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电视发射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彩色电视发射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彩色电视发射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结构特征31工程概况32.结构特征4二、施工部署7三、施工总平面布置8四、施工总进度计划8五、施工准备工作96、主要项目施工方案的选择11七、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2 一、工程概况及结构特征 1工程概况 *省彩色电视发射塔是由省广播电视厅集资兴建的省重点工程,建成后可同时播放6套彩色电视节目并具有10个方向的微波通讯功能。也将是*市的游览观光胜景之一。 该塔座落于*市区南部青年公园西侧的南运河沿岸、该工程由*设计院设计,中国建筑三局一公司总承建,局机械施工公司分包天线钢桅杆安装、塔楼钢结构吊装和玻璃幕墙安装工程,局金属结构厂分包钢结构制作,局
2、科研所配合预应力钢绞线施工。 本工程由电视发射塔及相应的附属建筑、附属设施组成,占地面积11850m2,建筑面积7893m2,塔高305.5m(海拔351m)。 塔基底座落在绝对标高32.5m(相对标高-12.00m)的河滩砂砾层上,容许承载力R392kNm2;地下水位在基础底标高上、下浮动,塔基采用筑堤拦河施工。地表水、渗透水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整个场区地形平整但狭窄,道路畅通。 *地区日平均气温在5以下的延续时间为151d,一月份气温最低,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2.7、极端最低温度为-30.5。最大冻土深度为139cm,最大积雪深度为20cm,七、八月为雨季,最大降水量42.6mm,主导风向、
3、夏季为南风,冬季为北风,风速: 地面通常为5m/s,最大为12ms,300m高空最大为20m/s,地震烈度:7度。 2.结构特征电视发射塔为筒中筒结构体系,由塔基、塔座、塔身、塔楼和桅杆(钢筋混凝土,桅杆)、天线等5部分组成(见图2.18.1)。其特征:(1)塔基:1)地基:天然地基。2)、埋置深度:-12.0m。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截圆锥壳上下加环板和电梯井筒(内筒)基础组成(见图2.18.2)。下环板:外径40m,环宽8m,厚2.5m,外沿900mm范围内设有3列7行120度角的77j5预应力钢绞线共126束。锥壳:下部外径32.12m,壳壁厚1.2m,上部外径25.55m,壳壁厚1.
4、5m。上环板:外径24.8m,环宽7.4m,厚2.5m。4)混凝土总量:4013m3。(2)塔座: 塔座为两层裙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塔身:塔身为随高度变坡的外筒体和内电梯井筒及18层横隔板组成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塔身截面见图2.18.3。 (4)塔楼:塔楼上平面为封闭圆环,立面呈花篮型,设置在186.935m212.50m钢筋混凝土塔身上,共7层,塔楼高25.565m。 塔楼结构形式为钢结构,由24榀型钢结构架及横梁、梯形、环形钢板等组成,每榀间隔15度,总重428t。塔楼最大外径43m,悬挑17m,建筑面积2400m2。塔楼钢架示意见图2.18.4。 (5)桅杆天线: 1)钢筋混
5、凝土桅杆:自215.50m245.50m,分为两段,各长15m,外径分别为4.50m和4m,壁厚均为0.40m,断面呈圆环形。 2)钢桅杆:标高245.50m以上为钢桅杆天线,钢桅杆总长67.40m,最大直径2.0m,总重80t。其外围装有4个频道发射天线,3个检修平台,1个4m的玻璃钢球,3套避雷针,2套高闪频航标灯。二、施工部署 (1)工程任务划分: 1)中建三局承担土建工程、钢结构安装、水、暖、电工程等。 2)建设单位负责转包的有土方工程、电梯安装、工艺设备等安装。 (2)施工顺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整个工程施工顺序为:电视发射塔附属工程室外竖向。 电视发射塔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钢
