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基础及常见真菌的鉴定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9491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17.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菌基础及常见真菌的鉴定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真菌基础及常见真菌的鉴定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真菌基础及常见真菌的鉴定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真菌基础及常见真菌的鉴定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真菌基础及常见真菌的鉴定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菌基础及常见真菌的鉴定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菌基础及常见真菌的鉴定课件.pptx(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真菌基础及常见真菌的鉴定,答嵘检验科,内容,真菌学概述,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真菌,引起侵袭性感染的真菌,1,2,3,西安交大一附院,真菌的概念,真菌(fungus)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典型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无光合色素。细胞壁含几丁质和纤维素。,西安交大一附院,真菌的特点,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多数无害,甚至有利。有些真菌也是造成动植物病害的病原,与医学有关的约数百种,少数真菌可以引起人类感染性、中毒性及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或应用激素、抗癌药物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原因,机会致病真菌感染也

2、明显增多。,西安交大一附院,真菌的分类,真菌分类的主要依据为:有性生殖的各种器官 无性菌丝和孢子及菌落的形态等特征 最新的真菌分类是把真菌界分为四个门。,西安交大一附院,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真菌比细菌大,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低倍或高倍镜就可见。真菌菌体外有一层坚硬的细胞壁;其细胞膜含固醇而细菌无。,西安交大一附院,真菌的形态学变化,单细胞真菌:圆形或卵圆形,常见于酵母菌或类酵母菌多细胞真菌:菌丝与孢子交织成团形成菌丝体(霉菌)二相性真菌:37呈酵母型,25呈丝状型的真菌。,西安交大一附院,真菌形态,西安交大一附院,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菌丝,真菌在适宜环境中,由孢子出芽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

3、丝状,称为菌丝(hypha)。菌丝继续分支,交织成团,称为菌丝体(mycelium)。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中能形成孢子的叫做生殖菌丝。有些真菌的菌丝具有隔膜,叫有隔菌丝;有些真菌的菌丝无隔膜,叫无隔菌丝。,西安交大一附院,孢子,孢子(spore)是真菌的繁殖结构。孢子分有性与无性两类。孢子与细菌芽胞不同。,西安交大一附院,孢子,无性孢子分为: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叶状孢子:芽生孢子关节孢子厚膜孢子孢子囊孢子有性孢子分为: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及担孢子,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1,4,3,2,1.大分生孢子 2.关节孢子 3.孢子囊孢子 4.有性孢子,培养特性

4、,常用培养基:沙保培养基培养基ph值:5.5(4.06.0)培养温度浅部真菌:2228,生长慢:14w;深部真菌:37,生长快:34d 菌落类型:酵母型菌落或丝状菌落,西安交大一附院,繁殖方式,真菌依靠其孢子及菌丝进行繁殖,除有性繁殖各有其特点外,无性繁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出芽繁殖 :酵母菌的主要繁殖方式 分裂繁殖 芽管繁殖 生隔繁殖,西安交大一附院,致病性,致病物质:细胞壁糖蛋白(有内毒素样活性)、毒素、荚膜等。致病方式:病原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外源性真菌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内源性真菌)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皮炎、哮喘等)真菌性中毒(毒素引起)真菌毒素与肿瘤的关系(黄曲霉毒素等),

5、西安交大一附院,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真菌,浅部真菌(superficial fungi)主要指侵犯机体皮肤、毛发和指(趾)甲,寄生和腐生于表皮、毛发和甲板的角质组织中,引起浅部真菌病。分类:表面感染真菌、皮肤癣真菌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三类。临床上最多见的浅部真菌为皮肤癣真菌,包括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足癣,股癣,左上:白色浅表型 右上:远端甲下型左下:近端甲下型 右下:全甲营养不良型,西安交大一附院,甲癣的四种类型,红色毛藓菌,西安交大一附院,皮肤廯菌的特征,西安交大一附院,毛廯菌属,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目丛梗孢菌

