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1845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9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2013年6月,主要内容,一、性病诊断标准二、性病报病要求三、性病病例报告的规范管理,一、性病诊断标准,规定需要报告的性病,1、淋病2、梅毒3、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4、尖锐湿疣5、生殖器疱疹,性病病例诊断标准,淋病-卫生部淋病诊断行业标准(WS 268-2007)梅毒-卫生部梅毒诊断行业标准(WS 273-2007)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中国CDC性病控制中心性病诊疗指南(2007)尖锐湿疣-卫生部尖锐湿疣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WS 235-2003)生殖器疱疹-卫生部生殖器疱疹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WS 236-2003),谁需要了解与掌握性病诊断标准,医疗机构医生医疗机

2、构实验室检验人员医疗机构防保人员/报卡录入人员疾病控制机构网络疫情信息审核人员疾病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卫生监督机构传染病疫情执法人员各单位有关领导,病例分类,卫生部下发的诊断标准病例分类淋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梅毒: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尖锐湿疣: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生殖器疱疹: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传染病报告卡病例分类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梅毒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晚期)梅毒隐性(潜伏)梅毒胎传(先天)梅毒,后天梅毒,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疑似病例疑似病例性接

3、触史/性伴感染史硬下疳、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血清筛查试验(RPR/TRUST)阳性,未做确证试验,未做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或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阴性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符合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查硬下疳皮损: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阳性(为确证试验)或 血清确证试验(TPPA/TPHA/ELISA)阳性,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一期梅毒病例报告要求,无硬下疳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一期梅毒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无临床诊断病例无病原携带病例无阳性检测病例复诊病例不报告随访病例不报告不能将胎传梅毒报告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疑似病例疑似病例性接触史/性伴感

4、染史病期2年内,多形性皮损(全身斑丘疹、掌跖部暗红斑、外阴扁平湿疣),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节、眼、内脏等)实验室检查血清筛查试验(RPR/TRUST)阳性,未做确证试验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符合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查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等: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阳性(为确证试验)或 血清确证试验(TPPA/TPHA/ELISA)阳性,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二期梅毒病例报告要求,无二期梅毒临床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二期梅毒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无临床诊断病例无病原携带病例无阳性检测病例复诊病例不报告随访病例不报告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不能将胎传梅毒报告为二期梅毒,三

5、期梅毒的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疑似病例疑似病例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病期2年以上,皮肤粘膜损害:头面部及四肢结节梅毒疹、皮肤、口腔、舌咽树胶肿,上腭、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实验室检查血清筛查试验(RPR/TRUST)阳性,未做确证试验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符合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查血清确证试验(TPPA/TPHA/ELISA)阳性;或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异常,VDRL或FTA-ABS阳性;或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三期梅毒病例报告要求,无三期梅毒临床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三期梅毒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无临

6、床诊断病例无病原携带病例无阳性检测病例复诊病例不报告随访病例不报告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不能将胎传梅毒报告为三期梅毒,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疑似病例疑似病例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清筛查试验(RPR/TRUST)阳性,未做确证试验无既往梅毒史者滴度一般1:8以上;有既往梅毒治疗史者,与前次RPR检测结果相比升高4倍及以上者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符合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查血清确证试验(TPPA/TPHA/ELISA)阳性;和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无异常,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隐性梅毒病例报告要求,有梅毒临床表现不能报告为隐性

7、梅毒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无临床诊断病例无病原携带病例无阳性检测病例复诊病例不报告随访病例不报告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不能将无症状的胎传梅毒报告为隐性梅毒,以下情况不做隐性梅毒诊断,也不作为隐性梅毒病例报告,在对人群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血清筛查试验(RPR/TRUST)阳性,血清确证试验(TPPA/TPHA)阴性,不为隐性梅毒在对人群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血清筛查试验(RPR/TRUST)阴性,血清确证试验(TPPA/TPHA)阳性,需要进一步询问病史,或随访进一步检查在对人群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血清筛查试验(RPR/TRUST)阳性(滴度很低在

8、14及以下),血清确证试验(TPPA/TPHA)阳性,经过询问病史,过去有明确的梅毒诊断史,经过了规范的长效青霉素治疗,并排除再感染的可能性,不为隐性梅毒,以下情况不做隐性梅毒诊断,也不作为隐性梅毒病例报告,术前、孕产妇梅毒筛查阳性者,不立即作为隐性梅毒诊断与报告。应做进一步确证,或由皮肤性病科医生会诊,或转诊到皮肤性病科,进一步检查后确认是否为隐性梅毒。血站对献血员梅毒检测阳性,应进行转诊,不做病例报告。疾控对监测人群梅毒检测阳性,应进行转诊,不做病例报告。,胎传梅毒的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疑似病例疑似病例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临床表现:2岁以内发病的早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二期梅毒表现;2岁以后

