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电气控制》教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1255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床电气控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机床电气控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机床电气控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机床电气控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机床电气控制》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床电气控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床电气控制》教案.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濉溪职教中心 机床电气控制 濉溪职教中心 第_1.2_次课授课内容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分类、灭弧原理,继电器与接触器。目的要求了解课程的学习方法,掌握基本概念。重点难点分磁环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工作特性课 型授课计划学时4课前准备继电器接触器元件。板书设计1(多媒体提纲)简介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一、 电器的作用和分类二、接触器三、继电器课堂小结作业、思考11课后小结 简介一、 课程体系简介 基础课 大学物理 特点:体系完整 推理严密 抽象专业基础课 电工电子学 特点:以数学模型为分析对象较少涉及生产实际专业课 本课程 特点: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知识点具有发散性二、本课程电气控制部分简介

2、 本课程电气控制部分主要介绍电气控制技术中的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常用低压电器元件、典型基本控制线路、常用设备电路分析、继电器逻辑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电动机交流调速系统、以及应用实例等。三、电气控制技术及其发展 重点是继接电气控制与PLC之间的关系及区别。四、关于学习方法和考试形式的介绍五、网上交流平台的使用第一节 常用低压电器一、 电器的作用和分类1、 定义一种能控制电路的设备。 2、 分类低压电器 用于交流1200V、直流1500V级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产品。高压电器用于交流1200V以上、直流1500V以上的电器产品。提问:为什么交流为1200V,直

3、流为1500V?答案: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低压电器低压配电电器:刀开关、低压断路器、熔断器等。 正常情况下不参与逻辑控制。低压控制电器:接触器、继电器、控制器、按钮等。 如下图:二、接触器 定义:接触器是一种可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主电路的控制电器 。 1、结构与工作原理2、电磁机构重点讲述不同结构类型之间的区别! 提问:直动式和拍合式的优缺点是? 答案:从可靠性,拍合速度和距离方面论述。 提问:串联电磁机构和并联电磁机构的结构区别?为什么? 答案:电磁机构吸力F吸I、N消耗功率P = U*I线圈发热Q = I2*R在吸力一定的情况下,消耗功率和线圈发热越少越好! 提问:直流电磁机构、交流电磁机构

4、的区别? 答案:从可靠性上论述!3、触点与灭弧装置 电弧的产生: 在触点由闭合状态过渡到断开 状态的过程中产生的 电弧是气体放电形式之一,是一种带电质点的急流。 电弧特点:外部有白炽弧光,内部有很高的温度和密度很大的电流。灭弧装置: 1)电动力灭弧 2)磁吹灭弧 3)纵缝灭弧 4)灭弧栅提问:d图中电流方向相反时电弧受力方向为?答案:不变(电磁右手定则,磁电左手定则)4、分磁环(难点)对上图的解释要慢,要给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相关知识的时间!5、接触器的主要技术数据 1)电源种类:交流或直流; 2)主触头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3)辅助触头的种类、数量及触头的额定电压; 4)电磁线圈的电源种类、频率

5、和额定电流; 5)额定操作频率,即允许每小时接通的最多次数。注意:1、相关名词的解释。 2、强调顺序的概念!6、接触器的选择 1)根据负载性质选择接触器的类型;2)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主电路工作电压;3)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被控电路的额定电流;4)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和频率要与所在控制电路的选用电压和频率相一致。注意:1、相关名词的解释。 2、强调顺序的概念!三、继电器定义:继电器是一种根据某种输入信号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实现控制目的的电器。输入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等电量,也可以是温度、速度、压力等非电量。注意与接触器的区别。继电器的工作特性: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继电特性。Xr-动作值Xw-工

6、作值Xi-释放值Y0-输出安全系数=Xw / Xi 1返回系数= Xi / Xr 120r/min时动作,当转速120r/min-KS+ +SB1KM1+KM1+KM2+M+(串R反接制动)N 120r/min-KS+ SB1+SB1KM1+KM1+ SB1+KM2+(自锁)M+(串R反接制动)N 120r/min,-KS1+ KM4+ M1+(串R反接制动) n120r/min,-KS1+ 、+KS-KM2+ KM6+ M1+(低速串R反接制动) n120r/min,+KS1-、-KS1+ KM2+ KM6+ M1+(低速串R反接制动) n40r/min -KS1- 、+KS+ KM2- K

7、M1+(8-17-18-16-15-3) KM6+ M+(重新低速起动) 循环调速完成压下ST1、ST2 -ST1-1+ KM3+、KT+、以下同正转起动补充1、组合机床动力头控制电路快进:KM1+,KM3+(M1,M2正转) 工进: KM1+(M1正转)工退:KM2+(M1反转)快退:KM2+,KM3+(M1,M2反转)YB:快速电机M2制动电磁铁(YB-时制动) 分析其电路工作过程。2、深孔钻床控制电路SQ1:原位SQ2:转工进SQ3:快退转快进SQ4:终点SQ5:活挡铁复位注意挡铁的灵活应用。3、桥式起重机控制电路1、介绍凸轮控制器的原理及其符号的含义2、利用机械特性曲线进行调速的方法。