6、科,有20余种,其中14种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感染。临床上常见的有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 须癣毛癣菌(T.mentagrophytes,又称石膏样毛癣菌) 许兰毛癣菌(T.schoenleinii,又称黄癣菌) 紫色毛癣菌(T.violaceum)断发毛癣菌(T.tonsurans),西安交大一附院,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直接显微镜检查 皮屑+10%KOH液指甲+25%KOH/25%NaOH含5%甘油处理常用湿标本,不加染色,直接显微镜镜检。,西安交大一附院,皮肤癣菌感染的毛发,西安交大一附院,微生物检验,分离培养标本 70%乙醇或在青、链霉素混合液内处理5min 生理

7、盐水洗3次 接种沙氏琼脂斜面25培养观察菌落特征。其他鉴定试验毛发穿孔试验脲酶试验特殊营养需要试验,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毛癣菌:菌落灰白、红、橙或棕色,表面呈绒毛状、粉粒状或蜡样。大分生孢子细长棒状薄壁。菌丝有螺旋状、球拍状、鹿角状和结节状。,许兰毛癣菌,西安交大一附院,许兰毛癣菌纯培养的镜下形态,许兰毛癣菌在SDA上的菌落特征,表皮癣菌属,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目前有2个种,但只有絮状表皮癣菌(E.floccosum), 能引起人类感染。絮状表皮癣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癣菌,可引起皮肤感染如股癣、足癣、体癣、手癣和甲癣。,西安交大一附院,微生物检验,皮屑和甲屑经+

8、10%KOH液消化 镜检可见分枝断裂的有隔菌丝,少见孢子。沙氏培养基上培养后,菌落初为白色鹅毛状,以后转变为黄色粉末状。镜下可见球拍状菌丝、卵圆形或巨大棒状薄壁大分生孢子,无小分生孢子,在陈旧培养物中可见厚膜孢子。,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表皮癣菌:菌落初为白色鹅毛状,以后变为黄绿色粉末状。粗棒状薄壁大分生孢子。菌丝球拍状,西安交大一附院,絮状表皮癣菌纯培养的镜下形态(乳酸酚棉蓝染色),絮状表皮癣菌在SDA上的菌落特征,絮状表皮癣菌,小孢子菌属,我国常见的有铁锈色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犬小孢子菌等。 小孢子菌属感染皮肤和毛发,很少感染甲。,西安交大一附院,微生物检验,皮屑和毛发+1

9、0%KOH处理 镜检,皮屑中有分枝断裂菌丝,在毛发中呈现小孢子镶嵌的鞘包裹着发干。在沙氏培养基中可见白色、棕黄色或黄褐 色、粉末或绒毛状菌落。镜下可见梳状、球 拍状或结节状菌丝,卵圆形小分生孢子、厚 壁梭形(纺锤形)大分生孢子。,西安交大一附院,犬小孢子菌,西安交大一附院,犬小孢子纯培养的镜下形态,犬小孢子在SDA上的菌落特征,西安交大一附院,小孢子癣菌:菌落为灰色、橘红色或棕黄色,厚壁大分生孢子,菌丝有结节状、梳状和球拍状。,引起侵袭性感染的真菌,又称深部感染真菌,是指能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及全身的真菌,主要有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曲霉、毛霉、组织胞浆菌和卡氏肺孢菌等,其中以隐球菌感染较常见。组

10、织胞浆菌为二相性真菌,假丝酵母菌、曲霉菌、毛霉菌和卡氏肺孢菌等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引起机体致病。,西安交大一附院,假丝酵母菌属,假丝酵母菌(Candida),俗称念珠菌,生物学分类为半知菌亚门、半知菌纲、隐球菌目、假丝酵母菌属。本属菌有150多个种,其中有11种对人有致病性,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西安交大一附院,白假丝酵母菌,临床意义:女性的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外阴炎;男性假丝酵母菌龟头炎、包皮炎;体质虚弱婴儿的鹅口疮;假丝酵母菌性肠炎、肺炎、膀胱炎、肾孟肾炎和心内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假丝酵母菌病,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等。,西安交大一附院,微生物检验,

