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04241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7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目 录第一章发展现状与环境5一、“十一五”发展回顾5(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5(二)集聚效应逐步凸显6(三)规划布局渐趋合理6(四)基础设施逐渐完善7(五)招商引资成效显著7二、“十二五”发展环境8(一)机遇和优势8(二)问题和挑战12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13一、指导思想13二、基本原则14(一)重点带动原则14(二)融合发展原则14(三)统筹兼顾原则14(四)体制创新原则15(五)可持续发展原则15三、战略定位15四、发展目标16(一)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17(二)主导产业更加突出17(三)园区规模跃上新台阶17(四)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17(五)

2、生态环境更加优化17第三章构建园区发展体系18一、加快建设高新区千亿元产业园区18(一)发展定位18(二)发展目标18(三)主导产业选择19(四)重点任务20二、加快重点园区发展22(一)桂林西城经济开发区22(二)桂林苏桥经济开发区23(三)灵川八里街工业园区23(四)兴安县工业集中区24三、着力推进县域和城区工业集中区建设25(一)荔浦县工业集中区25(二)平乐县工业集中区25(三)全州县工业集中区26(四)灌阳县工业集中区27(五)恭城县工业集中区27(六)资源县工业集中区28(七)阳朔县工业集中区28(八)雁山区工业集中区29(九)龙胜瓢里工业集中区29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30一、

3、发展循环经济30二、注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30(一)土地资源31(二)能源31(三)水资源32三、全面实施清洁生产33(一)废水的处理与利用33(二)废气的处理34(三)噪声的防治34(四)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35四、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5第五章主要战略对策35一、加快形成产业集聚35二、着力培育特色园区36三、推进园-城互动发展36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37五、加强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37第六章保障体系与政策措施38一、加强组织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38(一)加大组织协调力度38(二)完善评价考核制度38(三)建立完善园区信息统计工作制度39二、探索保障项目建设用地的新途径39(一)拓展园

4、区发展空间39(二)保障园区用地指标39(三)提高园区产出强度40三、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40(一)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工业园区的力度40(二)拓宽融资平台41(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41四、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建设41(一)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41(二)推进园区科技创新42(三)推进园区服务体系创新42五、创新招商引资模式43(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横向经济技术合作43(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43(三)引进战略合作伙伴44六、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的科学体制、机制44(一)实施园区人力资源建设工程44(二)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资源44(三)鼓励各类专业人才到园区创业45(四)为园区定向培养熟练技工45七、

5、完善建设项目储备制度45八、规划评估与调整46附图1: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重点产业示意图46附表1: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基本情况46附表2:工业园区(集中区)“十二五”重大项目计划表46“十二五”时期是桂林市工业园区规模化发展、集群化发展和特色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转方式、调结构、上规模、促融合、提质量、增效益为导向,显著提升我市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依据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桂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特编制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环境一、“十一五”发

6、展回顾“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7年实施园区建设大会战以来,桂林市工业园区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以提质增量为目标,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园区主导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各项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园区经济总量迅速扩张,投资软硬环境逐步改善,园区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园区经济呈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19.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62.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56.3亿元,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实现利税等指标均比2005年增长3倍以上,其中园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3.1%,高于同期全市工业总产

7、值年均增速12.8个百分点。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超过400亿元,西城区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苏桥区、兴安、平乐、恭城县工业集中区的工业总产值均超过20亿元。园区经济逐步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二)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园区产业的聚集效应日益显现,电子信息、机械电器、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太阳能光伏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逐步形成。2010年,工业园区已有企业2305家,其中工业企业1346家。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6%,比2005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汽车、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及生物制品等四大产业的产值超过310亿元,占全市“五大五小”支柱产业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

8、。工业园区己成为加速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三)规划布局渐趋合理“十一五”期间,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进一步调整。全市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并存的工业园区(集中区)等级规模体系。目前共有经批准设立的工业园区(集中区)12个,规划面积合计18971公顷,已开发面积3980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0.9%。其中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1个、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2个,自治区确认的A类工业集中区6个、B类工业集中区3个。工业园区空间布局渐趋合理,现已成为推进我市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平台。(四)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以“路、水、电、房、校、所”为重点的园区基础设

