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ppt课件(天大版)第六章精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2391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7.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ppt课件(天大版)第六章精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化工原理ppt课件(天大版)第六章精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化工原理ppt课件(天大版)第六章精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化工原理ppt课件(天大版)第六章精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化工原理ppt课件(天大版)第六章精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ppt课件(天大版)第六章精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ppt课件(天大版)第六章精馏.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2/11,1,第七章 液体蒸馏,Distillation of Liquid,2022/12/11,2,概述,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常用单元操作,也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分离方法,属传热传质过程。其优点是流程简单,缺点耗能大,需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真空、高压、低温)。,&,工业应用: 酿酒 产品 、中间产物 石油分离 气体 先液化后精馏 无机物提纯,2022/12/11,3,简单蒸馏,&,精馏,蒸馏,2022/12/11,4,(1)平衡相图 1)等温图 (px图),&,6.1 双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6.11 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相平衡关系 ptxy,pt,2022/12/11,5,2)等压图(

2、沸点组成(txy)图),杠杆原理:,&,泡点,露点泡点线(tx)露点线(ty) 同温度,对应x,y 平衡。 同组成,T露点T泡点。,2022/12/11,6,3)汽液平衡组成图(yx图),总压对t xy图影响大,但总压对y-x图影响不大。因此研究精馏常常采用y-x图。平衡线在对角线上方。,&,2022/12/11,7,(2)汽液平衡关系的确定1)安托因(Antoine)公式,A,B,C为安托因常数,2)道尔顿定律 yA=pA/p yB=pB/p p=pA+pB,&,2022/12/11,8,3)拉乌尔(Roult)定律液相中某组分的蒸 气压等于溶液温度下,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乘以该组分在溶液中的

3、摩尔分数。,pA=pA0 xA pB=pB0 xBp pApB pA0 xApB0 xBpA0 xApB0(1xA),&,上式为泡点方程,表示液相组成与泡点温度的关系。由此可确定tx图。,2022/12/11,9,上式为露点方程,表示气相组成与露点温度的关系。由此可确定ty图。由ty x图很容易作出y x图。,&,总压不高时,由道尔顿分压定律得:pA pyA,2022/12/11,10,(3)相对挥发度与气液相平衡的关系,挥发度:相平衡时,某一组分在平衡气相中的分压p与该组分平衡液相中的浓度(摩尔分数)之比叫该组分的挥发度理想溶液 A=pA/xA (pA0 xA)/xA= pA0 B=pB/x

4、BpB0相对挥发度:A /BpA0/ pB0 (pA/xA) /(pB/xB)(pyA/xA)/ (pyB/xB) (yA/xA)/ (yB/xB) (yA/yB)/ (xA/xB)表示气相中两组分的比是液相中两组分比的倍。,&,2022/12/11,11,由(yA/yB)/ (xA/xB) 可得,的意义:,&, 1,表示组分A较组分B易挥发,且愈大,愈易分离。,是蒸馏分离的推动力,代表了利用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 1时,yx,表示汽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此时不能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2022/12/11,12,6.1.2 非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由于异种分子与同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不同,导

5、致实际溶液与拉乌尔定律存在偏差。,当异种分子小于同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时,溶液中分子易汽化,导致溶液中组分的平衡分压比拉乌尔定律预计的高,产生正偏差。此时tx线降低。如醇水体系。,当异种分子大于同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时,溶液中分子难汽化,导致溶液中组分的平衡分压比拉乌尔定律预计的低,产生负偏差。此时tx线升高。,2022/12/11,13,正偏差溶液,2022/12/11,14,有些正偏差溶液会出现最低沸点,在此点xy,对应温度称恒沸点。该点组成的混合物称为恒沸物。乙醇水即为这样的体系。具有恒沸点的正偏差溶液称为具有最低沸点的恒沸液。,2022/12/11,15,有些负偏差溶液会出现最高恒沸点,在

6、此点xy,该点组成的混合物称为恒沸物。硝酸水即为这样的体系。具有恒沸点的负偏差溶液称为具有最高恒沸点的恒沸液。,2022/12/11,16,思考题,1. 为什么说是蒸馏分离的推动力?2. 如何能获得汽液平衡数据?,2022/12/11,17,6.2.1.1简单蒸馏,间歇操作,非稳态。(Xd 变化)适于沸点相差较大分离要求不高的场合或多组分粗分。物料衡算:F=D+W Fxf=Dxd+Wxw,&,6.2 蒸馏与精馏原理6.2.1 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2022/12/11,18,简单蒸馏又称为微分蒸馏,瑞利(Rayleigh)1902年提出了该过程数学描述方法,故该蒸馏又称之为瑞利蒸馏。其流程如图所

