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岗就业促贫困人口增收知识课件讲稿(2022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519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稳岗就业促贫困人口增收知识课件讲稿(2022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稳岗就业促贫困人口增收知识课件讲稿(2022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稳岗就业促贫困人口增收知识课件讲稿(2022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稳岗就业促贫困人口增收知识课件讲稿(2022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稳岗就业促贫困人口增收知识课件讲稿(2022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稳岗就业促贫困人口增收知识课件讲稿(2022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稳岗就业促贫困人口增收知识课件讲稿(2022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稳岗就业促贫困人口增收知识课件讲稿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7月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安排,现我就稳岗就业促贫困人口增收有关工作, 跟大家作一个交流。课件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什么是 就业。第二章,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推进情况;第三章, 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工作措施;第四章,促进就业扶持 政策;第五章,就业帮扶工作开展步骤。第一章什么是就业(一)就业定义。就业: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 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其中,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不 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补充:劳动年龄范 围内人员。指的是16岁第一天到59岁最后一天的人员,不 包含服役军人、服

2、刑人员、在校学生、因残因病等丧失劳动 力目前无法就业的人员。)失业: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 处于未获得或失去有合法报酬工作岗位的状态。稳定就业:一年内,从事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合法 社会经济活动的时间累积超过3个月,且每月收入不低于当 地最低工资标准可视为稳定就业。务农:从事耕种或出租自己的土地、养殖家禽家畜等经 济活动。(二)就业类型。1 .单位就业:一是在生产企业、建筑工地、家政服务企 业、旅游企业等公共企业就业的。二是在就业帮扶车间、社 区工厂、卫星工厂、就业帮扶驿站等各类就业帮扶载体就业 的。三是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 业、龙头企业、农业产

3、业化联合体、农业示范园等经营主体 就业的。四是在政府部门(如人社、林业草原、乡村振兴、 市政等部门)、脱贫村开发的各类扶贫公益性岗位,如生态 管护、养路、护林等岗位就业的。知识拓展社区工厂是指以扶贫为目的,设在乡、村的加工 车间。它以带动脱贫为宗旨,解决农户尤其是脱贫户就近就 业问题。“扶贫车间”或者叫“社区工厂” “卫星工厂”。简言之,中心工厂所要求的,是“高品质”、“合 理价格”以及“按期交货”。卫星工厂所要求的,是“稳 定的长期采购”、“财务、技术”以及“原料取得各方面的 援助”。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 换马的场所。详细解释:古时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 等中途暂息

4、、住宿的地方;旅店。而我们所说的就业帮扶驿 站是通过建立就业扶贫车间、电商服务中心、公共就业服务 中心等就业驿站,帮助脱贫劳动者实现就业、提供岗位信息、 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服务的一个场所。2 .灵活就业:一是从事临时性、短期性、阶段性工作, 包括从事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季节性用工,如摘棉花、摘 茶叶、砍甘蔗等短期务工的。二是从事缝纫、刺绣、蜡染、 石雕、银饰加工、民族服装制作、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居家 或灵活就业的。3 .自主创业就业:一是创业企业及从事个体经营的,如 开办农家乐、餐饮、住宿、美容美发店、小卖部及各类微型 企业、网店等。二是自发从事规模化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 工、销售的

5、。(规模化一般指投入主要精力、时间,并产生 一定经济效益。)第二章 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推进情况截止6月底,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显示,全县XXX 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XXX人,其中县内就业XXX人、县外 省内就业XXX人、省外就业XXX人,脱贫人口就业人数超过 省下达2022年XXX人目标任务,就业规模总体稳定。但是 仍然需进一步精准就业信息核实,强化就业服务措施,促进 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地就近就业,及时在全国防返贫监 测信息系统中更新录入就业信息,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第三章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工作措施(一)工作目标2022年,全县打造县级劳务品牌3个,分别为技能型劳 务品牌(即:X

6、焊工)、文化和旅游类劳务品牌(即:非物 质文化遗产特色手工艺)、农业现代化型劳务品牌(即:茶 叶),选树一批就业帮扶车间(基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确保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稳定,持续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 增收;确保易地搬迁劳动力家庭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目标,有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知识拓展工作背景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等20部门 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 ) 66 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改委等20部门关于 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X号)、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局、州发改局等19部门关于印发X州劳务品牌建设实施方 案(XX号)相

7、应出台,提出要加强劳务品牌建设。劳务品牌是指通过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强 化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实现品牌化推广、产业化发展, 具有相当规模的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特色优 势、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最具竞争 优势、在整个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自己显著的名称和标 志,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有一套质量保证体系,顺利地获得 更多的就业机会。(二)就业促增收工作措施1、压实稳岗就业促增收责任。稳岗就业促增收是巩固 脱贫成果后评估的重要内容,跨省务工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 是纳入东西部协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主要领导亲自 抓、分管领导直接抓、重大工作专班抓的组织领导机制,将 对照相

