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塔建设融资及运营方案咨询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5828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2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塔建设融资及运营方案咨询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广播电视塔建设融资及运营方案咨询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广播电视塔建设融资及运营方案咨询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广播电视塔建设融资及运营方案咨询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广播电视塔建设融资及运营方案咨询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塔建设融资及运营方案咨询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塔建设融资及运营方案咨询报告.doc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主要内容摘要】1一、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塔现状情况3二、新建发射塔的必要性及重要性3三、拟建发射塔前期融资、招商、选址有关情况3(一)按政府主导投资模式进行的选址及方案论证阶段3(二)按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的招商、选址及方案论证阶段3(三)第三阶段,即目前正在进行的前期论证工作3四、新建发射塔的功能定位分析3(一)目前全国各主要广播电视塔的现状情况3(二)新建重庆广播电视塔的功能定位分析3五、发射塔建设及融资模式分析3(一)我国建设广播电视塔的几种模式3(二)几种模式的比较3(三)重庆市建设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模式选择3六、广播电视塔塔址选择3(一)基于“发射为主、兼顾景观”思路的选址3(二)

2、基于“观光为主、保证发射”思路的选址3七、建筑初步方案与资金筹措方案3(一)基于“发射为主,兼顾景观”思路3(二)基于“观光为主,保证发射”思路3八、结论与建议3(一)结论3(二)建议3II【主要内容摘要】l 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塔因锈蚀严重,已成危塔,不能适应新的广播电视发射功能要求,亟需新建替换。l 新的发射塔宜设计成为集发射、景观、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地标性建筑。基于此功能要求,要取得成功,从建塔思路来看,应吸取全国其他城市建塔的经验教训,以取得较好的后期经营收益,同时对塔的运营维护费用提供保障,建议采取“观光为主,保证发射”的思路。为此前期应着手策划出立意高远、选址有利、技术及经济效益指

3、标可行的方案。l 从目前掌握情况来看,若采取“发射为主、兼顾景观”的思路,佛图关现塔原址是较好的塔址方案;若采取“观光为主,保证发射”的思路,以江北城塔址方案或鹅岭公园塔址方案为宜,具体选址尚需下阶段论证。l 按“发射为主、兼顾景观”的思路,新的发射塔(按原址重建)经专家论证,高度需300米以上,建筑结构以钢结构为宜,投资1.5-2亿元(塔的建设费用),建议由政府出资1亿元,广电局自筹其余资金解决。l 按“观光为主、保证发射”思路,重庆长江三峡路桥有限责任公司的初步方案为:高度470米以上,钢筋砼结构,投资约13.27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约5.27亿元,初步设想由长江三峡路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及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等相关股东共同出资,项目注册资本2亿元。一、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塔现状情况承担重庆主城区广播电视节目无线传输覆盖任务的浮图关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塔始建于1970年,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浮图关60号(东经1063122.7”,北纬293258”),塔基海拔高度379米,塔高183.1米,占地约7.2亩,机房面积约4500平方米,附属用房面积约5000平方米。该塔为全钢的空间桁架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仅满足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及传输功能的广播电视塔。也是重庆主城区唯一的广播电视发射塔。该塔目前主要承担的发射传输任务:1、地面电视广播(1)地面模拟电视广播l

5、 中央电视台第套(CCTV-1):2频道,1k;l 重庆影视频道(CQTV-影视):8频道,10k;l 重庆新闻频道(CQTV-新闻):14频道,10k;(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l 26频道,1.5 k。现试验播出三套电视节目:重庆移动电视(CQTV-移动);中央电视台第套(CCTV-1);中央电视台第套(CCTV-5);l 2008年3月开播国家广电总局手机电视节目:20频道,1k。2、调频广播l 重庆音乐频率:88.1MHZ,10 k;l 重庆都市频率:93.8MHZ,10 k;l 重庆交通频率:95.5MHZ,10 k;l 重庆新闻频率:96.8MHZ,10 k;l 重庆经济频率:101

