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31327.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5868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3132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3132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3132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3132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3132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313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31327.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 姓 名 学 号 所在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3年4月5日 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摘 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 ,我国农业的基础作用日益突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不遭受意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农村的自然灾害补救主要是依赖国家财政补助, 商业保险补救成分非常低,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村商业保险甚至没有涉及。但是单一的救助渠道并不能满足救灾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

2、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对于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与特殊性入手,在认真了解我国农业保险的概况和现状之后,全面探讨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着农民保险意识不强、农业保险收入低风险大、人才技术缺乏、组织体系不健全、立法不完善等问题,并从农民、保险公司、保险经营体制、国家、立法等方面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路径选择。关键词:农业,农民,农业保险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bstract In the new stage of economi

3、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basic role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Our country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most seriously affected by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world, and thus pass the huge risk in agr

4、icultural production, protect the farmers life ,property and economic results from accidental damag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ecause our country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not perfect, at present the rural natural disasters remedy mainly depend on the state financial subsidies, the remedial compo

5、nent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is very low, and in the economic underdeveloped areas, the rural commercial insurance did not involved yet. But single relief channels do not meet the needs of disaster relief, therefore, developing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ura

6、l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and removing farmers trouble back at home, and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necess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earnest after

7、 underst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statu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our country, like farmers insurance awareness is not strong, lo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come risk, lack of talent technology

8、, organiz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imperfect legislation and other issues, and from farmers, insurance companies, insurance management system, the respect such as countries, legislation for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velopment provides a reasonable path selection.Key words: Agriculture

9、, Peasant, Agricultural Insurance 1绪 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的发展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日常生活中,农业风险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农业保险是专业处理农业非系统性风险,把各方面用于农业的风险准备基金,通过保险和被保险的责任契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发挥补偿风险损失作用的制度。因此,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保险和农业保险)之一,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业灾害损失、创

10、造良好农业生产环境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措施的重要手段。深刻认识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重大意义,对推动农业保险工作和农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其原因主要有农民收入不高、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及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等,应努力从以上方面着手改进,促进中国农业保险业的发展。1.1研究背景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我国农业保险已经逐步发展壮大并且成为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传导到农业生产一线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受到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也是年年攀高。随着农业保险日益重要的作用,政府和广大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农业保险的地位。从2013年3

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上,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重视。尽管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与成效,农业保险的发展也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有的学者认为这主要是中国大环境、大市场的弊端,有的学者认为主要责任应该在于政府,政府没有做好相关立法及扶持工作,还有的学者认为是我国保险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跟发达国家还存在极大的差距,大家的侧重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各不相同。1.2研究目的和意义近年来,中央提出要加快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将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方式的创新,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农业生产面

12、临巨大的风险,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农业保险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保障,造福广大农民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快农业保险发展十分必要和紧迫。我们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概况的了解,认真找出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为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献计献策,更快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从而造福广大农民、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构建和谐社会。1.3文献综述 农业保险问题的涉及面甚广,不光是对农民关系重大,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牵制国民经济的增长,因

13、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国目前对农业保险的研究有很多,范围也很广,大的方面诸如丁浩、李晓亮在我国农村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一文中,对目前我国农村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农村保险的发展对策提出了详细的意见,在对开拓农村保险市场 促进农村保险事业发展的探讨一文中,从农村保险的重大意义着手,浅谈了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然后具体分析了我国农村保险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完善和发展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对策;同时,也有具体到某一方面,如有很多文献都是研究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紧迫性及对某一省市农业保险现状的分析。如在杜丹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一文中,就是以湖北省恩施州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

14、保险发展水平进行业务情况、保费增长、销售情况的分析,发现农村地区保险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开发农村地区保险市场的对策。但是对于专门研究农业保险的发展路径问题的相关文献还是少之甚少。本文综合了以前学者的各观点进行阐述,从农业保险的必要性着手,综合分析了各个方面的原因,全面地表述了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路径选择。2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和特殊性2.1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农业保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外农经专家认为:农业科技、农业投入、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现代农业承受着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的威胁,这些风险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到