7、示。简单蒸馏是分批加入原料,进行间歇操作。蒸馏过程中不断从塔顶采出产品。每从塔顶采出dV量的产品,则塔釜减少相同的釜液量dW,产品与釜液组成随时间而改变,且互成相平衡关系。为此,该过程是一动态过程,由物料衡算可得。,简单蒸馏流程,2022/12/11,19,= 经整理可得: 对二元物系, 其相对挥发度 可近似取为常数时,则平衡关系积分可得: 馏出液总量: 馏出液平均组成: 式中W-釜液量;V-蒸馏气相流量,kmol/h; -釜液组分i组成,摩尔分数; -气相中组分i组成,摩尔分数。,2022/12/11,20,6.2.1.2 平衡蒸馏,使混合物汽液两相共存达到平衡后,再将两相分离开以得到一定程

8、度分离,称平衡蒸馏。又称闪蒸。,&,物料衡算:FVL Fxf=VyD+Lxw,连续操作,稳定,生产能力大。但也只适于粗分。,2022/12/11,21,令 液化率 q=L/F=1-f 则,平衡关系:,&,联立可求得yD,xw,令气化率 f=V/F 得 yD=(f-1)xw/f+xf/f,2022/12/11,22,6.2.2 精馏原理,6.2.2.1 部分汽化、部分冷凝,x1xfy1,y1yF x1xw,一次汽化,2022/12/11,23,多次部分汽化和冷凝缺点:收率低。 能耗大。x1xFy1 x1x2y1 xF x2 相近x2x3y2 x2y1y2 x3 y1 相近 t3t1 xF x2混

9、合,x3 y1混合,传质传热同时进行。,2022/12/11,24,2022/12/11,25,精 馏 原 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通过液相和气相的回流,使气、液两相逆向多级接触,在热能驱动和相平衡关系的约束下,使得易挥发组分(轻组分)不断从液相往气相中转移,而难挥发组分却由气相向液相中迁移,使混合物得到不断分离,称该过程为精馏。该过程中,传热、传质过程同时进行,属传质过程控制。,当重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时是一个冷凝过程,放出热量,而当液相中轻组分向气相转移时为一气化过程,将吸收热量,彼此存在交换。由此可见,精馏过程是热能驱动,传质、传热过程同时进行的过程。但该过程还受相平衡关系

10、制约,主要由传质所控制。,2022/12/11,26,精馏装置示意图,计算用图例,原料从塔中部适当位置进塔,将塔分为两段,上段为精馏段,不含进料,下段含进料板为提留段,冷凝器从塔顶提供液相回流,再沸器从塔底提供气相回流。气、液相回流是精馏重要特点。,当液体流至塔底建立液面后,再沸器加热使之部分气化。蒸气在塔内逐级上升。当蒸气到达塔顶时,由冷凝器将其部分或全部冷凝,其凝液一部分返回塔内作为回流,另一部分作为液相产品采出。回流液沿塔逐板下流的过程中与上升气体多次逆向接触及分离,在接触过程中发生传质和传热。当流至塔底时,经再沸器加热部分气化,其气相返回塔内作气相回流,而液相部分作为塔底的产品采出。,

11、XF,2022/12/11,27,几个概念,理论级(板)回流比 R=L/D,几个方向,传质方向传热方向液流流向汽流流向,XF,部分汽化部分冷凝,加料板,提馏段,精馏段,二元混合物精馏为例,当气相上升至进料板以上第n板时,则与上方(n-1)板流下的液相接触混合。由于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B(俗称重组分)的分率(1-yn)高于液相的平衡气组成(1-yn-1),因过程是趋向平衡的,所以重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同时,液相中易挥发组分A(俗称轻组分)xn-1高于其相遇气相所平衡的液相组成xn,为此,液相轻组分A向气相内转移,相互传质的结果,使上升气相轻组分增浓,下降液相重组分增浓。当该气相在继续上升过程中,

