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603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提纲:,1、修身:做人有原则2、处世:世道多坎坷3、为政:仕途当谨慎4、用人:领导大方略5、谋事:成功靠运筹6、应变:困境见真智,提纲:1、修身:做人有原则,前言,1、国学的涵义: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张岱年国学入门丛书.序,前言1、国学的涵义: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前言,国学是二十世纪初,我国提倡的一

2、门学问。国学又叫国故学、古学,或叫中学、中国学,它是相对于西学的称谓。 国学分广义和狭义,狭义指:六艺之学,即诗、书、礼、乐、春秋、易,即经学,亦即儒家的一些著作。又因六艺之学后附小学,因此文字、训诂、音韵也包括在内。 广义指:经、史、子、集四部。(十三经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仪礼、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前言国学是二十世纪初,我国提倡的一门学问。国学又叫国故学、古,国学,国学,前言,2、领导的概念管理与领导:联系和区别 管理的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领导的功能:激励、指导、沟通、解决 管理:让别人去做事情 领导:激励别人去做事情,前言2

3、、领导的概念,前言,管理:do the thing right 领导:do the right thing 管理者:处理复杂问题,以消极,非个人 化的态度面对目标,回避风险。 领导者:处理变化问题,以积极、个人化 的态度面对目标,寻求冒险。,前言管理:do the thing right,前言,管理者: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回避 单独行动,按角色与他人联系。领导者:关心的是观点,通过开发愿景 确定方向、传达愿景、激励他 人克服障碍实现愿景,以一种 更为直觉和移情的方式与他人 互动。,前言管理者: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回避,前言,领导的定义: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这种影响的来源可

4、能是正式的,也可能是非正式的。领导问题应包涵的内容:(1)自我领导 (6)决策(2)时间管理 (7)沟通与谈判(3)知人、善任 (8)用权(4)团队建设部 (9)领导(5)激励 (10)变革,前言领导的定义: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这种影,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一、德行是做人为官的根本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第二) 译文:孔子说:“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一、德行是做人为官的根本,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5、;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谓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大学之道大学之道明明德亲 民,德者,本也。本固则枝荣,根深则叶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德者,本也。礼记大学,3、传统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忠”:一般特指“忠君爱国”

6、 “孝” :“善事父母” ,“百善孝为先” “仁”:就是“爱人” ,“仁者爱人”“义” :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 “礼” :礼让,其核心是“尊重” “智”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信” :诚信,不虚伪 “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这是立身之本。,3、传统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忠”:一般特指“忠君爱国”,4、弘扬传统道德,赋予的新内涵,“忠”,就是要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就是要以人为本,富有爱心“义”,就是要坚持正义,保持节操“礼”,就是要注重礼仪,尊重他人“智”,就是要提高素质,服务社会“信”,就是要诚信守

7、法,言行一致,4、弘扬传统道德,赋予的新内涵“忠”,就是要热爱祖国,忠于职,5、官德,(1)官德的涵义: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即官德,指的是各级领导干部恪守职业道德,严守官德,保持政治操守,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5、官德(1)官德的涵义: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即官德,指的是各级,5、官德,(2)官德不正的原因:官德不正的成因有很多方面,信仰沦丧、教育不力、监督失效、强权政治、司法不公、官官相护等,都在某种程度促成或者纵容了官德不正的现象。纵观今天的部分官员,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信仰缺失;在对待权力的态度上,部分官员不是奉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而是奉行“人不为己

8、,天诛地灭”,大肆进行权钱交易;,5、官德(2)官德不正的原因:官德不正的成因有很多方面,信仰,在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上,部分官员借口“大气候不好”,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开脱;在形象问题上,部分干部形式主义严重,拜金主义和霸权思想让他们时刻不忘作威作福。所有这些原因,在思想上、作风上都导致官德的腐败。这种腐败和单纯的经济腐败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它不仅导致国家和民众的经济利益受损,而且会从组织上、声誉上败坏整个干部队伍的形象,并可能由此衍生更多的不良现象。,在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上,部分官员借口“大气候不好”,为自己的,(3)如何看待官德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古人说:“治国之要在治吏。

9、”官风决定民风,“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道德水平,自然地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修养,对民众有巨大的示范作用;领导干部的道德风貌,直接影响和带动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只有形成一个以干部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3)如何看待官德,(4)对于新时期应该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官德 第一、讲官德,必须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就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此言不谬。第一道防线 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 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 就会一泻千里。可见,

