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解读及执行中热点难点问题解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企业会计准则解读及执行中热点难点问题解析课件.ppt(1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容提要,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的背景介绍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的主要内容,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的背景介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最新进展,(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组织架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化进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改革与修订中国的应对措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组织机构图,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组织架构最新变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提供战略性意见,重大立项、改革趋势、任务会计准则咨询论坛全球12个席位,亚洲和大洋洲4个席位:澳大利亚、日本、中国、亚大工作组,在技术方面提供意见和咨询论证。工作组新兴经济体工作组(办公室设在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全
2、球财务报表编制论坛、教育咨询小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小企业实施小组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化进展,2005年英联邦属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新西兰和南非开始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AS。欧盟成员国要求编制合并报表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日本于2004年同意将日本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化,并于2009年批准了采用蓝图,允许企业自行选择采用国际财务报告标准。,韩国把国际准则翻译成韩文来执行2009年,G20各成员国首脑表示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工作,主张尽快在全球性提倡该准则。2012年,俄罗斯全盘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008年8月27日提议
3、的暂定时间表,美国上市公司可能会在2014年之前被要求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后规定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可以按照国际准则编报表。但是到底是趋同还是采用目前还在观望。,中国于2006年2月颁布了由财政部制定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一致的企业会计准则,并表达了未来全局采用的意愿。中国在将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化的过程中加入了本国国情需要但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没有涵盖的条款和实施条款。 目前中国会计法要求国内上市公司必须遵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不得自行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0年4月2日,为了顺应会计国际趋同新形势的需要,中国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以
4、下简称路线图)。,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改革与修订,2011年修订、发布7项准则公允价值计量,2013.1.1生效合并报表、合营安排和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一揽子准则, 2013.1.1生效财务报表列报的修订,主要是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修订 2012.1.1生效雇员福利的修订,主要是离职后福利的修订, 2013.1.1生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改革与修订,近3年来正在进行“四大项目”的改革金融工具:分类、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套期(普通套期与宏观套期),可能今年完成保险合同:公开征求两次意见 租赁:公开征求两次意见 收入:争议不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改革与修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项目的改革20
5、12年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应对措施,2006年与国际准则实质性趋同中国支持 “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2010年4月2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中国的应对措施,在国际准则组织架构中全方位介入IASB理事:张卫国准则基金会受托人:刘仲藜(第一任)、李勇(第二任),正在推荐第三任咨询委员会:杨敏、黄世忠咨询论坛:刘玉亭解释委员会:李飞龙监督委员会:正在推荐余蔚平,(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进展,与国际准则接轨阶段(1992-2005)与国际准则趋同阶段(2006至今)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修订,与国际准则接轨阶段(1992-2005)
6、,1992年,开始对会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推出了“两则两制”:两则是指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两制是指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的财务制度。,1997年,出台了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此后在原来“两则两制”的基础上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共包括16个具体准则和1个基本准则。2000年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就单独制定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005年发布执行了小企业会计制度 这样,会计体系从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转成后来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制度,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类企业。,与国际准则趋同阶段(2006至今),20
7、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小企业会计准则,2013年1月1日施行。,2007年11月16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2008年08月07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2009年06月11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2010年07月14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2012年11月05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2014年01月17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修订,特点:与国际准则保持持续趋同经济业务和事项如果在法律上没有差异,
8、会计处理上尽量与国际一致体例体系上的变化基本准则未变具体准则(一个准则一个小册子)正文应用指南说明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修订,新的理念进一步改进信息披露,强调充分揭示、防范风险,信息披露更相关、更充分、更透明准则之间协调一致能够解决实务问题,便于实务操作,有正文、指南、说明,提高操作性,准则体系修订完善详细列表,准则体系修订完善详细列表,准则体系修订完善详细列表,2014年3月17日:财政部印发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413号 )似股、似债的工具,如优先股、永续债、可转债、次级债等,2014年07月11日发布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国际上由IA
9、S32:金融工具列报和IFRS7:金融工具披露来规范),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的主要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主要变化概览调整适用范围;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净资产变动的处理;通过风险机构间接持有的投资;整合相关解释;持有待售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调整适用范围,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九条 在本准则施行日之前已经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进行
10、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调整适用范围,0,20%,50%,100%,非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重大影响联营企业,控制子公司,共同控制共同经营合营企业,2号: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22号:金融资产,2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基本概念规范,否,是,是,否,否,合营企业:根据股权分利,共同经营:不根据股权比例分利,33,是否单独控制?,根据33号准则,编制合并报表,是否共同控制?,根据40号准则,确定是何种共同控制,是否有重大影响?,根据其他准则,核算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根据41号准则,披露相关信息,根据2号准则,作为
11、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根据41号准则,披露相关信息,根据41号准则,披露相关信息,是,根据22号准则,作为金融资产核算,根据37号准则,披露相关信息,如何计量公允价值:39号准则,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净资产变动的处理,权益法的基本理念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随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动而变动。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变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净损益(利润、亏损):调整投资收益股利分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其他综合收益变动: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变动:?调整所有者权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被稀释但仍有重大影晌,(一)关于投资企业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其他净资产变动的会计处理投资
