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设计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7525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毯设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毯设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毯设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毯设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毯设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毯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毯设计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地毯设计,地毯的概念 地毯,是以棉、麻、毛、丝、草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的地面铺敷物。它是世界范围内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类之一。覆盖于住宅、宾馆、体育馆、展览厅、车辆、船舶、飞机等的地面,有减少噪声、隔热和装饰效果。,1,t课件,简介发展历史,地毯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中国地毯,已有二千多年 地毯的历史,以手工地毯著名,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300多年以前;有实物可考的,也有2000多年。它始于西北高原牧区,当地少数民族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羊毛捻纱,织出绚丽多彩的跪垫、壁毯和地毯。由于维、蒙、藏各族人民的共同

2、创造,并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东各国互相交流,逐渐形成了卓越的古代中国地毯艺术。 地毯采用优质的纯羊毛,再经过选毛、洗毛、梳毛、染色、织毯、剪片、水洗等工序加工而成。它具有毛质优良、技艺独特、图案典雅的特点,在国际上独树一帜,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工艺品。,2,t课件,地毯是用棉、毛、丝、麻、椰棕或化学纤维等原料加工而成的地面覆盖物。包括手工栽绒地毯、机制地毯和手工毡毯。广义上还包括铺垫、座垫、壁挂、帐幕、鞍褥、门帘、台毯等。新石器时代人们用兽毛捻纺成线, 地毯编织成粗厚的毛织品,用以铺地。中国东汉墓出土的地毯残片为典型的手工栽绒地毯。汉代以后丝绸之路促进中原地区地毯生产。元代由于蒙古族人民以游牧生活为主

3、,所以地毯生产比较发达,宫廷下设地毯作坊。明清时期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区的地毯生产有了发展,在继承传统地毯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织锦、刺绣艺术的特点,创造出独特的寓意吉祥的地毯图案,并且一直流传。20世纪,北京、天津建立了生产出口地毯的企业,成为中国地毯的重点产区。世界手工栽绒地毯的传统产区集中在东亚 、中亚以及欧洲和亚洲交界处的各个国家 。自 1720年英国首创布鲁塞尔地毯织机,机制地毯应运而生 ,发展至今机制地毯已占世界消费总量的99%,手工地毯仅占1 %。地毯分类方法很多 , 按制造工艺分有手工栽绒地毯 、手工编织平纹地毯 、手工簇绒地毯 、手工毡毯、机制地毯;按用途分有地毯、

4、炕毯、壁毯、祈祷毯等;按原料分有羊毛地毯、丝毯、黄麻地毯、化学纤维地毯等。,3,t课件,又名地衣,即铺于地面的编织品。中国的地毯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西部的新疆就生产地毯,并能织出各式的图案。后来织地毯的工艺传入中原地区,适用面便越来越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红线毯诗中有“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的名句。根据文献记载,在唐宋到明清,地毯的品种越来越多。所制的地毯,常以棉、毛、麻和纸绳等作原料编制而成。中国所生产的编织地毯,使用强度极高的面纱股绳作经纱和地纬纱,而在经纱上根据图案扎入彩色的粗毛纬纱构成毛绒,然后经过剪毛、刷绒等工艺过程而织成。其正面密布耸立的毛绒,质地坚实,弹性

5、又好。尤其以新疆和田地区所生产的地毯更为名贵,有“东方地毯”的美誉。那里所生产的地毯不仅质量好,产量也大。 地毯还远销到欧洲、中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大的地毯是在1981年乌鲁木齐地毯厂为人民大会堂新疆厅编织的一条1250公斤的地毯,被赞誉为“地毯之王”。1966年浙江省兰溪出土了一条棉毯,它长2.51米,宽度为1.18米,为平纹组织,两面起绒,且平整厚实。经过鉴定,所用的材料为草棉纤维。这条棉地毯是南宋织成的。这是一条迄今为止所只最早的棉毯。由此可见,那时织毯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现时,新疆又逐步的推广了地毯烫光新工艺,使地毯的质量又有提高。他们发展的五百四十道和七百二十道以上