10、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拒绝第一次,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4)对于新时期应该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官德,第二、讲官德,必须情为民所系,就是为官者从心灵深处要时刻牵挂着人民群众的冷暖,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建立一种水乳交融的鱼水真情关系。胡锦涛总书记一再强调的“为民、务实、清廉。”它们组成了现代“官德”的基本内核:“为民”是官德的核心,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也;“务实”是官德的基础,扎扎实实地为民办事,才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清廉”是官德的内在要求,为官者要公字当头,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第二、讲官德,必须情为民所系,就是为官者从心灵深处要时刻牵挂,第三、讲官德

11、,必须权为民所用,为官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官者就应当为人民用权。腐败源于权力的“恶行”,廉洁源于权力的“善行”。权为民所用,即是一种“善行”之举。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说: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因此,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行事。切不可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第三、讲官德,必须权为民所用,为官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官,第四、讲官德,必须利为民所取,为官者与人民群众在利益上有着内在的联系。但这种联系不是互利性的联系,为官者只能以代表、给予及保证的形式相联系。古话说:“官廉,乃民之表。”清人逸事有

12、一篇题为禁止馈送檄的檄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也应当成为当今官者利为谁取的檄文。,第四、讲官德,必须利为民所取,为官者与人民群众在利益上有着内,第五、讲官德,必须“绩”为民所留,“为发展排座次,以政绩论英雄,”这是用人观的一次历史性进步,他促使为官当政者在位时都不敢掉以轻心,玩忽职守,而中力图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留下政绩。古人早就说过:“德,国家之基也。”不患位子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为官当政者要建树“政绩”,应该把政德放在首位,政绩要为民所建、为公而留。,第五、讲官德,必须“绩”为民所留,“为发展排座次,以政绩论英,总之,德兴

13、业兴,德败业败。讲官德是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要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并告诉为官者,情为诚,就是对民要真诚守信;警示为官者,权为善,就是权要善举善行;提醒为官者,利为廉,就是要保持名节;劝诫为官者,绩为实,就是绩要务真求实,厚德载物。,总之,德兴业兴,德败业败。讲官德是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要做,总书记的“五德论”告诫党员干部立身为官之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总

14、书记的“五德论”告诫党员干部立身为官之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庆,众所周知,“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和品行。“才”是指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以“五德论”的形式,第一次全面地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原则的内涵进行科学阐述,突出“德”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了“德”的份量,为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树立一面鲜明的旗帜。,众所周知,“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和品行。“才”是指一个人的智,“以德修身”是基础。做官先做人,人品决定官品。品质塑造是党员干部立身做人的基础。我国传统文化特别倡导修身,把道德修养视为人之为人的重要

15、标志,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养性有很多方面的内容,但加强德的修养是根本的、基础的、长远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以德修身就是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以诚信为本、以正直为贵、以宽厚为德,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办好事。可以说,德是为人之根本,是衡量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前提,是提拔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以德修身”是基础。做官先做人,人品决定,“以德服众”是重点。德高则望重,德高以率众。在日常工作中,群众服从领导,主要表现为“力服、才服、德服”等几种不同的情况,其

16、中以权力服人只能使人慑服,以才能服人可以使人折服,而以道德服人则使人心服。领导干部只有注重修身养德,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以德服人,真正受到群众爱戴,才能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以德服众”是重点。德高则望重,德高以率众。在日常工作中,群,领导干部要做到以德服众,就要在实践中修炼“官德”,端正“官风”,做到以爱民为民为本,以富民安民为重,培养党性至上的政治境界,事业至上的工作境界,他人至上的人生境界,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公正至上的内心境界,以良好的品行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使群众一呼百应,让群众心服口服,真正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领导干部要做到以德服众,就要在实践中修炼“官德”,端正

17、“官风,“以德领才”是保障。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德是方向盘、是导航仪、是指南针。古语云:“德才全尽,谓之圣人;德才兼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君子挟才以行善,小人挟才以行恶。”一个无德的领导干部,会导致百姓受苦、基层受累,甚至阻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表明,“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一个有德的领导干部,在他身边能够汇聚有德之人,其中不乏有才人。而一个缺少品德的领导,则难于凝聚有识之才。为此,要把德摆在干部选任的首要位置,创新工作方法,加大考察干部德的力度,用好品行兼优的这把尺,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