8、关工作任务分解到乡镇(街道)、帮扶联系村单位, 通过提示、督办、通报等方式压紧压实工作责任。2、提高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支持乡村创办劳务公司、 劳务合作社等,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易地扶贫搬 迁人口作为优先保障对象,加大内拓外输力度,通过多渠道 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基层就业服务力度、发挥劳务输出 载体作用、打造劳务品牌、发挥劳务协作站内联外输作用、 加强校企、校校合作、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加强部门协作 等八大渠道,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兑现优惠 政策,精准施策全力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就业,确保以县为 单位实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达到70%以上。为 此,各乡镇(街道)也要

9、确保本乡镇(街道)实现实现农村 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达到70%以上,只有通过大家的 共同努力,全县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达 到70%以上。提高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知识拓展工作背景2021年12月,X省委经济工作会提出:要提高农民外 出务工组织化程度,实现以县为单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 织化程度达到70%以上,不断提升农民工工资议价能力和工 资待遇。 劳动者议价能力,指的是现有企业向劳动者购买 劳动力时,劳动者争取获得较好价格的能力。 有组织劳务输出概念有组织劳务输出是指政府部门或通过政府购买人力资 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服务成果等方式,组织劳动力到乡 镇外用人单位就业,重点聚焦

10、省外就业。 有组织劳务输出8个渠道L通过开展就业推荐、专场招聘会、政策宣传、村支两 委发动、跟踪服务等公共就业服务输出人数;2.点对点、兑 换交通补贴等兑现政策方式输出人数;3.人力资源服务机 构、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等组织输出就业的; 4.通过当地劳务品牌、培训品牌促进输出就业的;5.通过劳 务站(点)输出就业人数;6.培训后输出就业人数;7.通过 东西部劳务协作组织输出就业人数;8.其他由相关机关政府 部门或市场主体开展输出就业的。3、深化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和 对口帮扶机制作用,进一步深化与佛山市南海区东西部劳务 协作,持续发挥好X驻佛山市南海区劳务联络站作

11、用,促进 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增收。逐步完善劳务信息互通机制,实 现常态化劳务信息交换。定期联合召开东西部协作专场招聘 会,实现线上、线下服务不打烂,加大“一对一”岗位推荐 力度,对通过岗位推荐、招聘会应聘成功的,实行常态化组 织输出。4、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依托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产业发展 能级,发展一批当地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实施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引进培育行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 场、农民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 村劳动力参与乡村建设,提高就业承载力。鼓励建筑施工企 业优先使用州内农民工,将以工代赈项目投入中的劳

12、务报酬 比例提高到20%o对吸纳“三类人员”就业的生产经营主体, 按规定给予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创业 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县域城镇地区从 事个体经营,因地制宜引进一批特色产业,引导从事苗绣、 蜡染、银饰等居家就业和灵活就业。指导各乡镇(街道)按 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九部门印发的X省乡村公益性 岗位开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健全“科学设岗、薪责匹 配、强化考核、有序退岗”管理机制,建立县、乡(镇)、 村(社区)三级管理制度,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考核,充分 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防止“顶岗”“变相发福利” “吃空 饷”等现象发生。加大各类公益性岗位统筹使用力度,多

13、渠 道筹集资金,强化资金保障,促进符合条件的弱劳力、半劳 力等家庭就地就近就业,保持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促进就地就近就业一公益性岗位知识拓展 公益性岗位定义是指由政府出资开发,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 人员为主要目的,从事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 务,并通过劳动获得一定劳动报酬的各类岗位。 公益性岗位类别L城镇公益性岗位:城镇公益性岗位是指由各类用人单 位开发并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以实现社会公共利 益和过渡性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通过劳动获得一 定劳动报酬的非营利性基层公共服务类、公共管理类岗位, 如:劳动保障协管员、基层市政协管员、基层公共卫生环境 管护、机关事业

14、单位后勤服务岗位等。2.乡村公益性岗位:在乡村范围内(含易地搬迁安置 区),由各类单位开发使用,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 认定,以实现公共利益、促进乡村振兴和安置乡村就业困难 人员为目的的非营利性公共服务类、公共管理类岗位,如: 保洁员、信息员、管水员、护林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L城镇公益性岗位: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及以上的失业人员;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持残疾人证的残疾失业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人员;失去土地的农民及难以安置的退捕渔民转为城镇常 住人口的失业人员;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家庭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城镇 居民家庭的失业人员(即零就

15、业家庭成员);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对象。(如建 档立卡立卡脱贫人员、易地搬迁人员)2.乡村公益性岗位: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包含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 人员、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零就业家庭劳动力;持残疾证的劳动力;乡村大龄劳动力(女年满45周岁及以上、男年满50 周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其他类型乡村就业困难人员(如大于60周岁小于65 周岁仍能履行乡村公益性岗位职责的人员)。公益性岗位补贴L城镇公益性岗位: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补贴标准为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00%,对安置公益性岗位的单位给予单 位部分社会保险补贴。2.乡村公益性