15、我国农业和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处在一种极度不确定性状态下,客观需要创建一种转移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的风险管理机制,于是现代农业保险应运而生。农业保险的发展,对稳定农民生活,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211农业保险对农民个人的影响 农业保险可以使投保农户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可以转移和分散农业可能遭受的各种自然风险,保障我国农民的基本农业收益,采取政府和个人双方共同承担保费、由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共同分担损失、以赔偿支付的方式保障农民生活的稳定。 212农业保险对农村

16、经济的影响 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再生产,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性,保护农业资源。同时,农业保险有调节农村经济、稳定物价的作用,因为农业保险的实施,可以使大额的不定的农业风险损失,转化为小额的固定的农业保险费的缴纳,可以节约部分开支。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帮助农民及时恢复生产,也可以稳定农产品物价水平,保证社会对农产品的正常消费。 213农业保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波动是引发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农业上因风险造成的损失,不仅会导致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不稳定,更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不稳定状态。相应的,农业保险在直接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间

17、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农业保险的介入,会使农业生产者尽快恢复生产,从而保证农产品的供给和价格的稳定,安定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社会生活。2.2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除具有大众风险分散工具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一些特殊属性,并为农业保险的开办带来了特殊困难。221农业保险标的分散农业保险点多、面广、线长,经营比较分散,加之农村交通不便,给农业保险的展业、承保前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造成了极大困难,仅靠经办公司自有人员、装备等,无法实现逐户承保和逐地查勘。22 2道德风险难以控制道德风险分为“事前道德风险”与“事后道德风险”。由于农业保险参保时间集中,被保险人数量庞大,保险公

18、司无法控制每一个被保险人的投保行为,使被保险人在投保时有漏洞可钻,产生投机获利心理,出现虚保、冒保、替保、垫保等违规投保行为,衍生了“事前道德风险”。另外,由于农业保险常发生大范围出险情况,保险公司短时间内无法全部了解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只能依赖于投保人的报告,无灾报损、小灾大报、串换标的等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导致了“事后道德风险”。223逆选择现象较为严重在农业保险投保期间,农民往往根据上一年或本年度灾害发生情况来选择是否参保,或有目的地投保风险较大的标的,使危险集中。大量逆选择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被保险人的利益,且导致保险公司赔偿金额剧增,甚至造成收不抵支,农业保险发展也无以为继。种植业保险逆

19、选择主要表现在选择发生自然灾害频率高的区域或作物投保,畜牧业保险逆选择主要表现在选择老、弱、病等危险大的标的投保。224农业巨灾风险难以规避常规商业保险为规避“巨大风险”,一般约定战争、骚乱、核爆炸、地震,甚至酒驾等均不属于保险责任,有效保证了特大灾难性事故不会造成重大影响。农业生产的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规则性、突发性、损失巨大等特性,“特大灾难性事故不会发生”这一可保条件不能满足,从而使农业保险的超赔风险始终存在。如:2012年马鞍山市共承保小麦82万亩,保费930万元,4月来受阴雨日较多、湿度较大等天气影响,小麦大面积发生赤霉病,截至7月底,保险经办机构定损受灾面积

20、18万亩,保险赔款1344万元,超赔414万元。225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对于农业保险而言,参保农户种了几块地,每块地种什么品种,地块的名称、位置、边界四至,每块地的品质特征及风险程度等信息只有农户自己知道,保险公司目前尚无法做到全面详实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以吉林省榆树市为例,农作物种植保险年均参保农户20万户,以每户平均5块地计算,年参保地块100万块。受农作物生长周期限制,每年的承保、理赔时间分别只有1个月,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保险公司是无法在短时间内甄别和掌握的。226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使其必须首先予以考虑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

21、性及由此产生的高费率,使保险公司的有效供给与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二者利益难以达成一致,形成有效保险需求,市场运作方式因此失灵。政府通过运用法律、政策、行政资源、财政补贴等手段来进行干预,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227农业保险专业性强农业保险涉及植物学、畜牧学、气象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需要专业人才支撑。但放眼我国各地开办的农业保险,由于近10年农业保险业务的萎缩,直接导致了大量农业保险人才流失,有着丰富农业保险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通常的情况是:懂保险的人不熟悉农业,而熟悉农业的人又不懂保险,培养真正既懂农业又精通保险的人才尚需时日。这就给开展大规模的农业保险业务带来了诸多困难。换句话说,我们

