.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第三方审核 由被认可的认证机构或其委托的审核机构所进行的审核.这种审核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其结果是对受审核方的QMS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给予书面保证(合格证书),又叫认证或注册.第三方审核的目的 1. 确定QMS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能够有效运行; 2. 确定受审核方的QMS是否可以认证/注册; 3. 为受审核方提供改进其QMS的机会; 4. 为潜在的顾客提供信任,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的准则 ISO9001:2000标准,受审核方的QMS文件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第三方审核由具备注册资格的审核人员实施审核.。,1

11、.3 审核原则,与审核员有关的审核原则 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 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与审核有关的审核原则 以下原则与审核有关,并通过独立性和系统性来明确: -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基于证据的方法: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1.3 审核原则,审核的特征在于其遵循若干原则。上述两个方面的五项原则使审核成为支持管理方针和控制的有效与可靠的工具,并为组织提供可以改进其业绩的信息。遵循这些原则是得出相应和充分的审核结论的前提,也是审核员独立工作时,在相似的情况下得出相似结论的前提。GB/T19011-2003标准的其他条款所给

12、出的指南是建立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1.4 审核方案的管理,1.4.1 定义: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且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注:审核方案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所必要的所有活动。根据受审核组织的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一个审核方案可以包括一次或多次审核,这些审核可以有不同的目的,也可包括结合审核或联合审核。审核方案还可包括对审核的类型和数目进行策划和组织,以及在规定的时间框架内为有效和高效地实施审核提供资源所必需的活动。,1.4 审核方案的管理,1.4.2 审核方案管理人员职责确定审核方案的目的和审核方案的范围与程度;确定职责和程序,并确保资源的提供;确保审核方案的实施;确保保

13、持适当的审核方案记录;监视、评审和改进审核方案。,1.5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阶段,审核的启动;文件评审的实施;现场审核活动的准备;现场审核活动的实施;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发布;审核的完成。,第二章 审核启动2.1 审核启动的活动,指定审核组长;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确定审核的可行性;选择审核组;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2.2 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审核目的:确定审核要完成的事项;审核范围:确定审核的内容和界限;审核准则:确定符合性的依据。,2.2.1 审核目的,指审核要完成的事项;不同的审核有不同的目的;审核目的由审核委托方确定;审核目的的变更应征得原各方同意。,2.2.2 审核范

14、围,审核范围系指审核的内容和界限;审核范围由审核委托方和审核组长根据审核方案程序确定;审核范围的任何变更都应当征得原各方的同意确定审核范围应考虑:过程及其删减;涉及的产品、过程及服务的类别;法律法规;受审核方的规模和机构设置和分布;受审核方的特定要求。,2.2.2 审核范围,举例(仅包括产品类别和活动):不正确的描述 -家用电器的设计、制造和服务; -航空运输服务的设计及其服务提供。正确的描述 -劳动保护用绝缘鞋和靴的设计、制造和服务(售后); -国内旅游服务的设计、提供和服务(售后)。,2.2.3 审核准则,审核准则用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可以包括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

15、要求、合同要求、行业规范;审核准则由审核委托方和审核组长根据审核方案程序确定审核准则的任何变更应当征得原各方同意。,2.3 确定审核的可行性,在确定审核的可行性时考虑下列诸因素的可获得性: -策划审核所需的充分和适当的信息; -受审核方的充分合作; -充分的时间和资源。当审核不可行时,应当在与受审核方协商后向审核委托方提出替代建议。 确定审核可行性,可由审核组长和/或认证机构的管理人员完成。,2.4 选择审核组,2.4.1 术语审核员: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审核组: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需要时,由技术专家提供支持。 注1:指定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 注2:审核组可包括实习审核员。