6、的地毯,工艺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4,t课件,第一节 艺术造型类别,地毯艺术经过漫长的历史沿革与积淀后。其造型风格在20世纪中期逐渐形成了一种“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即以伊朗、土耳其等为代表的波斯风格;一中国为典范的东方风格;以欧美为主体的现代风格。三者既自成体系,又互为补充,使当代地毯一户展现出异彩缤纷的风格趋势。,5,t课件,一、中国地毯图案风格,中国地毯品种繁多,图案精美,风格各异。有传统艺术风格的“北京式”、“古纹式”、“古典式”;仿民间和宫廷艺术风格的 “仿古地毯 ”, 以花卉为题材的“彩花式”、“京彩式” 和各式现代花卉图案, 以及仿古波斯地毯图案的“波斯式”等。 “北京式”图

7、案,是我国地毯经过漫长发展形成的传统样式,它吸收了中国绘画、建筑、织锦、刺绣、等艺术形式,文化内涵丰富,由吉祥寓意和典故的花卉、动物、器物、文字、几何纹样等传统图案组成。图案工整对称、造型严谨, 色彩华丽而典雅具有庄重古朴的艺术特色。 “古纹式”、“古典式”图案, 是“北京式”图案的延伸和发展。采用彩陶、青铜器、 漆器、 石刻砖雕、陶瓷、织绣、绘画等艺术,结合地毯工艺、 市场需要与现 代 审美要求进行设计,成为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丝毛地毯的主要图案。,6,t课件,京 式 地 毯,7,t课件,古纹式地毯,传统古纹式地毯图案宛如艺术的通廊,在格律体的构图中展示着中国历代的顶峰艺术。青铜器、彩

8、陶、漆器、石窟壁画、丝绸织物、建筑砖瓦等等艺术的波澜从商代(公元前16世纪)涌到了明清(公元19世纪末)。在这里,人们可驻足某一历史时代,前回百想地去流连,去凝视。 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划分,如“龙纹”是只能用在皇室与皇宫的装饰中,还有黄色与金色也是皇家才能应用的颜色,地毯也不例外。可是一些王宫贵族有钱的商人也想家里铺地毯,不能用“龙纹”又想彰显出自己的品味与地位,一些象征富贵祥和的古纹图案也就孕育而生了,比如“兽面纹式”往往是一些武官家里常用的纹饰;又如“文房四宝”多用于文官的厅堂;一些有钱的商人多用“梅兰竹菊、五福捧寿”等图案来预示着自己的生意能够红红火火。 总之,传统古

9、纹地毯的图案是历经千年的历史积淀,它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内容,不是简简单单的把一些好看的纹样堆砌在一起,是我们勤劳的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8,t课件,美术式地毯,9,t课件,锦巢地毯,10,t课件,美术式地毯以写实与变化花草,如月季、玫瑰、卷草、螺旋纹等为素材,构图也是对称平稳的格律式,但比北京式地毯的风格自由飘逸。地毯中心常由一簇花卉构成椭圆形的图案,四周安排数层花环,外围毯边为两道或三道边锦纹样。美术式地毯颇具特色的是各式卷草纹样,这些流畅潇洒的卷草结合其他装饰图案构成基本格局的骨架,使毯面形成几个主要的装饰部位中心花、环花与边花, 在这些部分安排主体花草。地毯的边饰也不象北京

