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和曲线图总结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0518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和曲线图总结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和曲线图总结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和曲线图总结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和曲线图总结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和曲线图总结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和曲线图总结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和曲线图总结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大家好,归纳总结,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图像辨析(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无,判断步骤:,是否出现四分体,细胞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有有丝分裂前期无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关细胞图像分析,否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着丝点是否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有有丝分裂中期无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结论: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是,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五个后期图的判断,染色体是否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有有丝分裂后期无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结论:A为有

2、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2.“三看法”判断细胞分裂方式,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关细胞图像分析,例1 假如右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有基因A,则有基因A或aC.若图中的表示X染色体,则表示Y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1.右图为某个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B.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 胞或极体C.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4

3、个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则细胞着丝点不会分裂,2.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4、2、2,染色体数和核DNA分 子数之比为12的是丙、丁细胞B.若甲、乙、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丁细胞中不存在性染色体C.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P、Q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和同源染色体数的数量变化,9,4N,2N,DNA变化规律(核),0,间期,减,减,前 中 后 前 中 后 末,10,加倍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原因:DNA分子的

4、复制减半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原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半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原因:姐妹染色体的分离,DNA变化规律(核),11,4N,2N,染色体变化规律(核),0,间期,减,减,前 中 后 前 中 后 末,12,减半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原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加倍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开始(瞬间)原因:着丝点的分裂减半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原因:姐妹染色体的分裂,染色体变化规律(核),13,4N,2N,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核),0,间期,减,减,前 中 后 前 中 后 末,14,形成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原因:DNA分子的复制减半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原因:同源染色

5、体的分离消失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开始(瞬间)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核),15,2,1,0,间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减,减,前 中 后 前 中 后 末,16,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的曲线分析,A.图1中甲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B.图2中AF段和图3均表示有丝分裂过程C.图1中EF段与图2中DE段下降的原因不同D.图2中HI段只有1个染色体组,例2 下图表示果蝇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其中图1中的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归纳总结,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的曲线变化(

6、1)染色体与核DNA数目变化曲线的判断曲线模型,判断方法,(2)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或DNA/染色体比值)及染色体/DNA比值的曲线分析曲线模型,相关解读,(3)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分析曲线模型,相关解读a.有丝分裂:分裂间期,因染色体复制,染色单体形成;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0,(4)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曲线分析曲线模型,相关解读a.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源染色体由n对加倍成为2n对,子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仍为n对。b.减数分裂:减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次级性母细胞及生殖细胞或极体中不含同源染色体。,(5)“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曲线分析曲线

7、模型,相关解读a.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组数目加倍(24);末期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染色体组数目恢复(42)。b.减数分裂:减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染色体组数目减半(21);减后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组数目暂时加倍(12);减末期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染色体组数目减半(21)。,3.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LM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A. B. C. D.,4.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

8、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归纳总结,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柱形图的比较,(1)模型图,(2)相关解读只有染色单体的数目才可能是0,染色体和DNA的含量不可能是0。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所以柱形图中表示的某结构如出现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DNA分子未复制时,其数目与染色体一样多,而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

9、NA分子,即DNA染色体可能为11或21,但不可能是12。,三、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柱形图的比较,例3 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它属于图2中类型_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a,(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次级精母细胞,b、d、e,

10、(4)在图2 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用图中字母表述)。,a、b,ba和dc,5.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C.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D.丙丁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6.(2017广安模拟)在二倍体动物(染色体数为2n)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内染色体(a)和核DNA分子(b)的数目关系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此时期细胞内可能发生A.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B.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为n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D.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