16、 技术专家:向审核组提供特定知识或技术的人员。 注1:特定知识或技术是指与受审核的组织、过程或活动,语言或文化有关的知识和技术。 注2:在审核组中,技术专家不作为审核员。,2.4.2 对审核组的要求,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和审核员组成,对人员有以下要求:至少有一名高级审核员;至少配备一名经认可的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成员(审核员或技术专家); 必要时配备技术专家作审核顾问。,2.4.3 审核员职责,准备工作文件;参加审核过程中沟通和首、末次会议; 完成分配的审核工作:收集信息、获取客观证据与形成审核发现;参加审核发现的评审与准备审核结论;适当时,审核后续活动。,2.4.4 审核组长职责,审核组长除能够完

17、成审核员的职责外,还应当能够具有下列关于领导审核方面的职责:代表审核组与受审核方及审核委托方联络;编制审核计划;向审核组成员分配审核工作;主持首、末次等会议; 审核的控制与协调;组织审核组内部会议;组织审核组评价审核发现并准备审核结论;编制审核报告审核员承担的任务与职责。,2.5 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由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或审核组长进行;建立初步联系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初步联系的目的: -与受审核方的代表建立沟通渠道; -确认实施审核的权限; -提供有关建议的时间和审核组组成的信息; -要求获得相关文件,包括记录; -确定适用的现场安全规则; -对审核做出安排; -对观察员的参与和审

18、核组向导的需求达成一致意见。,第三章 文件评审的实施(内审员培训略),3.1 文件评审3.2 现场初访,第四章 现场审核活动的准备,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组工作分配准备工作文件 详见GB/T19011-2003 6.4条款。,4.1 审核计划,4.1.1 审核计划定义: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 审核计划为审核委托方、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就审核的实施达成一致意见提供了依据。,4.1.2 审核计划与审核方案的区别,4.1.3 审核计划的内容,审核目的;审核准则和引用文件;审核范围,包括确定受审核的组织单元和职能单元及过程;现场审核活动的日期和地点;现场审核活动预期的时间和期限,包括与受审核方管理层

19、的会议以及审核组会议;审核组成员和随行人员的作用和职责;为审核的关键区域配置适当的资源。适当时,审核计划还可以包括h-m项的内容。,4.1.4 编制审核计划应注意的问题,审核计划由审核组长编制;在现场审核活动开始前审核计划应当经审核委托方评审和接受,并提交给受审核方;审核线路的逻辑性;审核计划应有充分的灵活性,以允许更改;初审、复评时,应覆盖审核范围中所有的部门和过程;部门和过程的审核时间要分配合理,要有足够的时间收集证据。,4.2 审核组工作分配,审核组长应当与审核组协商,将具体的过程、职能、场所、区域或活动的审核职责分配给审核组每位成员。分配审核任务时应当考虑对审核员的独立性和能力的要求、

20、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审核员、实习审核员和技术专家的不同作用和职责。为确保实现审核目的,可随着审核的进展调整所分配的任务。,4.3 准备工作文件,4.3.1 审核工作文件可包括:检查表和审核抽样计划;记录信息的表格。4.3.2 检查表的含义审核员的工作文件,提纲或工具;是审核策划的结果。,4.3.3 检查表的作用,保持审核目标的清晰和明确;保持审核内容的周密和完整;保持审核节奏和连续性;减少审核员的偏见和随意性;减轻审核员的负担。,4.3.4 检查表的内容,1. 列出审核项目和要求,即“查什么?”; 2. 针对审核项目列出审核的区域,即“在哪查?”; 3. 针对审核项目列出审核步骤和方法,即“怎么

21、查?”,示例 1. 过程检查表; 2. 部门检查表;,采购过程检查表受审核过程:采购过程 涉及部门:采购部、质检部、设计部,采购过程检查表受审核过程:采购过程 涉及部门:采购部、质检部、设计部,销售部门检查表受审核部门:销售部 涉及过程:5.5.1 6.2.2 7.2 7.5.1 7.5.3 7.5.4 7.5.5 8.2.1 8.3 8.4 8.5,销售部门检查表受审核部门:销售部 涉及过程:5.5.1 6.2.2 7.2 7.5.1 7.5.3 7.5.4 7.5.5 8.2.1 8.3 8.4 8.5,销售部门检查表受审核部门:销售部 涉及过程:5.5.1 6.2.2 7.2 7.5.1

