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财经与国际化资讯.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4586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45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财经与国际化资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产业、财经与国际化资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产业、财经与国际化资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产业、财经与国际化资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产业、财经与国际化资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财经与国际化资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财经与国际化资讯.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产业&财经&国际化资讯 2005年8月5日财经4诺基亚宣布CFO将接现任CEO奥利拉之位4UT斯达康CFO接任COO,Q2净亏损747万美元5IBM将汇回美国90亿美元收益 本土投资法显魅力5索尼Q1净亏6520万美元 全年盈利目标下调906西门子Q3净利润速减52% 手机业务亏损已致命7NEC东芝Q1获利遭遇滑铁卢 税后双双亏损8汤姆逊上半年亏损4.62亿欧元 是去年同期两倍多8华为前员工 揭密华为“薪酬真相”8国资委拟高管增量持股政策 TCL李东生模式获青睐139亿翘动136亿 格林柯尔系资本解读16顾雏军等三高管被捕 科龙并未否认16东芝减益160亿日元 “经营状况稳定”17硬盘及等离子

2、降价 日立利润大幅下滑17电视机与半导体业务低迷 索尼一季度陷入亏损18阿尔卡特发布Q2业绩报告 收益及利润增加/表19伟创力宣布第一季度财报 净所得增加27%20上广电电子巨亏1.4亿 中国彩管业面临转型之痛21个税最高税率可能下调至30%-35%23德勤建议大公司加强风险管理24美高科技企业薪酬多样化应对期权费用化25证监会表态顾雏军涉嫌证券违法25商业周刊:诺基亚内聘CEO 康培凯实力说话26德勤卷入科龙乱局 被指责没在财务审计上尽职28中国百富榜第83名:格林柯尔顾雏军31销售依然强劲净利润出现下跌 丰田利润敲警钟32科龙财务造假 德勤进退维谷发表声明反显尴尬33前掌门人马志平被捕 熊

3、猫危机三大悬疑有望破解34产业36顾雏军中了谁的埋伏?37顾雏军对家电的评价:“海尔可能铸大错、TCL死定了、长虹沾不得”40思考一代民企帝国的背影46重塑电话业务 西门子将再对通信部门动大手术,电话收入12亿美元4805彩电销售盘点:城市平板化农村纯平化50诺基亚强化领先优势 TCL被挤出GSM市场前五54手机锂电池:我国将出台新国标,产业面临洗牌55脱胎换骨:宏碁中国调整后新营运组织架构出台56易好家:业内首家宣称3年不要利润58家电连锁洗牌加速 国美下月初对易好家清产核资61华为退出小灵通,谁来了结“身后事”?62大而不强处境艰难 五大电子集团何以加速整合?63国美黄光裕亲自“操盘”南征

4、 谋并死敌易好家65IT经理世界:传播生活方式的供应链65熊猫长城并入中国电子 涉及资金550亿元69商业周刊:Q系列终结黑莓 摩托罗拉夺回宝座712999低价笔记本电脑上市 北京市场暂无现货73第二季度诺基亚摩托罗拉地位不倒 三星LG败北752005年1-6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76永乐资获取摩根斯丹利5000万美元资金78国美购易好家一锤定音 巨头拉开全国整合战79TCL投1千万美元海外整合 以GO品牌主攻欧美80联想已整合60家IBM海外子公司 按程序收购81TCL多媒体向母公司购Opta Systems81千余大学生精英加盟TCL82张河川辞任美的电器总裁职务82顺德政府有意让美的

5、接手科龙电器82顾雏军被抓前紧急告白:我绝望了84四公司发公告 格林柯尔系面临雪崩84科龙等来大买家 海信拟巨资入主85地产支撑了科龙电器的资本运作?86小家电利润剧降由40跌到688格兰仕万和不接盘 科龙命运未卜88TCL通讯执行董事减持1.84亿股 具体获利未知91张河川依旧任职美的主抓小家电扭亏91顾雏军出售26.43%股权 谁接科龙?92创维数字机顶盒Q1销售量增长84%95格兰仕欲终结空调业“流血时代”97德赛称已获手机牌照 年产能达500万97杨小溪任创维移动营销中心总经理 8月底将发动首次手机攻势991-6月日本液晶TV出货为175.3万台100戴尔预计在华建第二座工厂 提高PC

