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4744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课程标准.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课程标准(试行)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工程制图与CAD绘图技术建筑工程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建筑工程类各专业学生掌握BlM建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建筑信息模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1 .依据建筑工程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

2、面向,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建筑信息模型建模与应用基本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2 .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建筑工程类专业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建筑业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3 .以建筑信息模型创建及其应用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创建建筑信息模型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

3、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知识,能创建基本建筑模型,运用BIM技术协助建筑工程设计与管理,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1 .知道BIM技术的核心价值体系与应用领域,理解BlM基本参数表达,能设置BlM软、硬件环境。2 .掌握BIM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用软件创建模型、处理模型,并对接其它相关BlM软件。3 .熟悉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能运用BIM技术协助建筑工程设计与管理。4 .通过BIM技术的运用,具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5

4、.具有BIM技术应用方面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成为建筑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五、课程内容与要求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考时参学BlM概述及建模软件BIM概述1 .了解BIM的含义,知道BlM的作用、地位及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现状;2 .了解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域发展的趋势以及对BlM技术人才的需求6建模软件1 .掌握BlM建模的软、硬件环境设置,能理解参数化设计的概念与方法;2 .熟悉相关BIM建模软件功能,知道不同专业的BIM建模方式,能说出建模流程BIM模型创建构件创建1 .掌握标高、轴网的创建命令,能准确的创建标高、轴网;2 .掌握不同构件(建筑)的

5、创建命令,如建筑墙体、建筑柱、门窗、楼地板、屋顶、天花板、楼梯、栏杆、扶手等,能按照要求创建实体;3 .掌握不同构件(结构)的创建命令,如结构墙体、结构柱、梁、结构板、屋面板等,能按照要求创建实体;4 .掌握不同构件(设备)的创建命令,如排水系统、暖通系统、电路系统等,能按照要求创建实体30构件编辑L掌握不同构件的编辑命令,如移动、复制、旋转、偏移、阵列、镜像、删除、创建组、草图编辑等,能按照需求编辑实体;2.掌握实体属性定义与参数设置方法模型标记、标注与注释1 .掌握并能描述标记创建与编辑方法;2 .掌握标注类型及其标注样式的设定方法;3 .掌握注释类型及其注释样式的设定方法BIM模型的出图

6、与渲染出图和工程量1 .掌握在BlM模型中生成平立视图、剖面视图,以及三维视图的方法,能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生成正确的视图;2 .掌握明细表的创建方法,能正确的生成各构件明细表;3 .掌握图纸的创建方法,能根据需求正确导出并打印图纸6深化渲染1 .了解BIM模型与渲染表现在深化方案中的设计运用;2 .掌握BIM模型的漫游动画及视图渲染方法,能浏览模型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考时参学BlM建模综合训练创建某小别墅模型1 .能识读某小别墅图纸;2 .能根据1+X”BIM初级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小别墅的创建,并进行成果输出12创建某办公楼模型1 .能识读某办公楼图纸;2 .能根据“1+X”

7、BlM初级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办公楼的创建,并进行成果输出BlM技术的应用BIM文件管理1 .熟悉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管理,能将常用建模软件与其他CAD软件对接并进行简单的模型分析;2 .了解其他BIM建模软件的基本理论及操作,知道不同BlM建模软件的区别与应用18基于BIM的建筑、结构设计1 .知道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流程;2 .知道基于BIM的建筑设计各阶段应用点;3 .知道结构设计基础知识;4 .知道结构BlM正向设计BIM招投标1 .知道BIM在建筑工程招投标、成本控制中的应用;2 .能运用相关软件(如:广联达GTJ)进行工程算量BlM项目管理1 .熟悉BIM技术在建筑施

8、工阶段中的应用,能选择合适的BIM技术管理工程,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域发展;2 .掌握BIM技术可视化与虚拟施工功能,理解并掌握建设全阶段各部门基于可视化平台协同工作的原理基于BIM竣工验收及运营管理1 .了解竣工验收中的BlM应用;2 .了解运营管理中的BlM应用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 .结合我国BlM发展现状,充分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2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不断探索适合中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结合不同

9、教学手段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与创造力。3 .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BIM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教师采用真实案例设计讲解,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和展示成果,教师辅助答疑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创新的能力。4 .组建BlM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选拔学生参加各项竞赛,推荐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将课堂、证书、赛训、实习等环节串联,培养出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BIM技术人才。5 .BIM技术是一个仍在持续发展且同时带来产业改变的新技术,应不断地通过对新观念、新技术、新案例经验的认识与思考

10、来学习,教师应时刻关注BIM技术应用的新发展,及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关注企业新动态,培养符合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域发展趋势、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优质人才。6 .将规范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等融入到相关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二)评价建议L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7 .采用独立建模、团队合作、分组汇报等形式,将评价主体扩大到教师、学生和企业,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课程,最后由教师评分、组间评

11、分、组员评价、企业评价四个部分综合构成总评。8 .注重及时客观地反馈评价结果,指出被评价者需要改进的地方,师生共同商讨确定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调节作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给予充分肯定、有效引导。()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1 .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标准。2 .建议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编排教材结构,每个工作任务都应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素质目标,立足行业岗位要求,根据每个任务设计相应的任务书和专题考核。3 .教材呈现方式应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反映建筑行业的新方法和新理念,体现科学性、时代性、针对性和职业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

12、于自主学习。(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1 .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同时要发挥教研组、中心教研室、名师工作室、行业指导委员会的团队作用,合作开发课程资源。2 .配置必备的专业工具书,开发项目任务书、学生工作页、实践操作指导书等文本资源;实训设备的数量及先进程度能充分满足实训教学要求。3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挖掘建筑行业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实训课程资源,构建企业为“第二课堂”,确保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考核与企业评价对接。4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开发教学课件,借助精品课程等网络化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七、说明本标准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编制,适用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各专业(三年制)学生。(开发人员及单位:潘靖、李翠,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娇,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余冬,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艾小玲,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宋程亮,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