11、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抗体检测动物试验,西安交大一附院,分离培养,菌落特征:标本接种至沙氏培养基上,25或37培养1-4d后,培养基表面可出现奶油色类酵母型菌落。镜检可见假菌丝和芽生孢子。鉴定试验: 芽管形成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同化或发酵试验,产色培养基鉴定。,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沙氏斜面,血平板,西安交大一附院,芽管形成试验,西安交大一附院,产色培养基,热带假丝酵母,直接显微镜检查 将标本作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观察革兰阳性的假丝酵母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标本接种沙氏培养基上形成色暗而干燥的菌落取菌落作TZC(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中加入0.05g/L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12、深红色或紫色)反应 ,取菌落作糖发酵或同化试验。芽管形成较迟(血清中6h以上),不形成厚膜孢子、动物试验阴性。,西安交大一附院,隐球菌属,其中对人致病的最主要是新生隐球菌及其变种(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新生隐球菌格特变种和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新生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可存在于人体体表、口腔和肠道中。,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隐球菌(墨汁负染色),微生物检验,直接镜检:用患者脑脊液作墨汁负染色检查是诊断隐球菌脑膜炎最简便、快速之方法。抗原检测:用免疫学方法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原,以乳胶凝集试验最为常用,此法简便、快速。核酸检测、药物敏感试验、抗体检测。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在

13、沙氏培养基上,病原性隐球菌在25和37孵育均可生长,而非病原性隐球菌在37时不生长。培养2-5d后观察菌落形态特点,并取菌落作印度墨汁负染色镜检。,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隐球菌菌落,生化鉴定,酚氧化酶试验 将菌接种L-多巴枸橼酸铁和咖啡酸培养基中,培养2-5d,新生隐球菌呈棕黑色菌落。用已知新生隐球菌和浅白隐球菌分别作阳性和阴性对照。 脲酶试验 新生隐球菌能产生脲酶,可分解尿素琼脂培养基的尿素形成NH4和CO2,使培养基pH升高,培养基由黄色变为粉红色。白假丝酵母菌则为阴性。 糖同化及发酵试验 新生隐球菌能同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和肌醇,但不能发酵糖类、不同化硝酸盐。非致病性隐球

14、菌则不能同化肌醇。,西安交大一附院,曲霉菌,曲霉菌是条件致病菌,人体对其有极强免疫力,只有在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才能致病。曲霉可引起呼吸系统曲霉病;全身性曲霉病;曲霉可产生毒素引起机体食物中毒;致癌作用 。 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和黑曲霉。,西安交大一附院,微生物检验,直接显微镜检查取痰液等被检材料涂于载玻片上,在镜下可见分枝的菌丝、较粗的分生孢子头,顶端膨大形成顶囊,顶囊上有小梗,小梗上有许多小分生孢子。抗原检测、抗体检测、药敏试验、皮肤试验。分离培养与鉴定:标本接种沙氏琼脂,室温培养后菌落形成快,呈毛状,一般为黄绿色。将菌落涂片镜检可见特征性的分子孢子头和足细胞。根据不同的曲霉的形态和菌落

15、特征确定菌种。,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曲霉结构图,西安交大一附院,烟曲霉菌落,烟曲霉,光镜 X400,西安交大一附院,黄曲霉菌落,黄曲霉,光镜 X200,西安交大一附院,黑曲霉菌落,黑曲霉,光镜 X200,西安交大一附院,土曲霉菌落,土曲霉,光镜 X200,西安交大一附院,构巢曲霉菌落,构巢曲霉,光镜 X400,西安交大一附院,杂色曲霉菌落,杂色曲霉,光镜 X400,组织胞浆菌,有两个种:荚膜组织胞浆菌、组织孢浆菌的杜波变种。 本菌传染性极大,主要侵犯网状内皮系统,有时也可由血行播散而侵犯全身各脏器。组织胞浆菌是一种双相型真菌,在25培养时呈典型菌丝体,在37培养时为酵母型,位于细胞

