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中的情与景关系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4334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中的情与景关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诗鉴赏中的情与景关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诗鉴赏中的情与景关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古诗鉴赏中的情与景关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古诗鉴赏中的情与景关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中的情与景关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中的情与景关系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周考题回顾,风流子吴越东风起 朱敦儒 宋 吴越东风起,江南路,芳草绿争春。倚危楼纵目,绣帘初卷,扇边寒减,竹外花明。看西湖、画船轻泛水,茵幄稳临津。嬉游伴侣,两两携手,醉回别浦,歌遏南云。 有客愁如海,江山异,举目暗觉伤神。空想故园池阁,卷地烟尘。但且恁、痛饮狂歌,欲把恨怀开解,转更销魂。只是皱眉弹指,冷过黄昏。,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对这首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点出手法 分析手法 表达感情这首词上片在写法上以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2分)“绿争春”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看西湖”写出了人们的热闹、欢乐的情景,(2分)通过对景物深入细致地刻画,委婉地传达出了词人心中深深的悲哀之情,表达出了词人对统治者

2、忘却了伤痛,又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2分),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古诗鉴赏中的情与景关系,目标展示,1.正确理解写景抒情诗中情与景的关系2.掌握鉴赏思路,学习鉴赏方法。3.通过练习进行方法总结,思维建模。,考纲解读,2018年考试大纲:鉴赏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近三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情与景的关系的考题:如:17年天津卷太湖恬亭王安石“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山东卷早上五盘岭岑参“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江苏卷秋兴陆游“简要赏

3、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北京卷晓行巴峡王维“同样是描绘山峡, 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回顾诗歌中写景的一般方法和技巧,(1)三个角度: 观察的角度 : 远 近 高 低 俯 仰 感知的角度 : 视觉 味觉 触觉 听觉 嗅觉 (通感) 描绘的角度: 绘形 绘声 绘色 绘势 (2)四个结合: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正侧结合 点面结合 (3)六种技法: 白描 工笔 渲染 列锦(意象叠加) 对比 衬托 (4) 六种修辞: 比喻 拟人 夸张 双关 通感 借代,两种形式: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又称移情于景) 情景交融 以景结情四种内在联系: 以乐写哀,以

4、哀写乐-(反衬) 以乐写乐,以哀写哀-(正衬),情与景结合的相关术语,常见题型: 1、 意象(意境)题 2、 情与景关系类 3、 作用类,一、意象( 意境)题 答题步骤1、抓住意象2、再现画面(写景运用什么手法)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幽静,萧瑟,生机勃勃,孤寂凄清, 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 开阔苍凉,高远辽阔)4、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bi) 北宋 程颢(ho)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注程颢,宋

5、代大儒,理学家。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4分),月光照在陂堤上,我四处徘徊,北面是耸入云中的百尺楼台。秋天一来,万物都变得萧条零落,姑且趁着水边向晚的凉意,举杯畅饮。水里的云影悠闲地相互照映,林中泉水在静谧中流淌。世事变化无常何必计较,只要逢佳节便要与友朋相约再来游玩。,【答案】 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 和泉声,(1分) 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心情。(2分),二、情景关系类答题步骤,1、明确手法(情和景的关系)2、列举景物(意象)3、这些景物

6、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 意境)4、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字太朴,唐朝人。 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 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请你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诗?(4分),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遥想秦

7、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参考答案: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2分) 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 黄沙等凄凉、荒凉、败落的景物,(1分) 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低沉、落寞)之情。 (1分),三、作用类,三、作用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lu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城里的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千万别去嫌弃这

8、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参考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1分)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1分)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1分),迁移训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绵阳一诊) 浣溪沙 朱敦儒(宋)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朱敦儒(1081-1159 ),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箨:竹笋的壳皮。 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6分),清明时节的雨水落在祭拜后残留的香烛纸钱上,桥下溪水碧绿,桥外燕子衔湿泥筑巢。白日渐长,独自一人人寂寞的倚着栏杆。刚退去竹皮的竹子正散发着嫩绿之色,刚掉落花瓣的新杏,还未散发出酸味。如此好的江南美景与谁一起观赏呢。,迁移训练: 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4分)参考答案:以乐景衬悲情,(2分) 用江南清明之美景来衬托作者故国(北宋) 灭亡之悲情。(2分),布置作业,完成新亮剑65页第18、19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