12、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中不能确认为被投资单位的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也不属于分红的部分(简称“投资企业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其他净资产变动”),应当确认为权益。例如,被投资单位向投资企业以外的第三方发行额外的股份或者回购股份,以及实施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从而导致投资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发生变动。(二)关于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的有关会计处理投资企业将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其他净资产变动确认为权益,在以后期间,因该投资变为一个子公司或一项金融资产而终止采用权益法的,投资企业应将以前期间确认的有关权益金额重分类为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通过风险机构间接持有的投资,第九条 投资方对联营企
13、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十条至第十三条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方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其中一部分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信托公司或包括投连险基金在内的类似主体间接持有的,无论以上主体是否对这部分投资具有重大影响,投资方都可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对间接持有的该部分投资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并对其余部分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整合相关解释,成本法下分配取得的股利(解释3号)不再区分投资之前还是投资之后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交易所产生的内部损益应予抵销(解释1号)企业合并取得投资相关费用不再资本化
14、(解释4号)合并方或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成本法和权益法转换,股权投资类别转换,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的会计处理,持有待售的长期股权投资,第十六条 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全部或部分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的,投资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处理,对于未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剩余权益性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持有待售的长期股权投资,已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不再符合持有待售资产分类条件的,应当从被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之日起采用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分类为持有待售期间
15、的财务报表应当作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第十七条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按相应比例对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进行会计处理。,衔接规定,第十九条 在本准则施行日之前已经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主要变化概览一是充实了关于短期薪酬会计处理规范,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二是充实了关于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辞退福利与职工为企业
16、提供的服务并不直接相关,要求明确区分辞退福利与离职后福利;三是充实了离职后福利的内容,区分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新增了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规范,从而完整地规范了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四是引入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完整地规范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带薪缺勤,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开始实施)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带薪缺勤,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17、。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
18、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 1.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做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折现率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2.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3.根据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4.根据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
19、成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变动,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衔接规定,本准则施行之日存在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辞退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应当进行追溯调整,但比较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与本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进行调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除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之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综合收益,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
20、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报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区分两类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单独列示按照税后净额列示,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可重分类进损益
21、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自用房地产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等,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所有者权益类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设置“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
22、务报表列报,区分两类各项目单独列示合并利润表: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合并利润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横向)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纵向)列示“综合收益总额”项目综合收益的具体组成部分在利润表中列报,而不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报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披露关于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的信息:针对利润表:所得税影响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出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针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期初和期末
23、余额的调节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衔接规定,本准则施行日之前已经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自本准则施行日起按照本准则列报财务报表对报表和附注中的比较数据按照本准则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但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主要变化概览一是强调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并在结合国内企业实务需求、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完善了“控制”的定义和具体判断原则;二是将散见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年报通知等文件中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的条款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合,以切实加强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一、合并范围二、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内部交易抵消三、特殊交易的处理
24、四、衔接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一、合并范围 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控制概念: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一)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评估被投资方的设立目的和设计识别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及其决策机制确定投资方拥有的与被投资方相关的权力,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评估被投资方的设立目的和设计关注特定目的主体(举例),识别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及其决策机制相关活动: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最)重大影响的活动通常包括:商品
