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核病防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结核病防控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课件.,1,学校结核病防控,t课件.,2,2016年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职业构成,t课件.,3,学校结核病防控相关文件,(一)四川省卫生计转发转生委、四川省教育厅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1719号)(二)巴中市卫生计转发转生委、巴中市教育局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巴市卫办发201723号),t课件.,4,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实行),一 、明确教育、卫生部门的职责分工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卫生、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
2、监督和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做好结核病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格局。,t课件.,5,1、卫生行政部门,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实行目标考核;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对策、措施;组织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制订本地区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方案,组织开展学校结核病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辖区内学校结核病疫情信息;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学校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t课件.,6,2、教育行政部门,配合卫生等部门,制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学校结核病防控
3、对策、措施;督促落实学校结核病疫情报告制度;检查督促辖区内学校落实各项结核病防控的措施;配合卫生部门监测辖区内学校结核病发病情况,适时发布健康提示;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的处置等工作。,t课件.,7,3、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与辖区内学校结核病防控联动机制,指导学校落实各项具体防控措施。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为学校提供结核病防控工作培训等业务技术指导;监测分析学校结核病疫情,及时向学校通报辖区内结核病疫情信息;负责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处置;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管理;协助教育部门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的健康教育。2.医疗机构负责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报告和转诊;及时向当地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通报结核病患者信息;在学生结核病患者就诊和治疗过程中,开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负责学生结核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规范化治疗。,t课件.,8,4、 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将结核病防控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结核病疫情报告人;配合卫生部门对校医等有关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结核病暴发疫情处置等工作。,t课件.,9,二、学校结核病常规预防措施,(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措施 1.对学校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协助开展健康教育。与教育行政部
5、门共同开展对学校校医、卫生保健教师的业务培训,协助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工作,定期对辖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t课件.,10,2.为学校师生健康体检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幼儿园、小学、初中新生入学体检需查看卡介苗(BCG)卡痕,并询问是否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对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者开展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高中和大学新生入学体检和教师常规体检需询问是否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对体检发现的PPD试验强阳性者(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有水疱)、可疑症状者或胸部X线检查异常者进行3次痰涂片检查,对痰涂片检查阳性者进行痰培养和抗结核
6、药物敏感性试验。,t课件.,11,3.加强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主动监测。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要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结核病专报系统开展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主动监测,分析学校结核病发生、流行趋势,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对学校报告的疑似肺结核病例,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核实。,t课件.,12,(二)学校措施1.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宣传展板、黑板报、宣传窗,或开展讲座、播放影像制品等形式,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提高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t课件.,13,核心知识包括:(
7、1)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3)得了结核病,应当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4)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6) 咳嗽、打喷嚏掩口鼻;(7) 不随地吐痰;(8)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9)养成开窗通风习惯;(10)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t课件.,14,2.创建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特别要做好教室
8、、宿舍、图书馆(阅览室)、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保洁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落实学校健康体检、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t课件.,15,三、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管理措施,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是指在学校内发现结核病确诊病例,但未达到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应当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t课件.,16,(一)医疗卫生机构 做好疑似结核病病例的确诊筛查密切接触者根据确诊病例的病情,开具休学诊断证 明。符合下述病情条件之一者,可开具休学诊断证明负责确诊病例的治疗管理适时开具复学证明,t课件.,17,符合下述病情条件之一者,可开具休
9、学诊断证明,菌阳肺结核患者(包括涂片阳性和或培养阳性患者);X线胸片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广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阴肺结核患者;具有明显的肺结核症状。,t课件.,18,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开具复学证明,菌阳肺结核患者至少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t课件.,19,(二)学校措施做好确诊病例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密切关注与
10、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的健康状况休学和复学管理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不需休学的结核病病例的管理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对结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t课件.,20,休学管理 根据县级及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的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结核病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休学学生可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并接受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管理复学管理 患病学生经治疗康复并取得治疗地县级及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后,方可复学,t课件.,21,四、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一所学校在同一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病例,或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时,分管该校的县级卫
11、生行政部门应当考虑是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核定事件,并确定事件级别。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也可根据防控工作实际,按照规定工作程序直接确定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预案进行处置。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在落实上述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疫情监测、密切接触者筛查、病例治疗管理、环境消毒、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危害和影响。,t课件.,22,(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强化措施。在学校的支持配合下,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指导发生疫情的学校强化晨检、因病缺课登记
12、及追踪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配合学校做好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t课件.,23,(二) 学校强化措施。 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强化开展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防治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消除其恐慌心理加强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每日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高等院校要建立健全宿舍、班、院(系)、学生处和校医院等学生健康状况信息收集报送渠道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现场调查、密切接触者筛查以及确诊病例的治疗管理等工作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公共场所通风等措施,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场所的消毒工作落实医疗卫生部门要求的其他防控措施,t课件.,24,五、学校结核病防控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13、,认识不足,对防控工作重视不够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发病后不及时就医,或确诊后隐瞒病情新生入学体检未落实到位(部分地区取消体检),不重视平时病人发现工作疫情发生后,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制度未真正贯彻落实,不能及时主动发现病人学校未按照规定要求配置校医,校医资质达不到要求学生学习紧张、压力大,营养差,容易发病学生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室内通风不良,t课件.,25,结防机构结核病防控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学校结核病疫情未开展主动监测与教育部门合作和疫情信息通报机制不健全首发病例发生后,未及时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控制处理 医疗机构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疾控机构、教育部门疫情信息交流沟通不够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信息不规范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不规范病人出院后未进行规范的转诊,t课件.,26,谢 谢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