9、发病的晚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三期梅毒的表现。胎传隐性梅毒,无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清筛查试验(RPR/TRUST)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未做确证试验(婴儿血不是脐带血)(低于不排除需观察)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符合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查皮损或胎盘检查: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阳性(为确证试验)或血清确证试验(TPPA/TPHA/ELISA)阳性(婴儿血不是脐带血),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以下情况不做胎传梅毒诊断,也不作为胎传梅毒病例报告,生母患过梅毒,经过规范的长效青霉治疗,筛查试验阳性,但滴度很低(在14及以下);所生婴儿没有任何症状与体征,筛查试验阳性

10、,但滴度很低(在14及以下),确证试验阳性,不做为胎传梅毒病病例报告,胎传梅毒不分(二期梅毒、三期梅毒、隐性梅毒 )进行诊断 与报告 经产道感染的梅毒,出现硬下疳,作为后天获得性梅毒一 期梅毒诊断与报告,胎传梅毒病例报告要求,仅有通过胎盘传播者为胎传梅毒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无临床诊断病例无病原携带病例无阳性检测病例复诊病例不报告随访病例不报告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不能将无症状的胎传梅毒报告为隐性梅毒不能将有症状的胎传梅毒报告为一期、二期或三期梅毒经产道感染的梅毒,出现硬下疳,作为一 期梅毒诊断与报告,胎传梅毒的产生,孕妇梅毒未治疗孕妇梅毒未得到合适的治疗(非青霉素治疗)在生产前

11、1个月内治疗,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50%以上的胎传梅毒出生时没有临床症状过去认为在孕妇怀孕的4个月内孕妇不会将梅毒传染给胎儿,现在发现,在怀孕的任何时期均有可能传染给胎儿在哺乳期仅当哺乳妇女乳头有梅毒皮损时会将梅毒传染给新生儿或婴儿胎传梅毒诊断应根据其生母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新生儿或婴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怀疑感染梅毒的新生儿或婴儿应在出生时、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做梅毒血清学检查检查RPR滴度很重要,母亲与新生儿或婴儿最好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检测,如果新生儿或婴儿的滴度高于母亲提示有胎传梅毒如果抗体来源于母亲,一般地,婴儿

12、在3个月RPR滴度开始下降,在6个月成为阴性。如果6个月后RPR仍然阳性,应做进一步检查如果出生后18个月,TPPA检测结果为阳性,可诊断为胎传梅毒出生时梅毒血清检测阴性时不能排除为胎传梅毒,因有窗口期。如果怀疑婴儿感染梅毒,在出生后3个月应重复做梅毒血清检测,淋病的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疑似病例疑似病例性接触史/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男性尿道炎,女性尿道炎、宫颈炎,其它表现实验室检查:未开展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符合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查: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查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临床标本淋球菌培养阳性,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淋病病例报告要求,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13、无临床诊断病例无病原携带病例无阳性检测病例复诊病例不报告随访病例不报告无症状的淋病需要报告淋菌性新生儿眼结膜炎病例需要报告其它部位淋病需要报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结果:抗原检测阳性/核酸检测阳性/细胞培养阳性有临床表现:男性尿道炎,女性尿道炎、宫颈炎、其它表现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前两项同但无症状,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疑似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报告要求,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病原携带者无临床诊断病例无疑似病例无阳性检测病例复诊病例不报告随访病例不报告无症状的病例需要报告无症状的病例不能报告为阳性检测病例,尖锐湿

14、疣的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肛门生殖器部位的赘生物损害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符合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 无疑似病例,尖锐湿疣病例报告要求,无尖锐湿疣临床表现者不报告,基于临床诊断病例即可报告每例尖锐湿疣病人(反复复发性)只报告一次以前无尖锐湿疣诊断病史的首诊病例应报告无疑似病例无阳性检测病例无病原携带者复诊病例不报告随访病例不报告复发病例不报告无临床表现,仅HPV DNA检测阳性者不报告无临床表现,仅5%醋酸检测阳性者不报告有明确依据证明为新发感染,可再报告,生殖器疱疹的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病例流行