6、筋混凝土塔主体后钢结构安装的原则,其施工顺序为:塔基础塔身翻模至+10.0m及塔座塔身滑模钢筋混凝土桅杆滑模钢桅杆天线塔楼钢结构安装。 坚持合理的施工顺序,协调好主体结构与装饰。安装与装饰的交叉施工,争取早日发挥投资效益。 (3)施工组织机构: 1)由施工单位(土建、安装)、建设单位组成“辽塔”,工程指挥部,按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各单位间的协作配合及工序搭接。 2)土建单位负责“辽塔”施工的全面工作,设总工程师负责全面技术工作。 3)成立滑模专业队、钢结构安装专业队及水、暖、电安装专业队。 4)建立相应的各职能科室负责各有关业务工作。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按塔
7、基、塔身、钢结构安装3个阶段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 (1)塔基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为便于施工基础,处理基础土方时,自塔往东沿河留一条宽4m的坡道,塔基四周平整,以便形成环道,沿河弃土处平整并压实,搅拌机及砂石堆场就近布置在基坑的东北和西南二个方向,基础施工完后,拆除重新布置。 (2)塔身滑模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塔身滑模是塔体施工的关键,总平面布置以塔体为核心,搅拌机和砂石堆场布置在塔身东方,塔北面过运河搭设临时便桥一座与一经街相通,用于人员出入和塔身滑模时测量观察,+10.00以下翻模时在塔北面布设井架一座用于混凝土垂直运输,滑模时在塔体电梯井筒内布置双笼电梯一部,用于混凝土和人员垂直运输,滑模
8、试拼装场地在塔西南方主机房和变电站位置。 (3)钢结构吊装阶段总平面布置:在塔的东北和西南方布置钢构件堆场和拼装场地,塔座四周布置吊装前钢构件堆场,主卷扬机群布置在塔西偏南方,构件进场道路在塔东西进口处。总平面布置见图2.18.5。四、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合同,土方工程由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于1984年9月30日将基坑开挖完毕,回填土届时仍由其承担,故本公司计划中不作安排。我公司自1984年10月1日开始基底清理至1987年10月31日竣工,日历工期为1125天,我们据此编制了施工总控制进度计划(图2.18.6)。五、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组织学习会审图纸,进行设计交底。 (2)编制工程
9、预算。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工前完成),并陆续编制塔基、塔身及钢筋混凝土桅杆,钢塔楼及钢桅杆,装饰工程、附属工程、水暖电安装工程等施工方案。 (4)检查验收红线桩、坐标点、水准点,建立现场测量控制网。 (5)组织人员编制加工计划。 2.材料准备 (1)钢材、木材、水泥由建设单位提供并落实供应指标。(2)砾石,砂货源离工地约16km,与当地运输公司签订供料合同。3.施工用水场区东西河沿边有城市供水管头,另按1.5管路以供施工现场之用。4施工用电在现场西端已设有320KVA变压器一台,已能满足施工用电之需。考虑主体结构垂直运输机械使用频繁,滑模施工需连续作业,务需另有备用电源,故设置84kw
10、发电机一台以作应急之用。5现场道路和临时设施(1)现场道路畅通,排水已有体系。(2)临时设施:原厂区大部建筑业已拆除,少数可作临时设施使用,现场生产、生活临建,水、电等布置详见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6钢结构加工及滑模装置加工塔楼钢结构制作试拼装、钢桅杆制作、试拼,滑模装置制作加工等在外地进行运至现场组装,液压系统料具大部自公司调用。六、主要项目施工方案的选择(1)塔基:塔基础采用锥壳与下环板整体支模两次浇筑的施工方案。由于塔基结构厚大,形状特殊,技术上应解决锥壳及上环板的支模方法,下环板钢筋绑扎;预应力钢绞线穿引及金属软管的预埋和固定;混凝土浇筑等操作方法及运输问题。(2)塔身:常规翻模施工至