22、是在摸着石头过河。3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3.1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的概况农业保险在抗灾减灾、灾后恢复再生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以及保障农民收入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经起伏,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农业保险开始起步;八十至九十年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完全商业运作效益低,农业保险日益萎缩;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央将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重新提上了日程;2007年中国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开始提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同时地方政府给予配套补贴,在遵循“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及“低

23、费率、保成本、广覆盖”的原则下,中国农业保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3年3月1日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更是细化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措施,国家将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这对规范农业保险活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支撑。 目前中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 2012年我国农业保费收入为240.6亿元,同比增长38.3%,支付赔款为148.2亿元,为1.83亿农户提供风险保障9006亿元,承保户数同比增长8%,承保农作物9.7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40.2%,同比增长23.2%,较2007年提高了近5倍。2007年至2012年,中国农业保险6年内累计

24、保费收入超过84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76%,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规模仅次于美国;共计向7000多万农户支付保险赔款超过400亿元,户均赔款近600元,占农村人均年收入的10%左右。黑龙江垦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安徽省农作物总承保覆盖面达72%。全国水稻保险的平均承保覆盖率达到49%,农业保险主要险种基本覆盖了所有粮食主产区。2012年农业保险深度约为0.46%,相较于2011年的农业保险深度0.37%有了一定提高。保费收入不断增加,成本险种已经覆盖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各个方面。据保监会统计,中央财政累计给予农业保险费补贴264亿元,各级财政对主要农作物的保险费补贴合计占应收保险费的比例达

25、80%。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在覆盖面积稳步扩大的同时,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承保品种不断增加,除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品种外,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及支持适应农民需求的蔬菜、特色品种及农房保险等。与此同时,市场经营主体也不断增加,每个粮食大省基本上有两家以上的农业保险经营机构,达到经营总体风险可供和适度竞争局面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同时,也必须指出,我国农业保险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仍面临许多制度和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我国尚没有一个在国家层面上组织领导全国农业保险工作的机构,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制度保障、风险评估区划等许多基础性工作亟待加强、全省一个费率的粗放模式

26、亟待改进、农业保险产品单一等。32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321农民收入不高,保险意识不强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各户实行分散经营,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大,因此农民收入不稳定且普遍较低。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末中国农村人口为6422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7.43%,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但在扣除必须缴纳的各类税费、子女教育费用、生活开销、购买化肥农药饲料等必需品外,真正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很少。有关调查显示:按农业受灾损失率制定的农业保险费率一般为8%至10%,甚至更高,而农民可以承受的保险费率仅为,大大超过了农民的承受

27、能力。虽然有的险种价格相对便宜,但保险期限短,续保不够方便,农民自然不热衷。目前中国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事物速度较慢,特别是部分地区仍受到“养儿防老”、“靠天吃饭”等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投保保险是加重生活负担,没有认识到办理保险是转嫁农业风险、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农业保险的意识淡薄,这就造成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不高,使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限制了农业保险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导致农业保险发展滞后。322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保费收入低、风险大,影响了对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中国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低、赔付率高、

28、风险大,政府对其财政补贴又很少,农业保险连年亏损,许多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意经营此类业务。据保监会提供的统计数字:2012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40.6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38.3%,全年支付赔款148.2亿元。目前只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和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这与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很不相称。同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近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保险赔付率达到88%,而农业保险盈亏平衡点上赔付率是70%,远远高于平衡点上的赔付率,业务逐年萎缩。因此商业性保险公司无法获得直

29、接经济效益,这就很难刺激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在萎缩的供给和低迷的需求状态下,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323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的矛盾 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特别是在资金方面的资助,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政府的支持是有限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保险将面临资金不足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在理论研究上也相对滞后,在实践中发展缓慢,农业保险方面的统计资料不详。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才,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而农业保险经营上的复杂性、艰苦性,也导致人才更是奇缺。 324道德风险难以控制 道德风险分为“事前

30、道德风险”与“事后道德风险”。由于农业保险参保时间集中,被保险人数量庞大,保险公司无法控制每一个被保险人的投保行为,使被保险人在投保时有漏洞可钻,产生投机获利心理,出现虚保、冒保、替保、垫保等违规投保行为,衍生了“事前道德风险”。另外,由于农业保险常发生大范围出险情况,保险公司短时间内无法全部了解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只能依赖于投保人的报告,无灾报损、小灾大报、串换标的等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导致了“事后道德风险”。325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够健全 中国目前的农业保险组织不够健全,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原保险。中国虽在少数几个省份开办农业保险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在

