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9186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第三节 实践与认识,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二、认识的本质的本质与过程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目录,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实践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二)实践的基本特征第一、直接现实性。第二、自觉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三)实践的基本结构第一,实践主体: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实践活动的

2、人。第二,实践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第三,实践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三)实践形式的多样性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第二、社会政治实践第三、科学文化实践,(四)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认识的本质与过程,(一)认识的本质认识在本质上是以实践为基

3、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第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第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第三,辨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应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二)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三)从认识到实践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第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实践、认

4、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发明家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经历了8000多次的失败,才找到了合适的电灯灯丝。,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第一,是指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第二,是指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近似性、有条件性。,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1

5、、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2、真理和谬误的统一: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3、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因而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寻找,思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认识的对象,也不能直接回答认识是否与其符合。检验真理

6、的标准,必须是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实践。,真理的检验标准,(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拿到实践面前、并通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1、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即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2、承认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过程,即承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

7、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二)价值的基本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1、价值评价的概念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是人的意识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的联系。,2、价值评价(评价性认识)与科学认识(知识性认识)的不同的特点:1)认识的对象不同。科学认识以客观事实为对象;价值评价则以价值或价值事实为对象,即以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所具有的效用或意义为对象。2)认识的内容不同。科

8、学认识以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为内容;价值评价则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内容。3)认识的目的不同。科学认识的目的在于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弄清客观事物“是什么”和“怎么样”;价值评价的主要目的则是要认识和评判客观事物对人的效用和利益,以便有效地改造事物和利用事物为自己服务。,(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真理原则: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2、价值原则:就是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四)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

9、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而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则起着错误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辩证关系认识活动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辩证关系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有条件的,一是认识条件,二是实践条件。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一)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二)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三)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正确把握二者的创新关系,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新时代的新实践,不断推进新时代的理论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