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7416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而不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而不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而不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而不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而不厌》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而不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而不厌》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 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学而不厌,走进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第4课 六鱼,一、字正腔圆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第4课 六鱼,学而不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子曰:由!诲女(r)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也。为政 子曰:“默而识(zh)之,学而

2、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4课 六鱼,二、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第4课 六鱼,学而不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子曰:由,诲女(r)/知之乎!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也。 子曰:“默/而识(zh)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4课 六鱼,三、结合注释、译文 知其意,第4课 六鱼,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 。”学而,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篇名。这一篇主要阐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第4课 六鱼,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4课 六鱼,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第4课 六鱼,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女(r):通“汝”人称代词,你。,第4课 六鱼,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

4、政,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女(r):通“汝”人称代词,你。,知(zh):通“智” 聪明,智慧。,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

5、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泯(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泯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不喜欢合奏,爱听

6、独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启示,这个世界没有人什么都懂,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对不明白的知识,不能以此为耻辱,应该实事求是。虚心求教,能做到这点的人,是聪明的人。,第4课 六鱼,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启示,我们要做一个既好学又乐于助人。,第4课 六鱼,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4课 六鱼,学而不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7、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子曰:由!诲女(r)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也。为政 子曰:“默而识(zh)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敏于事而(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 。” 子曰:由!诲女( )!知之为知之,(),是()。 子曰:“默而(),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我记得最快,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勤学的故事,强化训练营,第4课 六鱼,几则古人勤学故事 刺股悬梁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

8、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 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阎若璩口吃成大器 著名的考古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第4课 六鱼,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 于随 韩愈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 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成语,,攻苦食淡 积雪囊萤、艰苦卓绝、冬寒抱冰勤学苦练、十年寒窗、十年磨剑、孙康映雪、卧薪尝胆、悬梁刺股、雪天萤席、引锥刺股、,国学经典: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千字文、论语、唐诗、宋词、成语、典故。,诵读经典 浸润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