8、作业:25,6濉溪职教中心 第_6_次课授课内容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目的要求基本掌握电路设计的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条件分析法的应用课 型授课计划学时2课前准备板书设计1(多媒体提纲)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内容二、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经验设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简介四、电路设计条件分析法课堂小结作业、思考补充1; 34,5,6课后小结濉溪职教中心 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内容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一般原则:1、最大限度地满足机电设备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2、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使线路简单、实用;3、保证控制安全,便于操作和

9、维修。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定电气设计的技术条件;2、选择电气传动形式和控制方案;3、确定电动机的类型、容量、转速和型号;4、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5、选择电器器件,制定电动机和电器器件明细表;6、设计电动机、执行电磁铁、电气控制元件,以及监测元件的总布置图;7、设计电气柜、操作台、器件安装板以及非标准器件专用安装零件;8、绘制装配图和接线图;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和使用操作说明书。二、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控制电路应力求简单、经济。(1)根据自动控制的工艺要求,正确地选择各个独立控制部分的线路和环节。(2)同一电器的不同器件在线路中尽可能具有更多的公

10、共联线,以简化电器的外部接线,缩短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长度。(3)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用电器器件。(4)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触点以简化电路。(5)在控制电路中,除其工作的必要电器通电外,其余的回路尽可能不通电,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保证控制电路工作可靠和安全。(1)正确连接电器的触点。如图3-2所示,一般情况下,线圈的一端应连接在一起,接到电源的一根母线上。同一电器的常开和常闭辅助触点靠的很近,果分别接到电源的不同相上,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弧可能在两触点间形成飞弧,造成电源短路。 (2)正确连接电器的线圈。两个电器需要同时动作时,其线圈应当并联。如图3-3所示,在交流控制

11、线路中,不能串联两个电器的线圈。因为每个线圈所分到的电压与线圈阻抗成正比,两个电器不能同时闭合。 (3)在控制线路中应该避免出现寄生电路。(4)避免电器依次动作。应减少多个器件依次通电后才接通另一个器件的情况,以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如图3-6所示。(5)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共同使用。(6)设计的线路应适用所在电网的质量和要求。(7)在线路中采用小容量继电器触点来控制大容量接触器的线圈。 三、经验设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简介四、电路设计条件分析法例:设计一个组合机床动力头的控制电路,要求在按下起动按钮后动力头完成以下工作循环快进工进工退快退至原点停止。一、分析设计要求此例中动力头工作台有4种工作状态:快进

12、、工进、工退、快退。我们可用M1、M2两台电机分别驱动不同的传动链来实现,其中M1为快速移动电动机其正转时为快进,反转时为快退。其中M2为进给电动机其正转时为工进,反转时为工退。其中工作状态的转换由位置开关来实现。二、主电路设计此例中有M1、M2两台电机,分别有正反转控制,均为全压起动、连续工作,无制动要求。因此设计主电路如下:三、控制电路设计条件分析法的原则:1、以接触器、继电器、电磁铁等的线圈为分析对象,分析其通电(起始)和断电(终止)条件,从而得出每个线圈的控制电路后经过组合和优化得出整个控制电路。2、线圈的分析顺序应尽量与控制过程的动作顺序一致。以此例学习条件分析法的应用:1、分析动作

13、过程:原位起动按钮快进(KM1+)SO2工进(KM3+) SO3工退(KM4+)SO2快退(KM2+)原位SO1停止2、分析接触器线圈的起始和终止条件:1)KM1:起始条件起动按钮SB2 终止条件SO22)KM3:起始条件SO2 终止条件SO33)KM4:起始条件SO3 终止条件SO24)KM2:起始条件SO2 终止条件SO1KM2会在电路开始通电时就通电,这种情况应增加起始条件:当KM4+时松开SO2。因而KM4终止条件调整为KM2+3、组合与优化:增加连锁与保护环节,急停按钮等思考题:设计一个组合机床磨削头的控制电路,要求在按下起动按钮后动力头完成以下工作循环前进磨头启动磨削30s快退至原

14、点停止。作业:34,5,6濉溪职教中心 第_7_次课授课内容电动机调速系统目的要求对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和工程应用有基本的了解,掌握基本的调速方法。重点难点直流调速系统分析,交流变频器的应用课 型授课计划学时2课前准备板书设计1(多媒体提纲)第四章 电动机调速系统第一节 直流调速系统一、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二、 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法三、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分析第二节 交流传动调速系统一、交流传动调速系统基本原理二、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三、变频调速原理四、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和分类五、变频器的选用、运行和维护六、变频调速系统应用实例课堂小结作业、思考44,6课后小结濉溪职教中心 第四章 电动