18、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以德领才”是保障。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德,“以德润才”是关键。人而无德,行之不远。相对于才而言,德更为根本。一个人没有品德,没有志向,整日琢磨不劳而获捞名利、投机取巧得好处,决不会产生和生成正确的智慧和才气。实践证明,才不足,可以通过培训和实践锻炼来提高,可以经过今后的诸多途径加以提高;德不足,人品底子差,很难弥补,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并且收获甚微,难以改变,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为此,领导干部自觉地把从政之德列入自身修养之中,在求学求知的过程中,始终把德的修养摆在“龙头”,加强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品德的提高促其才华的提升,不断完善自己的

19、人格人品,陶冶高尚情操,在以德生智中培育各级领导干部的才华,切实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用权,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大问题,实现大德之行必有大治的目标。,“以德润才”是关键。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德才兼备”是根本。“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在实际工作中,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在德与才的关系上,不仅要重德,也要重才,不片面强调发展德或才。强调以德为先,并不是要忽视才。一个干部有德无才,政治上虽然可以信赖,但难以托付重任。因此,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必须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来把握、来贯彻,将德放在首位,既要把好政治关,坚决把“无德”、

20、“缺德”、“寡德”者挡在门外;又要把好才能关,真正把那些品德好、同时又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上来。,“德才兼备”是根本。“德者,才之帅也;才,德是立身之本、为政之要。是否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决定着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落实总书记的“五德”用人观,就是要真正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使各级领导权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人手中,确保我们的党永不褪色,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德是立身之本、为政之要。是否把干部的德放在,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二、独善其身守住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不得志时就

21、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易经意思是一个胸怀大志、道德高尚的人,应当自强自立,健进不休,终日不懈,晚上也要戒惧警省。如能常以危厉自警,虽处危地,最终不能有咎害。易经,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二、独善其身守住自己,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也就说要自我约束,自律。明代的郭允礼的官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也就说要,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大学原意是说,小人独处时做不好的

22、事情,无所不为,看到了君子,这才躲躲闪闪地把不好的遮掩起来,而显示出好的一面。 古人修身讲究“慎独”,它是指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已,,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果心怀侥幸,放松自律,那就有堕落的危险。我们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迷,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叶 谷 腐 成 成酿 泥,叶 谷,豆 人 腐 成 成囚 豉,豆 人,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果心怀侥幸,放

23、松自律,那就有堕落的危险。我们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迷,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第一篇 修身:做人有原则“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三、宠辱不惊,岳麓书院长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三、宠辱不惊岳麓书院长联:,三、宠辱不惊,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上联讲个人修养,下联讲社会责任。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

24、幻,才能无意。,三、宠辱不惊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三、宠辱不惊,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三、宠辱不惊现

25、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三、宠辱不惊,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三、宠辱不惊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三、

26、宠辱不惊,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每个干部而言,就是要正确对待进退、得失和荣辱,不沽钓誉,“不以物为喜,不以己悲”。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名利观。对待职位变化要有良好的心态。,三、宠辱不惊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每个干部而言,就是要正,四、修身之源:浩然之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四、修身之源: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这浩然之气,最雄大最刚

27、强,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且不去有所伤害,那它就会充塞在天与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这浩然之气,最雄大最刚强,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且不去有所伤,四、修身之源:浩然之气,我们在工作中要正直,诚信。不要说一套,做一套。台上台下,当面背后对上对下对人对己满口大话空话假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四、修身之源:浩然之气我们在工作中要正直,诚信。不要说一套,,四、修身之源:浩然之气,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

28、之谓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四、修身之源:浩然之气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老子道德经: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老子道德经:名与身孰亲?身与货,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其意为:名声与生命哪个亲切?生命与财货哪个重要?得取名利与丧失生命哪个有害?所以,过份贪欲必然会有大的耗费;过份地敛聚必然会有过多的丧失。知道满足就不会遭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致危殆,这样才可

29、以平安长久。 墨子贵义篇云:“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得若身之重也!”白居易诗曰:“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其意为:名声与生命哪个亲切?生命与,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这些道理正如一首诗中所云:荣华富贵不自由,何须妄想苦贪求。常能知足朝朝乐,邪取恶夺日日忧。彭祖年高终是死,石崇豪富不长留。人生万事顺应易,勉强图谋岂到头。,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这些道理正如一首诗中所云:荣,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知足者贫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下联是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横