6、产量一倍101诺基亚称雄低端手机 Q2销量为摩托罗拉两倍10105空调业写照:淡季艰难旺季忧愁103刘从梦请辞副总裁 格林柯尔财务陷入失控状态105国际化106西门子手机05年预计亏损63亿元 06年收入不乐观107争夺美泰克:海尔的敌人与朋友107中兴高管自曝虚假繁荣 百亿海外合同未执行1113G牌照山雨欲来 华为改变市场战略114国务院张文魁:防国企赌海外并购116联想:你如何走向世界?117海尔退出美泰克竞购的启示119接过烫手山芋 东芝新任CEO能否复制成功?120施振荣:沿用“蚂蚁雄兵”战略 实现“品牌台湾”123中海油撤回并购优尼科报价185亿美元124一时得失与长期成败不能画等号

7、125财经诺基亚宣布CFO将接现任CEO奥利拉之位 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公司周一宣布,公司现任CEO约玛奥利拉将于明年6月离职,他的职位将由诺基亚中国公司董事长康培凯接任。 芬兰移动通信巨头在声明中说,54岁的奥利拉将在2006年6月1日辞去董事长兼CEO的职务,但仍担当公司的非执行董事长。同时,52岁的康培凯将接替奥利拉成为公司新任CEO,康培凯目前掌管着诺基亚最大的移动电话事业部。 奥利拉在芬兰被人们视为公司英雄,正是他将诺基亚这个原本生产胶靴和电缆的工业集团转变成世界首屈一指的手机生产商。在他的带领下,诺基亚到2000年收入增长了10倍,股票也大幅飙升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康培凯

8、已经为诺基亚工作了25年,他曾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长达10年,去年1月被任命为主管移动电话事业部的执行副总裁,今年早些时候又兼任中国公司董事长。 Nordea分析师KarriRinta对康培凯接任CEO表示欢迎:“我认为他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最近几年他经历了各种不同职位的历练,显然是在为接奥利拉的班做准备。” 诺基亚同时表示,公司现任总裁佩卡阿拉皮埃迪拉也将因“个人原因”于明年2月1日离任,皮埃迪拉今年10月1日将先退任公司顾问。 尽管外界对康培凯的评价甚高,但摆在这位新帅面前的挑战依旧不少。今年第二季度,诺基亚在亚洲和美国竞争对手的价格压力下,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上个月,公司更是调低了对第三季度的

9、盈利预期,令投资者大感意外。 虽然需求依然强劲,但主要来自亚洲和东欧的低端市场,在那里廉价手机大行其道,并不能为公司带来多少利润。诺基亚认为,这样的趋势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以延续,如何处理好手机价格走低的难题确实需要康培凯大动脑筋了。 【回首页】 UT斯达康CFO接任COO,Q2净亏损747万美元通讯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周二报告了第二季度业绩。受结构调整和中国业务疲软影响,本季度产生净亏损,该公司并降低了对第三季度的预期。财报发布后,公司股票下跌了10%以上。 UT斯达康将对第三季度的收入预期由此前的6.8亿美元降至6.6亿美元,较市场平均预期7.791亿美元低14%。UT斯达康股票截至周

10、二收盘时已下跌了3.2%。在财报公布后,该支股票在盘后交易中再次下跌10.2%,报价于每股7.7美元。据UT斯达康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净亏损747万美元,合每股亏损65美分。一年前同期的业绩为盈利4390万美元,或每股收益33美分。据路透社的调查显示,市场分析家此前对UT斯达康本季度业绩的平均预估为每股亏损76美分。UT斯达康本季度净营收7.2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896亿美元增长5%。另外,该公司任命弗朗西斯巴顿(Francis Barton)担任首席财务官一职。现任的首席财务官最近已被任命为首席运营官。【回首页】IBM将汇回美国90亿美元收益 本土投资法显魅力 随着美元汇率的上涨,

11、美国总统布什批准签署的2004年美国就业创造法中的本土投资法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本周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在新闻稿中表示,预计将汇回90亿美元海外收益。 这个数字较IBM2月份预计的最多80亿美元的海外收益还要多出10亿美元。这是美国大型跨国企业最近的第二笔大规模资金回流。就在几天前,百事公司宣布,该公司董事会已批准将大约75亿美元的海外市场收益汇回国内的计划。“美国企业大量资金回流正是受到本土投资法的吸引。”驻伦敦的独立分析师PhilipWhite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而美元今年的强势也支撑了这种行为,资金的回流将对美元产生支撑,而美国企业也有了更多资金用于国内的投资。”作为2

