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资源优化配置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资源优化配置理论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理论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 本世纪初形成于英国。主要从社会经济福利的观点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1920年,马歇尔(Marshall)的学生庇古(A.C Pigou)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创立。30年代以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在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批判基础上加以补充修改,创立新福利经济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私人经济活动同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2)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3)研究克服市场经济机制的缺点,谋求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所必须采取的政策措施等。 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当代
2、福利经济理论中,福利经济政策、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平等与效率的协调模式以及国民福利尺度理论等是研究资源价格的理论基础。 福利经济学中,资源最优配置,帕累托效率以及最大社会福利等概念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一、 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他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中创立的。瓦尔拉斯认为,整个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时,所有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值,它们的产出和供给,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量。 他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下,出售一切生产要素的总收入和出售一切消费品的总收入必将相等。一
3、个市场的均衡被打破,其他的市场的均衡也会相继被打破。引起一系列的调整与再调整,最终实现新的均衡。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也是同样。 一般均衡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中各个经济变量,研究各经济变量在相互依存中如何实现均衡的。一般均衡研究的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以产品市场为例,二、一般均衡分析交换的一般均衡分析:1、分析的目的:通过商品交换使交换双方得到最大效用2、分析方法:艾奇沃斯盒形图Edgeworth-Box Diagram 3、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他们都拥有两种商品X和Y,X=XA+ XB;Y= YA+ YB 。 商品的总量和产品与价格既定; 4、说明:消费者A和B
4、对商品X和Y的偏好不同,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使A、B双方的效用达到最大。,1、A和B的无差异曲线,2、将B的无差异曲线图转180度与A的无差异曲线图合成艾奇沃斯盒形图,无差异曲线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因为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所提供的总效用是相等的,所以无差异曲线也叫做等效用线。,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反映着他们不同的偏好。如果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相对于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比较陡峭,这意味着若同样减少一单位商品x,要保持原来的满足程度不变,消费者A需要增加的商品y的数量
5、要大于消费者B。从这一点来看,相对于商品x而言,商品y对于消费者A不如对于消费者B重要,或者说,在x与y两种商品之间,消费者A比消费者B更偏爱商品x,消费者B比消费者A更偏爱商品y.,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假定每个商品都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那么无差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一定为负。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即当某种商品为中性物品或令人讨厌的物品时,无差异曲线才表现为水平的或者垂直的,甚至是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 2、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
6、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即福利水平越高。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 较高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高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3、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因为两条无差异曲线如果相交,就会产生矛盾。只要消费者的偏好是可传递的,无差异曲线就不可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7、of substitution) 在保持相同的满足程度或维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对一种商品X消费的数量而必须放弃的对另一种商品Y消费的数量之间的比率。,它衡量的是从无差异曲线上的一点转移到另一点时,为保持满足程度不变,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边际替代率是一个点概念,即其在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点取值不同。在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当点A沿着无异曲线I越接近点B时, 越接近点B切线的斜率。因此,就点B附近的微小变动来说,X对Y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异曲线I在点B切线的斜率。 由于消费者愿意以X1X2的X换取Y2Y1的Y,说明它们的边际效用相等。,横轴为商品X数量,纵轴
8、为商品Y数量,I为无异曲线。X对Y的边际替代率,为X的增加数与Y的减少数之比:,X对Y的边际替代率,实际上是其边际效用之比,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保证效用水平的不变,在增加一种商品X消费数量的同时,必须减少对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数量。随着对X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该商品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不断减少,增加一单位的X商品所能替代的Y商品的数量不断减少。也即消费者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X所愿意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不断减少。这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递