6、.5MHZ,10 k;l 重庆故事频率:103.5MHZ,10 kl 中央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93.8MHZ,10 k;3、微波传输浮图关发射台是重庆广播电视微波传输干线的枢纽站,分别向上清寺方向、彩电中心方向、缙云山方向、铁山坪方向微波传输(接收)重庆各套广播频率以及重庆各套电视频道节目信号。该塔目前已达到播出模拟电视3套,数字电视2套,调频广播7套的规模。二、新建发射塔的必要性及重要性1、在目前卫星电视、有线闭路电视较普遍的情况下,重建广播电视发射塔仍有必要。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从传播手段看,广播分两大类: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为无线

7、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为有线广播。从传播媒介看,广播也可分为两大类:仅传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传送声音、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在新闻传播领域,广播电视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和广泛性超过其他任何大众传媒。从技术角度看,地面无线发射与卫星和有线网络传输三种技术手段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并存发展的关系,不可相互代替。无线发射仍然是当前和今后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重庆广播电视节目上星传送和以光纤传输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有线电视网络的深入发展(不仅仅局限在主城区,各区、县、乡镇都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加上历年来已实施的“村村通”工程,使得通过卫星和有线网络来收看电视节目的

8、用户越来越多。就目前而言,地面无线发射的作用相对减弱,无线发射覆盖全市的技术政策已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地面无线发射设施的建设就不重要了,它还是覆盖主城区及近郊区的一种手段。随着数字化广播技术的发展,无线发射所具有一些其他传输手段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从频率资源角度分析,卫星传播的频率资源是很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地面无线发射的频率资源相当丰富,目前还未充分应用。一些区域性的地方特色节目,尤其是广播节目、RDS及图文信息等,地面发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地面无线发射塔的建设,为广播电视以及其他信息和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础。地面无线发射的优势在于能够移动接收,尤其

9、体现在广播节目的接收方面,虽然目前有线闭路电视也能接收广播节目,但收音机的移动性、便携性方面,无线发射、移动接收无疑更具明显优势;其他一些无线信号的接收如车载移动电视、移动手机电视等,这些都需要无线发射覆盖,这也是卫星发射和有线网络接收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目前,重庆无线发射台计划要上一套高清节目、8套标清节目,采用数字传输,用户只要一台一体接收机就可以收看,非常方便,不同于有线闭路电视,还需要支付相关费用。无线发射是一种公益性的公共服务事业,为的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一种最低的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无线发射是必须配备的。当今世界,地面发射仍然是世界各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必不

10、可少的重要措施,即使在经济发达卫星收视率很高的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俄罗斯、英法等国也不例外,他们的大多数城市,除有卫星节目外,都有自己的广播电视发射节目。采用无线发射,用户不需要支付费用,这也是为了满足城市低收入人群、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广播电视接收的需要,目前全市该类用户约有300万,占全市人口近10%。2、现有发射塔已属危塔,必须新建广播电视塔以满足其转播及发射的需要重庆电视发射台广播电视塔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侵蚀、加固和多次涂装维护后,现塔体锈蚀十分严重,维护困难且成本高。重庆广电集团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曾于2003年委托中冶集团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对该塔结构可靠性进行了检测评估,评估报告

11、指出:“广播电视塔已出现安全隐患,如不对塔体进行彻底整改,广播电视塔的安全将得不到保证”。评估报告还指出:“只有对广播电视塔彻底除锈和高质量涂装,更换影响塔体安全的杆件,并对部分杆件加固后,该广播电视塔尚可使用10年”。广电集团按照重庆钢铁设计院提出的大修方案,于2003年对该塔进行了大修,更换了约50吨锈蚀严重的钢结构,进行了喷砂除锈和涂装。评估报告中还建议:“在塔体加固、整改后的维持使用期间,应筹建新的电视塔”。即在2013年应有新塔替换该塔。因此按该报告,必须在旧塔报废前建好新的广播电视塔,否则,届时一旦旧塔出现险情造成广播电视停播,300万户使用无线方式收看电视节目的居民将接收不到广播

12、电视节目,影响甚大。3、新建发射塔是满足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发展以及增加广播电视节目套数的需要重庆电视发射台广播电视塔初建时是按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设计。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塔经多次改造(加高),播出节目逐步增加,目前已达到播出模拟电视3套,数字电视2套,调频广播7套的规模。为促进重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按计划,拟增加数字无线电视节目和调频立体声广播节目,同时,发射塔还要具备其他综合功能,如全市信息中心与技术交流的功能,提供交通指挥、消防、环保、通讯、导航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用等功能。而目前由于受广播电视塔安装天线桅杆的限制,已无法再新增播出广播电视节目的天线,制约了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