22、 7.5.3 7.5.4 7.5.5 8.2.1 8.3 8.4 8.5,销售部门检查表受审核部门:销售部 涉及过程:5.5.1 6.2.2 7.2 7.5.1 7.5.3 7.5.4 7.5.5 8.2.1 8.3 8.4 8.5,销售部门检查表受审核部门:销售部 涉及过程:5.5.1 6.2.2 7.2 7.5.1 7.5.3 7.5.4 7.5.5 8.2.1 8.3 8.4 8.5,4.3.5 抽样,明确总体,合理抽样: 1. 抽样是审核的基本方法. 2. 抽样的合理性与审核结论的可信性密切相关,因而抽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性. 通过抽样发现了不合格并不能表示整个体系都不合格,在样本

23、中没有发现不合格并不能说明不存在问题;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以保证审核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 随机抽样一要保证一定的数量(312之间),二要作到分层(典型性)抽样,三是适度均衡(代表性); 4. 样本由审核员选取,确保其客观性; 5. 初审、复评时,审核范围所涉及的产品类别、活动、场所及部门都不能抽样。,4.3.6 设计检查表的注意事项,按审核准则确定审核项目(标准和体系文件);按部门审核要列出所涉及的主要过程;按过程审核要列出所涉及的主要部门;注意逻辑顺序,明确审核步骤;抓准重点,抽样有代表性、典型性;不要忽视审核方法和样本量的合理性;内容的繁简应根据审核员的经验决定;检查表应体现按

24、过程进行评价的方法,4.3.7 运用检查表,1. 不应只采用YES/NO问答的模式,否则会导致审核失败; 2. 审核员进入一个部门或区域时,可请有关人员介绍情况; 3. 询问执行人员是如何工作的,是否有文件规定或记录; 4. 观察执行人员按照有关程序工作的情况; 5. 验证必要的记录或文件; 6. 按手册程序或标准评价上述了解到的情况,并决定是否符合要求; 7. 最后利用检查表确保所有方面的要求都已查到; 8. 切忌机械地从检查表的第一个问题按顺序开始,应该把提问、评价、记录结合起来,然后利用检查表确保提出的所有问题并得到答复; 9. 尽可能不要照着事先准备好的检查表去宣读一个个问题.,第五章

25、 现场审核活动的实施5.1 首次会议,5.1.1 首次会议的目的确认审核计划;简要介绍审核采用的方法和程序;确认沟通渠道;向受审核方提供询问的机会.,5.1.2 首次会议的内容和程序,会议开始;人员介绍;申明审核的目的和范围;传达审核计划;强调审核所用的方法和程序;阐明澄清有关问题;落实后勤安排;会议结束.,5.1.3 首次会议要求,由组长主持;准时开会,准时结束,一般不超过30分钟;签到;首次会议记录;会议要融洽、坦诚、务实。,5.2 审核中的沟通,审核组内部沟通: -定期讨论以交换信息; -评定审核进展情况; -(需要时)重新分派审核组成员的工作。与受审核方和审核委托方沟通: -通报审核进

26、展及相关情况; -紧急的重大的风险情况; -(可能时)超出审核范围之外的引起关注的问题。,5.3 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向导和观察员不是审核组成员向导的职责: -联络; -见证; -提供帮助(包括澄清)。,5.4 信息的收集和验证5.4.1 从收集信息到得出审核结论的过程,审核证据、审核准则、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之间的关系,审核活动,审核活动,依据审核准则评价审核证据,审核证据,审核证据,依据审核准则评价审核证据,审核准则,审核准则,审核发现,审核发现,汇 总 分 析,审核结论,审核目标,5.4.2 信息源,信息是有意义的数据。所选择的信息源可以根据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而不同。信息源可包括:

27、与员工及其他人员的面谈;对活动、周围工作环境和条件的观察;文件,例如:方针、目标、计划、程序、标准、指导书、执照和许可证、规范、图纸、合同订单;记录,例如:检验记录、会议纪要、审核报告、方案监视的记录和测量结果;数据的汇总、分析和绩效指标;受审核方抽样方案的信息,抽样控制程序和测量过程的信息;其他方面的报告,例如:顾客反馈,来自外部和供方排名的相关信息;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站。,5.4.3 收集信息的方法,面谈对活动的观察 观察要仔细,特别对制造、设备、标识、贮存、环境、操作等过程,一定要到现场去观察,以获取真实的信息。 验证(证实),审核员必须善于通过比较,跟踪不同来源所获取的同一信息,从其中的

28、差别来验证体系运行状况。文件评审 文件评审包括对记录的评审。,5.4.4 提问技巧,提问的方式有: -开放式提问,如:什么?如何? -封闭式提问,如:有没有?是不是? -澄清式提问,如:你是这样做的吗?注意:面谈人员应是当事人或部门负责人;在被面谈人员正常工作时间和正常工作地点进行;应努力使被面谈者放松;应解释面谈和作记录的原因;应避免提出有倾向性答案的问题;应当与对方总结和评审面谈的结果;应当感谢对方的参与和合作。,5.4.5 沟通技巧,让受审核方放松;审核员要有反馈;善于辨认对方的反应。,5.4.6 审核三角型,提问(问他们做什么工作),观察(看他们实际做什么工作),文件评审(查阅程序规定

29、他们应该做什么工作),5.4.7 现场审核的原则,坚持“以客观证据”为依据的原则;坚持标准与实际核对的原则;坚持独立、公正的原则;坚持“三要三不要”原则; 即: 要讲客观证据,不要凭感情、凭感觉、凭印象用事; 要追溯到实际做得怎样,不要停留在文件、口头(回答)上面; 要按审核计划如期进行,不要“不查出问题非好汉”。,5.4.8 审核过程的控制,审核计划的控制审核活动的控制 -样本策划; -关键过程; -主要因素; -客观性控制; -相关影响; -气氛控制。审核结果的控制 -符合或不符合要以事实为基础; -不符合事实要得到受审核方确认; -道听途说不能作为证据; -审核组内要相互沟通、统一意见。

30、,5.4.9 一些典型情况的应对技巧,“没问题”型;“抵触”型;“掩盖”型;“一问三不知”型;“高谈阔论”型;“办不到”型;“辩解”型;“主动暴露”型;“求饶”型;“故意拖延”型;“热情过度”型。,5.5 审核发现,5.5.1 审核发现定义: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 或指出改进的机会。,5.5.2 形成审核发现,对照审核准则评价审核证据审核组在审核的适当阶段共同评审汇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情况记录不符合和支持的审核证据,5.5.3 不符合(项),5.5.3.1 不符合项界定不符合:未满足要求;(体系)不符合(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审

31、核准则的要求。5.5.3.2 不符合(项)的形成标准所要求的缺少或偏离,即文件不符合标准(文件性不符合);审核准则规定的未做到,即实施不符合规定(实施性不符合);做到的没有达到目标,即结果不符合目标(效果性不符合 )。,5.5.3.3 确定不符合(项)原则,规定与实际核对的原则; 不合格项必须是在规定范围内经过核对的、建立在客观证据上的审核发现。未经核对的不能判为不合格项;客观证据不充分的不能判为不合格项;超出规定范围的,不宜提出不合格项。以客观证据为依据的原则; 凡依据不足的不能判为不合格项。对那些受审核方有意见分歧的不合格项可通过协商或重新审核来确定。,5.5.3.4 不符合(项)分级,严