10、式那样单一的直线形,而是采用较为灵活自由的形式,以花草与变化图案相互穿插。因此,美术式地毯具有格局富于变化、花团锦簇、形态优雅的特点。带有较多中西结合的现代装饰趣味。 美术式地毯以类似水粉画的块面分色方法来表现花叶的色彩明暗层次,有较强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常以沉稳含蓄的驼色、墨绿、灰蓝、灰绿、深色为地色。花卉用色明艳,叶子与卷草则多采用暗绿、棕黄色调,总体色彩协调雅致,艳而不俗。地毯织成后,小花作一般的片剪,大花加凸处理,花纹层次丰富,主次分明。,11,t课件,彩花式地毯,彩花式地毯以自然写实的花枝、花簇如牡丹、菊花、月季、松、竹、梅等为素材,运用国画的折枝手法作散点处理,自由均衡布局,没有外围

11、边花。在地毯幅面内安排一、二枝或三、四枝折枝花,多以对角的形式相互呼应,毯面空灵疏朗,花清地明,具有中国画舒展恬静的风采。彩花式地毯构图灵活,富于变化,有时花繁叶茂,有时仅以零星小花点缀画面,有时也可添加一些变化图案如回纹、云纹等作为折枝花的陪衬,增加画面的层次与意趣。 彩花式地毯图案色彩自然柔和,明丽清新,花卉多采用色彩渐次变化的晕染技法处理,溶合了写实风格的情趣和装饰风格的美感。地毯织成经片剪后更显得细腻传神,栩栩如生。,12,t课件,波斯地毯图案风格,波斯地毯是伊朗著名的手工业之一,自古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以优良的质地、古朴雅致的图案和精美的工艺受到世人的喜爱。据考证,其编织和生产的历史至

12、少已经有2500年。波斯地毯的一大特色是其染料从天然植物和矿石中提取,染色经久不褪不变,以抽象的植物、阿拉伯文字和几何图案进行构图。波斯地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波斯地毯的出现到底是在什么时候?虽然有许多种传说和版本,但是人们仍然对此知之甚少。最早的手工打结地毯出现在公元前4或5世纪,这并不是波斯地毯的起源时间。也有一种说法,手工打结编织技术是在11世纪的时候,由塞尔柱王朝入侵时带来的(突厥游牧民建立的塞尔柱王朝)。关于波斯手工地毯在史籍中未有记载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6世纪手工地毯的黄金时期,从少量遗留下的珍品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最美丽的波斯地毯是萨法维王朝时期(1499-1722)生产出来的,

13、这时手工地毯编织工艺经过充分发展而日臻完美。蒙古人在两个世纪以前还在统治着这个国家。 在萨法维王朝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手工编织中心,如伊斯法汗、塔伯利兹、科尔曼和卡桑等地都非常著名,这主要得益于波斯人民丰富而悠久的文化积淀及中世纪波斯灿烂的文化。 在17世纪末期,特别是18世纪中叶的时候,由于阿富汗的入侵(1721-1722)、萨法维王朝渐渐的衰落,这深深的影响到了整个波斯文化和地毯的编织艺术。这也是手工编织艺术衰落的原因。18世纪的工艺品缺少风格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连年战争。19世纪由于西洋诸国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塔伯利兹的basars地毯经销商不断的向欧洲出口地毯,从而大大的推进了波斯地毯业的发展

14、。在英国、德国和美国企业操作下建立了很多的地毯商店,尤其是“Ziegler”地毯公司得到了难以置信的发展,伊朗王国的地毯再一次誉满全球。 进入21世纪以后的地毯市场上,来自伊朗的地毯仍然广受青睐,特别是伊斯法罕地区出产的地毯最具收藏价值。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出产相类似的地毯,被人们总称为波斯地毯。,13,t课件,波斯地毯,14,t课件,现代地毯图案风格,现在派风格的地毯图案造型同根植于深厚传统文化沃土中的古典或民间地毯艺术的显著差别,表现在它是以工业与信息交融渗透时代,人们的思维活动及生活方式为创作逻辑起点的造型模式,并且是当代地毯艺术设计领域中最富活力的新贵一族,同时又是地毯市场