13、的发展。4、新建发射塔是改善信号输出质量及增加覆盖率的需要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和高层建筑迅猛崛起,大量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阻碍电波传播,重影严重,使现有的节目信号传输技术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覆盖面积小,人口覆盖率低,达不到要求,只有靠增加发射高度等来提升传输质量,而目前通过再升高现有的高塔来改善收视条件,也不可能。5、新建融观光旅游与发射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塔,也是“城市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城市都在考虑做一样自己突出的东西。有特色,一座城市才有自己的生命力。电视塔作为上个世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对一座城市的人文景观,旅游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国内来说,北京的中央广播电

14、视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建成后,都成为了城市文明的重要标识,也是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人们常把它们形象地称为“城市名片”。法国巴黎有著名的埃菲尔广播电视塔,我国京、津、沪三大直辖市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广播电视塔作为自己气魄与胸襟的象征。因此,广播电视发射塔的建设需要兼顾城市景观功能。日前,大渝网网友评出的“重庆九大最丑建筑”中,电视发射塔位列其中,可见发射塔对于一个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当前,全球尚处在金融危机波及经济发展的低谷中,而在国家大力支持鼓励扩大、拉动内需形势下,重庆的经济发展率先迅速攀升,2009年经济年增长14%以上的预期,无疑将在年轻的直辖市成立十余年来的举世瞩目发展成就基础上,

15、再次耀眼地吸引世人的眼球。昨天,重庆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焦点;今天,重庆腾飞仍是热点;明天,重庆的辉煌必将成为更加夺目的亮点。重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已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此时若结合发射塔的重建,修建一座城市观光塔,将以其在重庆、长江三峡、乃至中国西部的独特地位昭示天下,提升重庆在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度,从而为代表和传播重庆的城市品牌形象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城市外部看,在人们不断感受重庆经济发展炫美、夺目的恢宏画卷之时,一定会试图浓缩它的精粹和寻找承载其核心意念的载体典范。那么,一座立意高远的城市观光塔,将成为这种象征体的首选。一座高塔建筑所能产生的象征张力和它对精神意念所能赋予的影响,要远远超出它

16、自身的高度和功能。就像众所周知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圣路易斯市“西部之门”拱门塔和迪拜风帆塔等,它们的精神象征意义都将永世流传。譬如东方明珠塔,从其立意来说,它不仅领略和见证着浦江两岸流淌着的今昔变迁,更重要的是,它从代表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迈向代表中国东部改革开放的区域象征;而广州新电视塔缺憾的是至今没有象征意义上的定位命名,制约了形象传播。基于此,随着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的迅速推进和广播电视节目套数的增加,筹建融观光旅游功能与发射功能于一体的功能更加强大、覆盖区域更加广泛的新广播电视发射塔就迫在眉睫。24三、拟建发射塔前期融资、招商、选址有关情况本章通过对拟建重庆广播电视塔前期工作的回顾,总结经验

17、教训,以便对本次建设、融资方案研究提供借鉴。1990年,原重庆市广播电视局针对当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广播电视塔设施简陋、锈蚀严重的实际情况,向市政府提出大修该广播电视塔同时筹建融广播电视发射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钢筋混凝土塔的请示,(详见重广发【1990】143号文关于大修改造浮图关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塔的紧急请示)。原重庆市市长孙同川同志于1991年2月16日批示:“广播电视塔不宜再大修,修后寿命也不长,可预拨20万为电视发射和观光两用塔作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由此,启动了广播电视塔建设的前期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按政府主导投资模式进行的选址及方案论证阶段1991年,

18、发生了上塔检修天线时死亡2人的重大人身安全事故,之后市委市府就要求重新修建广播电视发射观光两用塔,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高塔办”。1991年11月13日,重庆市广播电视局(以下简称“市广电局”)向市人民政府上报关于重庆广播电视塔塔址选择的报告,拟选塔址包括:1、南坪长江大桥南桥头场址;2、枇杷山场址;3、鹅岭公园旁边的56005部队工程指挥部宿舍用地场址;4、114中学校园场址报告进行了综合比较,认为南坪长江大桥南桥头场址,因海拔较低以及过于偏南,不利于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和传输,该场址不予考虑;枇杷山场址既在市中心,海拔也较高,是一个建塔的可选场地,但是位于彩电中心、大坪电讯中心的空中微波走