12、004年美国就业创造法中的一部分,本土投资法将美国公司汇回美国的海外收益的所得税从35下调到了5.25。根据IBM和百事的数据,这笔汇回的资金将会产生4.5亿美元及4.75亿美元的相关费用。但如果根据以前的税率,这些数字将达到数十亿美元。但是本土投资法也有条件,那就是必须在美国国内使用这笔资金。根据法规,这类资金的合法用途包括支付员工薪酬福利、资本投资和市场营销。美国政府当时的初衷是希望这些资金可以在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将会影响贸易状况直至美联储的利率决策,因为就业一直是美联储最关注的话题之一。”White表示,“其实其他国家也出现过类似法案,比如意大利的税收赦免。”英特尔

13、本周一宣布,将斥资3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兴建晶片厂,并在新墨西哥州投资1.05亿美元。英特尔CEO奥泰里尼在3月31日在一场税务改革讨论会上还曾发出严肃的警告称,如果不大幅减税,英特尔的下一座大型厂房可能将被迫设于海外。英特尔发言人表示,决定在亚利桑那州建厂是因为该州改变了税制,而且本土投资法也保障了公司从海外汇回的数十亿美元利润的利益。英特尔去年在全球的利润高达75亿美元。商业周刊去年底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在2005年,本土投资法将最多可以为美国带来3500亿美元的资本回流。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2004年称创下历史纪录的617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的56.67。而道琼斯更曾在去年年末预计这个数字为4

14、000亿美元。美国企业在海外留存的规模庞大。根据商业周刊去年底的数字,英特尔和可口可乐留存在海外的利润高达60亿美元以上,而通用电气则为惊人的150亿美元。“今年美元的强势将促进这种趋势,数字将可能更大。”White认为,但他同时还表示,由于用途的限制,美国市场也需要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来消化这笔资金。百事公司目前表示,仍在评估汇回资金的投资选择。索尼Q1净亏6520万美元 全年盈利目标下调90 注:像大多数日本企业一样,索尼的会计年度始于4月份,索尼Q1实为中国会计年度Q27月29日消息 索尼周四公布了它本财年的第一季度财报。该公司宣布本季度接上个季度继续产生亏损,并大幅削减了全年的盈利预期。

15、索尼新任CEO霍华德斯丁格(Howard Stringer)正在为重振该公司苦苦挣扎中的消费电子产品业务而努力,此番削减盈利预期凸现了他所面临的挑战的严重性。 自今年3月做为第一个出任索尼一把手以来,他面临的问题就一直是价格下跌和来自亚洲企业如三星电子公司不断增强的竞争。此外,索尼在推出像苹果公司的iPod这样的热门产品方面也落在了竞争对手的后面。 索尼在截止于6月30日的一季度里净亏损73亿日元(652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业绩为净盈利233亿日元。销售额同比下滑了3.3,由1.61万亿日元下降至1.56万亿日元(139亿美元)。索尼在截止于3月的上个财年第四季度净亏损565亿日元。 对于

16、全年盈利前景,索尼周四还宣布,由于电视价格急剧下落、以及重组成本超出预期,公司将其全年度的盈利目标降低了将近90。 根据新的预期目标,索尼截止于2006年3月31日财年的净盈利目标由4月份预估的800亿日元(7.14亿美元)的调整至100亿日元(8930万美元)。其销售额预期目标已调整至7.25万亿日元,比4月份的目标下降3。 西门子Q3净利润速减52% 手机业务亏损已致命 7月29日消息,西门子于本周四发布了其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结果显示,由于手机部门的亏损,西门子在该季度内所获净利润下降了52。 在截至6月底的这一季度内,西门子所获净利润为3.89亿欧元(约合4.664亿美元),合每股42欧

