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领导修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与领导修养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陈德起 教授,与领导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朱熹,社会危机与国学的价值,社会面临的与危机人与自然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社会危机人与人道德危机人与心灵精神、信仰危机人与文明价值危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之为“杂”、“平等”、“融合”、“和谐”“土与金、木、水、火杂而生百物”、“以他平他之谓和”“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生生之谓易”何谓“生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所以“生生”就是新的生命绵延不断,新的事物不断诞生。如何“生生”“天地之大德曰生”,“
2、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生生”结果“富有之谓大业”通达天下化解三大冲突天、地、人“日新之谓盛德”丰盈利厚化“德”为“得”“内得于己,外得于人”,西学无法解决的难题修养,修养是人们在思想、政治、道德、学术方面的勤奋学习和自觉锻炼,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能力、思想品质、学术见解,还包括一个人在待人处世过程中的风度、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谓修养是指人们在在思想、精神、学术、技术等文化领域所付出的自觉努力和已达到的实际水平。换句话说,修养就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要求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充实、自我提
3、高的活动及其结果。简单地说,修养是对心灵(精神领域)的耕耘,性情的陶冶。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领导为什么要修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
4、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亲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人生境界坐标图,人生境界,70岁,60岁,50岁,40岁,30岁,15岁,志学,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顺乎天性,做人在于厚积薄发,在于修养自己的品行。学问的真谛是对人生的体悟,只有在饱尝了生活真实的滋味后,才能达到“知命”而“顺乎天性”的人生境界。,儒学与领导修养模型,礼度, ,克己,色悦,笃行,修心,敬诚,修养就是“德”与“才”的集合。,格知,仁德,魅力就是“德”与“才”的释放。,卓越领导魅力指数,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中
5、庸,“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部分关于“德”的修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仁德”“礼数”“克己”“色悦”,一.“仁”“德”的修养的内在核心,1.何谓“仁”?“仁”的核心是什么?,“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仁”及“仁”的核心是爱别人,作为仁爱之人必须永远地敬爱他人,同时才能得到别人永远地敬爱,拥戴。 仁是一种境界,是思想的深度,是道德的极致,是做人处世
6、的艺术,是我们精神的归宿,灵魂的栖居。仁之为用,用于己则可身修,用于家则家兴,用于企则旺达,用于国则政通人和,用于世界则治化太平。发挥我们内在的仁德的极致,随时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世界变化,仁为根本。“为仁由己”,善恶由心。天地有大仁而不言,日月润泽,万物化育,如春之霖,滋润无声,无迹可寻。无论我们身居何处,仁,自在我心啊!,2.“仁”的内容和方法,忠,恕,“仁”的方法,“仁”的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己而立人己欲达己而达人,在孔子的有关伦理学说中,“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忠”与“恕”是并列的。因“恕”而得“忠”,为“忠”以行“恕”。“忠”是实行“仁”的
7、方法,是“仁”的内容,同时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仁”的内容儒学道德体系的基础和母体,“仁”为孔子道德体系的最高概念和人生修养最高境的基础和母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的方法何以行仁,欲仁,?,乐仁,?,行仁的意志力,欲望、要求。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或。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8、。”,行仁的情感力,最强猛、持久。子曰:“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益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行仁的审美力,意志与情感力量的融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知”是理智的力量“好”是情感的力量“乐”是理智与情感的融合,行仁的内化力,本能、习惯。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为人,能恶人。“”仁者无忧。“”里仁为美。“,3.仁德修养之孝敬之道,孝悌本与,孔子,老祖母血亲关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9、;有无有以及人之幼,泛爱,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4.仁德修养之交友之道,有容乃大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这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规劝也须适可而止子游曰:“事君数,斯辱也。朋友数,斯疏也。“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益友与损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实施方案:仁爱从哪里入手?,仁德之孝道在职
10、场上表现为对上级对企业的“忠”,你认为应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准备如何做(行动方案)?仁德之悌爱在职场上表现为对伙伴的“义”,你认为应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准备如何做(行动方案)?,二、“礼”“德”“仁”的外在表现,“施仁者,必施其礼也”(孟子)“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所以凡仁者一定会按照“礼”数来行为,而且行为的规范性一定不会超过“仁”的范畴,1、何谓“礼”?,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儒家“以礼治国”的思想源于周礼,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以礼作为治国的根本大法。“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君臣臣父