19、廊上,该塔址不行。最后通过从地理位置方面、周围环境方面、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方面、发射和传送广播电视节目方面、用地面积方面、市政工程配套方面以及地形地貌方面、工程地质条件等诸方面对56005部队工程指挥部宿舍用地场址以及114中学校园场址进行了综合论证,推荐采用鹅岭公园旁边的56005部队工程指挥部宿舍用地场址。1992年10月,市广电局提出了新塔的功能要求(详见重广发【1992】157号关于重庆广播电视塔功能要求)。除基本的发射功能外,发射塔还包括其他功能,比如提供交通指挥、消防、环保、通讯、导航等多方面的利用;具有全市信息中心与技术交流的功能;具有广播电视多功能开发的功能;具有计算机中央控制

20、的功能,并且具有旅游、观光的功能。1993年5月14日,重计委社【1993】531号文件作出了“关于重庆广播电视发射高塔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复中,新建的广播电视发射塔是一个集广播发射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水泥发射塔,占地40亩,塔高378米,其中桅杆110米,塔楼45米,塔身223米,总建筑面积17500平方米。高塔主体工程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引进外资1000万美元,其余部分由广播电视局申请银行贷款和用自有资金解决。高塔涉及的公用基础设施(道路、通讯)及三通一平所需投资,由各主管部门用开发的办法予以支持解决。建设地点:鹅岭56005部队家属区一带。1994年8月22日成立了以当

21、时市委副书记腾久明为顾问,常务副市长肖祖修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庆广播电视塔建设开发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重庆广播电视综合发射塔筹建工作。针对当时规划新塔建于鹅岭公园的情况,机械工业部第三设计研究院提出了重庆广播电视塔片区规划设计方案,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提出了重庆广播电视塔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一阶段建塔的指导思想主要围绕按政府投资进行。在投资、用地等要求上则尽量节约。(二)按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的招商、选址及方案论证阶段1996年2月,重庆市广播电视塔建设开发领导小组及重庆广播电视塔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对重计委社(1993)531号文高塔立项批复的补充说明”中反映:“因原文件是围绕市领

22、导要求,投资不要太大,标准不能过高,功能要求逐步完善的指导思想进行的,故投资规模比较小,随着市政府建塔指导思想由政府主导修建改为引资修建,因此建筑方案变化了,建筑规模增大了,投资增大较多,因为要考虑到投资者的利益”,并由此明确了进行招商进行广播塔的建设的思路。之后,重庆广播电视塔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招商引资活动,尤其是1997年7月至1998年间,重庆广播电视塔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向林同琰中国公司的引资意向较深入,签订了意向协议书,先后考察、洽谈多次,并提出过建设方案,方案立意较高、功能齐全,但因对方利益要求过高,占地较大,满足不了要求而没有最终实现。1998年4月16日,民航重庆市管

23、理局以民航渝局【1998】62号文件“关于重庆广播电视塔高度位置、广播电视频率及功率的复函”,不同意在所选的茅家山场地修建广播电视塔。1998年4月26日,重庆市建委组织有关单位和领导会议讨论了高塔选址问题,在茅家山场地不能通过民航飞行要求情况下,建议由市规划局再提供几个地点,如鸿恩寺、金紫山、鹅岭或另外的场址。1998年8月12日,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1998-104)“关于广播电视塔选址问题的会议纪要”中,“市规划局推荐江北区鸿恩寺处为建设广播电视高塔选址,沙坪坝区平顶山处也可作为选址地点,市广播电视局认为两处较为合适,两个区对此均表示同意和支持。”1998年10月8日,民航重庆市管理局以