15、中颇为具卖点的产销主体。现代地毯图案风格,在艺术整体的把握上向来以不着浓抹和贵于创新而见长。因此,除上述共性之外。极难以既定的条框对其予以更加详尽的理论圈定及释义。在一般情形下,现代地毯图案风格属于一种具有历史局限的阶段性艺术设计作品。于是“宁愿光彩一时,不求辉煌永远”便成为现代地毯创作者共同恪守的艺术信条,亦是其追求新奇,浪漫的生动写照。,。,15,t课件,现代地毯,16,t课件,现代常见地毯的工艺制作方法,操作工艺: 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弹线、套方、分格、定位地毯剪裁钉倒刺板挂毯条铺设衬垫铺设地毯细部处理及清理 2. 活动式铺设:是指不用胶粘剂粘贴在基层的一种方法,即不与基层固定的铺设

16、,四周沿墙角修齐即可。一般仅适用于装饰性工艺地毯的铺设。 3. 固定式铺设操作工艺: 1) 基层处理:铺设地毯的基层,一般是水泥地面,也可以是木地板或其他材质的地面。要求表面平整、光滑、洁净,如有油污,须用丙酮或松节油擦净。如为水泥地面,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含水率不大于8%,表面平整偏差不大于4mm。 2) 弹线、套方、分格、定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各个不同部位和房间的具体要求进行弹线、套方、分格,如图纸有规定和要求明,则严格按图施工。如图纸没具体要求时,应对称找中并弹线便可定位铺设。 3) 地毯剪裁:地毯裁剪应在比较宽阔的地方集中统一进行。一定要精确测量房间尺寸,并按房间和所用地毯型号逐一登

17、记编号。然后根据房间尺寸、形状用裁边机断下地毯料,每段地毯的长度要比房间长出2cm左右,宽度要以裁去地毯边缘线后的尺寸计算。弹线裁去边缘部分,然后以手推裁刀从毯背裁切,裁好后卷成卷编上号,放入对号房间里,大面积房厅应在施工地点剪裁拼缝。 4) 钉倒刺板挂毯条:沿房间或走道四周踢脚板边缘,用高强水泥钉将倒刺板钉在基层上(钉朝向墙的方向),其间距约40cm左右。倒刺板应离开踢脚板面8-10mm,以便于钉牢倒刺板。,17,t课件,5) 铺设衬垫:将衬垫采用点粘法刷107胶或聚醋酸乙烯乳胶,粘在地面基层上,要离开倒刺板10mm左右。 6) 铺设地毯: a. 缝合地毯:将裁好的地毯虚铺在垫层上,然后将地

18、毯卷起,在接接处缝合。缝合完毕,用塑料胶纸贴于缝合处,保护接缝处不被划破或勾起,然后将地毯平铺,用弯针在接缝处做绒毛密实的缝合。 b. 位伸与固定地毯:先将毯的一条长边固定在倒刺板上,毛边掩到踢脚板下,用地毯撑子拉伸地毯。拉伸时,用手压住地毯撑,用膝撞击地毯撑,从一边一步一步推向另一边。如一遍未能拉平,应重复拉伸,直至拉平为止。然后将地毯固定在另一条倒刺板上,掩好毛边。长出的地毯,用裁割刀割掉。一个方向拉伸完毕,再进行另一个方向的拉伸,直至四个边都固定在倒刺板上。 c. 铺粘地毯时,先在房间一边涂刷胶粘剂后,铺放已预先裁割的地毯,然后用地毯撑子,向两边撑拉;再沿墙边刷两条胶粘剂,将地毯压平掩边。 7) 细部处理清理:要注意门口压条的处理和门框、走道与门厅,地面与管根、暖气罩、槽盒,走道与卫生间门坎,楼梯踏步与过道平台,内门与外门,不同颜色地毯交接处和踢脚板等部位地毯的套割与固定和掩边工作,必须粘结牢固,不应有显露、后找补条等破活。地毯铺设完毕,固定收口条后,应用吸尘器清扫干净,并将毯面上脱落的绒毛等彻底清理干净。,18,t课件,谢谢!,19,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