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实用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6760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实用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实用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实用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实用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实用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实用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实用ppt课件.ppt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022/12/6,庄子,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战国时期,有一位不慕名利的隐士,他主张无为,向往神秘的自然;他自由自在“化蝶”,主张“神马都是浮云”;他摈弃世俗拖累,逍遥自然;他蔑视人身的偶像,反对束缚;他超脱法礼,凌驾于世俗之上;他否定鬼神,无惧帝王压力;他齐同万物,看淡生死他就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周。 今天,我们拜读他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感悟生活的诗意。,导入新课,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2、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风格特点。3、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庄子精神内涵。,学习目标,庄子,名周

2、,生卒年失考,与孟子同时。战国时代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山东东明县人),曾任漆园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作者简介,惠子(约前370年-前310年),名施,华夏族,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人物简介,濠(ho)梁 鲦鱼(

3、tio) 汝(r),字音字形,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翻译: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呢?”,于:介词,在。 是:代词,这。之:助词,的。子:第二人称代词,你。安:疑问代词,怎么。,疏通文意,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翻译: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

4、定的!”,固:副词,固然。 固:副词,本来。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全:完全,完备。,疏通文意,庄子曰:“请循其本。庄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翻译: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云者: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以引起下文。既:已经。 之:代词,指鱼之乐。,疏通文意,濠梁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文言积累,1、成语积累,2、古今异义,循其本(古义:追溯 今义:遵守;依照;沿袭),判断句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5、也:“也”表判断。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文言积累,3、文言句式,安知鱼之乐:助词,的。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代词,代鱼的快乐。子之不知鱼之乐: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文言积累,之,4、一词多义,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固,熟读课文,说说文中的人物、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庄子、惠子。濠梁。“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整体把握,人物:地点:事件:,辩论双方的观点是什么?,庄子:我知道鱼很快乐。 惠子: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合作探究,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惠

6、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合作探究,惠子反驳庄子的观点后,庄子又是如何回答的?,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合作探究,惠子接着又是如何反击的?,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合作探究,庄子的最后结论是什么?,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合作探究,庄子和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说说巧妙在哪儿?,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把“安知”的“怎么知道”理解成“哪里知道”化解发难。,合作探究,偷换概念的例子

7、。,有一只老虎感冒了,想要吃掉熊猫,熊猫哭了:“你感冒了,干吗要吃掉我呢?”老虎说:“广告上都说了,感冒就要吃白加黑!” 熊猫身上黑白相间,被偷换成了“白加黑”这种感冒药。,合作探究,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有何不同?,(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合作探究,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风呢?,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因为人和鱼是不同类的,人怎么会知道鱼的

8、心理呢?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而这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因为惠子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合作探究,假如你是庄子,你如何在逻辑上取胜?,惠子最初的发难是: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既然你不是我,都可以了解我,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了解鱼)。,合作探究,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流露出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感觉“出游从容”

9、的鱼儿也快乐。,合作探究,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一种什么观点?,表现了庄子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合作探究,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他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他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合作探究,(1)精彩的论辩艺术: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

10、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辩论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写作特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两人的论辩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濠梁之下一游鱼、天地之间一庄子,绝顶聪明的庄子早已用自己睿智的目光超越了人与鱼的界限,庄子何尝不是一只鱼,一只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之鱼。在今天高楼大厦林立,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离我们渐远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的精神的回归,让我们开启庄子之门,让生活中多一些意趣。

11、,课堂小结,庄子:鲦鱼出游从容,鱼之乐 发出感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首先发难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反唇相讥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全矣 逻辑推断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 回转话题,板书设计,机智巧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感觉“出游从容”的鱼儿也快乐。,拓展延伸,古代有位公主,不仅姿容绝世,而且品质高尚。许多王孙公子纷纷前来向她求婚。但是公主她自

12、己并没有择婚的自由,她的亡父在遗嘱里规定要猜匣为婚。公主有三只匣子,在这三只匣子里只有一只匣子里放着戒指,谁猜中公主就嫁给他。 金匣子上写着:“戒指不在此匣子里” 银匣子上写着:“戒指在金匣子中” 铅匣子上写着:“戒指不在此匣中” 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话。求婚者应选择哪一个匣子呢?( ),铅匣子,拓展延伸,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1)庄 子 与 惠 子 游 于 濠 梁 之 上。(2)既 已 知 吾 知 之 而 问 我。,课堂检测,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1)鲦鱼出游从容: (2)请循其本: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4)游于濠梁之上: (5)鱼之乐也: (6)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课堂检测,悠闲自得最初 既然 介词,在结构助词,的 完全,完备,3、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呼尔而与之。 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课堂检测,B,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庄子曰:“请循其本。”,课堂检测,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