24、民航渝局函【1998】26号“关于重庆广播电视塔高度位置、频率及功率的复函”,同意重庆市广播电视塔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鸿恩寺地区新建广播电视塔,但其桅杆顶端海拔高度应控制在728米以内。后来因为招商引资没有最后确定投资商,塔的建设一直没能实施,最终,因项目长期停顿,塔址土地被规划国土部门收回,高塔筹备工作停止。2003年7月10日,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给局党组“关于新建重庆广播电视综合发射塔的报告”提出:关于塔址选择:江北区鸿恩寺地区是重庆北部新区的一个重点开发区,其海拔高度为418米,与嘉陵江南岸的鹅岭公园和浮图关铁塔遥相对应,人口密度小,拆迁量小,其土地整治工作已进行多年,周边的住宅开发已

25、形成规模,随着北部新区的开发,交通日趋便利,地理位置十分理想。市规划局曾将其中的16公顷(240亩)土地划拨为新建的重庆广播电视塔用地(因当时未及时办理用地手续被收回)。但如果重新争取,该地还是可以得到的。关于塔的发射功能总体技术要求,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广电中心”)认为其总体应能满足市区及周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需要,同时播出7套电视节目和15套调频立体声广播节目。对彩电中心、缙云山、邮电大楼、三峡库区进行微波传输。对平顶山中波发射台进行STL传输。具有广播电视多功能开发的功能,为将来广播电视新技术和新功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 关于塔型选择,也经过比较,认为1992年原国

26、家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设计的钢筋砼塔第一方案和2000年10月建成的哈尔滨广播电视铁塔较为可行。并可以在其基础上根据我局具体情况加以改造。2003年9月3日,广电中心给市广电局“关于新建重庆广播电视综合发射塔的报告”中认为“在10年来的高塔筹建工作中,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我们主要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进行工作。10年来我们与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家外商就各种合作方式进行过洽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均未能成功。总结其原因是:对这样一种本身性质属于服务于大众的公共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如果只采用对外招商引资的方法,项目本身的回报不足以吸引外资。要使这一项目取得成功,必须打开思路,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并充分

27、利用社会力量的支持来进行。可以建议市政府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发展的需要,本着“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方针,划定一定面积的土地,使项目真正具有对外合作的基础,使投资者可通过商业、旅游观光娱乐项目等获得经济回报,促成合作的成功。9月1日,中心收到局长批示的市政府办公厅转发的重庆长江三峡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拟建重庆长江之星观光广播电视塔项目的报告后,按照局长“积极参与,大胆合作,促进早日实施”的批示,进行了认真积极的筹备。中心认为,如果与三峡公司的合作能够实施,对提升重庆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都有好处,但新建的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塔的选址、规模、功能要求等方面应由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有

28、关专家进行认真研究论证,做到既切实可行又经济实用,并兼顾多方面的需求,以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心认为:高塔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广播电视局,其位置、规模、高度都应该首先满足广播电视发射功能的要求,广电局必须是该塔无线传输发射功能的唯一使用者。同时,考虑到广播电视播出的特殊性,应将广播电视发射功能置于首位,确保安全播出时其主要任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宾馆饭店等属于其附属功能。在具体操作中,应由广电局出面立项征地,三峡公司等企业出资合作建塔,至于建成后的经济经营权和利益分配可另行协商。而此时重庆长江三峡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建设“长江之星”观光塔项目的设想,是拟与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重庆渝

29、开发股份公司共三家公司共同投资46亿元,建设重庆“长江之星”观光广播电视塔,该塔集旅游观光、广电、通讯信号传输、媒体广告及高科技娱乐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标志性建筑,重庆市发改委于2004年2月25日以渝发改委社【2004】69号“关于同意长江之星观光塔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同意重庆长江三峡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开展项目前期论证工作。2004年2月25日重庆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长江之星”观光广播电视塔交通问题专家咨询会议,与会专家听取了“长江之星”观光广播电视塔项目规划策划、建设意向及有关情况的介绍后,对该项目的交通影响问题进行了认真、客观的讨论和研究。专家们认为,为了完善城市功能,

30、提升城市形象,采取社会投资的方式建设观光广播电视塔对于重庆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对交通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定性分析阶段,缺乏深入研究,还需进一步论证。专家的主要意见有:1、枇杷山公园、鹅岭公园、浮图关公园等处交通不便,与公交(汽车、轻轨、地铁)连接不畅,进出口少并且条件差,景观通透性受限,建设过程中会破坏原有景观,公园功能与电视塔功能不配套。不考虑鹅岭公园选址方案。2、应补充该项目可能引起的人流量变化及其交通方式特征的预测分析。3、作为商业开发项目,虽然有一定的公益性,但新选址不应占用公园等绿地。4、该项目的功能应尽量拓展,建议增加主港区水上船舶航行安全监控、城市消防监控等功能。5、经济评价中,效益