12、气相轻组分得到不断精制和增浓。为此,称进料板上方塔段为精馏段。,在进料板以下(含进料板)液相沿塔逐级流下时,同上分析可知,在某一板上与上升气体接触混合时,该液相中的轻组分向气相中转移,而气相中的重组分则向液相转移,使液相中重组分增浓。当液相下流过程中,气相会不断将液相中轻组分提出,使气相中重组分B返回液相。为此,称进料板以下(含进料板)塔段为提馏段。,2022/12/11,28,精馏过程与其他蒸馏过程最大的区别,是在塔两端同时提供纯度较高的液相和气相回流,为精馏过程提供了传质的必要条件。提供高纯度的回流,使在相同理论板的条件下,为精馏实现高纯度的分离时,始终能保证一定的传质推动力。所以,只要理

13、论板足够多,回流足够大时,在塔顶可能得到高纯度的轻组分产品,而在塔底获得高纯度的重组分产品。,2022/12/11,29,6.3 双组分溶液连续精馏塔计算,采出量,采出位置。加料位置。理论级数。回流比R。效率。设备直径、高,水力学特性。,根据精馏的原理,要使精馏过程稳定有效的运行,必须协调好设备、操作参数等一系列问题:,2022/12/11,30,假设条件:,1. 理论板:其上汽液两相充分混合,且传质传热阻力为零,离开板的两相达平衡,2. 恒摩尔流: V1=V2=Vn=V; L1=L2=Ln=L V1=V2=Vn=V L1=L2=Ln=L,2022/12/11,31,6.3.1 全塔物料衡算,

14、F=D+WFxF=DxD+Wxw,式中 F、D、W 分别为进料、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量,kmol/h (或kg/h); xF、xD、xw 分别为进科、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的组成摩尔分数(或质量)。,联立求解,2022/12/11,32,6.3.2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定义:上升蒸气浓度y和回流液浓度x与各个操作条件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称操作线方程。假设:等摩尔流,无热损失,精馏段和提馏段各自的蒸气流量,回流液流量不变。,2022/12/11,33,由等摩尔流假定: Vn+1=Vn=V2=V1=V Ln=Ln-1=L1=L0=L回流比 R=L/D,综合上述式子可得:,2022/12/11,34,就是

15、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它表示精馏段某塔截面处,由上板流下的液相组成xn与由下板上升的汽相组成yn1之间的关系。为一直线方程。R、xD决定了直线的方向与位置。此线一定过( XD, XD )点。,问题: yn1 与xn 有无平衡关系?,2022/12/11,35,6.3.3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整理得提馏段操作线方程,方程也为一直线,直线决定于L 、W 、 xw ,过点( xw , xw )。,2022/12/11,36,精馏的两段操作线方程,2022/12/11,37,6.3.4 加料板操作线方程,加料板物料、热量衡算,F+V + L=V+L FIF+V Iv+LIL=VIV+LIL,衡摩尔流假定下:

16、IV IV ;IL IL,IV、IL、IF分别代表饱和蒸汽、饱和液体及进料液的热焓(kJ/kmol),代入、整理衡算式得:,V V = F (L L ) (V V )IVFIF(L L ) IL,联立解得:,2022/12/11,38,定义,显然,q反映了进料的热状态。,q含义,由q定义及物料衡算可推出:L=L+qF, V=V-(1-q)F,2022/12/11,39,可得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另一种型式,由 L=L+qF, 及,显然,这种型式更易于计算,因操作参数均为进出料及回流量,更直观些。,2022/12/11,40,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的交点轨迹即为加料板处的操作线方程,(q1)F y =

17、 qF xF xF,联立上两式式得:,精馏段,提馏段,略去板数下脚标,将L- L = qF ; V-V =(q -1)F; FxF=DxD+WxW 代入上式得,2022/12/11,41,&,此式即为加料板处的操作线方程,也称q线方程或进料方程。 q线方程只与q,xF有关,斜率q/(q-1),且过点( xF ,xF )。显然,进料状态对q线方向影响大,2022/12/11,42,操作线方程在y-x图上的表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作图程序:,1根据要求的塔顶产品组成xD定出a(xD,xD)点;再根据选定的回流比R算出精馏段操作线的截距xD/(R+1),定出c(0, xD

18、/(R+1)点;作ac线,即为精馏段的操作线。2根据原料的组成xF定出e(xF,xF)点;再根据进料的热状态算出液相分率q及q线的斜率q/(q-1);作过e点,斜率为q/(q-1)的q线,与ac线交于d点,则d点必为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的交点。3根据要求的塔底残液组成xW定出b(xW,xW)点;作bd线,则bd线便为提馏段操作线。,2022/12/11,43,1根据要求的塔顶产品组成xD定出a(xD,xD)点;再根据选定的回流比R算出精馏段操作线的截距xD/(R+1),定出c(0, xD/(R+1)点;作ac线,即为精馏段的操作线。,作图程序:,2根据原料的组成xF定出e(xF,xF)点