11、10m,塔身采用内电梯井筒较外结构筒高出665mm,同步液压提升滑模施工,滑升至横隔板上4m停滑施工横隔板,逐段滑升至顶的施工方案。此方案可高速连续施工,减少混凝土浇筑施工缝,对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利,易控制结构的施工偏差,施工后结构表面平整,各种偏差易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操作方便安全,避免悬空作业,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速度快,投资少,经济效益高。(3)钢筋混凝土桅杆采用滑模施工方案。(4)钢塔楼:采用自上而下的吊装方案。(5)天线钢桅杆:采用逐段拼接逐段顶升的施工方案。(6)擦窗机和玻璃幕墙的安装:擦窗机采用动中取静测量定位法如专用机具进行定位、安装;玻璃幕墙采用专用安装机具进行运送
12、、就位、安装。七、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塔基(1)模板工程:根据基础的结构特点,按下述步骤进行施工:先施工内筒基础,后施工下环板,接着施工内筒至0.00,待下环板及内筒混凝土施工完后,再一并支设锥壳和上环模板。模板采用工具式钢模和木模结合使用。支撑根据不同部位分别采用钢柱、方木、钢管脚手、型钢托梁、钢管围檩、环箍等进行搭设。 1)下环板:模板采用工具式钢模和穿对拉螺栓的方法支模。 支撑以钢管围檩加槽钢、木中方背楞,对拉螺栓连接内、外模板,环向搭设满堂脚手以支撑内模,以防止下环板模板在浇筑时发生位移。 环内、外模板分别间隔600mm,1000mm在同一条辐射线上设置5050m木方一根,模板支好后
13、用48弧形钢管作围檩,并用16或100100mm木方作夹板,穿14螺栓,上、下两根与结构主筋焊接,中间两根附加12钢筋与14螺栓焊接,形成对拉螺栓形式。 2)内筒:搭设15m高井架,采用钢、木模结合形式进行翻模施工,模板高1.2m,共4组,内外两套,钢管支撑,对拉螺栓连接内、外模。 3)锥壳:先支设锥壳内模和上环板底模,锥壳及上环板钢筋绑扎后,再支设锥壳外模。 用16立柱和斜梁(30根)作支架等分圆周排列,支架上固定48钢管环形围檩,围檩上安放锥壳内模,外模用14对拉螺栓与内模拉结,环形钢管围棋进行加固。模板与下环板之间用拉筋拉结,以防浇筑混凝土时侧压力的垂直分力抬起模板。 4)上环板:钢管脚
14、手立杆在0180方向水平间距600mm,90270方向间距750mm,竖直方向每隔1500mm设置纵横杆,立杆支撑在混凝土垫层面,并加一15015010mm钢垫脚。 立杆顶部沿90270方向设16横梁,翼缘朝下,与槽钢垂直方向铺设50mm厚木板作底模,侧模置于底模上,内、外侧模用对拉螺栓连结。 (2)钢筋工程: 1)车间加工预制,现场绑扎成型。 2)环形筋因其曲率较大,除最初定型的几道环箍外,直接用原材料在现场随弯随绑。 3)环板撑脚用于底筋和面筋的连接和稳定。 4)预应力钢绞线预埋金属软管支撑架在车间焊接成型,到现场焊于上、下结构主筋上。下环板、锥壳、上环板钢筋的敷设和绑扎应按顺序进行。 (
15、3)混凝土工程:塔基结构厚实,属大体积混凝土,设计要求除锥壳与上、下环板之间可以留设一道施工缝处,上、下环板和锥壳一次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1)下环板:下环板高2.5m,宽8m,环平均周长约100m,混凝土量2093m3,采用分层分段踏步式浇筑法,共分8层,每段推进1.5m(按环体中心线长计),以190处为起点,按图2.18.7浇筑顺序施工。下环板与锥壳之间的施工缝留置成与锥壳垂直的斜面(见图2.18.8)。 混凝土浇筑面积F1.5882192m2 。 每浇筑层高度为H0.3m。 混凝土允许间隔时间T=3h。 混凝土浇筑强度Q= 400L混凝土搅拌机生产效率4m3h。 搅拌机需用量混凝土最小浇
16、筑时间 施工时安排6台搅拌机(其中备用1台),其中,预应力张拉台座C48级混凝土,由一台搅拌机专门搅拌,C18级混凝土由4台搅拌机搅拌。 2)锥壳:根据锥壳特点,采用分层对称方法进行浇筑,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浇灌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 混凝土C38级,897m3。 下部浇筑面积F(16.06214.722)上部浇筑面积F(12.68211.122) 取较大者计算F=130m 混凝土容许间隔时间T2.5h 每层浇筑高度H0.3M 混凝土浇筑强度Q= 搅拌机需用量 混凝土最小浇筑时间施工时,分6个小组对称浇注,每组浇注区段长约16米,3)上环板:上环板与下环板相似,混凝土量1023m3,板厚2.
