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园林比较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7421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1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园林比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中西园林比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中西园林比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中西园林比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中西园林比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园林比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园林比较课件.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园林对比,1,t课件,中国古典园林与自然的关系,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2,t课件,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3,t课件,中西古典园林平面布局图对比,4,t课件,中国古代园林平面图,5,t课件,北海静心斋,6,t课件,颐和园局部示意图,7,t课件,8,t课件,9,t课件,苏州网师园,10,t课件,苏州拙政园,11,t课件,无锡寄畅园,12,t课件,扬州个园,13,t课件,国外知名古典园林平面图,14,t课件,德国汉诺威海伦豪森园平面图,15,t

2、课件,法国凡尔赛宫苑平面图,16,t课件,17,t课件,18,t课件,19,t课件,20,t课件,21,t课件,法国伏.勒.维贡邸园,22,t课件,华沙1737年的撒克松苑,23,t课件,列宁格勒郊区的斯特列里那花园平面图,24,t课件,原苏联“红色建设者”公园平面图,25,t课件,意大利爱斯特庄园,26,t课件,意大利兰梯庄园平面图,27,t课件,纪元以前的园林巴比伦的空中花园,28,t课件,古埃及的花园,29,t课件,古罗马的突斯卡姆庄园,30,t课件,中西古典园林的审美差异,一、人工与自然 中国自然西文人工,31,t课件,苏州的狮子林,32,t课件,33,t课件,34,t课件,35,t课

3、件,36,t课件,37,t课件,38,t课件,39,t课件,法国凡尔赛宫苑平面图,40,t课件,41,t课件,42,t课件, 中西园林比较,43,t课件,二、形式与意境,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追求一种形式美。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44,t课件,45,t课件,46,t课件,47,t课件,48,t课件,三、必然与偶然,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

4、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园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它的素材、原形、灵感.等都发掘于大自然,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49,t课件,50,t课件,51,t课件,52,t课件,53,t课件,54,t课件,55,t课件,四、直白与含蓄,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直白的印象。这是因为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直白的秩序感。,56,t课件,57,t课件,58,t课件,59

5、,t课件,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而有扑索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验,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60,t课件,61,t课件,62,t课件,園,63,t课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苏州园林,64,t课件,穿在苏州,玩在杭州,食在广州,死在柳州,65,t课件,江 南 园 林 甲 天 下,苏 州 园 林 甲 江 南,66,t课件,中国四大园林:北京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 苏州拙政园 苏州留园,67,t课件,苏州各个园林在不

6、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 完美的图画存在,绝 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 败笔.,-叶圣陶苏州园林,68,t课件,69,t课件,70,t课件,71,t课件,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园林是美术画,要求有自然之趣。,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72,t课件,73,t课件,74,t课件,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75,t课件,山:或重峦叠嶂或小山配合着竹子花草“身在山间”,76,t

7、课件,有些池沼是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77,t课件,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78,t课件,桥梁荷花、睡莲,79,t课件,鱼戏莲叶间,80,t课件,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81,t课件,园林的构景艺术,园林的主要构景原则 1)贵在自然:园林山水接近自然 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园林建筑材料选择、运用,注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虽由人作,宛如天开”,82,t课件,2)重在曲折:设计布局避免对称,水体处理上,注意岸、堤曲折变化,空间的分隔3)精在特色:个性的体现,83,t课件,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84,t课件,筑山,85,t课件,豫园 玉

8、玲珑,质地是纯正的太湖石峰,因其峰身布满空洞,外形玲珑多资而得名相传;园主潘允端十分喜爱此石,专门在对面营造了“玉华厅”来欣赏它。,86,t课件,二、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87,t课件

9、,古代园林理水之法,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一)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二)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

10、风致的审美感觉。,88,t课件,理池,89,t课件,植物,90,t课件,四、建筑,91,t课件,厅,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92,t课件,93,t课件,堂,堂: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94,t课件,95,t课件,楼,楼:是两

11、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96,t课件,97,t课件,豫园 得月楼,前有粉墙相隔,宛如素雅的裙边,一座精美的三曲平桥贴水掠过。,98,t课件,阁,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99,t课件,100,t课件,榭,榭:多借周围景色构成,一般都是在水边筑平台,平台周围有矮栏杆,屋顶通常用卷棚歇山式,檐角低平,显得十分简洁大方。榭的功用以观赏为主,又可作休息的场所。,101,

12、t课件,102,t课件,103,t课件,舫,舫:园林建筑中舫的概念,是从画舫那里来的。舫不能移,只供人游赏、饮宴及观景、点景。舫与船的构造相似,分头、中、尾三部分。船头有眺台,作赏景之用;中间是下沉式,两侧有长窗,供休息和宴客之用;尾部有楼梯,分作两层,下实上虚。,104,t课件,石舫,颐和园石舫,唐太宗说过,皇帝如船,老百姓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里修石舫,表达了封建帝王希望江山永固的愿望。,105,t课件,廊,廊:是一种“虚”的建筑形式,由两排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其作用是把园内各单体建筑连在一起。廊一边通透,利用列柱、横楣构成一个取景框架,形成一个过渡的空间,造型别致曲折、高低

13、错落。廊的类型可分为双面空间、单面空间、复廊和双层廊等等,从平面来看,又可分为直廊、曲廊和回廊。,106,t课件,拙政园(江南园林),107,t课件,长廊,颐和园长廊共长728米,有油漆彩画14000多幅,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108,t课件,亭,亭: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亭子的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柱身下设半墙。从亭的平面来看,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等,从立体构形来说,又可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等类型。,109,t课件,可园(岭南园林),110,t课件,上海 豫园,大假山,虽高度只有12米,但山中有石

14、壁深谷,潺潺流水,山巅小亭为“望江亭”。,111,t课件,塔,塔:是重要的佛教建筑。在园林中往往是构图中心和借景对象。,112,t课件,桥,桥:在园林中不仅供交通运输之用,还有点饰环境和借景障景的作用。,113,t课件,十七孔桥,114,t课件,中国古典园林的观赏方法,一、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115,t课件,二、添景,当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

15、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116,t课件,117,t课件,118,t课件,三、对景,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119,t课件,四、框景,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

16、,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120,t课件,框景 用门框、窗框、树框、洞口等有选择地摄取另一空间的景物,称为框景。,121,t课件,五、漏景,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122,t课件,123,t课件,漏景 框景的景色清晰可辩,而漏景的景色若隐若现,较含蓄,耐人寻味。,124,t课件,六、借景,借景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125,t课件,将各种花、形、色、香等能增添景园林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人到本景空间中,使景色更具特色及变化,称为借景。,126,t课件,邻借,杭州西湖,127,t课件,时借,五彩谷(新疆),秋色,雾凇,128,t课件,凭水借影,承德避暑山庄的镜水云岑,七星岩,129,t课件,借香组景,130,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