19、;再根据进料的热状态算出液相分率q及q线的斜率q/(q-1);作过e点,斜率为q/(q-1)的q线,与ac线交于d点,则d点必为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的交点。,3根据要求的塔底残液组成xW定出b(xW,xW)点;作bd线,则bd线便为提馏段操作线。,2022/12/11,44,&,由图可知: q值的变化对精馏段操作线无影响,但对提馏段操作线有明显影响。, q值越小,提馏段操作线越靠近相平衡线。,当一定操作回流比条件下,不同热状态对提馏段存在显著的影响,随q值减小,则提馏段操作线斜率增大,说明提馏段液、气比在增大,气、液两相组成更接近平衡线,意味着提馏段单位流量液体所用蒸气在不断减少,提馏段

20、操作线更靠近平衡曲线,将导致提馏段分离能力不断下降。即每块理论板的传质推动力减小。完成相同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会增加,也会导致塔两段负荷不均匀,影响塔径设计。,2022/12/11,45,6 .3.5 精馏塔塔板数的计算,理论塔板: 能使上升蒸 汽yn+1提浓到与yn+1在同一截面的回流液xn成气相平衡yn的过程,,理论塔板的概念,&,叫一个理论塔板的分离过程,也叫一个理论级。或能使回流液xn-1变化到与xn-1在同一截面的上升蒸汽yn成相平衡xn的过程叫一个理论级。,2022/12/11,46,&,三角形直角边表明了传质推动力大小,同一板上汽液平衡点,两板之间汽液相遇点,每条直角边代表了一

21、个理论级的组分相涨落差,2022/12/11,47,理论塔板的计算-逐板计算法,图解法、简捷法,1)逐板计算法(Lewis-Matheson)已知:F, xf , xd , xw , R , 塔顶为全凝器。,&,精馏段操作线,提馏段操作线,相平衡线,2022/12/11,48,从塔顶开始 精馏段,xnxf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平衡线方程,xdy1,x1y2,x2y3,x3y3,y1x1,y2x2,y3x3,操作线方程,平衡线方程, ynxn, xnyn-1,如果从下往上,当xn xf 时,得用精馏段操作线方程重新计算xn 。,xn-1yn-2 ,yn-1xn-1 x xw,使用相平衡方程的次数即

22、为理论板数,2022/12/11,49,2)图解法(McCabe-Thiele法),用曲线代替代数方程。步骤如下:在y-x图上作平衡线和对角线。在y-x 图上作q线,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在操作线上a点(x=xd,y=y1=xd)出发,作x轴的平行线交平衡线于1点(y=y1,x=x1),再由1点作垂线交操作线于m点(x=x1,y=y2),即得一个梯级,以此类推,当xxf换操作线。当xxw时停止。,&,2022/12/11,50, 进料位置的确定,进料的最佳位置应为d点,d点下最靠近的板即为加料板。(适宜加料板), 塔板数的确定,由作图得到的阶梯数包括了全部理论级数n+m。其中,n为精馏

23、段理论级数,图中d点以上台阶数;m为提馏段理论级数,图中d点以下台阶数。确定所需理论塔板数时,还需考虑塔釜及冷凝器的类型。部分冷凝器及再沸器分别相当于一层理论板。,因此,当塔顶用全凝器,塔底用再沸器时: N理论n+m-1,当塔顶用部分冷凝器,塔底用再沸器时: N理论n+m-2,2022/12/11,51,6.3.6 回流比的影响和选择,(1)全回流与最少理论塔板数 增大回流比将使回流到塔板上的轻组分浓度上升,从而提高了与液相平衡的气相中轻组分的浓度,提高了推动力,减少回流比,则相反,推动力减少。,&,精馏段操作线方程,2022/12/11,52,回流比与操作线的关系:,R增大,R/(R+1)增

24、大,传质推动力增大,操作线向对角线靠近,所需理论塔板数减少。 R减少,R/(R+1)减少,传质推动力减少,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所需理论塔板数增加。 R增加到无穷大时,意味全回流,馏出液量D为零,塔顶和塔底都不出产品。此时: yn = R/(R+1)xn1+xd/(R+1)=xn1 ym = L/(LW)xm1W/(LW)xw=xm1 全回流时,操作线为对角线,推动力最大,所需理论板最少,称最少理论板数。,&,2022/12/11,53,2022/12/11,54,全回流时,同一截面上相遇气液两相组成相等。,&,2022/12/11,55,最少理论板数计算芬斯克方程(Fenske):,因为全回流