17、5m,板面标高高于自然地面3.3m,采用井架运输混凝土,浇注方法同上环板,每段浇注长度为1.2m。混凝土浇注区面积F=1.27.482=142m2分层浇注厚度H0.3m混凝土容许间隔时间T2.5h混凝土浇筑强度Q=搅拌机需用量混凝土最小浇筑时间设井架每分钟吊运一辆手推车(可装载0.06 m3),井架运输能力0.06603.6m3h,井架需用量4)混凝土运输:采用钢管和脚手板搭设循环运输道,手推车水平运输。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结构容易出现裂缝,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采用525#或625#矿渣水泥,选用合理级配,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水化热。混凝
18、土中掺入水泥用量3木钙和1.510000白糖,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密实度,降低用水量,延缓凝结时间,降低水化热。夏季施工对石子浇水降温,拌合用水加入冰块,并缩短运输时间,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浇捣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加盖厚草垫,其上再盖一层塑料薄膜,经57d除去塑料薄膜,浇水养护14d。为准确及时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期间的内外温差及温度变化情况,采用热电偶电位差计进行监测。根据测试数据,掌握内外温差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4)预应力工程:在塔基下环板外侧,沿环向等分圆周设6个张拉台座,每个台座有二个张拉面,每个张拉面21孔,预留孔采用内径d65mm的金属软管。在
19、半径19.lm、19.4m、19.7m处预留孔内,共穿621束77i5钢绞线计126束,钢绞线标准强度Ryb1471MPa,张拉控制应力k=0.7Ryb=1030MPa,每束张拉力N=995kN。1)张拉设备选择:设计张拉力N995kN,考虑超张拉5,实际张拉力N1045kN,选用大连拉伸机厂的YCD120型千斤顶,ZB4500型电动油泵,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研究所研制的XM157型锚具。2)张拉设备标定:将选定的YCD120型千斤顶、ZB4500型电动油泵、压力表和外接油管等液压拉伸机装置编号,标定油压表读数与作用力的关系曲线以供实际张拉时应用,标定工作在长柱式压力机上进行。标定要求如
20、下:试验机压千斤顶和千斤顶试验机各进行三次标定取其平均值;标定从49kN开始至1177kN止,标定间隔为49kN、98kN、147kN1177kN;根据标定结果绘出千斤顶作用力(kN)与油压表压力(MPa)的关系曲线图。根据试验结果,以两台读数相近的拉伸机作为一组,共配备7台拉伸机(实际用6台,一台备用)。3)预应力钢绞线制作:钢绞线制作在一块长100m、宽不小于5m的场地上搭设一个长50m、宽大于2m的钢操作平台供下料、编束、穿金属软管。金属软管与钢绞线下料尺寸; 金属软管(扣除端部喇叭管长度):内圈45.91;中圈46.51m;外圈47.11m。 金属软管用锡焊接并加套管接长,每根金属管下
21、料后需开两个25的灌浆孔并用气焊焊一个1口径接头,开口要内中外上下错开。 钢绞线下料长度: 内圈48.76m;中圈49.36m;外圈49.96m。 钢绞线下料方法: 钢绞线圆盘两端用槽钢架,钢管夹头夹牢,切断连接钢条,按箭头所示方向抽拔,用高速砂轮薄片切割下料。 钢绞线编束: 每7根编成一束。编束时,一端对齐用夹头夹牢,用18#铅丝自左至右间隔50cm绑扎一道,编束时钢绞线应不扭转,不弯曲。 钢绞线穿入: 将金属软管嵌在钢平台中央的 10槽钢内,利用预先埋入软管内的8#铅丝将钢丝线穿入,装上穿束器,套住钢绞线束,以1t卷扬机牵引,徐徐将钢绞线穿入软管内。钢绞线露出软管的两端应等长,并将外露部分