15、病学史临床表现:原发性、复发性,肛门生殖器部位的水疱、糜烂、溃疡、结痂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符合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细胞学检查阳性,或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或单纯疱疹病毒培养阳性,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 无疑似病例,生殖器疱疹病例报告要求,无生殖器疱疹临床表现者不报告,基于临床诊断病例即可报告每例生殖器疱疹病人只报告一次以前无生殖器疱疹诊断病史的首诊病例应报告无疑似病例无阳性检测病例无病原携带者复诊病例不报告随访病例不报告复发病例不报告无临床表现,仅HSV血清检测阳性者不报告有明确依据证明为新发感染,可再报告,二、性病报病要求,病例报告的概念,性病病例报告,指提供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

16、机构,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每诊断一例新发或新诊断的国家规定需要报告的性病病例,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告病例的过程。,性病病例报告的主要目的,长期追踪性病发病趋势描述与分析性病发病的“三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信息,找出性病防治的重点与切入点。评估发病水平,估计性病疾病负担资源分配评估效果,性病病例报告的来源,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报告皮肤性病防治机构综合医院皮肤性病科综合医院妇产科/泌尿科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医院民营机构私人诊所,病例报告包括5个方面的要素,报告病种疾病诊断记录与填写:门诊日志、报告卡、登记簿报告程序与报告方式报告及反馈时限,性病病例报告使用的报告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淋病

17、梅毒: 期 期 期 胎传 隐性,谁来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对5种性病首次做出诊断的医生 (称为:首诊医生)填写报告卡,首诊医生负责制,对提供性病服务的医疗机构的记录要求,门诊日志门诊病历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疫情登记簿性病化验记录,门诊日记/传染病报告登记本内容,就诊时间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就诊类型(初诊/本院初诊/复诊)临床诊断依据检测结果(检测编号)诊断诊断日期医生签字,性病化验记录,就诊时间检测编号样本来源(科室)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临床诊断检测结果检测师签字,报告卡的填写要求(1),对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病例,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应在“其它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

18、病”栏目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 报卡类别: 1、 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诊,报告卡的填写要求(2),梅毒与淋病:确诊病例:按“实验室确诊病例”填报疑似病例:按“疑似病例”填报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确诊病例:按“实验室确诊病例”填报病原携带者:按“病原携带者”填报,报告卡的填写要求(3),尖锐湿疣与生殖器疱疹临床诊断病例(不具备实验室检测条件者):按“临床诊断病例”填报确诊病例:按“实验室确诊病例” 填报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仅报告初发病例,不报告复发病例。,报告卡的填写要求(4),当一个病人同时患有多

19、种性病时,每一种性病需填写一张报告卡。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报告卡,有选项时在相应选项前的“”中打“”填写应准确,字迹清楚,无逻辑错误,内容完整,尽可能减少不详填写完成后应有填报人签名,性病病例报告时限要求,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性病病例报告方式,实行网络直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用户权限及安全管理,性病诊疗机构网络直报用户权限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配性病诊疗机构使用人员要严格管理帐号与密码,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发现帐号、密码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报告卡的上机

20、在线网络录入,由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通常为防保科)上机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在线网络录入无上网条件的医疗机构:将传染病报告卡寄送到性病监测管理机构,由性病监测管理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在线网络录入,录入人员对报告卡的检查,传染病报告卡的录入人员对收到的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报告卡的订正,性病诊疗机构发生诊断变更,或发现填卡错误,或收到性病监测管理机构有关报卡错误的反馈信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在报告卡“订正”选项前的“”中打“”,并做订正病例报告;并在网络上进行修订。,补报,性病诊疗机构发现漏报的性病病例时,应及时补报,性病

21、病例报告资料保存,性病诊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和疫情登记簿的纸质资料保存3年。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性病诊疗机构,其报告卡由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保存,原报告单位必须进行登记备案。,三、病例报告的规范管理,1、建立保障机制与管理组织2、建立规章制度3、明确职责与任务4、制定并明确操作标准与要求5、建立工作流程6、加强自我检查、内部检查与内部质量控制7、培训与培训效果考核8、质量检查和督导,1、建立保障机制与管理组织,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分管院长任组长,防保科及各诊室负责人任成员有疫情报告科室:防保科(预防保健科)有人员负责,确保合适的人员:具有责任心、具有业务水平、工作认真仔细、具

