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体会文章】让地方高校赋能乡村振兴.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806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工作体会文章】让地方高校赋能乡村振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乡村振兴工作体会文章】让地方高校赋能乡村振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乡村振兴工作体会文章】让地方高校赋能乡村振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工作体会文章】让地方高校赋能乡村振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工作体会文章】让地方高校赋能乡村振兴.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村振兴工作体会文章】让地方高校赋能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科技、人才、智力等优势,参与乡村振兴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作为区域高质量社会服务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在深入结合当地三农”问题特质、产业特色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难以替代的优势。因此,地方高校要主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发挥自身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首先,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助力乡村人才培养。一是开展技能培训。高

2、校是高学历和高层次人才聚集地,要充分依托自身系统、丰富的专业教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进行种植、养殖、手工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电商运营等技能的培训,提升乡村技术人员和劳动人员素质能力。二是补充师资队伍。通过“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基层就业政策,引导优秀毕业生投身乡村教育事业,选派优秀教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团,形成帮扶梯队,缓解乡村学校教师短缺状况。三是提高教育水平。高校及其附属中小学与农村基础薄弱学校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派遣优秀教师送课、送教到村,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开展集体备课、示范课程观摩、分享教学经验等,指导乡村学校教师备课、评课、研课,提高教学能

3、力水平。其次,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助力乡村产业兴旺。一是开展技术输出。高校拥有较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科研平台,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大部分学科专业更是与当地产业密切相关,可以直接派遣科研技术人员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和生产技术,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结合帮扶地区产业需求和学校技术优势,大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实体项目等建设,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发挥智库作用。依托丰富的文献馆藏资源、现代化信息收集分析技术,组织多学科背景的专家、教师和学生组建研究团队和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的产业规划、政策分析和决策评估等方面建言献策。最后,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一是

4、深化校地共建。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在争取政府政策、资金等的支持方面有较强影响力,可以通过建立完善校地共建工作机制,与地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二是强化校企合作。借助产教融合优势,引导合作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市场主体到乡村布局,推动乡村纳入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战略,解决乡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等问题,拓宽农村人口增收渠道。三是推进消费扶贫。挖掘高校师生自身消费潜力,通过设置学生餐厅扶贫窗口、校园扶贫专柜,开展优质农产品进校园活动等,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建立消费扶贫长效机制,把扶贫产品的销售、贫困群众的增收与师生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问题结合起来,让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摆上师生餐桌,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