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026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职业暴露,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职业防护安全是近来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危险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许多职业感染的机会,要有职业安全防范意识,采取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做好职业暴露防护 利己利家利社会,关爱您的病人 关爱您自己,概述,1.机械性因素2.物理性因素3.化学性因素4.心理性因素5.工作环境因素6.生物性因素,机械性因素,最常见为针刺伤,其次为刀片伤、玻璃伤等锐器伤。,有报道,临床护士针刺伤率高达 80.6%,其中74.5%为被污染针头所 刺伤

2、。 已经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传播。,并且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针刺伤的感染几率是10-33%); 被HIV刺伤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3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的几率为1.8%,1、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 2、将静脉注射器与针头分离 3、抢救、配合手术时传送器械清洗、抢救、 手术后器械,易被刺伤的情况:,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小心弃置:用过的针头、不应用手套回针帽、不应有意用手将针折弯和毁形、不应将针头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不应摆弄针头、就近将用过的针头、刀片及其他锐器要丢弃在刺不破的容器里。,物理性因素,1.负重、搬、抬病人等

3、常规护理工作也是导致护士腰背痛的危险因素。 身体长期固定于某一姿势可能导致配合手术的护士患颈椎病。 如何预防?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物理性因素,2.噪声 长期在噪声下工作易引起疲劳、烦燥、头痛和听力下降等。噪声严重的科室有手术室、急诊室、供应室等,主要噪音来源为机器声、工作人员对话、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物品及仪器移动的声音。 如何预防?避免噪音损害,物理性因素,3.无防护接触放射线及电离辐射4.激光手术的方法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5.在消毒灭菌工作中,消毒物质(紫外线、臭氧等)大多对人体有害的。 如何预防?,接触放射线时,激光手术时,进行紫外线或臭氧消毒时,化学性因素,1.细胞毒性药物

4、 化疗和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护士是直接接触者。,化学性因素,1、最严重的毒性反应骨髓抑制 2、主要表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和红细胞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远期毒性生殖系统毒性 4、表现:生殖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以及对胎儿致畸作用。 5、高敏体质者:接触后出现过敏反应,化学性因素,护士吸收抗肿瘤药物途径 主要在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打开粉剂安培及抽取瓶装药液后拔针时眼看不见的药物逸出,通过裸露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化学性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肿瘤科护士的尿液中 可以检测出环磷酰胺且药物持续5d以上才能消失。,如何预防?配制输入抗肿瘤药物时.严格遵守抗肿瘤药物操作规程,配药前洗手,穿隔离衣、

5、裤、戴口罩、帽子;戴聚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割安培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物降至瓶底,打开安培时应垫以纱布,以防划破手套 2、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进出;,美国护士的普及性预防措施,1.洗手2.个人防护用品3.戴手套4.其他防护用品,包括眼罩,面罩,帽子,隔离衣,鞋套,不同手套的用途:,1、塑胶手套:大部分常规性操作、清洁卫生、清洁血清。2、橡胶手套:需手指灵活度高的操作、静脉穿刺。3、化疗操作时特殊手套:特殊操作要求下使用。4、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时;手术、接产、换药、插尿管、特殊病人护理操作时。,化学性因

6、素,2. 化学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等。,化学性因素,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都是常用的挥发性化学灭菌剂,对皮肤和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还有致敏诱变致癌作用。长期暴露于这些多种微量的有害气体之下,会出现有害气体的相加现象,这种慢性的远期效应,往往不易被人们注意。如何预防?熟悉每种消毒剂的性质,化学性因素,3.麻醉废气 可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同时对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产生影响。如何预防?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正确处理麻醉废气,心理因素,由于工作紧张、轮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等因素引起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另外随著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护士长期处于多种心情的交集之中,工作环境的因素,护士长期处于危重病人的包围中生活不规律、工作负荷重、病室内空气不新鲜、病室内异味,工作环境的因素,改善工作环境,避免心理损伤,生物性因素,主要指传染病包括SARS、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禽流感)等预防措施:强化洗手戴口罩等基本防护措施。,Thank you !,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