22、有管理权限与能力,2、建立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各相关诊室首诊医生报告负责制度门诊日志登记制度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与报告制度上岗培训制度疫情报告奖罚制度,2、建立规章制度,医疗机构:防保科传染病报告卡收集、核对与网络录入制度传染病登记簿疫情登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卡与疫情登记簿保管制度疫情自查制度上岗培训制度疫情报告奖罚制度,2、建立规章制度,性病预防控制机构:病例报告管理制度网络审核制度准确性检查与漏报调查制度督导检查制度疫情例会制度疫情分析与报告制度疫情反馈制度传染病报告卡保障制度,3、明确职责与任务,医生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责任人掌握传染病诊疗知识与技能按国家标准和程序对传染病病例进行诊断对新诊断的

23、传染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接受相关机构(科室、人员)对传染病诊断准确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接受相关机构(科室、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质量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接受传染病诊断标准、疫情报告法规与要求的培训接受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的考评与奖惩确保诊室内有传染病报告卡,如果没有传染病报告卡应及时报告防保人员,3、明确职责与任务,防保人员赋权(传染病报告卡质量监控权)接收当地CDC分发的传染病报告卡与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做好接收记录,并签名分发空白的传染病报告卡到各相关科室,并做好分发数量记录,需要接收者签名保持与医生联系,定期检查各相关科室中否有空白的传染病报告卡,如果用完,应及时分发,确保

24、诊室内有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到相关科室收集已填写好的传染病报告卡,并签字对收集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与相关医生沟通,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及时登录网络,将传染病报告卡录入到网络,并确保录入正确,3、明确职责与任务,防保人员赋权(传染病报告卡质量监控权)将发现的问题、处理情况及不接受处理的医生情况向分管院长汇报组织传染病疫情报告例会(各科室负责人参加)定期对各相关科室传染病疫情情况进行漏报检查,发现漏报者及时做好记录,并补报对漏报病例向医院相关考核科室递交数据,作为奖惩的依据接受CDC对传染病报告卡录入质量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接受传染病诊断标准、疫情报告法规与要求的

25、培训接受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的考评与奖惩,3、明确职责与任务,网络信息审核人员及时对各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病例进行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与相关医疗机构联系接受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培训接受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培训,3、明确职责与任务,CDC疫情管理人员具备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机构清单、分管领导与联络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保持与医疗机构防保人员的联系沟通分发传染病报告卡与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到各医疗机构,并做好分发记录、签名。确保各医疗机构具备传染病报告卡与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定期对当地疫情进行汇总、分析、报告与反馈定期对各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督导检查与漏报调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反馈

26、结果与卫生监督机构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检查与漏报调查时邀请卫生执法人员参加,3、明确职责与任务,CDC疫情管理人员组织对各医疗机构开展诊断标准培训组织对各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疫情报告要求、法规的培训组织召开传染病疫情报告例会(防保人员、传染病执法人员参加)及时向卫生局领导汇报各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及督导检查、漏报调查结果及时将传染病疫情督导检查和漏报调查结果告知卫生监督机构,及时通气参加上级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培训与会议,4、制定并明确操作标准与要求,性病诊断标准:卫生部颁发的行业标准病例报告的标准:什么需要报告,什么不需要报告,根据国家病例报告方案门诊日志:

27、登记标准与要求报告卡:填写标准与要求网络录入:标准与要求,5、建立工作流程,病例报告的工作流程:,6、加强自我检查、内部检查与内部质量控制,检查的目标检查的方法检查的时间检查的频度检查的程序与步骤检查的标准查出问题后的记录与改进,7、培训与培训效果考核,培训培训的极端重要性培训对象:各相关科室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覆盖面培训效果考核培训考试培训证书,8、质量检查和督导,性病病例报告质量核心指标及时性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性病病例报告现场督导检查内容准确性核查漏报调查,病例报告准确性决定因素,诊断医生的诊断能力实验室检测条件与能力报告应报告的病例不应报告的病例,病例报告准确性检查内容,新发病例或新诊断病例(首诊病例)诊断准确病例分类准确填写准确报告信息的一致性,五个一致:网络报告病例、传染病报告卡、门诊日志、实验室结果、传染病疫情登记簿,漏报调查,网络上已报告病例诊室:应报告病例漏报病例注:在漏报调查时,如果无文字记录的证据表明某病例为复诊病例(复查随访病例),该病例如未报,可认为是漏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