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0748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近年来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市城市交通目前正处于从局部拥堵向全面拥堵过渡阶段,如果不尽快结合天津实际研究和制定切实有效措施,交通拥堵将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一、当前我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1、城市路网利用率和饱和率上升目前我市常住人口为1413万人,流动人口数量已达393万人。快速扩大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一系列产业基地、新城镇、新家园等大型工业、居住项目的建设,居民的出行距离不断延长,双城之间、中心城区与各区县之间交通出行需求快速增长,主要干道利用率和饱和率大幅上升。由于缺乏道路

2、微循环系统,干道流量难以疏导,局部地区拥堵现象严重。2、小汽车高增长、高聚集、高强度使用我市已进入机动车高速发展时期,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51.9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183.8万辆,年增长率高达13.5%。同时小汽车使用率高,小汽车出行比例与公交出行比例已接近1:1,中心城区交通流量趋于饱和。3、公交比较优势不明显,无法发挥出行引导作用我市公交线路达到523条,车辆7362辆,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里程131公里,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比较低,相对于小汽车比较优势不明显,难以发挥减少私家车使用的积极引导作用。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轨道交通网络有待完善;二是

3、公交汽车专用道未形成网络化,且管理不规范,形同虚设;三是公交汽车换乘不便、准点率不高、与轨道交通车站衔接不紧密。4、停车设施严重不足,乱停车现象严重按照“一车一个基本车位,15辆车一个公共车位”的国际通用标准测算,中心城区至少需停车泊位134.3万个,而目前实际停车泊位严重不足。由于大量机动车乱停乱放,道路两侧占路违章停车现象十分严重,致使不少新建和拓宽道路通行能力大为下降。医院、学校、大型公建周围停车难尤为严重,由于停车位紧张引发的停车等候,又进一步加剧了周边道路的交通拥堵程度。二、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总体思路我市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应从规划、建设、管理、限制四个方面考虑,即从规划源头上优化调整人

4、口和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行政手段和价格引导限制小客车购买和使用。1、全方位实现城市与交通协调发展,将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首要导向在规划中突出强调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形态发展的理念,实现城市与交通的协调发展,以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协调土地利用带动城市发展。城市发展应沿着公交站点布局,在其周围设置商业设施、公共建筑等形成核心区,在核心区外侧布置居住用地。通过在公共交通站点周围创建步行方便的高密度、混合利用的土地发展模式,使得人们减少对小汽车交通的依赖。2、从保障居民基本出行需求的高度认识公交优先,将公交优先作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途径在

5、人口持续增长和土地匮乏的情况下,政府能够承诺为市民提供的出行服务,应该是集约化、环保型的公共交通,而不是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小汽车。具体落实到实践环节,公交优先不能仅表现为简单的交叉路口优先、信号优先或路段优先,而应体现在资金投入、路权分配、土地利用以及财税政策等各个领域。天津应通过建立公交专用道、启动快速公交系统、投入大容量公交车辆、增加线路等方式,加快公交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并通过停车位差价收费、加大对道路两边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等方式,引导人们改变出行方式。三、改善我市交通的对策建议1、加强城市规划引导,实施交通需求管理一方面需要结合城市的国土规划,调节城市

6、的用地功能,合理确定各功能区域的资源承载力,优化城市布局,从宏观层面上控制交通需求的分布;另一方面,应制订相应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对小汽车实施总量控制,通过提高停车费、征收交通拥堵费、中心城区行驶费等经济杠杆调节进入市中心的交通需求结构,引导居民使用公共交通。2、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强化与公交站点的无缝衔接应进一步加快天津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实施进度,发挥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完善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衔接换乘体系建设,降低换乘时间,在客流密集和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无缝换乘枢纽。3、强化公交专用道管理,调整优化公交线网应完善中心城区的公交专用道规划,以内环线、中环线、快速环线和主干道为重点,加快形成

7、环线和放射线共同构成的专用道网络。强化专用道的管理,在加大交警执法力度的同时,通过安装公交车载监控设备等手段,保障公交专用道专用。引入通行信号优先系统,实现专道先行,保证公交运行速度,从而引导人们逐步放弃小汽车的出行方式。完善公交线路网络,加强对新建大型居住区的公交配套,增加公交对轨道交通的喂给线路。4、完善路网布局,提升路网容量建议加快实施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和津蓟、津围、志成道延长线快速路工程,实施既有快速路扩容改造、节点优化;建设快速路平行疏解道路;打通核心区和交通拥堵节点周边次支道路微循环系统。调整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以及生活区道路的功能定位和合理的比例关系,形成干支结合、

8、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5、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加强停车管理建议加大公共停车泊位建设力度,应制定涉及土地、建设、管理、财税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办法,鼓励社会投资建设经营性停车设施,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大型商业设施、餐饮酒店、医院学校、居民社区等配套停车设施的评估审批管理。加强路内停车管理,对违章占道停车行为处以高额罚款。按照“中心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原则实现差价停车收费,用价格杠杆引导小汽车少进中心区,少占路面。6、运用智能管理,引导交通出行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将轨道、公路、市区道路、高速公路等信息平台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提升和完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综合监测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的功能,建设智能化交通应急指挥、交通数据综合分析与预报、科学交通组织优化与仿真等信息资源处理应用系统,发挥现代科技在治理交通拥堵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