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 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6764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衡传》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张衡传》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张衡传》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张衡传》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张衡传》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衡传》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衡传》 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后汉书张衡传,南朝范晔,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中常见文言知识(实词、 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2、学习传记人物的一般写法。3、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立志成才。,学习重点,文言字词的积累和掌握。,学习难点,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历史传记的特点,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我国史书体例简介:,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国语 、战国策 纪

2、传体: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志(我国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我国纪传体断代史),补 充:,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彭城太妃卒,晔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作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与鲁国孔熙先谋逆,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汉书,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

3、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人。曾两度担任执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文学作品二京赋,四愁诗,了解传主,【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一课时,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属( )文 连辟 ( ) 逾侈( ) 邓骘( ) 璇( )机 算罔( )论中有都( )柱 傍( )行八道 蟾蜍( ) 帷幄( ) 乞骸( )骨,zh,ch,zh,xun,wng,d,png,chn ch,wi w,hi,b,自主学习,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

4、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2.根据上面问题理清课文思路。 3.结合注释梳理第一段文句并质疑。4. 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自主学习,自主学习,2.根据上面问题理清课文思路。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自主学习,3.结合注释梳理第一段文句并质疑。,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

5、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善写文章,到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游学,并趁机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他)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结交庸俗的人。(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他)也不去应召。,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面的一般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

6、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借此来讽喻规劝。精心地构思润色,(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自主学习,4.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哪些品格和才能?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合作探究,(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默读课文2-4段,结合注释梳理文句并质疑思考:(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2)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自主

7、学习,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是在天文、气象、历法推算方面花心思。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公车特地征召任命他为郎中,(张衡)两次升迁后做了太史令。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论述十分详尽明白。,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8、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汉)顺帝初年,(张衡)转任两次,再次担任了太史令。他不趋附当时的权贵,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从离开太史令职务,五年后才恢复原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凸起,样子象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设置了机关,(用来)拨动机件。,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9、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构造巧妙,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地震发生时)虽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寻找它指示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地方。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

10、神。从有典籍记载以来,还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情形。曾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对它没有应验感到奇怪。,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几天后,驿站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于是全都叹服地动仪的巧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作浑天仪。 著灵宪算罔论。 铸造地动仪。,自主学习,地震学,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天文学,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

11、创造了“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地理学,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和指南车等。,记里鼓车,指南车,数学,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气象学,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机械学,在机械学方面,

12、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2)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 有何不同?,自主学习,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候风地动仪,台北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地动仪,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时间,名称,质地,雕饰,外形,外部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13、覆盖周密无际,内部机械构造,2. 默读课文5、6段,疏通文句并质疑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自主学习,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权力下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这些事情。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任用他入宫廷,在自己旁边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用眼睛瞪着他,张衡没用实话回答,然后出去了。宦官们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

14、为他们的祸患,于是就一起毁谤张衡。 张衡也常思考图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作思玄赋来抒发寄托情感志趣。,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王刘政的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

15、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永和四年与世长辞。,2. 默读课文5、6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自主学习,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 ,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合作探究,首先,“

16、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 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合作探究,2.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天资聪颖少善属文后天勤奋,注重实践,博古通今 游于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谦虚、踏实、超尘拔俗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不慕荣利举

17、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有钻研精神、创新精神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 复造候风地动仪未之有也关心国事,有政治才干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政事渐损,权移于下,上疏陈事 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洞察世情,小心谨慎 诡对而出 常思图身之事 上疏乞骸骨,通假字,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员:通“圆”形似酒尊 尊:通“樽”傍行八道 傍:通“旁”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尊:通“樽”;振:通“震”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禽:通“擒”,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寻其方面 (古:方向。今:事物的几点之一),不好交接俗人(古:结交。今:接管

18、、移交),衡下车 (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覆盖周密无际(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常从容淡静 (古: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不慌不忙,沉 着镇定)上下肃然 (古: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 :十分恭敬的样子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名词作状语,当时。皆共目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下有蟾蜍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特殊句式,举孝廉不行 被动句,被举为孝廉。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被征召。游于三辅 状语后置句,“于三辅游”虽才高于世 状语后置句,“于世才高”验之以事 状语后置句,“以事验之”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未有

19、之也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状语后置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判断句,一词多义,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作二京赋,因以讽谏伺者因此觉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接着,就,因为,经由,通过,于是,就,一词多义,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十年乃成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连词,于是,副词,才,副词,就,一词多义,观观太学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动词:学习,名词: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名词:景象,动词:看,一词多义,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挟天子以征四方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岁征民间旁征博引,动词:征召,动词:应验,动词:

20、争取,夺取,动词:出征,动词: 征收(赋税),动词:搜集,附: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纵观近几年高考所选文言文阅读短文,不少都是从唐宋以后所修的官方史书(人物传记)中摘取,其中关于官职变迁的动词尤多,同学们一定要引起必要的重视。一、表示征召、举荐官职的1、举:推荐、推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偏:指任副职的人)2、辟:(b)招用、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当初受司徒府的征召,拜官为著作郎。)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张衡传)3、征:征召,特指君招臣。由君王征聘社

21、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二、表示任命官职的1、拜:授予官职。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洗马,官名)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授:给予官职。遣使者持黄金印朱轮军,即军中拜授。(汉书翟方进传)4、起:起用人任以官职。5、任:担负、担任。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史记蒙恬传),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三、表示提升官职的1、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2、陟:提升

22、,提拔。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3、升:提升。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4、提:提拔。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北史魏收传。名行:名望和德行),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四、表示降低、罢免官职的1、谪:贬官,降职并外放。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2、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贬连州刺史。(旧唐书 刘禹锡传)3、黜:罢免官职罢免,废。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4、夺:削去、罢免。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5、坐:因犯罪或错误。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汉书),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23、五、表示官职调动的1、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2、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徙齐王信为楚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3、调:调动、调迁。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 袁盎传)4、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降职削职。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5、出、放:京官调任地方官。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6、补: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