32、重不符合项 -QMS与约定的QMS标准或文件的要求严重不符; -造成系统性失效的不符合; -造成区域性失效的不符合; -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符合项; -违反法律、法规的不符合项。一般不符合项 -个别、偶然、孤立、并对审核区域和体系有效性影响是次要的问题。,5.5.3.5 判断不符合(项)对应条款的准则,以客观证据证实的事实为依据; 就近不就远(如记录); 有适用的具体条款一般不用综合性条款。由表及里 如果既给出不符合的事实,又给出经证实的原因,按原因的适用条款判;顾客抱怨未有效处理,判8.5.2;未执行工艺规定,判7.5.1;多次发生的问题,判8.5.2; 合理不合法以法为准。,5.5.4 不符

33、合项报告,5.5.4.1 不符合项报告的主要内容 内容可包括:受审核方名称、审核员、陪同人员、日期、不合格现象的描述(应指出不合格、缺陷的客观事实),不合格现象结论(违反标准、文件的条文),不合格项性质(按严重程度),受审核方的确认,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采取纠正措施后的验证记录等。 不符合报告三要素 不符合现象的描述、不符合现象结论和不符合项性质。,5.5.4.2 不符合现象描述,应严格引用客观证据,有可追溯性。写明所观察到的事实、时间、地点、当事人(写其职务)、涉及到的文件号、产品批号、有关文件的内容,有关人员的陈述等;事实确凿,可验证,内容描写完整而精练,既不遗漏任何有用的信息,也不要太冗

34、长;易于理解,文字简练,直笔表述,别人能看明白;使用受审核方的专业术语;符合的事实不用写入不符合事实。,5.5.4.3 不符合现象描述举例,不准确的描述:注塑车间有一台注塑机的温度显示值与作业指导书不符合。准确的描述:注塑车间编号为SD-5的注塑机上3号温度仪的显示值为180,但作业指导书(编号为SZ-105)的规定为1903。,审核装载平台(大板式方舱)产品成品检验和试验时发现,该产品产品规范(Q/GKD1.201.0122)要求在质量一致性检验时应进行1500Km行驶试验(C组),而该产品检验验收大纲中未对此要求做出规定。 这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4.2.3 i)关于应确保技

35、术文件协调一致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4.2.3.5条款的规定。,审核舰文电处理系统产品实现策划时发现,现场提供2份文件号为06GC017/710-00BG的标准化大纲和2份文件号为06GC017/710-00ZL2可靠性保证大纲,批准发布的时间不一样:前者的批准时间分别是2007年12月17日和2008年7月9日,后者的批准时间是2007年12月7日和2008年10月17日。这不符合 GJB9001B-2009标准4.2.3c)关于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4.2.3之4.5.3条款的规定。,查M400高速磁力驱动泵产品设计输出时发现,该产品技术条件(

36、06年1月8日)要求额定电流19.5A,而验收大纲要求是额定电流17.7A。 这不符合GJB9001B-2009 标准4.2.3 i)关于应 “确保图样、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4.2.3 i)的相应规定。,售后服务部系2005年12月新成立部门,检查其2006年度质量目标时发现,所定目标未结合部门的主要职能(顾客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产品服务、技术服务和顾客满意测量),且缺乏可测量性。 上述事实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5.4.1关于“应确保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5.4.1条款的规定。,五部2010

37、年的质量目标中,没有建立产品调试的质量目标,而产品调试是该部门的主要职能。这不符合 GJB9001B-2009标准5.4.1关于 “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5.4.1条款的规定。,审核公司人力资源策划时发现:公司识别出的包括总经理在内的与产品质量有关岗位49个,查RD(记)620-5-2004人员能力要求表,未对品管部经理、设计开发人员、泵班工、卷绕工、牵伸工、集束工、冷牵工、萃取工、PE牵伸工等岗位人员的能力作出要求或规定。 这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6.2.2 a)“确定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