9、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园区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8亿元,修建道路172千米、铺设给排水管道305千米、架设供电线路292千米、修建标准厂房105万平方米。(五)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产业基础的进一步夯实,园区招商引资的主渠道作用得以发挥。“十一五”期间,园区累计完成工业项目投资230亿元,新增入园企业超过400家。仅2010年,园区新签项目投资98项,计划总投资151.9亿元。中国建材、中国化工、白云电器、新疆广汇等一批知名大企业相继进驻园区;福达集团锻造中心、中国机械集团电工材料生产基地、客车集团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尚科光伏太阳能电池

10、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入园建设。回顾五年来我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的经验: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全市工业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桂林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发展全局,统一思想认识,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专门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决定、关于发展“飞地”工业的决定、桂林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入园企业(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全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方向;二是完善园区布局,做好园区发展规划。根据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资源和环境条件、产业基础和特色,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科学编制和修订园区规划。“十一

11、五”期间经自治区确认的10个工业集中区和已批准的3个开发区,全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格局基本构成,为工业化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三是立足基础,发挥优势,推进园区做大做强做优。及时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园区建设,2007年至2008年连续开展了为期二年的园区建设大会战,2010年开展了园区建设年,通过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围绕壮大园区经济及构建特色产业园区的目标,重点推进了高等级子午线轮胎产业化、电工新材料生产基地、智能电网、绿色能源产业园等一批集聚能力强、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的项目入园建设。目前园区已成为全市工业化、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陈地,园区经济已成为桂林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

12、极。“十一五”期末桂林市工业园区基本情况参见附表1。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是桂林市向工业化中期阶段跨越、推进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产业及其相关要素向园区集聚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园区既面临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又需应对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一)机遇和优势1、机遇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导致国内外大量的产业和资本将继续加速向我国中、西部转移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为桂林市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桂林正处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加速转型阶段,随着园区产业定位、基础设施、管理机制、招商模式等进一步完善

13、,我市工业园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承接能力将大大提升。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橡胶制品、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一批优势和特色产业可抓住产业转移、重组带来的机遇,优化结构,提质增速,促进园区产业集聚与创新发展。叠加的区域发展政策机遇。近年来,国家实施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先后颁布了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制度政策,在这些政策文件中,明确了工业化发展基本思路及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具体要求。桂林先后被批准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和国家“两化融合”试点城市。这在客观上要求桂林必须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14、发展为中心,从传统制造业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到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以及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方式,必须更加注重和保障民生,更加注重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这些政策为促进桂林市工业园区优化布局、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工业园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自治区产业发展政策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关于做强做大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加快培育发展广西千亿元产业、千亿元园区、千亿元企业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富民强桂”、“工业兴桂”战略,构建了“14+4”的产业发展蓝图;提出了加快培育发展广

15、西千亿元产业、千亿元园区、千亿元企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其保障措施。桂林市作为广西发展高新技术的工业基地以及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城市的战略发展导向,为工业园区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城镇化加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园区城镇化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规律性要求。随着桂林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也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工业园区与城市新区之间相互依托、互动互促的作用将显著增强。在产业升级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背景下,有利于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并使其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力引擎,成为探索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试验田”。“十二五”期间,桂林市着力打造成为特大城市,势必带来巨大的内需和投资

16、空间,“特大城市”建设目标将成为我市工业及工业园区加速成长的重要因素。2、优势城市品牌优势作为国际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的城市品牌效应和宜居环境具备了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落户、吸引和留住国内外优秀人才在本市创业、生活的独特优势。迄今已吸引了包括NEC、英格索兰、燕京啤酒、百事可乐、汇源集团、复星实业等一批知名企业进驻。优越的城市品牌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提供了重要外部效应。科技资源优势桂林市是广西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科研力量雄厚,科技人才丰富,具有良好的产学研基础。拥有各类高等院校9所,中专、技校26所;拥有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等部级研究机构8所;拥有各类国家、部级及自治区