25、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资产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置,研究与开发活动,融资活动等相关活动的决策机制权力机构还是合同协议约定的其他方式(专门委员会),及如何决策,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确定投资方拥有的与被投资方相关的权力1.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以上表决权2.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或以下表决权3.权力来自表决权之外的其他权利,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1.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以上表决权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由半数以上表决权的投资方决定被投资方管理层多数成员由持半数以上表决权的投资方聘任投资方拥有被投资方半数以上表决权但没有权力 其他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制衡) 投资方的表决
26、权不是实质性权利,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实质性权利:有实际能力行使的可执行权利判断时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行使权力是否存在障碍,当权利由多方持有或者行权需要多方同意时,是否存在实际可行的机制使得这些权利持有人在其愿意的情况下能够一致行权;权利持有人能否从行权中获利等其他投资方拥有的可行使的实质性权利:提出议案的主动性权利和对议案予以批准或否定的被动性权利等 非保护性权利,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保护性权利:仅为了保护权利持有人利益却没有赋予持有人对相关活动的决策权只能在被投资方发生根本性改变或某些例外情况发生时才能够行使既没有赋予其持有人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也不能阻止其他
27、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仅享有保护性权利的投资方不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或以下表决权,但综合考虑相关事实和情况后,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 相对表决权份额的大小,以及其他投资方持有表决权的分散程度投资方和其他投资方持有的潜在表决权其他合同安排产生的权利(股东间的协议)被投资方以往表决权行使情况等其他相关事实和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3.权力来自表决权之外的其他权利 当表决权不能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时,如仅与被投资方的日常行政管理活动有关,并且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由合同安排所决定,投资方需要评估这些合同安排,以评价其
28、享有的权利是否足够使其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二)因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可变回报:不固定的并可能随被投资方业绩而变动的回报(主要是分红)。被投资方发行的债务工具产生的利息由于信用风险具有可变性管理费如果随业绩变化也具有可变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三)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投资方在判断其是否控制被投资方时,需要考虑其决策行为是以主要责任人的身份进行还是以代理人的身份进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投资方的代理人 代理人:相对于主要责任人(投资者)而言的,代表主要责任人
29、行动并服务于该主要责任人的利益。代理人在代表主要责任人行使决策权时,并不对被投资方拥有控制。 判断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存在单独一方拥有实质性权利可以无条件罢免决策者的,该决策者为代理人(托管)决策者决策权范围、其他方享有的实质性权利、决策者的薪酬水平、决策者因持有被投资方的其他利益而承担可变回报的风险,(四)对被投资方可分割部分的控制投资方通常应当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整体进行判断,但个别情况下,当将被投资方的一部分(以下简称“该部分”)同时满足下列两条件时,视为被投资方可分割部分:该部分的资产是偿付该部分负债的唯一来源,不能用于偿还该部分以外的被投资方的其他负债;除与该部分相关的各方外,其他方不享
30、有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权利,也不享有与该部分资产剩余现金流量相关的权利。,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五)持续评估 控制的评估是持续的,当环境或情况发生变化时,投资方需要评估控制的三项基本要素是否发生了变化,重新评估对被投资方是否具有控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六)投资性主体(例如基金公司)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该公司以向投资方提供投资管理服务为目的,从一个或多个投资者获取资金;该公司的唯一经营目的,是通过资本增值、投资收益或两者兼有而让投资者获得回报;该公司按照公允价值对几乎所有投资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合并处理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母公
31、司应当仅将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其他子公司不予以合并。投资性主体的母公司本身不是投资性主体,则应当将其控制的全部主体,包括那些通过投资性主体所间接控制的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二、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内部交易抵消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的份额交叉持股: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视为企业集团的库存股,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减项,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减:库存股”项目列示。,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顺流交易:母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32、,应当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逆流交易:子公司向母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当按照母公司对该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子公司之间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当按照母公司对出售方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即少数股东权益可以为负数(实体理论)。,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三、特殊交易的处理母公司
33、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拥有子公司股权的处理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方实施控制的处理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母公司因处置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而丧失控制权的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拥有的子公司股权的 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方实施控制的 对于购买日之
34、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权益法核算下的其他综合收益等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因处置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而丧失控制权的一次交易对于剩余股
35、权,应当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和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的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同时冲减商誉。与原有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因处置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而丧失丧失控制权的分步交易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如不属于一揽子交易,按照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属于一揽子交易: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原有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对于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交易处
36、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一揽子交易的判断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一项交易单独考虑时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四、衔接规定对被投资方进行重新评估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比较期间丧失控制权的原子公司,不再追溯调整,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明确
37、了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规定了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要求: 市场参与者、有序交易、主要市场或者最有利市场、估值技术、输入值和公允价值层次。改进了公允价值的相关披露: 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合理评价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并且能够了解重大不可观察输入值在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中对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新的公允价值定义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适用范围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要求(重点)公允价值的披露要求衔接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一)新的公允价值定义,新的公允价值定义:(
38、1)明确公允价值是脱手价格;(2)基于市场的计量,即市场参与者角度;(3)强调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4)计量日(交易日或报告日);(5)假定发生交易(虚拟交易)。,(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适用范围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适用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或披露的情形。,(三)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要求,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估计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当前市场情况下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者转移一项负债的价格。企业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需要确定以下要素: -作为计量对象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有序交易-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市场参与者-恰当的估值技术-输入值-公允价值层次,1. 作为计量对象的