22、用塑料线包扎保护。 金属软管安装: 自下而上逐层就位固定,并将灌浆孔管逐根接上,不得放错位置和损坏软管。 4)施加预应力: 张拉顺序: 以6个千斤顶对称张拉,每组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混凝土强度达100时),在径向方面,从内往外进行张拉,竖向方向从中间开始,往上下两端张拉,张拉顺序如图2.18.9。张拉程序:一列(内排)为0105NK持续5分钟锚固。二列(中排)为0103NK持续5分钟锚固。三列(外排)为0100NK持续5分钟锚固。张拉工艺:千斤顶用神仙葫芦悬挂在张拉面上方特制钢管架上,使千斤顶可作水平,垂直方向移动。锚具安装前,洗去油污,工具锚使用一次后改作工作锚,工作锚与台座承压钢板紧贴,中
23、心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夹片安装后用1钢管轻推入锚环孔内,夹片卡环用橡皮筋箍紧,三片组成整体,片面保持齐平,夹片锚住钢绞线不发生滑移。为使工具锚张拉后顺利脱落,在工具锚的锚环孔和夹片的背面涂以石墨。张拉时,锚具安装顺序:工作锚顶压器千斤顶工具锚。5)孔道灌浆:灌浆前用压力水冲洗孔道,检查孔道畅通、润湿和洁净状态。采用标号不低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0.40.45,搅拌后3小时泌水率宜控制在2,最大不超过3,为增加灌浆密实度,可掺入对钢绞线无腐蚀作用的外加剂。在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后2小时进行孔道灌浆,一条孔道一次连续完成,灌浆压力一般控制在0.390.49MPa,最高不超过0
24、.78MPa。灌浆注意事项:对灌浆设备进行检查:网筛的网孔是否完好,管道接头是否紧密。灌浆过程中,用木棒不断搅动灰浆,使其保持胶体状态。灰浆泵每次灌浆后,多余的灰浆经泄浆筏放出,用清水冲洗管道,保持清洁完好。2塔身滑模(1)结构特点:1)塔身高,外筒身从0.00215.5m,高215.5m。内筒从-10.80m209.15m,高219.95m。2)精度要求高,因内筒安装电梯要求,其几何尺寸精度要求高,不允许偏移、扭转。3)筒身底部坡度大:塔身外筒底部坡度为7.9。4)内筒壁-10.80m209.15m无坡度变化。5)外筒变断面:在不同高度处,壁厚有500mm、400mm、600mm三个尺寸,筒
25、身顶部与钢筋混凝土桅杆联接点为一环形牛腿,高度2700mm,挑出2700mm。6)隔板间隔大:标高+20.00m以上每间隔20m设一层,由工字钢梁承重。(2)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1)内外筒翻模施工至+11.00m和+10.00m标高。+10.00m以上采用滑模施工,内外筒模板分别采用有约束组装和无约束组装。2)+4.95m和+10.00m隔板为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板,采用常规翻模施工。3)塔身内、外筒整体滑模施工,在10m横隔板面组装滑模平台和装置,组装后试滑,并对滑模操作平台所有构件、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调试,直至符合要求,开始正式滑升施工,内筒滑升至200m,外筒至211.6m。 4)外筒滑
26、模施工至标高211.6m处,外锥体采用常规施工方法。 内筒滑升至200m横隔板面,200209.15m待钢桅杆顶升完后再翻模施工。设计不允许在塔身60m以上留置施工缝,越冬期间停滑,施工缝留置在44m处,并完成40m横隔板。5)每20m一层横隔板在塔身滑模施工时穿插进行。 隔板钢梁洞口在高度方向尺寸适当加大,便于安装。 塔身滑升到高于隔板标高4000mm 时停止滑升,利用平台扒杆将钢梁从地面吊运至安装处。在平台下层吊脚手架上进行安装就位后,滑模平台提升(空滑)约700mm高,使吊脚手架高于隔板标高,利用扒杆安装压型钢板。浇筑隔板混凝土后,再继续滑升施工。 6)塔身楼梯采用翻模施工,与滑模施工相
27、距5m左右同步进行,以软梯与滑模吊脚手架相连。紧急情况下作为人员及重要设备撤离通道。 7)钢筋混凝土桅杆施工。 在塔身标高+215.5m处组装桅杆滑模平台。滑升至230.5m时停滑,改模施工桅杆中节点。其后空提交断面连续滑升至标高244.5m,停滑支模,施工钢筋混凝土桅杆顶节点。塔身滑模施工进度计划见图2.18.10(略)。 (3)筒身滑模施工: 1)滑模装置设计。外筒辐射梁与内筒外圈采用铰结,辐射梁设计为简支形式,外端通过“开”形提升架、支承杆支承于外筒壁上,内端则通过钢圈、“”形提升架、支承杆支承于内筒壁上。16相背组成“”状36对辐射梁等分圆周布置,与五道钢圈用螺栓联结成整体。 钢圈GQ