31、分析数值(回报率)偏于乐观的结果。应进一步较为深化、准确地进行分析、评价,便于投资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6、针对业主倾向在江北城选址,专家们提出以下建议:(1)原江北城规划的交通比较紧张,若要增加吸引大量的人流和车流的项目,将会加重此地域的交通压力,因此应专题论证,对江北城的对外交通进行整体评估、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办法,以满足该项目建成后所吸引的大量人流和车流的交通需求。(2)进一步分析项目建成后车流人流的增量,以判别现江北城规划的道路、轨道等系统的交通容量能否满足要求,若不能满足,应对江北城内部的交通组织进行强化、调整。(3)江北城目前建设用地有限,与江北城规划的关系需综合考虑,对江北城整

32、体景观形象和该项目与周边建筑的关系等要论证清楚,具体位置应在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行论证,得出结论。(4)该址接近江北机场净空管制区末端,必须取得民航主管部门的文件认可。(5)有关电磁影响问题也需专题论证。此时,重庆长江三峡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长江之星”观光广播塔的初步方案。2004年8月20日,中国民航过程咨询公司以民航工咨字200431号“对重庆市拟建“长江之星”观光广播电视塔预选场址的航行评估报告”,对拟选的江北城4个场址与重庆江北机场的净空保护和对飞行的影响进行了专题评估,认为:拟选4个场址对飞行没有影响,并建议另行专题论证电磁干扰方面内容,禁止在塔上使用激光束照射。2005年1

33、月重庆交通学院对“长江之星”观光广播电视塔的交通影响分析论证报告,其结论为:本项目营运后,周边路网的服务水平均在D级服务水平上,因此,总体上项目对区域的交通影响是可以接受的。2005年2月23日,重庆机场集团以渝机场函20056号“关于长江之星观光塔建设项目航空限高有关问题的函”,对拟选的江北城四个场址的塔高进行了回复。2005年5月,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作了“重庆长江之星塔广播电视与民航江北机场导航通信电磁兼容的论证报告”,其结论为:拟建的“长江之星”塔上规划的调频广播和电视发射规模,其信号不会对民航重庆江北机场导航和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2006年2月27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34、以民航函2006103号“关于评估重庆“长江之星”塔广播电视信号与民航江北机场导航通信电磁兼容论证报告的复函”,其结论:1、暂不同意“长江之星”塔发射调频广播信号。2、原则上同意“长江之星”塔用于发射电视节目信号和微波传输。(三)第三阶段,即目前正在进行的前期论证工作2008年1月1日“新建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塔项目说明”:关于新塔选址:市规划局于1998年确定新塔选址鸿恩寺。由于招商引资未成功,最终未实施。目前,该地块已经规划为其他用地,重新规划较为困难。选址歌乐山。可充分利用歌乐山的海报高度,提高覆盖面,可有效覆盖主城六区大部分地区和北碚、巴南、大学城等地区。选址南山。由于南山处于飞机航线上,

35、不容易选到民航同意又适合建设新塔的位置。建议,若需建设成一个重庆市标志性建筑,又能满足广播电视传输发射需要的高塔,则首选鸿恩寺;若不需建成重庆市标志性建筑,只建一个满足广播电视传输发射需要的高塔,则选址歌乐山。2009年8月21日,市文广局组织召开了新建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塔项目研讨会,会议纪要中明确:广播电视发射塔必须首先满足最大限度覆盖主城各区的选址要求,同时应尽量满足未来无线广播电视信号发射的任务要求。该项目是公益性公共工程,应作为政府重点公益性公共工程项目由市政府投资建设。发射塔用地选址有三个方案,方案一是浮图关原址,方案二是鸿恩寺公园山顶,方案三是鹅岭公园两江亭附近。其中,方案一浮图关原