15、机调速系统第一节 直流调速系统一、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1 稳态指标静差率、调速范围、调速系统与负载配合能力 静差率 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负载时的转速降落 调速范围 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之比 调速系统与负载配合能力恒转矩调速电动机轴上承受的负载转矩不变,其输出功率与转速成正比变化。恒功率调速电动机轴上的负载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其输出功率基本维持不变。混合调速。2 动态指标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振荡次数、最大动态速降和恢复时间等(1)最大超调量 最大超调量是指调速系统在外来突变信号的作用下,系统达到的最大转速和稳态值的稳态转速之比,用表示。(2)调速时间 又称为动态响应时间,它是指从信号加入,到系统

16、开始进入允许偏差区为止的时间。它反映系统调整的快速性。(3)振荡次数N 震荡次数表示在调整时间内,转速在稳态值上下摆动的次数。它反映了系统的调速稳定性。(4)最大动态速降 是指调速系统的一项抗干扰指标,即在稳定运行中,系统突加一个负载转矩所引起的最大速降。(5)恢复时间 从扰动量作用开始,到被调量开始转入稳定转速允许偏差区为止的一段时间。越小,说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越强。二、 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法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其各种物理量可表示如下: (4-1) (4-2) (4-3)由上式可知: (4-4)式(4-4)中:为加在电枢回路上的电压;为电动机电枢电路总电阻;为电动机磁通;为电动势常数;为转矩常

17、数;为电磁转矩。此公式即为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征方程式。对于每一个特定的电动机来说,其、为常数,当负载一定时,要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便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法:改变电动机电枢回路的电阻、改变电动机磁通和改变加在电枢回路的外加电压。1. 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调速2改变磁通调速3改变电枢电压调速三、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分析1. 开环调速系统2. 闭环调速系统(1)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2)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调速系统第二节 交流传动调速系统一、交流传动调速系统基本原理可以通过改变供电频率、极对数和转差率来实现交流电动机调速。二、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变极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液力耦合器调速,变频调速三、变频调速原理以气隙磁

18、通链为控制变量的调速方式1、基频以下调速(恒转矩调速)由式4-15和式4-16可知,在变频调速中,若保持的协调控制条件,可以满足主磁通=C(相当于式4-15中的气隙磁通链)的要求,实现恒转矩调速。2、 基频以上调速(恒功率调速)在基频以上调速时,主磁通与频率成反比关系,相当于直流电动机弱磁升速现象。由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功率可知,。若保持的协调控制条件,则,即。因此,在时,实现恒功率调速。四、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和分类五、变频器的选用、运行和维护1负载的分类(1)恒转矩负载 传送带、搅拌机、挤出机以及吊车、提升机等。(2)恒功率负载 机床主轴、造纸机、卷取机、开卷机等。(3)平方转矩负载 离心泵、离心

19、风机2变频器的选型根据负载类型选择变频器类型(1)选择变频器具体型号是以电动机额定电流值为依据,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参考值。变频器最大输出电流应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PM、cos、UM、IM分别为电动机输出功率、效率(取0.85)、功率因数(取0.75)、电压(V)、电流(A)。 K:电流波形的修正系数(PWM方式取1.051.1) PCN:变频器的额定容量(KVA) ICN:变频器的额定电流(A) 式中IM如按电动机实际运行中的最大电流来选择变频器时,变频器的容量可以适当缩小。(2)变频器与电动机的距离过长时,为防止电缆对地耦合与变频器输出电流中谐波叠加而造成的电动机端子处电压升高的影响,

20、应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安装输出电抗器。(3)变频器选择时,要考虑电动机的运行频率在什么功率范围内。在低速范围内,应考虑电动机的温升情况,是否需加装风扇给电动机散热。(4)变频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其防护等级应与现场情况相匹配,防止现场的粉末或水分影响变频器的长久运行。六、变频调速系统应用实例1. ABB变频器在恒压供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恒压供水是指不论用户端水量大小,总保持管网水压基本恒定。这样,既可以满足各部位用户的用水的需要,又不使电动机空转,造成电能的浪费。因此,由变频器得到给定压力信号和实际反馈信号,利用变频器内部固有的功能进行比较计算,通过频率输出的变化调节水泵转速,从而控制管网中水压力恒定。 作业44,6濉溪职教中心 第_8_次课授课内容第五章 PLC基础知识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PLC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扩展构成和工作方式重点难点难点是工作方式、扫描时间课 型授课计划学时2课前准备板书设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