17、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43个,在光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科技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我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区位和交通优势桂林是桂北经济文化中心、广西副中心城市,也是桂湘黔交界区域中心城市,位于泛珠三角、西南、东盟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处于与泛珠三角经济圈紧密联系区域,区位显要,交通便利,已构筑成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四通八达的复合式、立体化便捷交通网络。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作为中国旅游中心机场,拥有国际、国内航线近60条。途经桂林的铁路北接京广线,南接黔桂、南昆动脉,贵阳-桂林-广州的高速铁路和湘桂复线已

18、开工兴建。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为桂林经济接受辐射和向腹地扩散,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低成本生产要素优势桂林的劳动力、土地、水电价格较东部及沿海地区明显偏低,在桂林投资办企业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从外地转移到桂林办企业,即使增加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上仍具有比较优势。(二)问题和挑战1、问题特色不突出,产业集聚度不高受多种发展因素的制约,全市多数园区发展模式模糊,产业布局欠合理,产业定位不明晰,特色不鲜明,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缺少龙头企业,园区间的功能分工、互补性较差。园区内的企业只是地理空间的聚集,产业关联度不高,尚未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产业集群。土地

19、瓶颈制约突出,发展空间不足由于园区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不够到位,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加上拆迁难度大、补偿成本高等不利因素,目前我市工业园区的存量土地严重不足,一大批急需用地的项目难以及时落地开工建设。园区发展面临拓展空间的现实需求。资金筹措能力弱,制约发展后劲我市工业园区开发模式单一,以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为主,运用市场手段建设园区的激励机制滞后,因民间投资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少以及筹措资金能力弱等。面向创新型企业,特别是面向高科技项目的风险投资平台不完善,制约了高新技术项目的孵化和投产。园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园区现有基础设施与项目入园的需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园区管理职责分工不明,体制机制有

20、待改善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等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园区管理的职责分工不明晰、责权利不能真正落实到位等因素,已对园区发展造成束缚,影响到园区的正常开发、建设与管理。2、挑战各类资源要素供应总体偏紧。“十二五”期间,桂林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压力,部分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压缩。国家严格控制非农土地供给,园区征地面临更大困难。既有的发展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区域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剧。广西经济发展重心南移,北部湾经济区迅速崛起,南宁、柳州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桂东地区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桂西地区利用资源富集优势正在

21、加速发展,桂林市工业面临着“不进则退、小进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园区发展基础依然薄弱。我市工业园区工业化基础较为薄弱,规模偏小,实力不强,基础设施滞后,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对桂林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增加了更大难度。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为契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强园区”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量提质为目标,以“两化”融合为手段,以产业集聚为落脚点,以完善园区综合功能、加快基础设

22、施建设为切入点,以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区为重点,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壮大经济总量,加强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功能区划合理、上下游产品循环连接、管理运营水平一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 二、基本原则(一)重点带动原则坚持以“点”带“面”,明确核心城市工业园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之间产业发展定位,突出抓好重点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集群和工业集中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形成核心突出、特色明显、支撑力强、辐射面广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二)融合发展原则坚持园区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加强园区产业横向错位融合、纵向分工协作,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信息化和工业化、农业与非农产业

23、相融合,推进我市工业园区与周边地区产业相融合,实现区域工业协同发展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的目标与任务。(三)统筹兼顾原则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统筹协调园区与城市、存量与增量、供给与需求、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园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园区发展。(四)体制创新原则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建立利益协调和保障机制,破除行政和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投资环境,为我市园区产业布局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五)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园区放在突出位置,创新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

24、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园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战略定位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集聚区。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拓展开发新兴工业领域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特色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和品牌产品为依托,延伸支柱产业链,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园区专业化、规模化效应,使园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区。城镇发展的新功能区。实现工业园区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使工业园区成为拓展城市新区的示范区,为桂林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明确园区发展的产业定位和目标任务,确定重点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类型,根据园区发展规

25、模和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市政设施,逐步发展成为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的城市新功能区。工业生态化的示范区。紧紧围绕自治区“14+4”产业体系,鼓励和支持工业园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坚持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推动园区生态建设,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产业为突破口,以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结合构建桂林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改造“三高”企业、行业和产业,引导企业自觉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优先”原则,实行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全力推进节能减排,使工业园区成为桂林工业生态化的示范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配合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相关战略