39、相关资产或负债,本准则中相关资产或负债,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也包括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范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范的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作为对价发行的权益工具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规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2. 有序交易,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 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
40、序交易。如何判定一项交易为有序交易?,出现下列情况,不应作为有序交易:,长时间没有交易只有一个买方或卖方资产出售方或负债转移方陷入财务困境,破产或者托管被迫出售交易价格是异常值,3. 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交易在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假定该交易在最有利市场进行。企业应当以主要市场的价格计量公允价值。不存在主要市场的,应当以最有利市场的价格计量。如何识别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4. 市场参与者,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市场参与者,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
41、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买方和卖方: -相互独立(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熟悉情况,对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备合理认知; -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如何识别市场参与者?,5. 恰当的估值技术,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企业使用估值技术的目的:估计在计量日当前市场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者转移一项负债的价格。,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使用的估值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或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
42、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收益法,是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术。成本法,是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额的估值技术,通常指现行重置成本法。如何选择估值技术?企业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单项估值技术是适当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可能需要使用多种估值技术。,6. 输入值,输入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给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包括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可观察输入值,是指能够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输入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不可观察输入值,是指不能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输入值应当根据可获得的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假
43、设的最佳信息确定。,企业在估值技术的应用中,应当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7. 公允价值层次,为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和相关披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企业应当将估值技术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输入值,是企业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 活跃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及交易频率足以持续提供定价信息的市场,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除报价以外的其他可观察
44、输入值,如可观察的市场利率-市场验证的输入值等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长期货币互换的利率-股票期权的波动率-企业合并中承担的弃置义务的未来现金流量,7. 公允价值层次,输入值的优先使用顺序:最优先使用活跃市场上相同资产或负债未调整的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如何应用第一层次输入值、第二层次输入值以及第三层次输入值?如何确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取决于输入值的层次,7. 公允价值层次,(五)公允价值的披露要求,公允价值披露的目标,是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下列信息:所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在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重大不可观察输入
45、值及其对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企业应当区分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和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并对其采用不同的披露要求。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的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五)公允价值的披露要求,五、衔接规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施行日之前的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作追溯调整。比较财务报表中披露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施行日之前的信息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规定进行调整。,企业会计准则
46、第40号合营安排,2,二,4,6,合营安排的认定,3,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合营企业参与方的会计处理,衔接规定,合营安排的分类,一、合营安排的认定,(一)合营安排的定义和特征 (二)判断合营安排的关键共同控制集体控制一致同意集体控制 VS 共同控制 (三)合营安排中的不同参与方,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合营安排具有下列特征:各参与方均受到该安排的约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对该安排实施共同控制。,一、合营安排的认定,(一)合营安排的定义和特征,要正确理解合营安排的定义,需要准确把握“参与方”、“共同控制”等概念。其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是判断一项安排是否为合
47、营安排的关键。,一、合营安排的认定,(二)判断合营安排的关键共同控制,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相关活动,是指对某项安排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一、合营安排的认定,(二)判断合营安排的关键共同控制,一、合营安排的认定,(二)判断合营安排的关键共同控制,首先判断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是否集体控制该安排其次判断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必须经过这些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一致同意。,集体控制 VS 单独一方控制在集体控制下,不存在任何一个参与方能够单独控制某安排,而是由一组参与方或所有参与方联合起来才能控制
48、该安排。“一组参与方或所有参与方”即意味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联合起来才能形成控制。,集体控制,集体控制 VS 单独一方控制【例5】假设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共同设立E公司,并分别持有E公司60%、20%、10%和10%的表决权股份。协议约定,E公司的所有相关活动由代表5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即可。,集体控制,尽管所有参与方联合起来一定能够控制该安排,但集体控制下,集体控制该安排的组合指的是那些既能联合起来控制该安排,又使得参与方数量最少的一组或几组参与方。【例6】假设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分别持有E公司40%、30%、20%和10%的股权,E公司的所有相关活动需经代表
49、85%(95%)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A、B、C VS A、B、C、D,集体控制,参与方的组合不一定唯一【例7】假定一项安排涉及三方:A公司在该安排中拥有50%的表决权,B公司和C公司各拥有25%的表决权。A公司、B公司、C公司之间的相关约定规定,对安排的相关活动做出决策至少需要75%的表决权。多少种参与方组合?能够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组合有几个?,集体控制,当且仅当相关活动的决策要求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一致同意时,才存在共同控制。一致同意的规定保证了在合营安排中,对合营安排具有共同控制的任何一个参与方均可以阻止其他参与方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就相关活动单方面做出决策。,一致同意,能够集体
50、控制一项安排的组合很可能不止一个 共同控制要求组合必唯一 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组合能够 集体控制某项安排的,不构成共同控制。,集体控制 VS 共同控制,(一)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二)合营安排分类原则,二、合营安排的分类,(一)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合营企业,是指合营方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按持股比例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二、合营安排的分类,(二)合营安排分类原则 合营方应当根据其在合营安排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确定合营安排的分类。对权利和义务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该安排的结构、法律形式以及合同条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