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原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2507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燃机原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内燃机原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内燃机原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内燃机原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内燃机原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燃机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原理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车发动机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系主讲:徐 斌,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2,主要内容,1内燃机发展概况2内燃机分类3典型内燃机结构,绪 论 (3学时),第1章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 (4学时),第2章发动机工作循环 (4学时),第3章发动机燃料特性 (2学时),第4章换气过程 (5学时),第5章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8学时),第6章燃料供给与调节 (4学时),第7章使用特性与匹配 (2学时),复习,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3,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 汽车发动机原理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汽车发动机原理知识和汽车发动机理论设计能力的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热力发动机的发

2、展历史和国内外动态;熟练掌握热力发动机的主要循环特点、基本工作原理;熟知发动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技术,实验理论与试验方法;使毕业生能够成为该领域里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开发、生产、试验和管理人才主要内容 介绍汽车发动机发展概况;发动机各性能指标;发动机的主要循环;燃料特性;换气过程分析;混合气的组织与燃烧;发动机的燃料共给与调节;发动机的应用与匹配。教学安排及方式 本课程讲授32学时,共8周,周学时为4。 与本课程相关的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两个: 汽车拆装实习:实习内容为汽车及其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发动机特性,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4,教学大纲,综合实验:实验内容为内燃机

3、特性和调节考核方式:考试(80%)+平时作业考核(20%)参考教材: 汽车构造(上、下册)(第三版),陈家瑞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4.6 车用内燃机原理,秦有方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7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第3版),董敬等,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 “内燃机原理”,唐开元等,译自“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 J.B.Heywood精品课网站:http:/,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5,本课程定位,发动机原理 (专业核心课),发动机设计,发动机实验技术,内燃机现代设计方法,汽车电子技术,增压技术,汽车排放与控制

4、,汽车与发动机构造(专业平台课),高等内燃机学,内燃机燃烧理论,研究生课程,本科生课程,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6,绪 论,0-1内燃机发展概况 内燃机: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而将能量释放并对外做功的机械设备。 工质燃烧前为燃油与空气的混合物,燃烧后为燃烧产物。 本课程主要内容:往复式活塞内燃机,点燃式发动机压燃式发动机,一、内燃机发展历史 1.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出现1860年:第一台内燃机出现,J.J.E.Lenoir制造了煤气机, 指标:5% Pmax=4.5kw 整机重量大,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7,绪 论,1867年:大气压力式内燃机,Otto,Langen 指标:11

5、% Pmax=28kw 整机重量4000磅 1862:Rochas描述了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876年:第一台四冲程发动机,Otto研制实用的发动机。 指标:14% Pmax=80kw 整机重量1250磅。,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8,0-1内燃机发展概况,1890年:第一台二冲程发动机,Clerk,Benz等 1892年:压燃式发动机理论形成,1897第一台柴油发动机,Diesel 为产生雾化微粒使用压缩空气喷射,发动机体机重量很大。,笨重的第一台柴油机,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9,0-1内燃机发展概况,1907机械增压发明Renault,1915 Buchi第一台涡

6、轮增压发动机。,1915 第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原理结构,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10,0-1内燃机发展概况,1957年第一台转子发动机,Wankel,转子发动机Wankel发动机,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11,0-1内燃机发展概况,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12,0-1内燃机发展概况,Mazda Wankel engine,Pe= 184 kW at 8500 rpmMmax= 220 Nmat 7500 rpm,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13,0-1内燃机发展概况,IO/BODC,Charge after IC,EO/BEDC,EC/AODC,Charge

7、 before EO,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14,0-1内燃机发展概况,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15,0-1内燃机发展概况,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16,0-1内燃机发展概况,2.燃料技术的发展 煤气(1860)热值低,充气效率低 汽油(1890)产生爆燃爆振 压缩比4 抗爆剂的发现(1923)-汽油生产工艺的改变,产量抗爆性提高,改进了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压缩比不断提高83.环境要求对内燃机发展的影响 40年代产生汽车排放污染,1952年Haagen Smit阐明了污染的根源,60年代,美国欧洲日本建立了汽车排放的标准,汽油喷射、三效催化出现。 噪声污染:气