26、措施,鼓励和支持工业园区在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制度变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我市工业园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动力,为全面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创新作出示范。四、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围绕加快建设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千亿元产业园区,提高工业园区整体素质为目标,逐步完善以桂林国家高新区为龙头、西城经济开发区、苏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八里街工业园及各县工业集中区共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努力构建以产业为先导,以服务为纽带,生态环境良好的工业园区发展体系,为提升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奠定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实现工业园区经济总量显著增强,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空间布局更趋

27、合理,特色产业快速集聚、规模效益整体提升以及生态环境更加优化的发展目标。(一)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末,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速度35%以上,工业增加值750亿元以上,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二)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十二五”期末,园区主导产业总量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力争达到70%,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形成8-10个特色产业园区。(三)园区规模跃上新台阶以桂林国家高新区为主体,加快打造千亿元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十二五”期末,力争实现工业园区产值(营业总收入)超千亿元的园区1个、超300亿元的2个、超100亿元的

28、5个。(四)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园区力争新开发土地2000公顷以上,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5亿元以上,新增入园企业500家以上。(五)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工业园区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园区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目标范围内。第三章 构建园区发展体系“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体系,加快建设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千亿元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西城经济开发区、苏桥经济开发区、灵川八里街工业园区、兴安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和城区工业集中区,为实现我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加

29、快建设高新区千亿元产业园区以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率先建成千亿元产业园区。以建设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创造力强的产业发展平台为目标,使高新区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龙头,引领、示范、辐射、带动桂林工业经济全面振兴。(一)发展定位全国科技创新体系区域性重要节点;西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区;西南地区重要的软件、信息服务与装备制造业平台;广西千亿元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二)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及生物制品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创意产业,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培养一批本土知名品牌,形成

30、若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市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到“十二五”期末,高新区率先实现工业总产值(营业总收入)1000亿元以上。(三)主导产业选择1、高端装备制造加快特种轮胎、特种电缆和汽车混合动力装置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全钢载重子午胎、中高压特种电缆、机床工具、电工电器、专用设备制造、工程机械及通用设备、农林机械及船舶修造等。大力开发机电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产品,整合现有资源和优势,延长产业链,建立专业化生产体系,逐步实现低层次开发向高层次自主创新开发转变,努力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广西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2、电子信息加快通信设备、应用软件项目建设,加快电子

31、信息整机研发生产。重点发展通信设备制造、光电产业、电子基础产品(含元器件)、信息技术应用(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积极开展“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形成产业群体发展优势。3、医药及其生物制品产业加快生物医药、系列保健产品、医疗器械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青蒿琥酯、三金片、紫杉醇、超声波洁牙机、人表皮生长因子等产品。4、新能源产业加快太阳能光伏、风能装置研发和生产,重点发展光伏发电、光伏电池和风能电机等相关配套产品。加强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及建筑等领域节能、清洁生产、节能检测和环境监测、节能与环保服务、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产品及装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与

32、环保技术,推进重大专项装备的自主制造。5、新材料产业加快电工合金、超硬材料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高导触头、合金刀具、硅材料、尾气净化装置等产品。推进有色金属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电工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环保材料,加速晶体材料、电工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高新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及其产品的开发等,打造电工电子绝缘材料生产基地。6、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文化项目为重点,加强策划、设计、艺术服务,重点发展动漫系列。(四)重点任务全力打造漓东科技新城。依托桂磨高新技术产业带,全面启动特色产业园区及配套项目建设,打造一流的产业发展环境。在信息园、铁山园、英才园基础上启动长山生态科技园、创意产业园、医

33、药生物园、总部经济园、大学科技园、台湾科技园、机电产业园、穿山商业物流园和铁山现代工业物流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通过特色园区建设,纵向联动,横向辐射,带动七星老城区和华侨旅游区的快速发展,促进桂林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促进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围绕现有主导产业积极寻求重大引资项目,完善产业配套,促进产业链空间集聚。引导现有科技创新资源与域外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攻关,突破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掌握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产业化项目,实现主导产业由集聚到集群化发展的质的飞跃。推进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以信息产业园为依托,加快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的研发及