31、全国范围内仍然较小,不能够充分利用中国商业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众多的优势;而且,险种数量少,种类不全,在险种的开发上缺乏因地制宜的灵活性,保险业务层次少、组织形式单一、方式方法死板,缺乏生机和活力,未能充分调动保险人、投保人的积极性。中国农业保险缺乏灵活的组织形式,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的农业保险由于高风险者的存在要求较高的保险费,而低风险者因为不甘支付高于分担其低风险所需要的保费不愿参与农业保险。另外没有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农业保险的发展缺乏组织保障,发展后劲不足,不能有效地调动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对农业保险的要求,

32、导致农业保险发展滞后。326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保险是一项法律性很强的工作,中国现行的保险法由于制定时间较早,涉及农业保险内容较少,没有根据现在农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及时修订并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发展缺乏法律法规保护。由于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农业保险目标不明确,范围涉及面窄,没能覆盖所有的农业领域,不能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没有设立明确的部门或再保险机构,缺乏风险分散机制而处于经常亏损的境况,严重挫伤了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同时,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法,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农业保险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影响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另外中国缺乏有效的农业保险政

33、策倾斜和支持。国际上农业保险发展较好的国家,政府对农业保险都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如实行免税政策、对保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政府出面制定和实施农业保险计划等。而在中国,农业保险除了免除营业税外,国家尚无配套政策予以扶持。4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路径选择41提高农民收入,增强保险意识,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打好基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力度,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科学种田的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保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力宣传保险知识、投保的好处,使农民更新观念,增强保险意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34、针对在农业保险初期农民农业保险意识不强的情况,可通过广播、电视有针对性地宣传保险知识,还可以通过赞助文艺演出、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开展宣传,在活动过程中提供保险咨询服务,宣传保险知识,让农民群众认识保险、亲近保险、自愿参加保险,以提高其保险意识,达到普及保险知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还可以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保险形式,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种植业、养殖业实行强制保险,国家可给予一定保险费补偿、政策补贴等,对其他农产品则采取自愿保险的原则。42保险公司要转变观念,针对农业保险要进行改革创新在组织形式上创新,鼓励专业性农险公司、相互制农险公司、地方政策性农险公司、商业保险公司、外资保

35、险公司等多种组织形式的市场主体经营农险业务;在产品上创新,保险公司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开发更多满足农民需要、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在服务上创新,保险要覆盖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特别要做好防灾防损等前置性服务;在销售渠道上创新,保险公司要将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相结合,创新销售形式,扩大保险产品覆盖面。保险公司需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业务的基础管理和制度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农业保险业务承保、理赔流程不断优化,实行分类差异化管理,探索引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农业保险业务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建立完善风险识别体系、监控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理赔合

36、作体系和风险分散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确保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43针对农业保险的特点增加保险品种,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了解农民需要哪些保险、经济承受能力如何、目前提供的保险产品有哪些缺失。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细分市场、细分客户,针对不同市场和客户综合分析,对农业保险产品进行改造和创新,尽量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农业保险需求。唯有目标明确,产品合适,才能有效开展农险业务。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着力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所造成 的损失,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市场供应。我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发生灾害的频率高、范围广、 损失大。而且,农业容易受到不利气候、病虫害等自然

37、灾害的影响,是风险较大的产业。如果缺乏规避自 然灾害风险的手段,在农民承担风险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许多农业经营者就会担心遭遇突发性自然灾害和 相关灾害,不敢也不愿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影响农产品的供应,也会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稳定。因此,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就显得十分重要。44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的改革 保险公司在全力做好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地方特色的农险业务,并以农险业务为切入点,以小额保险为突破口,协调推进涉农保险业务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业保险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渗透度。考虑到整个行

38、业的特点和农业的特性,农业保险不能简单地采取与其它保险相同的方式,应当建立多层保险与风险分担、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和风险防范机制。在多方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形成保障合力,不仅能促进农业保险强农惠农,还可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健康平稳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症结在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扶持之间的矛盾。纯粹由商业保险公司办农业保险,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农业保险业务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成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才具有可行性。通过创建新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调整保险产业结构,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尽快形成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45加大国家政策支持与财政扶持 国