28、1、 2、 3、4用16冷弯成弧状,分段组装时联结成环。钢圈GQ5为L75758冷弯成弧状,钢圈GQ用16063制成“口”形。提升架外筒为“”形,内筒为“”形:“”形提升架立柱用263相向用5mm钢板焊接而成,其上设可调节的紧定支撑和螺杆。用于调节模板锥度和内外侧模板间距,其与辐射梁接触处设轴承,使收分省力。上横梁为2L658,下横梁为210,横梁与立柱用螺栓联结。根据筒体壁厚调整两立柱间的距离。“”形提升架立柱与“”提升架相同。横梁为216,用螺栓与立柱联结。 内筒外圈提升架立柱用螺栓与钢圈GQ。联结成整体,以传递和承受辐射梁传来的荷载。滑模平台结构示意图见图2.18.11(见下页)。 模板
29、和围圈分为内、外筒两种不同型式。 外筒外侧模板比内侧模板高出100,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向外散落。外侧模板高为1.5m,内侧和内筒模板均为1.4m。 外筒模板有固定模板、抽拔模板、滑动模板,用L404mm作背肋,2mm或3mm钢板作面板,模板之间用螺栓联结,与围圈用尾部带螺纹的挂钩联结。外筒围圈按不同弧度制成5种,便于更换。固定模板两侧对称设置滑动模板。外筒围圈模板布置见示意图2.18.12(见后)。 内筒模板分为不同宽度的平模板、调节模板、角模板和特殊模板,用L404mm和2mm钢板制成,联给用螺栓,模板与围圈用挂钩挂于围圈上。内筒上、下围圈用10分段制作,翼缘向上,用钢管胶杆连成桁架。外围圈焊
30、成封闭式,内侧作成可调式,便于调整纠正筒壁的几何形状。平台下垂挂两层吊脚手架。2)液压提升系统:千斤顶布置:根据荷载分布情况和便于纠正扭转,防止飘移,采用36等分外筒圆周,经向两点与环向三点相间布置18组千斤顶,共90只。内电梯井筒外围筒壁布置20组千斤顶共40只。由隔墙布置6组千斤顶12只。内、外筒共计142只。液压控制台采用YKT-36型,共两台。千斤顶为GYD35型。支承杆接长及加固:支承杆选用25A3圆钢,采用丝扣接长,丝扣为M16,L=40,以4m长为一段,根据计算,其允许最大自由长度为1.88m,能满足正常滑升施工要求。内筒门洞、筒壁变断面及施工隔板空滑时,支承杆应进行加固。加固方
31、法如下:门洞位置支承杆加固:滑升提升架横梁标高高于门洞底标高约500mm时,可将25短钢筋自门洞底标高处绑焊于支承杆上,短钢筋长约500mm(见图2.18.13)。空滑时支承杆加固25短钢筋300500mm长,停滑时在距停滑混凝土面300mm高处横向加固,使支承杆与竖向主筋联结成整体。以后每隔300mm,按图2.18.14所示方法加固。加固焊接时,不得同时对多根支承杆施焊,确保平台稳定安全。3)测量控制系统:垂直度及偏移的观测:在塔身中心点及内筒南北外侧如图2.18.15布置四台激光铅直仪。激光室设置在-10.80m内筒基础上,采用JDY-2型激光铅直仪。激光靶用有机玻璃刻制,固定在滑模操作平
32、台面,光束穿过隔板的150mm洞口。扭转观测:在270度轴线距塔中心约80m处,架设HeNeJGD型激光经纬仪,在滑模平台钢圈上安一标有坐标的钢尺,使激光经纬仪对准中部“0”刻度,观测平台扭转。标高控制:在内筒井壁南北向外侧+1.0m处各设一个标高基点,用钢尺向上量度,每40m设置相应两个换尺点,各段采用累计读数。在每层隔板面以上lm和11m位置处用FA3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找平。用连通器观测平台水平度。用叉形套与限位挡体控制千斤顶的爬升高度、调整平台标高。沉降观测:设计图中,沿塔周在上环板上设置8个沉降观测点,在下环板上设置个8个过渡沉降观测点。 各施工阶段,采用s1精密水准仪每次依固定线路观
33、测各点沉降情况。 4)垂直运输系统:在内筒电梯井内安装双笼施工电梯一座,其输送高度230m,载重2t(每笼)。笼上为混凝土输送罐,可装0.8m3,下部为载人笼,可乘员812人。 浇筑层25cm高,最大混凝土用量9.534m3,以每罐载0.8m3计,每笼运送6次,每小时完成一个浇灌层。 钢筋和支承杆运输采用两台摇头扒杆,分别装在90和270位置的两对辐射梁上。卷扬机采用5t变速,装于地面。 5)通讯联络系统:采用有线对讲机,无线对讲机,电铃进行联络。 (4)滑模组装:在浇筑10m隔板时如图2.18.16所示设置预埋件。调整外筒壁结构环向筋,使11.90m标高处内外侧环筋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与竖向钢