38、要的能力”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6.2.1.2条款的规定。,公司于2006-4-1021对仪器仪表事业部6名调试人员进行“YX-CMS 电缆测试系统控制器调试”培训,其目的是“培养一批248调试人员,以填补由改制造成的248调试人员的空缺”,经查,提供不出其培训效果是否达到目的要求的评价证据。 这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6.2.2 c)“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6.2.2 c)条款的规定。,审核工厂培训工作时发现:黄厂长2005年2月到任。调阅工厂2005年和2006年全员培训记录,未能提供厂长参加过有关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的客观证据;查阅两名焊接工资格证书

39、,证号为43020270003634证书要求2006年8月第一次复查;证号为43020270003183证书要求2006年6月第一次复查。两张证书均未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复查确认。这不符合GJB9001B-2009 标准6.2.2 f)关于“对各级管理者以及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人员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有关质量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并按规定持证上岗”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6.2.2.2 f)的相应规定。,查机动通信系统产品实现策划时发现,其“系统质量工作要求”(09GC006/000-00)要求系统总体、各分系统和新研设备应编制质量计划,明确GJB9001B-2009标准7.1 a)j

40、)要求。提供的产品实现策划资料中,未包括系统级测试性、产品质量评价和改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这不符合 GJB9001B-2009标准7.1g) “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要求”和7.1h)“产品质量评价和改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要求”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1之4.3.3g)&h)条款的相关规定。,查2W短波数字化抗干扰通信系统产品实现策划时发现,其“质量保证大纲”中未包括产品质量保证大纲编制要求(Q/LTZ.C.01-2010)所要求的产品质量目标、质量信息的管理和技术状态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不符合 GJB9001B-2009标准7.1a) “产品质

41、量目标和要求”、7.1h)“产品质量评价和改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要求”和7.1i)“技术状态管理要求”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1b)、j)&k)条款的相关规定。,在科技开发部审核2010年8月2日某雷达优化改进设备合同评审记录,现场人员提供不出有关风险识别评审的客观证据。这不符合 GJB9001B-2009标准7.2.2 d)关于“应确保风险得到识别和有能力解决”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2.2的相关规定。,抽查2005-6-8解放军某部反馈的交付后顾客满意度调查表(QP8.2.1-02-1.0),对“维修使用培训效果”评价为“不满意”,并提出4条有关产品质量、维修、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42、。现场提供不出对上述顾客反馈(含抱怨)信息进行分析、与顾客沟通、获得顾客理解和谅解的证据。 这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 7.2.3对与顾客进行沟通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2之3.3.1条的规定。,审核XD05(瞄准装置零位校正仪)设计开发策划时发现:2006-2-2总体单位解放军某研究所下发“转入正样阶段通知-XD05已于2006年1月随全系统通过兵器装备集团组织的初样机鉴定,转入正样机阶段”,查该项目设计开发计划(2005-7-24),未对正样研制作出便于操作的安排(阶段划分、活动内容及计划时间安排等)。 这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7.3.1关于“随设计和开发的进

43、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于更新”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3.1.3条款的规定。,查H/LAQxx9岸基微波主/被动超视距雷达设计和开发策划书(2010年),未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验收、交付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策划的内容。以上事实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7.3.1o)关于“对计算机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验收、交付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策划,落实需求管理、策划与跟踪、文档编制、测试、质量保证、配置管理等工作。”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3.1条款的相关规定。,查自主开发项目多功能屏蔽门(坑道屏蔽门)设计开发输入时发现,项目任务书(05-3-20)规定产品的电磁

44、脉冲屏蔽效能按GJB3928-2000防护工程防电磁脉冲设计规范中的屏蔽分级要求,应达到级,但现场不能提供该标准。经询问和后续审核证实,由于该标准密级高,无法获得,已将上述要求改为应达到GJBz20219-94 军用电磁屏蔽室通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中的C级,但未及时对项目任务书进行修改调整。 上述事实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7.3.2关于应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入是充分与适宜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3.2条款的相关规定。,审核某型号数字化传感侦察系统项目设计和开发时发现,其“研制总要求”(09-1,草案)对传感器的可靠性要求是MTBF1500h。传感器由探测器(协调处理部承担)和传