8、动噪声、燃烧噪声、轮胎噪声、振动噪声。,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17,0-1内燃机发展概况,二、内燃机技术发展 1.汽油机技术 1860-1950:一方面提高压缩比,另一方面大幅度的提高转速;一直沿着降低油耗、增大升功率、减轻比重量的方向发展。,压缩比的提高,爆燃严重,添加抗爆剂,排气污染严重,60-70年代:汽油机发展进入不同领域(为改善燃烧所采用的大活塞顶挤气面积和激冷面积方法行不通了(HC、CO增加) ,因而主要解决排放与噪声问题。 主要技术:减少面容比、减少激冷层面积、S/D增大、排气催化器、补燃、EGR等,但是NOx与CO、HC减低措施相互矛盾。,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

9、-绪论,18,0-1内燃机发展概况,稀薄燃烧技术:1915年Ricardo提出(为经济性和抗爆燃),60年代才为解决排放与经济性进行研究。,稀薄燃烧技术,均匀稀混合气燃烧采用高能点火,结构简单,非均匀稀混合气燃烧分层充气,分为分隔室、统一室燃烧。SKS分层方案、本田CVCC复合涡流燃烧系统、彗星MK-V等,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19,0-1内燃机发展概况,增压技术: 增压比达到2,使HC、NOx、CO下降,油耗下降。电喷技术的广泛应用: 类型-机械式喷射、电控喷射。多点喷射、单点喷射等,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20,0-1内燃机发展概况,2.柴油机技术高功率、高寿命、低油

10、耗、低排放Diesel于1897年研制了第一台柴油机。1910年Mckechnie完成了燃油高压喷射系统研制,为康明斯发动机原型。Benz公司于1922发明了分开式燃烧室,研制出车用发动机。1924年MAN公司制成了第一台直喷式柴油机。1927年BOSCH开始生产标准的喷油泵。1931年三菱公司学习欧洲技术开始生产预燃室、涡流室、直喷发动机。,2022/12/6,21,可编辑,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22,0-1内燃机发展概况,高寿命:依赖设计计算、测试技术、工艺材料等技术发展。到80s寿命提高3-6倍。 技术:改善混合气的形成和增压系统,控制机械负荷与热负荷、控制活塞平均速度、减小

11、整机的震动、采用新型材料等。,强化混合气形成,强化制造精度减少零部件,强化工作频率,强化进气过程,主要技术:,改善燃烧系统、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活塞环数、改良机油品质,采用二冲程或提高转速,增加进气门数、减小气道阻力、谐振增压、涡轮增压等,60年代以来柴油机技术发展远远快于汽油机的发展,发展的标志:高功率:大型化增大工作容积或缸数,为36000kW以上,D1m 强化指工作过程的有效指标(Pe)和工作频率的提高(n)。,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23,0-1内燃机发展概况,低油耗:通过提高机械效率和循环指示效率获得。 热效率30年代为30%-45%。 技术:提高制造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减少辅

12、助系统的消耗,减少活塞环数,改善燃烧系统,提高燃烧效率,采用增压技术。小型柴油机ge=2.74g/kwh低排放:主要排放物HC、CO、NOx和碳烟微粒。Nox和碳烟为主要排放物。 产生的原因:Nox取决于燃烧最高温度、燃烧室氧气浓度和生成Nox反应滞留时间。 因而推迟点火和降低燃烧室高温是主要的手段。补燃增加、排烟增加经济性下降。 微粒排放两类:液态微粒燃油和润滑油,冷启动、怠速低负荷时产生。 固态微粒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烟,产生于大负荷。,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24,0-1内燃机发展概况,技术:采用较强的进气涡流,加速膨胀初期燃烧,为提高充气效率,目前有采用中低的涡流比的趋势,同时

13、提高喷油压力和雾化程度。改进燃烧室使气流运动与雾化很好配合。采用电子控制技术高压共轨。,同缸径冲程气油机与柴油机比较,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25,0-1内燃机发展概况,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26,绪 论,0-2内燃机分类 内燃机:按其不同的特点可分为多种类型,一、使用的燃料:,1.汽油机:用火花塞点燃,往复活塞式。=8-12,2.柴油机:柴油和空气混合气通过压燃自行着火的往复活塞式。,3.天然气发动机NG,4.液化石油气发动机LPG,5.酒精发动机,6双燃料多燃料发动机,二、点火方式:,1.压燃式,2.点燃式,三、工作循环:,1.二冲程,2.四冲程,四、活塞运动方式:,