39、家应将农业保险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主动引导保险公司,实现有效的供需搭配,并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推广体系,鼓励农民积极参保,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将农业保险发展为一项农村反贫困政策,借助农业保险来达到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目的。作为对农民遭受天灾后的补偿,农业保险一定要由国家财政来扶持,但在具体实施中要量力而行。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财政支持型农业保险体系,包括利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以及其他技术支持来发展农业保险。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农业保险经营的经验,国家财政应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实行财政、税收方面的支持。以下

40、给出两点建议:(1)免除经营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业务的全部营业税和所得税;(2)允许经营主体从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准备金,以增加经营主体的资金实力。46加快农业保险的相关立法 农业保险法是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保证和依据。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鉴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在实践农业保险时不应用或不完全应用针对各种商业保险而制定的保险法,而要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及其实施细则,确定农业保险经营的基本法律依据,以保证农业保险体系的顺利建立,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我国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予以扶持,因此,国家应根据农业保险非商品性、政策性等性质,加强农业保险立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农

41、业保险的地位、作用和性质,以及政府在农业保险实践过程中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并借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这对于规范我国的保险市场,区别管理不同性质的保险活动,逐步建立农业保险补偿体制,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加强农村市场经济的基础建设,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5结束语做好农业保险工作,对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提高防灾抗灾和灾后恢复能力,实现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目标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险还通过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风险保障,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改善农业和粮食生产信贷条件。2013年3月正式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强调国家对符合

42、条件的农业保险实施财政保费补贴政策,农业保险依法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支持保险公司建立适应农业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基层服务网络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对投保农业保险的农业生产组织和个人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以及对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作出了原则性安排等等。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农业保险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明确了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原则;根据农业保险的潜在风险、业务操作及经营结果等方面的特殊性,规定了农业保险的经营规则。这使得保险机构可以依法经营,农民权益可以依法得到保障。我国的农业保险在过去短短的几年里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前景仍十分广阔。希望各市场主体在未

43、来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规模的同时,积极应对风险快速累积对产品、服务、资本、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从而抓住发展的机遇,促进我国农业和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致 谢在准备论文的阶段,才逐渐感觉到自身专业知识的短浅缺乏和经验积累的不足,回首四年来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内心感慨万分,难以言表,有喜有忧,有欢有愁,有快乐有忧伤,有成功有失败。人生有许多际遇与选择,高考志愿选择就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步转折,我选择了湖北工业大学,选择了经济与政法学院,我不后悔,我很自豪。感谢刘应元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宝贵建议和悉心指导。从论文的选题方向、内容的确定目标、研究方法的明确到整体的轮廓与布

44、局,甚至论文字字句句的斟酌,都倾注了导师的心血与希望,与老师相处愈久,愈能体会到老师的人格魅力及为人师的辛苦。接下来要感谢09保险的班主任付老师及全班同学,感想大学四年来你们给予我的无丝帮助,让我体会到团体的温馨与力量,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成长,谢谢你们!你们永远是我亲爱的兄弟姐妹,愿我们友谊万岁。最后,衷心感谢参加论文预审、评阅和答辩的各位老师,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刘婉清 2013年4月参考文献1 李选芒,杨卫军,郭晨阳.农业保险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J.农业经济,2009(4) 2 黄凌.由我国现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引发的均衡制度思考 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 3冯登

45、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第一版4宋英杰中国农业保险概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第一版5李军农业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6保监会要求保险业紧跟农时做好农业保险N农民日报,2012467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意义重大J中国财政,2008(17)8陈景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工作R 中国经济网,20089刘扬,纪宏.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保险需求的对应分析 J.经济学动态,2008(2)10 杜丹.农村报讯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农村金融与保险,2009(6)11 丁浩,李晓亮.我国农村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N.企业导报,2012-7-2612杨光浅谈我国农业保险的机遇与挑战N金融时报,2013-3-2713张乐春我国现阶段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C 中保网,2013(4)14袁连生,范静我国农业保险研究文献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15 WANG Ziyan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