11、父子子,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礼记曲礼)“经国家,定社稷 ,序人民,利后嗣”(左传。隐公十一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礼,君君,父父,子子,臣臣,?,?,?,?,义,慈,和,顺,礼的属性,“礼”有着政治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的伦理道德两个属性。等级制度为“礼”的本质,
12、包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道德则为等级制度的外在显性,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其目的是将显性的束缚内在的等级制度。,礼的分类,宾礼,吉礼,凶礼,礼,军礼,嘉礼,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规范,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2、“礼”的根本是什么呢?,“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林放:鲁国人。易:治理。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
13、;一说谦和、平易。戚:心中悲哀的意思。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3、“礼”与“仁”之间是什么关系?,礼仪是仁的装饰,学礼之人先学礼,仁在礼之先,因而子夏说“礼后乎”。“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
14、礼,臣事君以忠。”这段话的译文是这样的: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其实这里探讨的是“礼”的
15、来源和本质。孔子认为仁义在礼之先,仁义是礼的本质,礼仪是仁的装饰,学礼之人先学礼,仁在礼之先,因而子夏说“礼后乎”。,4、关于“礼”的具体做法,尺度如何把握?,论语第十篇乡党本篇共27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孔子在朝、在乡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言行都不同。他在家乡时,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和善的老实人;他在朝廷上,则态度恭敬而有威仪,不卑不亢,敢于讲话,他在国君面前,温和恭顺,局促不安,庄重严肃又诚惶诚恐。“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
16、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乎拜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案例分析:越“礼”行为佾舞和雍徹等级,三、怎样才能通过“礼”来表
17、现“仁”呢?,“克己复礼为仁”“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既然“礼”数太多,所以想成“仁”就必须要“克己”,也就是说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能为所欲为,如何“克己”呢?总结下来有五。,案例演练:你的礼数如何?,四、“礼” 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什么呢?,“礼”既然是“仁”的外在表现,通过“克己”来实现,那么到底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这又引出孔子的又一重要概念“色”,好脸色,即“色”是“克己”的具体表现形式。,孔子提倡的“色”是什么?,孔子反对的“色”是什么?,君子之三“色”,“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18、 (论语)。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案例演练:你的微笑迷人吗?,你认为迷人的笑容源自哪里?,第二部分关于“才”的修养,“格知”“敬诚”“修心”“笃行”,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修“才”之道,三纲,明德,亲
19、民,至善,仁义,孝悌,忠恕,“克明俊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部分关于修养的境界,子曰:“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惧。”,一.魅力者八大指数,1、“君子三戒”2、“君子三愆”3、“君子三乐” 4、“君子三省”5、“君子三畏”6、“君子四道”7、“君子四绝”8、“君子九思”,二.君子当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曰:“有
20、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而所及也。”匹夫不可夺其志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其志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i),其何以行之哉?” 见义不为,无勇也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居之不倦,行之以忠子张问政。子曰:“居之不倦,行之以忠”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三.为人处世十种态度,
21、大智若愚与难得糊涂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以直报怨与以德报怨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i)焉,乞诸其邻而与之。“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君子怀德和小人怀惠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2、。“,四. 低调者高尚,不要迁怒于人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迁怒不是好品质,怒气就像多米若骨牌一样,具有传导性,所以你的方向决定了这种风气的传播方向。让不愉快终结在你的手中吧!,性相近,习相远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五.仁智者愉寿,偏失尽在浅近处“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中的中庸之道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仁者与智者子曰
2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六.中庸者高尚,1.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什么是真正的强?”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3.素位而行,安分守己“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4.治国平天下的法则哀公问政。子曰:“思修身,不
24、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5.至诚可参天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叁矣。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6.养浩然正气使命高远,张载“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案例演练:对照魅力指数,自我检查,中庸之道的根本是什么?你如何处理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你如何处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你如何处理稳健慎独与心态浮躁的关系?,谢谢分享!,陈德起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