14、1.往复式,2.旋转式,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27,0-2内燃机分类,五、冷却方式:,1.液体冷却,2.空气冷却,六、气缸数量:,1.单缸机,2.多缸机,七、进气形式:,1.非增压自然吸气式,2.增压,八、混合气的形成:,1.化油器式,2.缸内直喷,低增压:1.8,中等增压:1.82.5,高增压:2.53.6,超高增压:3.6,3.进气管道内喷射,4.分层充气式,九、燃烧室形式:,1.开式燃烧室,2.分隔室燃烧式,十、气门形式与数量:,1.二气门与多气门,2.顶置气门与侧置气门,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28,第一章 概 论,0-3 典型内燃机结构,一.点燃式发动机,1.单

15、缸机,主要特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应用于小型设备的动力。,图为一台二冲程风冷发动机,升功率高于四冲程机,存在扫气损失,采用混合燃油,存在烧机油,且HC排放高,油耗高。,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29,0-3典型内燃机结构,2.多缸机,主要特点:转矩输出均匀,平衡好,体积中量较大,应用于车辆。分为直列和V性排列方式, 常用3、4、6、V6、V8、V12缸等。排放与油耗好于二冲程机。,图中所示为一台四冲程水冷直列三缸机发动机,采用化油汽供油,单顶置凸轮轴,通过摇臂驱动气门,齿型带传动。,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30,0-3典型内燃机结构,图为直列四缸四冲程水冷发动

16、机,化油器供油,顶置凸轮轴,齿型带传动、中间轴驱动分电器。,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31,0-3典型内燃机结构,图为奥迪A4直列四缸四冲程水冷发动机,球形燃烧室,顶置凸轮轴,齿型带传动、中间轴驱动分电器,五气门、中冷增压,采用电控喷射以及三效催化剂。110kW/6800rmin-1 pe=1.48MPa,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32,0-3典型内燃机结构,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33,0-3典型内燃机结构,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34,Alfa Romeo 1.9 JTD 16v,0-3典型内燃机结构,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35,萨博9-7X

17、上配备的大型V8发动机结构图,0-3典型内燃机结构,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36,AUDI W12 engine,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37,0-3典型内燃机结构,二.压燃式发动机,主要特点:具有较高的压缩比,热效率高,通常采用增压技术,平均有效压力高,其热负荷与机械负荷远高于器油机,输出功率高,油耗低,工作粗暴,低温点火困难。 常应用于载重货车、机车和发电。 图为四冲程V12缸水冷增压中冷发动机,夹角60度,采用直喷型燃烧室,Bosch高压燃油系统,排放低,pe=1.737Mpa,ge=205g/kwh,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38,Sulzer 9 RTA

18、84C,New Sulzer瓦西兰-苏尔寿, 瑞士公司 DieselRTA-seriesLow-speedTwo-stroke Diesel Engines1480-48600 kW2000-66120 bhp196-54 rpm,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39,Model plane engineCox Pee Wee, 0.33 cm3,Displacement: 0.33 cm3Rated power:27W Bore:7.6 mmMax. speed:17 500rpm Stroke:6.1 mmTank volume: 2.2cm3 Mass:21 g,00:47,汽车发动机原理-绪论,40,0-3典型内燃机结构,三.分层充量发动机一种新型综合汽油机与柴油机优点的混合发动机,主要特点:1.燃油直接喷射,避免预混燃烧爆燃问题,提高了压缩比; 2.混合气由火花塞点燃,避免了燃烧的限制; 3.通过改变供油量调节功率,避免了泵气损失。,图中所示为CVCC燃烧系统,分为主副两个燃烧室,副室装有辅助进气装置和火花塞,通过五个火焰孔与主室连通。工作时向副室提供浓的混合气,向主室提供稀的混合气,火焰由副室传向主室,燃烧速度慢,燃烧温度低,排温高。有利于减少NOx,并在排气中进一步氧化HC、CO。排放好,但经济性没有改善。,2022/12/6,41,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