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第三次PBL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6335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统计学第三次PBL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卫生统计学第三次PBL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卫生统计学第三次PBL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卫生统计学第三次PBL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卫生统计学第三次PBL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统计学第三次PBL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统计学第三次PBL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统计学第三次PBL,案例1,某地对区级医院20012002年医疗质量进行总体评价与比较,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两年某病患者1250例。经检验,两年间患者年龄构成与病情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三项指标分别为疗效、住院日、费用。观察指标的分级为“很好、好、一般、差”,具体分级标准见表1。病人医疗质量各等级频数人分布见表2。,表1 很好、好、一般、差的标准,表2 两年病人医疗质量各等级频数人分布表,原作者对疗效、住院日、费用三项指标分别采用X2检验,结果为:疗效 X2=6.789 P=0.079住院日 X2=12.568 P=0.006费用 X2=9.613 P=0.020结论:不能认为两年疗效不同

2、,而两年的住院日和费用均有差别,根据调查所得平均住院日和费用可以认为平均住院日2001年比2002年长,而费用2001年低于2002年。,问题:,1、案例中的“疗效”指标是什么类型的变量?案例中的“住院日、费用”指标又是什么类型的变量?“疗效”指标属于定性变量中的等级变量。“住院日和 费用”指标属于定量变量。2、该研究属于何种实验设计类型? 随机设计资料的设计类型。,不正确。 疗效属于等级资料,卡方检验主要用于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在卡方检验中,各组的秩序任意排列所得的值相同,判断结果也相同。但等级资料有强弱之分,不能任意排列,只能从强到弱或从弱到强,卡方检验没有考虑到等级的强弱信息,而秩和检

3、验考虑到,所以用秩和检验。 住院日、费用指标属于数据两端是不确定数值,属于秩和检验的资料类型,不能用卡方检验,3、原作者采用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两年疗效比较,4、请对此案例进行完整分析与计算。,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两年疗效相同 H1:两年疗效不同 =0.052.编秩,见上图。3.计算统计量T T=371245,n=590,n1-n2=70 采用正态近似法 C =0.85,z=0.35, zc=z/C=0.414.确定P值,作出判断 Z0.05/2=1.960.41,P0.05,不拒绝H0,所以尚不能认为两年疗效不同。,两年住院日比较,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4、H0:两年住院日无差别 H1:两年住院日有差别 =0.052.编秩,见上图。3.计算统计量T T=329235,n=570,n1-n2=10 采用正态近似法 C =0.93,z=0.21, zc=z/C=0.234.确定P值,作出判断 Z0.05/2=1.960.23,P0.05,不拒绝H0,所以尚不能认为两年住院日有差别。,两年费用比较,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两年费用无差别 H1:两年费用有差别 =0.052.编秩,见上图。3.计算统计量T T=366050,n=600,n1-n2=50 采用正态近似法 C =0.94,z=1.45, zc=z/C=1.544.确定P值,作出

5、判断 Z0.05/2=1.961.54,P0.05,不拒绝H0,所以尚不能认为两年费 用有差别。,案例2,文章题目:小儿皮肤血管瘤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血管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毛细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瘤及正常皮肤组织的ER、PR受体进行检测。全部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每例选一典型蜡块,4-6um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高倍镜下每例肿瘤区内计数500个细胞,计数ER,PR阳性细胞百分率。统计方法用X2检验。,问题,1、观察指标为何种类型变量? 本资料的受试对象为病例标本,观察指标是“

6、阳性细胞百分率”,属于定量变量。2、你是否同意用卡方检验分析?为什么? 不同意。本资料的受试对象为病例标本,测量指标为“阳性细胞百分率”,从每个个体身上都可测得“ER阳性率”或“PR阳性率”的一个具体值,因而为定量资料。不属于卡方检验的资料类型。,3、你认为应用何种检验方法? 本题涉及一个实验因素,即样品类别,对于百分率的定量指标,一般根据经验,宜做平方根反正弦变换,当资料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前提条件后,可用方差分析处理资料,若变量不满足前提条件,则用非参数检验,如秩和检验。,案例3,题目:美喘清与博利康尼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疗效与副作用比较,原作者选择80例哮喘病人随机分为美喘清组与博

7、利康尼组,各40例,记录各组病人发生疗效的时间,见表4所得结果采用x2检验处理,认为美喘清较博利康尼发生疗效的时间早,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美喘清与博利康尼疗效发生时间(h)比较,问题,1、案例中的实验设计类型是什么? 随机设计资料的设计类型。2、所用检验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不合理。该资料从本质上说属于定量资料。如果每组发生疗效的时间服从正态分布且两组发生疗效的时间满足方差齐性,则可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如果不满足,则进行秩和检验。,3、该统计描述与分析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不合理。因为采用卡方检验对资料进行处理,得出的结论只能是美喘清组和博利康尼组在不同起效时间的