34、产业化进程;硬件制造和软件生产并举,重点发展通信设备、新型元器件和软件产业;以医药生物园建设和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以生物技术为方向,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基因药物和新型化学药物;以机电产业园为依托,采用数控技术、激光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智能化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开发生产数控化、模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集成化信息产品;以发展成套技术装备为方向,大力发展数控机床、机械设备、办公设备、仪器仪表和机电基础件;充分发挥高新区技术、人才、机制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和行业关键技术为重点,对传统的支柱行业、优势行业、名牌产品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

35、品嫁接,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加速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二、加快重点园区发展结合“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城市空间拓展战略,与临桂新区建设相结合,重点推进西城经济开发区、苏桥经济开发区、八里街工业园区和兴安县工业集中区建设,推动项目集聚和发展。到2015年,建成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特色突出、效益显著的产业园区,形成规划科学、用地集约、环境友好、管理规范的城市新功能区。(一)桂林西城经济开发区发展定位:西南现代化中药产业基地;桂林市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新基地,桂北优质食品加工基地。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力争达到500亿元。主导产业选择:高端装备制造

36、、汽车(零部件)、医药及生物制品、电子信息、新能源(光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发挥临近桂林市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和建设世界旅游城、推进临桂新区开发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承接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加快福达集团、华力重工、三金药业、天和药业、莱茵生物、鑫友、众阳等重点企业的发展进程,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优化发展电子元器件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以及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促进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以世界旅游城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发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生态旅游社会化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把开发区建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的桂林城市新功

37、能区。(二)桂林苏桥经济开发区发展定位:广西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基地、广西客车制造基地、广西轮胎制造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发展目标:到2015年,产业新城雏形基本形成,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力争达到300亿元。主导产业选择:汽车(新能源汽车)、石化橡胶、医药及生物制品、电子信息、电力、食品产业。发展重点:重点建设橡胶产业园和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园,着力打造客车生产、汽车及零部件、橡胶产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基地,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电力、化工、环保建材产业以及与新城建设配套的产业。争取新能源汽车生产列入国家支持的产业布局建设项目。开发建设临苏路产业集聚带。“十二五”期

38、末,把开发区建成优势工业突出、产业布局合理、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与临桂新区相呼应的综合性产业新城。(三)灵川八里街工业园区发展定位:桂林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和产业转移基地;城北仓储商贸物流中心;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目标:到2015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主导产业选择:电子信息、物流及仓储、机械制造。发展重点:以贵广铁路客运西站为依托,重点建设西部物流组团,形成物流产业带;充分利用桂林国家高新区建设千亿元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机遇,促进工业园区中南、中北产业组团与国家高新区的产业对接,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和产业转移新基地(光电产业生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应用产

39、品制造、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并以高铁、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仓储及各类专业市场;大力发展汽车服务业,建立汽车4S综合服务基地。园区建设和入园项目严格实施环境评价及其环境影响的动态监测,切实保护漓江。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将工业园区建成桂林市城市空间北向拓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区。(四)兴安县工业集中区发展定位: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传统优势产业整合提升示范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力争达到500亿元;争取升级为自治区级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新能源、电子信息、建材、食品、包装与竹木

40、加工业。发展重点:重点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时机,着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通过对关键生产工艺技术的掌控,推动产能扩张,形成规模优势;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推动太阳能电池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重点发展硅锭及硅片、坩埚、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应用等产品,不断延长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将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建成“西南光伏之都”。三、着力推进县域和城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矿产资源、水电资源、竹木资源、农产品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各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坚持工业发展与生态环保、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包装与竹木加工、冶