34、筋、拉结筋点焊牢固,作为搁置辐射梁组装平台的支承架。 在内筒壁上留置70孔,用于搭临时操作平台穿入钢管。直线壁孔中标高为9.75m,弧线壁孔中标高为9.80m。在外筒外围搭设双排脚手架。 滑模组装程序见图2.18.17。组装时注意以下几点:抄平放线,应明确标出主要部件的位置及标高。内筒按3调整内外侧模板锥度。外筒组装时应核对筒体半径及收分率。 (5)滑模平台改装:滑升到+30m时,将钢圈GQ2安装于外筒提升架外侧的辐射梁面上,然后拆除内侧辐射梁下的钢圈GQ3。滑升到+90m时,先将拆下的GQ3安装于原位置的辐射梁上方,然后拆除内侧钢圈GQ4。 滑升到+104m,在GQ3上要拆栏杆扶手及安全网,
35、逐段拆除GQ1、GQ2。 (6)滑模的拆除: 平台上不使用的机具设备吊运至地面,逐段拆除吊脚手架,割断支承杆,拆除千斤顶、油路、电气系统,拆除操作平台,拆除模板、围圈,拆除提升架,钢圈和辐射梁暂不拆除,以作桅杆底座支模桁架用,待完毕后逐段切割拆除。 (7)变断面处理:1)20m隔板处外筒壁厚由500mm将内侧收进100mm,台阶应留置在20m隔板板底标高处,其作法见图2.18.18。2)外筒壁在+168.80m处,其壁厚由400mm以1:6的坡度向筒中加厚至600mm,由于其变化幅度较大,仅靠紧定丝杆无法满足要求,故采用既调节紧定丝杆,又移动提升架主柱的方法。其作法见图2.18.19。 (8)
36、塔楼环形牛腿的施工方法:外筒空滑,待模板下口到达环形牛腿上部时停滑,支模现浇,拆除模板后继续滑升。塔楼环形牛脚处理见图2.18.20。(9)筒身与钢筋混凝土桅杆底座连接结点施工:见图2.18.21。 (10)孔洞的留置:10m标高以上内筒壁上门洞,采用插板法留置。门洞底模:对于楼梯间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代替底板及支撑,电梯间门洞因有支承杆通过,宜用木底板吊于钢筋上解决。 300 mm圆形洞用钢筋焊成圆形笼,再焊原2mm铁皮制成后在设计位置焊于结构主筋上。 现浇楼梯梁端预留洞,采用自熄泡沫块埋于混凝土中。 隔板钢梁头预留孔洞不留通,按圆形筒留置。 (11)外筒模板收分及抽拔:每提升24个行程暂停
37、提升,待调整一定位置后继续提升。模板抽拔待每等份中两侧之滑动模板基本到位后再进行。 (12)外筒活动周围更换:活动围圈,分别在24m、44m、64m、104m、140m位置处更换。采用先上后下,逐段更换。 (13)模板收分率的调整:外筒壁的收分率变化较大(每次递减0.5),而且频繁(每滑升10m变化一次),采取下述措施调整收分率。 松开内外模板的下紧定支撑,在滑升中不动调经丝杆,而是逐渐推进外模下紧定丝杆,同时逐渐退出内模下紧定丝杆,调整至设计倾斜度后,将内外模板下紧定支撑紧固,按新的收分率继续滑升施工。 (14)钢筋工程:竖向钢筋每段4m,用电渣埋弧焊或气压焊接点。水平筋弯成弧形,人工绑扎。
38、支承杆的设置与竖向钢筋的排列,将支承杆设置在内排主筋位置上,外排设18根,内排设72根。钢筋吊运由滑模操作平台上两台扒杆完成。 (15)混凝土工程: 滑模施工中混凝土出模强度宜控制在0.20.4MPa,出模时间为810h,混凝土中掺入适当外加剂控制凝结时间。 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交圈、对称浇筑工艺。 (16)停滑措施:滑模施工需要停滑时,混凝土施工缝按规范要求处理。 (17)混凝土养护:采用水泥养生液进行混凝土养护。 (18)纠偏、防扭、纠扭方法:采取如下方法纠偏到扭: 操作平台倾斜法; 操作平台加荷法; 导向纠偏法; 外力纠偏法。 采取如下方法防扭纠扭。对称地在18组固定模板上安装刀片,刀片插
39、入混凝土2025mm,起导向作用,抵抗平台扭转。当发生较大扭转时,采取以下纠扭措施。 在千斤顶底座一侧加垫片,使千斤顶向平台扭转的反方向倾斜,调整千斤顶限位卡。改变混凝土的浇筑程序,必要时,施加外力,纠正扭转。 (19)劳动力组合:参见表2.18.1。滑模施工人员汇总表 表2.18.1序号工种人/台班平台上平台下合计人数备注1木工128424表中人数为施工高峰期人数,随着工程量的减少,人员逐减2钢筋工311912623混凝土工301416604液压3365瓦工55106电焊2247机操1111228电工21149测量211410通讯211411管线安装由安装单位派定12管理人员86216共计1
