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黄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1826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滔滔黄河》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滔滔黄河教学设计设计教师王永霞工作单位平罗县回民中学学科地理课型新授课所教内容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课程标准运用地图的资料说出黄河主要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材分析滔滔黄河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的第三课时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黄河又是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所以,了解黄河是我们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忧患意识、激发爱国情操的良好素材。从教材体系上看,与前面学过的中国地形、中国气候有着紧密联系,又为学习后面中国区域地理提供基础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能说出黄河

2、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2.会描述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及各段的水文特征。3.能够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教学难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学情分析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长江,学生已经对河流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再者,学生对黄河比较熟悉,因此黄河的概况可以自主学习。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归纳总结能力,对于新授知识可以通过视频、案例等引导学生掌握。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 演示法 分组讨论法 巩固练习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多媒体应用与设计意图情境导入

3、播放黄河视频,引出本课课题黄河。教师讲解: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黄河作为中国第二大长河,有着她独特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黄河,认识黄河。观看视频,整体感知黄河。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通过视频,引出课题。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展示目标目标展示:齐读目标利用白板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环节一:识黄河新课讲授【活动一】(5分钟)1阅读课本P55-56,自主学习,长江概况,完成以下问题:动画演示,教师讲解: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在图上说出动画指示的地形区和支流。学生说出动画所展现出的省区轮廓的名称。通过阅读课本和地图完成黄河概况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

4、读图能力。利用动画,直观展示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环节二:画黄河新课讲授学习要求:用不同颜色描出黄河的干流和四大支流并写出名称;填出黄河源地及注入海洋;填出上中下游的分界地点。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学生自愿上台填充。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将学生做品展示出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环节三:议黄河新课讲授展示黄河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学生说出自己直观感受。利用白板展示图片,学生直观感受黄河上中下游的差异。【活动二】阅读课本P55-56内容及黄河水系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黄河上游范围:2、黄河上游特征:学生归纳总结黄河上游特征。利用白板展示黄河水系

5、图,培养学生读图归纳能力。新课讲授【活动三】观看视频,阅读“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的材料,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黄河中游范围:2、讨论说为什么黄河中游含沙量大,有哪些影响因素(经过地形区、植被、气候)?教师归纳总结。以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利用视频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活动四】观察”地上河”示意图及“地上河”形成动画,说说地上河的危害及措施。学生举手发言。利用图片及动画,利于学生理解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练习地上河在黄河哪段形成?如何治理地上河?学生以”开火车”形式完成练习,及时梳理和巩固课

6、堂内容,检测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同时让每位同学参与课堂,锻炼学生表达能力。课堂小结学生思考回忆并进行总结。通过梳理本课内容,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掌握学习河流一般方法。拓展升华播放歌曲保卫黄河视频。集体合唱歌曲保卫黄河让学生再一次直观感受黄河的气魄,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板书设计第三节 第3课时 滔滔黄河黄河概况黄河水文特征河源段 水清浅黄河上游特征 峡谷段 落差大平原段 供水源2.黄河中游特征:水土流失,泥沙含量大3.黄河下游特征: “地上河”及治理教学反思总结本堂课整个过程及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收获:1.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突破重难点。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引导探究等多种方法学习新知,学习方式灵活多样。3.教材的创新处理。打破了原有的“教教材”,及时搜集补充资料开发丰富了教材资源,例如在学习黄河中游特征时搜集水土流失最新视频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等资料。4.联系生活实际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存在的不足之处有:1.学生的观点就是学生的学习探究成果,应该及时在白板或黑板中用文字呈现。2.引导学生课前准备的任务不够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