9、减规律的存在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致。这实质上也是典型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根本原因。随着商品性质的改变或者消费者偏好的特殊性,无差异曲线也不一定就凸向原点。例如完全替代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为一常数,这是无差异曲线为一直线,斜率不变。这种情形表明消费者关心的是两种商品的总数量,而非其差异。又例如完全互补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替代,而是始终以一种固定比例捆绑消费。这是其无差异曲线就呈现为一直角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或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在一定社会的一定时期内,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可以生产的
10、产品数量也是有限的。生产可能性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如图中F点和C点比较,少生产GB数量的Y产品(资本品,即固定资产),就可以多生产HE数量的X产品(消费品),因此,生产HE单位X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GB单位的Y产品。那么,一个国家关于消费品和这两大部类的生产,到底是选择F点还是C点?或者是AD线上的任何其他一点?这就是经济学所面临和必须回答的问题。,交换契约线Exchange Contract Curve :是交换的艾奇沃斯盒形图内无差异
11、曲线切点的轨迹。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是A、B两者经过交换达到的效用最大的商品X和Y的组合点。表示交换处于均衡状态;此线以外的点均为非均衡点。若沿着契约线进行交换,一方效用的增加以另一方效用减少为代价;若离开契约线进行交换,总效用将减少。交换的路径:取决于最初的分配状态和A、B的实力和讨价还价的能力,艾奇沃斯盒形图,盒内任意一点C的含义:是X和Y的最初分配状态; C点是非均衡点,在C点,社会总效用等于IA3 + IB2 ,在C点,对A来说,X少, MUX大;Y多,MUY小; A愿意用Y换取X,B反之。A希望沿着IB2以Y换取X,到E4 点,使效用从IA3提高到 IA4;B则希望沿着IA3以X换取
12、Y,到E3点。使效用从IB2提高到 IB3;在E4点处,社会总效用等于IA4 + IB2 ; 在E3点处,社会总效用等于IA3 + IB3 ;在E3 、E4 点上,A的边际替代率与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总效用最大即: MRCSXYA= MRCSXYB,生产的一般均衡分析:1、分析的目的:通过生产要素的交换使产量达到最大2、分析方法:艾奇沃斯(英经济学家)盒形图。3、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只有两个生产者A和B,运用两种生产要素L和K,生产两种产品X和Y,L=LX+ LY;K= KX+ KY 。4、说明:生产要素L和K的组合不同,X和Y的产量不同,只有通过交换L和K才能使产量最大。5、分析过程:(
13、1)分别画出X和Y的等产量曲线,生产的艾奇沃斯盒形图,(2)将BY的等产量曲线图转180度与AX的等产量曲线图合成艾奇沃斯盒形图,K,K,生产契约线,非均衡点,盒内任意一点C的含义:是L和K的最初组合状态,C点不是一般均衡点,在C点总产量Q= QY2 + Qx3 , 对X产品来说,用的L少,K多。 MPL大,MPK小,增L减K,能增加产量。Y反之。 要增加X,就要沿着QY2用L替代K,到E4,使产量从Qx3提高到 Qx4。 要增加Y,则要沿着Qx3,K替代L,到E3,使产量从QY2提高到 QY3, 在E4点处,总产量Q= QY2 + Qx4, 在E3点处,总产量Q= QY3 + Qx3 ,在E
14、4、 E3点处,X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Y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相等,总产量均达到最大。即:MRTSLKX= MRTSLKY生产契约线:是生产的艾奇沃斯盒形图内等产量曲线切点的轨迹。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是经过交换L和K,使达到产量最大的组合点。此线以外的点均为非均衡点。交换的路径:取决于(1)生产要素最初的组合状态,(2)X、Y产品的社会需求状况以及价格比率,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两种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时的两种产品的组合。当把这些组合点转到产品空间时,就可以得到表示两种产品产量关系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
15、切线斜率称为边际产品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product transformation),边际产品转换率:MRPTXY= dy/dx,一、社会福利目标和判断福利大小标准 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皮古有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越大。国民收入越平均,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第二,如果把富人的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就会增加社会福利总量.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帕累托的基本观点是: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帕累托,他的基本观点是: 以效率作为福利经济学的唯一目标。帕累托最优状态指的是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达到了再增加某个人的福利,其他人的福利就会减少的状态。在实际经济生
16、活中,一项经济政策是否可取,要看社会经济福利是否净增加。,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1、帕累托最优: 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来说,如果在特定时间和资源数量给定的条件下,产生最大社会经济福利,那么该经济体系就是高经济效率的,或者说社会资源达到了最优配置。2、帕累托最优的三个边际条件:交换边际条件:商品在消费者间达到最佳分配,即要求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都相等,而且也应该等于相应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生产边际条件:生产要素在生产者之间达到最佳分配,即要求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转换率,对于每一个生产者都相等,而且应该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比。全面均衡的边际条件:必须使生产要素在各行