36、址和方案三鹅岭公园两江亭能最大限度地覆盖主城各区,方案二鸿恩寺公园山顶对南岸的覆盖会有部分盲区。鉴于方案三要占用已建成的绿地,很难征到,用地选址的前期工作重点围绕方案一和方案二开展。发射塔为钢桁架结构。2009年10月22日,市广电局和市广电集团邀请国内广播电视发射建设领域的三位专家,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了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研讨会。会议就广播电视发射塔的功能配置、拟选地址建塔的可行性、塔高、占地面积、投资规模和投资主体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讨论,对新塔,其功能界定为:发射功能,兼顾景观功能。塔高300米左右;对拟选的三个建塔地块(浮图关旧塔原址、平顶山公园、鸿恩寺公园)中,浮图关原址和平顶山

37、公园建塔的地理条件都很好,浮图关原址缺陷在于用地较局促,如果能够增加用地面积,将是建塔最合适的地方;平顶山公园地势开阔,位置、场地条件都很好,对后期的旅游观光等功能的开发较有利,缺陷在于可能会对渝中半岛局部地区的信号覆盖有一定的影响,这还需进一步论证;鸿恩寺地块在信号覆盖上有很明显的弱点,不建议选择该地块。经过比较,与会专家更倾向于选择平顶山公园地块。根据与会专家的测算,满足发射的基本功能并兼顾景观功能,用地需要约15亩,投资2.6亿元。如果进一步兼顾观光旅游功能,用地至少需增加20亩。专家认为最佳的建塔方案是将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成为集发射、景观、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可以分

38、两步走。第一步满足基本功能兼顾景观功能,发射塔是为全市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设施,应该由政府主导投入建设,同时,建设过程中为第二步扩展旅游休闲观光功能在场地及塔体结构方面做出必要的考虑和预留。从文广局与渝中区及沙坪坝区政府衔接情况来看,渝中区对于建设广播电视发射塔持支持态度,提供枇杷山公园选址、高九路虎头岩彭家花园处场址等供选择,而对于平顶山公园场址,从2009年11月11日,沙坪坝区文广新局给沙区政府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拟选地块用地不符合规划用地目录规定、土地权属是重庆显丰实业集团和联芳园区管委会共有,土地使用需按有偿使用方式;在规划建设上,在整个平顶山地区,除现状已使用和已出让待建的地

39、块外,均为公园用地,无规划的建设用地。因此,沙坪坝区对在平顶山公园修建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塔持谨慎态度。可见,前期工作基本上是围绕着广播电视塔的功能定位、选址以及采用政府主导投资方式或者市场化运作模式方面开展,并进行了招商引资工作,由于耽误了时机,选好的地目前也作了其他用途。四、新建发射塔的功能定位分析(一)目前全国各主要广播电视塔的现状情况广播电视发射塔的建设,最初主要还是基于基本的发射功能,从我国各省会城市来说,基本上均建设有不同高度和不同结构形式的广播电视发射塔,从下表(表4-1:全国各主要省市电视发射塔基本情况表)可以看出,我国建设广播电视塔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各地大都均进行了电视反射塔的

40、建设,由于当时电视等均采用模拟信号,广播都采用调频广播,人民群众均通过无线发射方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因此最初建设的发射塔均以发射功能为主,兼顾景观(本报告意为“由远处或近处对塔本身的观赏”)或观光功能(本报告意为“登塔观景”)。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社会的需求,陆续建设的发射塔,逐渐增加了它的其他综合功能,除满足广播电视发射需要外,观光旅游、文化娱乐、科技信息、通讯导航、气象观测、交通指挥等功能都逐步具备。后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观光功能为主、同时满足发射功能的高塔逐步建成,且其资金来源方面也逐渐发生了转变。下表(表4-1)是近年

41、来修建的我国部分著名的电视发射塔有关情况: 表4-1 全国各主要省市电视发射塔基本情况表序号塔名地点建成时间占地(亩)塔高(米)塔址结构形式面积(平方米)投资(万元)功能备注 1湖北龟山电视塔武汉1987221.2武汉龟山公园钢筋砼37001279发射、观光及其他经济效益良好,是我国第一座结合旅游的综合电视塔2陕西电视塔西安1987246.5西安南郊蔡家坡钢筋砼发射、观光及其他距市中心较远经济效益不太好3辽宁电视塔沈阳1989305.5沈阳市青年大街桥西青年公园钢筋砼发射、观光及其他经济效益较好4南通电视塔南通1989193.5钢筋砼发射、观光及其他5天津电视塔天津1991330415天津水上