41、金有色、电力、建材等产业,加快培育特色鲜明、具有品牌竞争优势的县域工业集聚区,突出“一区一品”;形成产业特色明显的县域工业发展新格局。(一)荔浦县工业集中区发展定位:桂林南部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基地;民营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选择:食品、包装与竹木加工、医药及生物制品、机械。发展重点:重点建设长水岭和金牛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及中小企业集群优势,重点发展果蔬加工、饮料制造、特色食品制造等食品工业;衣架制造、家具制造等竹木加工业;中成药制造、中药饮片加工等医药和生物制品;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做大做强衣架特色产业

42、园,延伸产业链,促进小五金、电镀、纸箱、印刷、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中小企业高度集聚的“中国衣架之都”。(二)平乐县工业集中区发展定位:西江经济带冶金、建材等重工业集聚基地;绿色食品加工流转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潜在优势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选择:冶金有色、建材、食品、纺织、新材料。发展重点:进一步优化二塘工业集中区空间布局。在集中区的东区,优化发展铸造建材重工业产业及电镀产业;在集中区的西区重点发展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业;在集中区的南区积极发展电子、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承东启西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展金属加工、新型建筑材料、纺织

43、服装制造、船舶制造及修理等。大力开发绿色生态资源,发展特色农副食品加工业,形成绿色食品产业链,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生态食品产业园。(三)全州县工业集中区发展定位:湘桂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区;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整合提升试验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选择:冶金有色、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发展重点:发挥湘桂走廊联南带北的区域节点及交通优势,重点发展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新型蓄电池、酿酒、食品制造等,优化发展铁合金冶炼、有色金属加工业。(四)灌阳县工业集中区发展定位:桂北石材加工基地,桂北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南选矿机械制造基地,广西冶炼深加工

44、基地。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主导产业选择:机械制造、冶金有色、食品、包装与竹木加工、建材产业。发展重点:继续推进文市冶炼园、西山坪选矿机械制造园、下车田食品加工园等特色园区(集中区)建设。依托县域矿选制造业优势,加强技术合作,着力发展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利用境内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化发展有色冶金行业;依托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发展农副食品加工、包装与竹木加工业。(五)恭城县工业集中区发展定位:广西重要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广西重要的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争取升级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选择

45、:冶金有色、食品、建材产业。发展重点:重点发展虎尾、燕兴、茶东三个园区(集中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对较高的优势,优化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高性能新材料制造等产业;利用丰富的农林产品资源优势,依托已有产业基础,做强做大特色农副食品加工制造业;打造新型建材产业园。(六)资源县工业集中区发展定位: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高山生态无公害果蔬加工基地。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主导产业选择:冶金有色、食品、包装与竹木加工、建材、新能源等产业。发展重点:重点完善中峰工业园区规划,着力增强园区产业集聚能力。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优化发展铁合金冶炼、有色金属加工等;依托特色资源,做

46、优做强食品加工、包装与竹木加工业、建筑用石材加工业;依托风力发电项目,优化工业园区能源利用结构,延长电力工业产业链,吸引符合产业政策、具有能源导向型特点的工业项目向工业集中区集聚。(七)阳朔县工业集中区发展定位:名特优新绿农产品加工基地,建材加工与竹木制品加工基地。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主导产业选择:工艺品制造、食品加工、包装与竹木加工、建材产业。发展重点: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依托旅游业发展及旅游消费需求,重点开发特色旅游工艺美术品制造、农副食品加工业;利用已有产业基础,发展包装与竹木加工、建筑用石开采加工等产业。(八)

47、雁山区工业集中区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桂林市新型工业示范区、科技创新试验区和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主导产业选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印刷、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重点:重点发展雁山片区和良丰片区。雁山片区以桂林高校为依托,充分利用其科研优势,优先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等产业。良丰片区依托市区基础设施和泉南高速交通优势,优先发展印刷、生物制药、节能环保和文化创意等产业,把良丰片区建设成为科技型产业园。(九)龙胜瓢里工业集中区发展定位:中国滑石资源开采及其产业化加工基地,广西木材加工与清洁能源基地。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主导产业选择:滑石采选及深加工、木材加工、水力发电。发展重点:重点建设瓢里、龙胜和三门工业集中区。依托丰富的滑石资源及其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做强做大滑石采选及精深加工业;利用特色生态资源优势,开发特色食品、包装与竹木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