17、业间的最佳分配和商品在消费者间的最佳分配同时实现。这一条件要求任意两种商品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任意一个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生产间的边际转换率,应该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3、帕累托效率与最大社会福利 帕累托效率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一个人的经济状况都好到这种程度,以致于任何人都不能再得到好处,而同时又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完全效率。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是社会能够追求的最高目标,即在已知的资源基础、生产技术以及社会成员的偏好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富裕状况。 在帕累托效率状态下任何更能有效地再配置资源和分配商品的自愿交易都不可能再发生,同时也不存在再提高经济系统效率的任
18、何可能性。帕累托效率的充要条件: 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指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技术替代率,对于使用这些投入来生产所有商品的全部厂商来说应该是相等的,而且等于这些投入的价格之比; 高效率的产品组合指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对于每一个厂商都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消费中的高效率指任何两种商品的替代率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都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二、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1、外部性(Externalities)的概念 外部性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适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 传统福利经济学认为,外部性是经济主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对活动以外的经济主体所产
19、生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这种影响有好的作用,也有坏作用。好的作用称为外部经济性,坏的作用称为外部不经济性。 其它术语:外部效果、伴随效果、溢出效应、副作用和毗邻影响等。 外部性的明显的标志:它们是伴随生产或消费的活动而产生的;它们或者是积极的影响(即带来正效益),或者是消极的影响(即带来负效益或损失)。无论是外部经济性还是外部不经济性,它们都是一种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 外部性的类型:把外部性分成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消费的外部经济性、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四种类型。,生产的外部经济性 当一个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给他人带来有利的影响,而生产者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积极的外部效果
20、。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 当一个生产者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他人带来了损失或额外费用,而他人又不能得到补偿时,就产生了外部不经济性。 消费的外部经济性 当一个消费者在其消费过程中给他人带来有利的影响,而消费者本身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性。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 当一个消费者在其消费过程中的一些消费活动给他人带来了损失或外部费用,而他人又得不到补偿的现象就是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 货币外部性 是外部效果(有益的和不利的),通过价格变化转换来体现的一种外部性。 技术外部性 是不能反映在价格变化或通过市场体系表现的外部性。,2、自然资源市场失灵 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要求具备若干条件:资源产
21、权清晰;所有稀缺资源进入市场,由供求来决定其价格;完全竞争;没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公共产品数量不多;不存在短期行为、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 现存市场价格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反映资源使用的真实的社会费用和效益,自然资源市场价格与价值的脱节或背离,称之为自然资源市场价格失灵。造成自然资源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资源(环境)具有外部性。 资源边际社会成本(MSC,Marginal Social Cost)、边际社会收益(MSB,Marginal Social Benefit)与边际私人成本(MPC,Marginal Private Cost)、边际私人收益(MPB,Marginal Privat
22、e Benefit)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三种典型情况。 实现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Pareto optimum),即MPB=MSB且MPC=MSC,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一致。 MPB=MSB,但MSC(=MPC+MEC)MPC,即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导致外部不经济问题。 MPC=MSC,但MSBMPB,即该活动的收益被外部分享,而成本却由私人承担,导致了外部经济。,自然资源的外部性的原因: 源于自然资源的公共物品特性 根据财产所有权,可将一切具有个人效用功能的物品划分为三类: 纯私人物品可以根据市场买卖的价格可计算出其价值。准私人物品除不能以个人私有的
23、形式在有组织市场上自由贸易外,其他与纯私人物品相似。公共物品(public goods)不能通过市场交换来满足公共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两大特点是: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不可分性”资源产权不清,不能实现排他性 资源配之缺乏(外部性)市场,难设置(完整)价格 对自然资源功效缺乏认识也阻碍市场的运做 自然资源价格的市场失灵意味着市场产生的价格不能反映资源使用的真实的社会成本和效益,也不能完全反映自然资源的效用和稀缺程度。这种价格传达了关于资源效用和稀缺性的错误信息,对自然资源的管理理、有效利用和保护不能产生足够的刺激,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低效使用和浪费。,3、自然资源
24、价格的政府失灵 自然资源价格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干预。理论上,政府干预目的在于通过税收、管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制度改革来纠正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存在意味着政府有必要采取补偿性的行动,但是,政府干预往往不能改正市场失灵,有时反而会进一步扭曲市场,出现政府失灵。 OECD总结了自然资源价格问题上政府失灵的几个例子:灌溉用水的低价,能源价格补贴,农药补贴,经营牧场的税收刺激和信贷补贴,低廉的伐木特许费等。 造成自然资源政府失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纠正自然资源价格市场失灵很少是政府干预的主要目标,而国家安全、社会平等、宏观调控等可能是政府的主要目标。,三、政府规制及失效,政府干预及
