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989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评促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评促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以评促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以评促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以评促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评促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评促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评促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和空间,农业发展事关民族复兴战略全局。近年来,农业保险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制度保障中重要的强农惠农工具和风险管理手段,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重要的稳定性政策工具,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农民增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7年我国实施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中央制度以及地方实施细则不断出台完善,经过15年发展,在保费补贴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已经成为全球第一。2021年12月,财政部修订出台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2、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优化了补贴政策、统一了补贴比例,在明确中央财政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方面的支出责任的同时,也对保费补贴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提出以评促改,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助推我国农业保险健康快速发展。一、保费补贴品种目前,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由中央、省、市以及县区四级政府共同承担,每级财政部门可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地区保费补贴品种进行差异化规定。根据财政部管理办法,中央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险种标的为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生态安全的主要大宗农产品,以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确定的其他农产品,主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森林及涉藏特定品种等四类17种险种。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3、作为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中国畜牧业大区,2020年,自治区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提出要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推广肉羊、肉牛、优质牧草、杂粮杂豆等和关系全区农牧民生产生活的保险品种和三少民族地区特种养殖保险品种,开展草原保险试点等,并鼓励各盟市因地制宜开展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保险。根据自治区2022年保费补贴实施方案,以种植险为例,内蒙古自治区保费补贴的险种增加了温室、大棚及附加棚内作物、乌兰察布市商都县露地蔬菜等本地区特色险种。二、当前保费补贴存在的问题经整理分析各地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审计及绩效评价工作结果及报告文件,当前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中主要存

4、在以下几方面问题:L预算管理与执行方面部分地区财政部门由于财力紧张等原因,难以足额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配套任务,未将补贴资金纳入同级预算管理,造成拖欠保险经办机构补贴资金,或者地方承担比例不符合上级政策要求。部分地区为避免上级拨付的补贴资金被收回,在保险经办机构尚未开展该类承保业务的情况下,就不考虑承保进度及签单情况,超进度拨付补贴资金。2.相关政策落实方面部分地区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不足,农户参保意愿不强,导致部分地区农业保险覆盖率与政策目标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地区存在保单信息混乱、不准确的情况,如保单投保标的信息不准确,投保人不准确,种植业投保面积大于村土地确权面积、保单上投保人已死亡或被他

5、人借用身份投保等。3 .资金安全方面部分地区农业保险工作存在费用管理混乱,违规列支与农业保险无关的费用,违规使用资金等情况。部分承保机构存在虚开假发票、虚构物品和业务支出,套取农业保险防灾减损费用资金等情形。部分地区投保人存在通过篡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虚增种植面积等方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及理赔资金的情况。4 .保费资金绩效评价方面部分地区保费补贴资金绩效评价实务操作过程中,绩效评价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存在轻业务预算提报、重财务预算下达的惯性思维,地区主管部门忽视自身绩效评价主体职责,相互推诿。各地区预算绩效体系建设不完善,预算绩效编制水平参差不齐,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

6、指标及评分标准设置随意,绩效评价结果对实际工作没有指导与支撑意义。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绩效评价结果停留在反映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层面,对资金使用和支出管理的参考作用、导向作用、制约作用和对单位制度建设的反馈支撑作用还未得到充分体现。三、保费补贴绩效考核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据统计,2021年,中央财政全年共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333.45亿元,较上年增长16.8%,为超2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亿元,成为系牢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带”。在此背景下,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绩效考核工作,对于保障农民利益、实现正向激励、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保费补贴绩效评价工作的

7、流程包括前期对接、资料收集、资料分析、调研及访谈、评价打分、形成绩效评价报告等。为推进各地区保费补贴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在保费补贴绩效考核工作中,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内容:L利益相关者权责的划分保费补贴实际工作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部门包括地方财政部门、农牧部门以及承保单位。在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应当根据现行农业保险及保费补贴相关政策,厘清各方面职责,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分析各方工作及管理效率。对地方财政部门而言,主要工作内容即按照上级及本地区保费补贴政策,对所涉及的补贴资金进行拨付,应主要考核财政部门履职尽责相关能力(包括统筹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资金管理能力等)。因此针对地方财政部门的工作,应

8、主要关注财政部门的部门管理制度、资金拨付文件、资金拨付证明等文件档案,并将年度的补贴资金拆分,将地方承担的补贴资金与地方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进行对比,全面考虑地方实际资金管理及使用能力。对地方农牧部门而言,作为农业保险的实施机构,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投保理赔行为,但是应该承担行业主管部门相应的管理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对农牧部门的调研及考核工作中,应主要关注其制定的针对保费补贴政策的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是否设立了年度目标并对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保费补贴政策的实施跟进及监督检查情况等。对承保机构即保险公司而言,作为农业保险实际的服务单位,是政策的具体践行者,因此应当作为调研工作的主要对象。对承保机构而言,对

9、其主要的考核指标包括风险控制、服务体系以及业务规范等,具体的调研内容应当包括政策落实情况、档案管理情况、人员及基层服务机构设置情况等。2 .承保机构调研资料的获取在农业保险实际工作过程中,财政部门所掌握的资料基本为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资金下达与拨付情况,关于农业保险的投报规模、保费收入、业务开展、赔付情况等详细数据均需要从承保机构即保险公司取得,因此,能否从保险公司获得全面、清晰、准确的数据资料,决定了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在保险公司调研及资料收集过程中,应当关注以下基础数据的获取:机构、人员及设备配置保险机构在其所承保地区的分支机构及基层网点的设置情况、场所规模、专职及兼职人员配置、保险车辆配备等

10、情况。承保情况保险机构在其所承保地区的保险险种、保费标准、承保数量、保费收入等。理赔材料保险机构在其所承保地区的理赔报案记录、查勘和定损记录、决案记录、理赔数额和统计数据等,以及投诉处理记录及回复文件等。防灾减灾和风险防控保险机构针对其所承保地区的防灾减损机制文件、防灾减损预算列支、支出和使用情况、风险预案、大灾准备金和再保险购买情况等。3 .数据真实性的核查完整的调研资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保险及保费补贴的基本情况,但针对承保机构评价指标的评分依据和数据来源,应当考虑采用现场和非现场工作结合、多方数据互验的工作方式,在查验保险公司档案文件的同时,也要通过现场调研及走访等了解实际情况,综合后进行评分。摸清保险公司的基本承保理赔情况后,可以随机选择赔付率比较高的地区,抽取部分村镇进行现场调研,通过座谈和现场调研的形式了解养殖户对政策是否认可;对保险公司的工作和服务态度是否满意;保险公司是否按规定开展了宣传及公示、保险公司理赔效率及结果是否符合协议要求等,同时还可以选择几家养农户去家里比对承保的标的,对保险公司的台账真实性进行复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