40、086048216 3)三大材料节约指标:钢材34%;水泥持平;木材34。 3钢筋混凝土桅杆滑模(1)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桅杆筒体采用滑模施工,当塔身215.50m混凝土施工完后,在其上组装滑模装置。试滑正常后进行滑升,3层外挑钢平台分别在滑模组装前(215.50m)和桅杆滑升完毕后(230.50m、245.50m)安装。外钢爬梯、内平台、内爬梯分别在桅杆吊装及设备工艺安装完毕后进行。其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18.22。钢筋混凝土桅杆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2)滑模装置设计:根据塔身桅杆尺寸,设计一套可调式滑模装置,外模由4500mm变为4000m,内模由3700mm调节到3200mm和240
41、0mm。 液压提升系统,每个提升架布置4个千斤顶,外侧一个、内侧三个,共设32只。 测量控制:在桅杆外侧215.50m平台设置三台激光铅直仪,测量滑模平台偏移旋转位及数值。 垂直运输系统:在滑模平台上设置一个井字架,施工所需材料及人员由双笼电梯运至200m临时平台,再由吊笼转运至滑模平台。 (3)桅杆变断面施工:230.50m钢筋混凝土桅杆变断面施工方法见图2.18.23。(4)钢筋混凝土桅杆压顶施工:245.50钢筋混凝土桅杆压顶施工见图2.18.24。 4.钢塔楼吊装 (1)结构特点:塔楼设置在186.935212.50m段钢筋混凝土塔身上,塔楼上平面呈封闭圆环形、立面呈花篮型,共分7层,
42、总高25.565m,建筑面积2400m2。 塔楼骨架有每榀间隔15度的24榀型钢构架及横梁、梯形钢板、环形钢板等组成,总重428t。从施工角度讲,有如下特点: 1)高:塔楼构件吊装高度在200m高空进行; 2)大:塔楼大,从塔身往外最大悬挑达17m,构件长度大、重量大; 3)难:塔楼呈圆环封闭,高强螺栓联接,安装精度高,高空风大,构架迎风面大,现场狭窄,施工条件差,吊装作业极为困难; 4)悬:200m高空、构件宽度仅150mm,要在其上行走及进行安装作业,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保障极为不易。 (2)起重机械选择:根据本塔结构特点,塔楼吊装一般有以下3个方案可供选择:外爬塔吊吊装;内爬塔吊吊装;悬臂桅
43、杆起重机吊装。经过论证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塔桅起重机系统来完成塔楼吊装任务。即利用钢筋混凝土塔身作为塔桅起重机系统塔身,自行设计制造2根起重桅杆并将桅杆底座安装在标高215.50m塔身平台上,变幅滑轮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桅杆顶部外侧与起重卷扬机系统组成2台可回转塔桅起重机,沿塔身对称布置,各自完成180度范围内全部构件吊装任务。回转起重桅杆用手动葫芦控制,起重及变幅采用两台10t慢动卷扬机作业,起重桅杆长20m,用3258无缝钢管制成,配备自行改制加重大钩。 (3)吊装方案及工艺: 1)卷扬机群设置、钢绳走向及导向 因现场条件限制,卷扬机群设置在塔基东南面约100m处。 钢筋从卷扬机引出,经塔
44、基南门洞一次导向进入消防电梯井道,通过垂直导向至200m施工用特制钢平台,再经导向分往各预留洞口上升到215.50塔身平台和245.50m钢筋混凝土桅杆顶部外侧再到起重桅杆。由于桅杆回转角度限制,要完成180度范围内的全部构件吊装任务需移位拆卸和安装,为避免重新穿绕钢绳,在215.50m塔身平台上布置一圈起重、变幅导向装置,使移位后只需调整导向装置而不需重新穿绕钢绳。2)20m长起重桅杆的整体提升、安装:由于高空没有条件拼装,放在地面完成整体拼装后并经模拟试验合格,用吊车吊至塔座裙楼屋面,利用245.50m处的变幅导向滑轮和变幅绳将桅杆整体提升到215.50m平台上待安装。提升示意见图2.18
45、.25。 变幅钢绳在桅杆头部提到悬挂定滑车附近时进一步完善,起重滑车组。钢绳在桅杆头部达到215.50m平台进行穿绕,当变幅滑车组钢绳穿绕完善后,降落桅杆至设计标高,桅杆底座与塔身预埋铁件连接固定,松变幅钢绳至悬臂桅杆仰角70度左右即安装完毕。3)悬臂桅杆的布置、移位:桅杆底座固定在215.50m混凝土平台上,距4500钢筋混凝土桅杆边1000mm处,2台悬臂起重机从北偏东7.5度开始。间隔180度安装,并分别移位3次(移动45度角),即共8个位置作业完成吊装任务,桅杆平面布置见图2.18.26。由于桅杆回转角度受到限制,故完成一个吊装单元后即需移位,移位步骤: 桅杆竖直、大钩落平台上; 松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