25、措施:一类被称为行政工具,如规章制度的限制,对制定行为的限制或规范;另一类是财政工具,如税收和补贴制度以及市场许可,目的是建立对私人行为的激励模式。政策失效及原因:决策判断失误;利益集团的影响;决策信息不完全;体制不健全;干预对象会采取相应的对策。渔业中的数量管制限制鱼网眼的最小尺寸允许捕鱼的最多天数限制船只出港天数,等等政策失效的后果把本来正常运行的市场机制扭曲了;实现自身政策目标是成功的,但是对环境产生新的外部效应。例如,对化肥补贴有助于鼓励农民多施用化肥,但是对土壤和水资源有不良影响;政策失效的结果比市场失灵更糟;当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时,政府却没有反应。,1、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欲望的无
26、限性 人类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和动机与个人等著作中提出需要等级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一规律揭示出人们欲望是无限性的,要满足这些欲望就需要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这些物品或劳务又是靠人们运用多种资源生产出来的。 相对于人类社会无穷欲望实现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或劳务来说,生产这些物品或劳务所需的各种资源则是有限的,即经济学所说的资源的稀缺性。资源分为经济资源和自由取用资源。前者是稀缺的,要使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后者如空气,其数量如此丰富,以至人们不付分文便可以得到它。这种稀缺性从一方面看是相对的,就是说,它不是指生产的各种物品的绝对量多少,而是指相对于
27、人类社会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物品也是有限性的;从另一个方面看又是绝对的,资源相对不足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时期。因此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所以,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就成了任何社会都共同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而经济学正是为了研究这一基本经济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一般地说,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三个基本的经济决策,生产什么产品和生产多少? 怎样进行生产?即采用什么生产方法,由谁来生产。 为谁生产? 这三个基本经济决策涉及到一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问题,是任何社会
28、都不能回避的。它们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是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通过资本、土地和劳动在企业内的有效结合来解决的,2、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技术进步,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er):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指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所能生产出来的各种物品和服务按不同比例组合的最大可能产量。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根据人们需求状况,把资源分配到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以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
29、物品。,4、经济制度,经济学不但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还要研究经济体制问题。因为经济资源配置是在一定经济制度下进行的,不同的经济体制形成有着不同的经济机制,经济效果也不一样。因此经济体制成了经济学不可回避的问题。经济体制:是指从总体上对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各种活动赋予一定秩序(如:货币制度、财产制度、劳动制度、税收制度等)的社会经济体系。,经济体制的类型:1、自给经济制度:消费品的大部分由自己家庭或本村部落所生产, 极小部分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获得。2、计划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政府采取计划方式实现资源的配置。 3、市场经济制度:生产资源私有制,资源配置“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指引 经济决
30、策高度分散 .4、混合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与私人所有制相结合,国家干预与 市场调节相结合,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体制。,5、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这一名词最早始见于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贤在1615年发表的题为献给皇后的政治经济学论。 前苏联学者认为,Political的意思是指社会结构;兰格认为,Political的意思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经济学是一个意思; 德国人则习惯使用“国民经济学”的概念;英法两国经济学家,大都把他们的经济学著作题名为政治经济学,如李喜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马尔萨斯的政
31、治经济学原理,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等等。法国经济学家夏尔季德等人提出: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中“政治的”这个词是不必要的,并试图用“经济学”或“社会经济学”等名词来代替。 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目前在西方经济学界没有一个定论;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学一词特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被称为西方经济学,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怎样解决的”,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它以一定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来研究经济问题。均衡分析方法 均衡分析是研究均衡时经济变量与均衡状态的关系以及实现均衡状态的条件。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研究一种状态比较静态分析研究二种状态动态分析研究二种状态,并研究变化过程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增量收益和增量成本的对比来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 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描述经济现象各种相关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经济理论的一种表达形式。,6、经济学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