16、内或外。,西安交大一附院,微生物检验,直接显微镜检查:涂片染色后检查。痰液等标本:涂片后先用甲醇固定10min,再用姬姆萨染色镜检 。皮损、脓液等标本:用20%KOH涂片后镜检 抗原检测、药物敏感试验、抗体检测 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本接种至含抗生素的沙氏培养基,经25培养,生长缓慢,有时需4-6周才开始生长,逐渐形成白色至棕色绒毛状菌落 。,西安交大一附院,微生物检验,转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很快形成酵母型菌落。培养物显微镜特征 :25沙氏培养,可以发现特征性的大分生孢子,但初代培养不典型,继代培养可有典型大分生孢子。鉴定: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并作脲酶试验和明胶液化试验。,西安交大一

17、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荚膜组织胞浆菌菌落为棉絮状,镜检可见细长有隔菌丝,菌丝侧面或孢子柄上长有特殊的圆形大分生孢子,厚壁,四周有棘突,排列如齿轮直径814m,表面有指状突起,形成对组织胞浆菌有突出诊断意义的特征性齿轮状大分生孢子。血液标本油镜下镜检可见在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中有卵圆形或圆形的酵母细胞。,卡氏肺孢菌,卡氏肺孢菌可寄生于多种动物,也可寄生于健康人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和水等。卡氏肺孢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在健康人体内,多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当宿主免疫力下降,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肿瘤、艾滋病等,潜伏的卡氏肺孢菌在病人肺内大量繁殖扩散,使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导致

18、间质性浆细胞肺炎,又称卡氏肺孢菌性肺炎(PCP)。,西安交大一附院,微生物检验,直接显微镜检查 从患者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活检组织中检查PC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吉姆萨染色、果氏环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GMS)和亚甲胺蓝染色。可以检出包囊和滋养体两种形态。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卡氏包囊和滋养体,毛霉目真菌,毛霉目真菌属于接合菌门、接合菌纲,有7个科,主要是毛霉科 。本病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极高的系统性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毛霉目真菌有无隔菌丝,在一些陈旧培养基中偶见有隔菌丝 。,西安交大一附院,生物学检验,直接镜检:临床标本

19、 20%KOH 制备湿片,直接镜检可见折光性强的粗大菌丝,偶见孢子囊及孢子囊梗。分离培养:临床标本接种于不含放线菌酮的麦芽糖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及沙氏琼脂培养基,25或37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抗体检测。鉴定:根据毛霉、根霉与梨头霉的形态特点。,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毛霉,根霉,梨头霉,马尔尼菲青霉,双相性,在自然界中以菌丝形式存在,在组织中则可形成小圆形到椭圆形细胞。 马尔尼菲青霉可引起马尔尼菲青霉病,引起广泛播散感染,主要侵犯人的网状内皮系统。,西安交大一附院,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直接镜检:取骨髓涂片、皮肤印片或淋巴结活体组织瑞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到典型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横隔的细胞,常

20、在巨噬细胞内。分离培养与鉴定:标本接种沙氏培养基上,在25培养为青霉相;37酵母相。抗原检测鉴别要点:马尼尔菲青霉的孢子易与荚膜组织胞浆菌孢子相混淆,但前者孢子常有横隔,从不出芽。,西安交大一附院,马尔尼菲青霉,西安交大一附院,菌丝相,酵母相,镰刀菌,镰刀菌生态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植物的地上及地下部分或植物碎片,甚至可存在于沙漠及北极地区。 镰刀菌引起人类感染尤其是在免疫缺陷病人正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仅次于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曲霉感染。,西安交大一附院,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直接检验:可见分支、分隔的菌丝,与曲霉的镜下特征相似。培养鉴定:常有培养基有燕麦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石竹叶琼脂、合成琼脂、KCl培养基和土壤琼脂。PDA 和OA可用以观察菌落形态和色泽,产孢有时较少。KCl培养基可用以观察分生孢子链的形成。土壤培养基有利于快速形成厚壁孢子。,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Thanks!,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