25、, D=0, V=L, R, 操作线 yn+1xn 也应有 (yA/yB)i+1 (xA/xB)i,平衡线 (yA/yB)n=n(xA/xB)n,2022/12/11,56,平衡线 (yA/yB)nn(xA/xB)n,操作线 yn+1xn 或 (yA/yB)i+1 (xA/xB)i,(xA/xB)D(yA/yB)1,1(xA/xB)1, 1 (yA/yB)2,1 2(xA/xB)2,1 2 N (xA/xB)N,塔釜看成N+1板 (xA/xB)D,1 2 N W (xA/xB)W,理想溶液,变化不大, =1 = 2 = = W =,应用,2022/12/11,57,此式即是芬斯克方程,用来计算

26、全回流时的最少理论板数Nmin , Nmin已扣除塔釜。,&,以最少理论板数Nmin代替N:,两边取对数并整理,对双组分体系,略去脚标A , B有:,2022/12/11,58,全回流时,既不进料也不出料,在装置开工,调试和实验室研究中应用。,芬斯克方程用于计算全回流下用全凝器时的最少理论板数(不包括再沸器)。,若将公式中的xw换成xF,芬斯克方程可用于计算精馏段的最少板数及加料板位置。,n,NF= n + 1,2022/12/11,59,(2)最小回流比,&,Rmin 的求法:分两种情况,定义:设计条件下,需要无穷多理论板时的回流比。,图中进料点dq位于平衡线,此时无论画多少台阶都无法跨越d

27、q点。其对应回流比即Rmin。,图中dq为恒浓区, ynyn-1 , xnxn+1 , xn 、 yn呈平衡,此点附近两板间摩尔分数差极小,推动力(提浓作用)极微。此点称为挟紧点(或挟点)。,注意:挟点不一定是进料点,与平衡线形状、进料状态等有关。,2022/12/11,60,1)正常情况平衡线上凸,无拐点,图中色点为不同进料状态的挟点,可知,进料的q值越大,Rmin越小。,2022/12/11,61,2平衡线上有下凹部分和拐点,图a挟点( )首先出现在精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的位置。,&,图b挟点首先出现在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的位置。,挟点,挟点,(xq,yq),(xq,yq),求出(x

28、q, yq)代入常态公式即可计算出,也可作图找到截距xD/(Rmin+1)求出Rmin 。,2022/12/11,62,3)适宜回流比的选择,操作费用 V=L+D=(R+1)D V=V+(q1)F=(R+1)D+(q1)F 操作费用随回流比的增加而增加。,&,设备费用 设备费用有最低点。开始随回流比增加,理论塔板数急剧下降,设备费用也急剧下降。之后,随回流比增加,塔径增加成为主要,设备费又增大。,总费用为操作费和设备费的和,它与回流比R的关系见图。,最佳的回流比取 Ropt=(1.12)Rmin.,2022/12/11,63,实际生产:,以上分析主要是从设计角度考虑的。生产中却是另一种情况。设

29、备都已安装好,即理论塔板数固定。若原料及组成、热状态均为定值,倘若加大回流比操作,这时操作线更接近对角线,所需理论板数减少,而塔内理论板数显得比需要的多了,因而产品纯度会有所提高。反之,当减少回流比操作,情形正好与上述相反,产品纯度会有所降低。故在生产操作中,经常把调节回流比当作保证产品纯度的重要手段。,2022/12/11,64,6.3.7 理论塔板数的简捷算法,(1)吉利兰(Gilliand)图,&,(2)简捷法求理论塔板数的步骤,1)根据物系和分离要求,求出Rmin 选择合适的回流比R。,3)用吉利兰图,以(RRmin)/(R+1)为横坐标,由图求出纵坐标(N-Nmin)/(N+2)即可

30、求出所需理论塔板数N。,2)求出全回流下所需的最少理论塔板数Nmin。对于接近理想体系可用芬斯克方程计算。,N和Nmin都不含塔釜。,2022/12/11,65,6.3.8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1)冷凝器的热量衡算Qc=VIVD (L+D) ILD =(R+1)D(IVD ILD),&,(2)再沸器的热量衡算QB=VIVW+WILWLILm V=L-W 如 hLhW 则QB=V(IVW -ILW),2022/12/11,66,&,加热介质耗量(kg/h),r 为加热蒸汽的汽化潜热, kJ/kg,焓的单位为: kJ/kmol,热负荷单位为:kJ/h,若用饱和蒸汽加热,且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除