16、岗位:乡村公益性岗位普通岗位补贴标准 原则上为400元/月,技术技能岗位补贴标准原则上为600 元/月,专项岗位补贴标准按国家和省级规定执行。如:保 洁员岗位补贴400元/月、护林员岗位800元/月等。公益性岗位工作时长L城镇公益性岗位:全日制。2.乡村公益性岗位:合理确定工作量,确保薪岗相适,每月工作时间累计不低于10天且累计不低于20个小时。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1 .岗位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均按照“谁开发、谁管理” 的原则,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公开招 聘、自愿报名的流程规范开展。2 .岗位管理:各用人单位履行用工管理主体责任,依法 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负责对公益性岗位人

17、员进行定岗 定责、日常考勤和监督管理;建立公益性岗位考核机制,对 因年龄、年限、身份、违规等原因,按管理办法规定解除合 同,实行退出机制;根据人员变动、实际到岗、薪酬待遇发 放、社会保险费缴纳等情况,及时纠正违规问题和清退违规 在岗人员。5、鼓励返乡入乡创业。持续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 划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鼓励脱贫劳动力等人员返乡入乡创 业发展。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落实力度,加强政策宣传,优化 资格审核程序。引导脱贫劳动力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乡 村能人就地创业,帮助有条件的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 象等人员自主创业,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 贴息、自主创业补贴、场所租赁补贴和创业培训等

18、政策。加 强就业帮扶车间(基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就业创业载体 建设,对符合条件的车间、企业(产业园)等积极认定为就业 帮扶车间(基地),积极落实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等就业扶持 政策。重点依托产业园区、小城镇建设、工业园区等建立创 业孵化基地,对现有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自查考评,对入驻创 业孵化基地的企业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6、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积极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 用,依托省劳务就业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动态更新农 村劳动力就失业信息,为脱贫劳动力等群体提供精准就业服 务。推进各县(市)公共就业服务向乡村地区延伸,把就业服 务功能作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工程重要内容,通过政府 购买

19、服务等方式强化服务供给。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 统对“三类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状态分类实施动态监测, 加强大数据比对分析和部门信息共享,完善基层主动发现预 警机制,对就业转失业的及时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 服务,通过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服务促进 其尽快就业。7、强化劳动技能培训。聚焦“四新”主攻“四化”建 设需要,按照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原则,注重培 训针对性、突出培训有效性、强化培训实用性,积极开展脱 贫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实施“技能X”工程,做好“粤菜 师傅”等协作培训,打造“x技工” “X绣娘”等职业技能 培训品牌,落实培训补助资金和生活费补贴,进一步实施好

20、“雨露计划”助学补助,提升脱贫人口劳动技能。第四章促进就业扶持政策(一)补贴对象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包 含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 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以下简称“三类人员”。(二)补贴类型1 .一次性交通补助。对新跨省务工且稳定就业3个月及 以上的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给予不超过500元 的一次性交通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各县(市)结合实际制 定,资金从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列支。2 .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对三类人员首次通过有组织劳 务输出到户籍所在县外省内、省外稳定就业达6个月以上的, 分别给予每人500元、IoOO元的

21、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3 .一次性自主创业补贴。对属于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的三类人员,首次创 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所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 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易地搬迁人员,符合 条件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5000元创业补贴。4 .创业场所租赁补贴。对属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 员、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的三类人员,租用符合规划、安 全和环保要求的经营场地创业,并且未享受场地租赁费用减 免的,给予每月500元场租补贴,对实际月租金低于500元 的,据实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5 .一次性跟踪服务补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公司、 劳务合

22、作社、劳务经纪人等市场主体,组织三类人员外出务 工,协助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 个月及以上的,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跟踪服务 补贴。6 .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对吸纳三类人员就业的农民合 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就业帮扶车间、小微企业等 生产经营主体,按规定给予每人500元的吸纳就业一次性补 贴。7 .社会保险补贴。一是吸纳经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三 类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按其为实际缴纳的基本养 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给予 补贴(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部分,以及单位和个 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二是对经认定为就业困难人

23、 员的三类人员实现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 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 23o8 .创业平台创建补助。对吸纳三类人员就业数量多、成 效好且被认定为省级先进就业帮扶基地和就业帮扶车间的, 分别给予每个就业帮扶基地3万元、每个就业帮扶车间1万 元的一次性奖补。认定为省级就业帮扶示范基地的,给予10 万元一次性补助。第五章就业帮扶工作开展步骤(一)动态监测就业情况(二)核实未就业原因,掌握就业和培训意愿。(S)开展就业岗位推介、政策宣传、组织培训。(四)促进就业,为符合条件的脱贫劳动力兑现政策补贴。(五)对已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及时在全国防返贫监 测信息系统更新就业信息。(六)对暂无就业意愿的持续开展跟踪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