45、输设备(系统通信部承担)组成,其可靠性模型是串联型的。总体负责人介绍说,采用平均分配法,两组成部分的可靠性均是MTBF3000h。查总体下达给系统通信部的研制任务书(KYC0.150.248-2W08),其传感器传输设备未包括可靠性指标。 这不符合GJB9001B-2009 标准7.3.3 a) 关于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的要求,也不符合研究所质量手册7.3.2 a)条款的相关规定。,在审核数字化单面台频率探测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输出时发现,经特性分析确定激励器板为重要件,但没有识别什么是重要特性,也没有在相应的激励板原理图(BK.F2.880.000DL)上进行标识。 这

46、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7.3.3 e)“编制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项目明细表,并在产品设计文件和图样上作相应标识”的要求,也不符合研究所质量手册7.3.3 e)的规定。,审核J0305-1 -02G2A-TXF机载加固通信服务器设计和开发时发现,其“关重特性分析报告”(2008-11-22)中确定光电转换器为重要件,但未识别重要特性。这不符合 GJB9001B-2009标准7.3.3e)关于“应编制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项目明细表”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3.3e)条款的相关规定。,审核便携式频谱监测设备(又称短波选频终端)产品设计和开发时发现:设计和开发计划

47、任务书、研制总要求(输入) Q/BCN015-2008企业标准(输出)环境要求 -2055 -1055功耗 50W 60W 数据文件误码率 10-6 无要求,无检测方法 这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7.3.3 a)关于设计开发输出“应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3.3.2 a)条款的规定。,审核DW-K3024开关电源 设计和开发验证评审报告(2006-2-23)时发现:评审组提出“机箱显得粗糙”的意见,管理者代表批示“机箱粗糙问题专题研究”。现场提供不出对上述建议和要求进行处置的客观证据。 这不符合GB/T19001-2008和GJB9001B-2009标准7.

48、3.4关于 “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3.4条款的相关规定。,短波近垂直入射天线 产品规范(GT2.940.068JT)要求天线抗风力“应确保风速在45m/s时能正常工作,60m/s时不破坏” (3.7.1.5),并规定“采用评估方法”(4.7.17)验证。该项目近期将由海军司令部通信部组织技术鉴定,查有关鉴定准备资料,未能提供天线抗风力评估结果。 这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7.3.5关于 “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依据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3.5条款的相关规定。,在二部查9型岸基微波主/

49、被动超视距雷达主动接收与信号处理分机设计和开发时发现,在设计方案中进行了可靠性预计,预计MTBF=4926小时,未满足总体下达给该分系统可靠性指标MTBF5000小时要求。提供不出采取相应措施的证据。这不符合 GJB9001B-2009标准7.3.5 关于“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3.5条款的相关规定。,2005-10-27成都军区电磁频谱管理中心提供的YT0405A系统试用报告中,提出“1 建议增加对多次保存的监测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并生成相应报表;2 建议在对干扰分析结果数据在电子地图中指示出位置,以方便我们排查干扰源”的两条建议,但提供不出对上述建

50、议是否采纳,进而采取相应措施的证据。 这不符合GJB9001B-2009标准7.3.6关于“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的要求,也不符合质量手册7.3.6条款的相关规定。,课题组电磁兼容检测设备研制所需的金属材料(铝板、铜板)在南京卡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采购,电连接器在镇江市接插件总厂元件四厂采购,拱型架(玻璃钢)委托江苏省句容市思达工艺模具厂制造。现场提供不出对上述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的证据。 这不符合GB/T19001-2008和GJB9001B-2009 标准7.4.1关于“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