31、则,2022/12/11,67,(3) 全塔热量衡算,FIF+QB=DILD+WILW+Qc+Q损,进料液化率为q时,,IF=FqIF+F(1-q)IVF,由上式也表明了QB与QC的关系。,设计原则:,6.4 精馏设备, 塔板上汽液两相保持密切、充分的接触,为传质提供足够大而且不断更新的相际接触表面,减少传质阻力。, 塔内尽量使汽液两相呈逆流流动,以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实际单板错流,整体逆流。,板式塔筛板塔,6.4.1 塔板结构,筛板,筛板,降液管管板距h0,溢流堰 高hw 长lw,汽相流向,液相流向,为保证液体正常下落及板上滞流 h0hw,汽相通道,其形状不同成为不同塔板的主要区别。筛板

32、塔最简单。,6.4.2 塔板流体力学,(1)汽液接触状态,孔速:气体经过筛孔时的速度。,孔速低鼓泡接触状态,孔速泡沫接触状态,孔速 喷射接触状态,液体为连续相传质阻力大,液体为连续相传质阻力 更新面为液膜,气体为连续相传质阻力更新面为液滴,相转变,实际工作状态,(2)塔板压降,单板压降:,hfhdh1,hd 为干板压降,h1 为液层压降,不同孔速下,干板压降与液层压降所占比例不同。低孔速时,h1占主导;高孔速时,hd为主。,(3)漏液,孔速较小时,板上液体不经溢流堰而直接从筛孔下落到下层板上,这种现象称为漏液。,液漏的产生将影响汽液传质。,(4)雾沫夹带,板上液滴被上升汽流夹带至上层塔板的现象

33、。,雾沫夹带也将影响汽液传质。一般要求:夹带0.1kg液体/kg干气体。,造成板间返混,推动力降低。,(5)液泛,随汽、液流量的增加,降液管的液面也抬升,当降液管液面升至上层塔板的溢流堰上缘时,液体下落产生障碍,严重时液体充满全塔,并随气体从塔顶溢出,这种现象称为液泛。,液泛判断:气体流量不变,而板压降持续增长。,(6)板上液体返混,板上液体返混的存在,将影响传质推动力的梯度分布。,(7)板上液面落差,板上液流进出口液面高度差。导致汽流分布不均。,单板效率(莫弗里效率)(Murphree plate efficiency),&,液相组成表示:,汽相组成表示:,6.4.3 塔板效率,实际塔板数和

34、塔板效率,全塔效率,ET是各层板效率的平均值。可用实验测定。,ETL曲线图(老式塔),双组分体系全塔效率典型值0.50.7,6.4.4 塔高的确定,Z有效段(Np-1)HT (NT/E0-1)HT,Z有效段有效段高度,mNp 实际塔板数HT 板间距,mNT 理论塔板数E0 全塔效率,Z全塔 Z有效段Z塔顶Z塔釜,HT参考经验值:,200、250、300、350、400、500、600、700mm,6.4.5 塔径计算,关键:空塔气速u (以塔截面计) 的确定。,原则 u漏液uu液泛,精馏段与提馏段汽速有可能不同,要分别计算,所以上下塔径可能不同。,6.4.6 塔板负荷性能图,汽液两相在各种流动

35、条件的上下限组合图。,过量液沫夹带线,它是以液沫夹带量为0.1kg(液)/kg(干气体)为依据确定的。,漏液线,由不同液体流量的漏液点组成,由u漏液确定。,液泛线,此线的位置根据液泛的条件确定。,液量下限线,液量小于该下限,板上液体流动严重不均匀,导致塔板效率急剧下降。,液量上限线,液量超过此上限,产生气泡夹带,严重时将导致液泛。,塔板正常操作区,操作弹性:一定液汽(L/V)比下,上、下操作极限的气体流量之比。,操作弹性大,意味着塔的可操控性能好,生产能力大。,图中A、B、C三线L/V依次增加,生产能力由其上限控制。,6.4.7 塔板型式,1,2,斜孔结构之一塔板布置 (I)斜孔塔板,(II)网孔塔板,(III)垂直筛板,(IV)多降液管塔板,斜台装置导向孔 (V)林德筛板,冲制栅板由金属条组成的栅板无溢流筛板(VI)无溢流栅板和筛板,(a)单流型 (b)双流型 (c)四程流型,塔板流型,塔板流型,(d)阶梯流型 (e)U型流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