42、公园旁钢筋砼1150017500发射、观光及其他将塔区与水上公园统一规划实施6中央电视塔北京1994231405北京玉渊潭公园旁钢筋砼6000027000发射、观光及其他自成电视塔公园与玉渊潭公园连为一体7东方明珠塔上海1994468浦东新区钢筋砼8000083000观光兼顾发射及其他城市标志性建筑,经营情况很好8江苏电视塔南京1995318.5南京古林公园钢筋砼1500014600发射、观光及其他塔区从公园出入9贵州电视塔贵阳1990190钢筋砼发射、观光及其他10四川电视塔成都200665339成都猛追湾绿化带钢筋砼2000032000发射、观光及其他塔区与附近游泳场和游乐园形成有机一体1

43、1河南广播电视塔郑州2010140388钢塔5700083600发射、观光及其他12青岛电视塔青岛199532232青岛榉林公园钢塔8000发射、观光及其他在公园内的山顶上12吉林广播电视塔长春1997218长春市中心广场钢塔100008000发射、观光及其他13大连广播电视塔大连190.3发射、观光及其他距市中心较远经济效益不太好14广州电视塔广州2010269610钢筋砼及网架结构65000220000观光兼顾发射及其他内筒为钢筋砼结构,外部标件为螺栓球节点网架15河北电视塔石家庄2000280世纪公园内钢塔发射、观光及其他16龙塔(黑龙江电视塔)哈尔滨200019.4336钢塔16000

44、15000发射、观光及其他17深圳广播电视塔深圳2008198钢塔800015000发射、观光及其他18西宁广播电视塔西宁2008188西山绿化区内钢筋砼585014500发射、观光及其他国内外部分著名广播电视塔详细情况资料见附件26(二)新建重庆广播电视塔的功能定位分析电视塔作为上个世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对一座城市的人文景观,旅游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巴黎有著名的埃菲尔广播电视塔,我国京、津、沪三大直辖市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广播电视塔作为自己气魄与胸襟的象征。北京的中央广播电视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天津的“天塔”建成后,都成为了城市文明的重要标识,也是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人

45、们常把它们形象地称为“城市名片”。因此,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在建设城市广播发射塔时,势必应兼顾发射功能与景观、旅游观光的功能。首先,就其发射功能而言,根据规划,新建塔将具有以下发射及传输任务:l 能同时播出19个电视频道(其中16个电视频道用于无线数字电视广播)。l 能同时播出20套调频立体声广播节目。l 能同时进行向彩电中心、上清寺、冉家坝、缙云山、铁山坪、炮台山、平顶山方向的广播电视台站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微波信号。l 设置多路全向微波传输系统(MMDS)。l 保证市区电视与广播实况转播的需要。l 提供收转中央电视、广播的卫星接收站安装场所。l 具有计算机中央控制的功能。l 具有广播

46、、电视多功能开发的功能。l 具有全市信息中心与技术交流的功能。l 能提供交通指挥、消防、环保、通讯、导航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用。其次,从其旅游观光功能分析来说,目前国内已经建成的广播发射塔,均在观光、餐饮、购物娱乐、会务会展、历史陈列、旅行代理、广告宣传、商贸博览等方面进行策划。据长江三峡路桥有限责任公司的“长江之星”初步方案来看,除广电信息传输、相关无线信息传输外,项目将开展旅游观光、城市历史文化展示、高科技娱乐、高尚休闲、高档书城、精品特色餐饮、媒体广告等。而在建塔思路上,就存在“发射为主,兼顾旅游”还是“观光为主、保证发射”两种思路。纵观上海、辽宁、黑龙江、武汉、天津、北京、南京等其他省市的高塔经营情况,除上海东方明珠塔、黑龙江龙塔等外,其他的已建成的高塔的观光、餐饮等收入并不理想,如南京高塔,建成一年后连电费都收不回来,分析其原因:还是存在一个对塔的定位问题,若首先将塔主要定位为发射功能,其他旅游观光功能仅预留作为附属功能,这本身就从塔的后期运行策划方面设置了一定障碍,首先,由于定位不同,资金筹措模式不同,则从选址(由于涉及地价)、方案(由于投资控制)等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