30、批是知足常乐我们要想想饥寒苦,温饱就是福,想想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想想离乱苦,平安牢就是福;想想牢狱苦,守法就是福。,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知足者贫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人,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大学“止于至善” ,即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如其分,也就是要掌握一个度。 这也告诉我们:人要懂得如何努力达到最理想的境界,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要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了方向,碌碌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弄得心力交瘁,不知生活在的乐趣。,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大学“止于至善” ,即什么事情,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知足歌:人生尽是福,惟人不知足

31、;思量肩担苦,步行便是福;思量走路苦,骑驴便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便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便是福;思量露宿苦,藏头便是福;思量荒乱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无业苦,佣工便是福;人生能几时,不要不知足!我们要知足常乐,要常思贪欲之害!,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知足歌:人生尽是福,惟人不知足;,十不足明朱载育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

32、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坐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十不足明朱载育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清末民初,曾任天津大公报主笔,后任河北磁县、永年县知事刘孟扬,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文戒贪铭,可谓为官从政、修身养性之杰作。诗曰:“财富人所羡,但须问来源。来源果正当,虽多不为贪。来源不正当,清夜当自惭。人皆笑我痴,虽痴亦自适。不痴何所及,痴又何所失。居官本为民,贪求非吾志。钱多终非福,人格足矜持。富贵等浮云,虚荣能几日?人生数十年,所争在没世。”,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清末民初,曾任天津大公报主笔,后任,五

33、、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贪欲如海,为官者多读几遍戒贪铭,始终保持“居官本为民,贪求非吾志”、“钱多终非福,人格足矜持”的心境,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做官做人,才不至于被贪所累、所惑、所迷,才能确保一生平安。,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贪欲如海,为官者多读几遍戒贪铭,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木浊则弱,火浊则淫,金浊则暴,水浊则贪,土浊则顽,五气尽浊,民之下也”,五、知足常乐活出人生真滋味木浊则弱,火浊则淫,金浊则暴,水浊,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课件,国学与领导智慧修身篇课件,六、自警、自醒、自重、自励,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唯向郡城中,题诗十余首。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三年为刺史

34、,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六、自警、自醒、自重、自励白居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注译】所以,君子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警惕注意。隐秘的事情,没有不被人发现的;细微的事情,没有不被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警惕。,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林则徐的观操守,其文曰:“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

35、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便下坠。”,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真正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干实事,真心诚意为人民,扎实苦干求发展。要树立廉政的楷模,以孔繁森、郑培民为榜样做勤廉兼优的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实事实是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成为人民的公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真正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周易系辞下

36、【注译】孔子说:“德行浅薄而地位高贵,智能低下而心高志大,力量微弱而身负重任,这样的人没有几个是不遭受祸害的。” 太宗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到慎独时是这样要求的:“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到慎独时是这样要求的:“即,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学则智,不学则愚; 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 。 (清)黄宗羲。其意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学

37、习会变得睿智,不学习会变得愚昧;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重学习,则会兴旺发达;轻学习,就会动荡衰退。古时候的圣贤之强盛治世,没有不经过学习得来的。,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学则智,不学则愚; 学则治,不学则,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u)槁暴(p),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

38、,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

39、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

40、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自箴联。,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5、我们现在提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领导干部,仕而优则学。其目的就是告诫干部,要当个好官,就必须坚持不断学习。孔子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个干部要适应现在的步伐,必须做到“无一时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处不学,”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变化,才能避免

41、被社会所淘汰。,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5、我们现在提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领导,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2022/12/142022/12/14Wednesday, December 14, 202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2/14/2022 9:47:38 AM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全,常把弓弦绷。2022/12/14*Dec-2214-Dec-22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Wednesday, December 14, 2022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22/12/142022/12/14*14 December 2022踏实肯干,努力奋斗

42、。2022年12月14日*2022/12/142022/12/14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创效益,凭服务树立形象。2022年12月14日星期三*2022/12/14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2022年12月*2022/12/14*14 December 2022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12/14/2022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022/12/14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绩保底。2022/12/142022/12/14*Dec-22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安全之实。*Wednesday, December 14, 2022相信相信得力量。2022/12/14*2022/12/14,谢谢大家!,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23-9月-222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