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亭组诗比较阅读资料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822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江亭组诗比较阅读资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乌江亭组诗比较阅读资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乌江亭组诗比较阅读资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乌江亭组诗比较阅读资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乌江亭组诗比较阅读资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江亭组诗比较阅读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江亭组诗比较阅读资料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题乌江亭,杜牧,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 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题目(乌江亭),项羽乌江自刎,江东子弟,乌江亭,楚汉相争时,项羽败退乌江边,遂自刎而死。后人在其地建有项羽衣冠亭,并塑像纪念。唐书法家李阳冰在亭上题有“西楚霸王灵祠”。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江亭,写了这首诗。,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再图发展,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乃自刎于江边。,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人们历来欣赏项羽这一语,认为表现了一种英雄气节。

2、,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后面题目。,1、王安石、李清照的观点是什么?,2、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自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肯:怎肯),夏日绝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自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牧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

3、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王安石、李清照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杜牧乃世家子弟,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牧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耻”,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

4、,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2、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

5、向上。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第一首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第二首好。第一首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的悲剧。而第二首则,写出了连年战乱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上高于第一首。,1、咏史怀古诗的类别: A、咏古迹 B、怀古人 C、忆古事古事借古讽今 借古伤今古人A、借古人自比(相似之处) B、与古人对比(相反之处)2、思想内容:A、感慨盛衰无常

6、B、感慨国运衰微 C、抒发爱国情怀 D、评价历史是非E、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F、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小结,怀古咏史诗在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对比、自比),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