8、构成上存在的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不能得出两组起效时间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最好将此资料中的发生疗效的时间还原为原始值,然后按成组设计定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如果每组发生疗效的时间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发生疗效的时间满足方差齐性,则可以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如果不满足t检验的前提条件,则可采用非参数统计,如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如果每位患者药物起效时间不像表4.2所表示的那样精确,只是一个时间段(如:00.5,0.51,4872),则可以按结果变量为有序变量的单向有序列联表资料所对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如秩和检验,Ridit分析等进行处理,当然这样做通常会损失一部分信息,降低了检验

9、效能.,4、请进行合适的分析与计算!,1)对两独立样本进行方差齐性检验H0:12=22,两独立样本资料的方差相等 H1:1222,两独立样本资料的方差不相等 =0.05计算检验统计量 S1= 27.6816 S2= 22.3767 V1=V2=39 F=1.53确定P值,作出判断 F0.05/2,(40,40)=1.881.53。即P0.05,按=0.05的水准,不拒 绝H0,即两独立样本资料方差相等。,2)两样本所属总体具有方差齐性,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进行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H0:1=2,即美喘清组与博利康尼组病人发生疗效的时间的总体均数相等H1:12,即美喘清

10、组与博利康尼组病人发生疗效的时间的总体均数不相等=0.05,计算检验统计量,带入数据,解得t=3.46。,确定P值,作出判断 P0.05/2,80=1.993.46,P0.05,按=0.05的水准,拒绝H0,接受H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美喘清组与博利康尼组病人发生疗效的时间的有差别,且美喘清组较博利康尼组发生疗效的时间早,案例4,题目:血清肿瘤标志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目的:研究CEA、CA19-9、CA72-4和CA242 这4项肿瘤标志在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及转移复发有无差异,分别检测了58名手术前患者,30名手术后患者及19名转移复发患者,测定这4项指标方法:t检验,问题:,1、所用分

11、析方法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 若资料中的数据均为正值且符合正态分布,标准差应小于平均值,而本题若干单元格中标准差远大于平均值。所以本题资料基本服从偏态分布,且不具有方差齐性,因此,不能用t检验。,2、如果不正确,应选用何种分析方法? 本题的受试对象为术前、术后及转移复发患者,测量指标为这三者的CEA、CA19-9、CA72-4和CA242,属于秩和检验的资料类型。,1.不正确。因为本例中若干个单元格中标准差的数值是均值的2倍以上,基本上可以认为此资料服从偏态分布,不同组间标准差也相差悬殊,并不满足方差齐性的要求。 作为参数检验方法,t检验和方差分析有其应用前提条件,只有经过正态性和方差齐性

12、检验,满足条件后才能应用。本资料分了术前组、术后组及转移复发组,相当于一个因素的3个不同水平,从设计类型上判别应为单因素3水平设计的资料,原作者用了t检验进行分析,同样是错的,因为t检验仅适合分析单组、配对及成组设计的资料,并不适合分析单因素K(K3)水平设计资料和多因素设计资料。,2.若资料不满足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可选用适合分析偏态分布资料的非参数检验(如秩和检验)进行分析,或找到满足前述两个前提条件的相应变量变换方法后,再用相应的参数检验法,因为试验设计类型为单因素3水平设计,可选用相应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处理。,案 例 五,8-2某研究对140名乙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唾液

13、中乙肝病毒的前S1抗原分别与HBsAg、HBeAg和前S2抗原检出率进行差别分析,见下表:,问 题:,1、案例中的实验设计类型是什么? 配对资料设计2、资料类型是什么? 计量资料3、案例中的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前S1抗原与HBsAg相比:b+c=5540,所以可以不校正。而案例中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校正。前S1抗原与HBeAg相比:b+c=1440,所以需要校正。而案例中的计算方法没有进行校正。前S1抗原与前S2抗原相比:b+c=1240,所以需要校正。而案例中的计算方法没有进行校正。,正确检验方法,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两种检出率相同 H1:两种检出率不同2、计算检验

14、统计量,案例6,某医生为评价甲、乙两种药物对皮肤癣菌的杀菌作用,以咪康唑散为对照药物,将315例浅部真菌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4例、105例和106例。治疗3周后,结果见表6。,表6 某药物治疗某病人疗效结果,原作者对该资料做了列联表卡方检验,得到X2=9.997,v=6,P0.125,考虑到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太多,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得P=0.107,在a=0.05的检验水准上,不能认为甲乙两药物与对照组的疗效不同。请讨论:(1)该资料的分析方法是否合适?为什么?(2)应该如何分析该资料?,1.不合适。资料为等级资料,而卡方检验是无法对次序信息加以利用的。即卡方检

15、验主要用于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在卡方检验中,各组的秩序任意排列所得的值相同,判断结果也相同。2.用秩和检验。因为秩和检验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编秩这一步骤充分利用到了等级变量的强弱信息。具体即多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案例7,1、案例中资料类型是什么? 计量资料 2、案例中的实验设计类型是什么?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问题:,3、你认为案例中哪位研究者的统计推断是正确的?为什么?(请用spss软件作正态性检验) 第二位研究者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进行分析是正确的。本例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应采用秩和检验。 4、你从该案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通过这个案例,对于资料不经分析,盲目套用参数检验会降低检验效能,甚至可能导致错误结论。所以,应用参数检验一定要满足参数检验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