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语言风格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334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之语言风格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古诗鉴赏之语言风格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古诗鉴赏之语言风格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古诗鉴赏之语言风格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古诗鉴赏之语言风格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之语言风格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之语言风格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语言特色,鉴赏古代诗歌语言 考查方向: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即炼字;2、对诗句中某个字眼艺术效果的赏析,即赏析诗眼;3.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5、对特殊词的赏析。(考查不多),所谓语言特色(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鉴赏语言风格,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

2、范。,诗歌语言的风格及特点,(1)清新 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2)冲淡(平淡、朴素、直率)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

3、渊明的诗,李煜的词。,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多用口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3)绚丽(华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4)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白居易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这首七绝

4、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5)含蓄(委婉)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 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6)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相关术语:清新自然、朴素自然、 多用口语,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7)豪放(奔放、雄奇) 其特点语言奔放、有气势,境界宏大,气势恢弘,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情感豪迈奔放。代表作苏轼、辛弃疾的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6、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8)悲慨 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相关术语:悲壮慷慨、悲慨苍凉,(9)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相关术语:沉郁顿挫,(10)

7、缠绵。 诗作婉曲,感情缠绵细腻。如柳永、李清照的词。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相关术语:缠绵哀怨、婉约缠绵,(11)工丽 “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即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2)生动 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写出了春日枝头、红花盛开的景象,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美丽热闹。“闹”字使用得相当生动。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相关术语:简练生动、生动形象,(13)幽默讽刺: 多指诗中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8、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清新自然 ),(婉约细腻),说说下列诗歌的语言风格,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王昌龄),(生动形象),(13)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平淡质朴而委婉含蓄),(14

9、)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绚丽飘逸,小结:辨别诗歌语言风格我们有哪些途径?,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诗歌语言风格和题材有关;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作品朝代和文风。,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清新自然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慷慨激昂 孟浩然 闲静淡远 苏轼的旷达豪迈 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10、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宫廷诗、闺怨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补充】,1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2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这首诗的特点是 (如“平实”),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

11、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题答题技巧,答题步骤,(1)明特色: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或结合全诗分析。(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关键:牢记语言风格术语及效果词。,答题模式: 此诗语言特点是_(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_(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表现了_之情。,课堂演练,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色是平实自然、口语化 。(步骤

12、一)“黄莺儿”是口语化,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请谈谈此诗的语言特点。,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步骤一)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塞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步骤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步骤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答案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一样“忧”,两样情,一方是深重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