17、分(约合50美分)。这一结果与去年同期的8.15亿欧元(约合9.85亿美元)相比减少了52。另一方面,西门子在该季度内的总收入增长了7个百分点,达188亿欧元(约合225亿美元) 西门子表示,在第三季内公司的手机部门亏损了2.36亿欧元(约合2.8296亿美元),而在将手机部门交与明基掌管时西门子还需向明基支付2.5亿欧元(约合3.01亿美元)的资金,公司所获净利润的减少也主要受此影响。本周四上午明基的股东们正式批准了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部门的计划。 西门子称,即使签订协议,西门子手机部门的亏损对西门子收入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将持续到下一个季度。 西门子首席执行官Klaus Kleinfeld同时表

18、示,西门子的其它一些部门也需要进行调整以完善运营,而这当中不排除裁员的可能性。 “西门子的商业服务(Siemens Business Services)、通讯、物流以及装配部门的表现同样不能令人满意。”他这样说道,“因此我们正在考虑适当的解决方案。” 在第三季内西门子商业服务部亏损额由200万欧元(约合242万美元)增加到了1.09亿欧元(约合1.31亿美元)。同时通讯部门亏损7000万欧元(约合8393万美元),物流与装配系统部门(L&A)亏损了4900万欧元(约合5875万美元)。 西门子称,他们已开始考虑对物流与装配系统部门进行重组,但详细计划还未定出。NEC东芝Q1获利遭遇滑铁卢 税后

19、双双亏损 7月29日消息,受主力产品NAND型快闪存、液晶监视器等产品价格下跌影响,东芝2005会计年度第一季(46月;Q1)获利大幅度下滑,税后亏损由前1年同期的78亿日元(约6,952万美元)扩大为89亿日元(约7938.631万美元);而NEC Q1亦因手机事业表现疲软,税后亏损金额为110亿日元(约9811.791万美元)。 据港台媒体报道,东芝第一季营收为1.3万亿日元(约115.957亿美元),较前1年同期微幅增长4.1;而营业亏损则为19亿日元(约1694.764万美元),前1年同期为获利141亿日元(约1.257亿美元)。NEC第一季营收则约为1.01万亿日元(约90.09亿美

20、元),微幅下滑5.2。另外,NEC 2005全年度获利预估为600亿日元(约5.351亿美元)。 资本支出方面,有鉴于NAND型Flash需求将超乎预期,东芝拟对4日厂增加投资200亿日元(约1.783亿美元),亦因此半导体事业的总投资额达1,690亿日元(约15.074亿美元)。至于2005上半会计年度生产计划,月产量将由原计划的2.15万片提高至3万片。(n107) 汤姆逊上半年亏损4.62亿欧元 是去年同期两倍多但若除去已经被剥离的亏损电视导管业务,汤姆逊集团核心业务媒体及娱乐部门在上半年获得了6500万欧元的利润,较去年同期上升25,营业额也由去年的25.5亿欧元增加至27.75亿欧元

21、。今年6月,汤姆逊集团进行业务重组并同意将亏损的电视导管业务出售给印度的VideoconInternationalLtd.。这块业务,在上半年给汤姆逊集团带来4.09亿欧元的亏损。华为前员工 揭密华为“薪酬真相”【内容提要】:由于本人仅供职过华为市场和技术支援系统,对其它部门的描写均为华为其他同事经历。我的情况:1978年生,北方某省会城市人,男,2000年毕业于北京某知名大学电子通讯相关专业,同年7月加入华为,经过技术支援部的一营实习,而后在市场部做产品线,即下过办事处,又待过总部,还去海外支援过 三、四个月,于2003年下半年离职,工号22%,现闲居北京。 声明:本人所写均为本人亲身经历和

22、华为同事的转述,但为避免透露真实身份,具体时间地点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有所更改,请勿对号入座。由于本人仅供职过华为市场和技术支援系统,对其它部门的描写均为华为其他同事经历。讲薪酬先要介绍一下华为的部门结构,因为不同的部门其薪酬是不同的: 1、市场系统。按地域先分为国内和海外,国内又分为深圳总部和各省市办事处,海外也分为国内深圳总部和各大洲地区部。按工作分工又可基本分为客户系统和产品系统。 深圳总部:包含国内、海外客户和产品系统的总部机关。国内包括各目标运营商(电信、网通、移动、联通等)系统部的总部和各产品(交换、光网络、移动、智能网等)国内系统部的总部。海外包括国际营销(客户)和产品国际(产品

23、)的总部。还有负责客户接待(最为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误解)的客户工程部。当然个别小部门的总部不在深圳而在北京。 国内办事处:基本位于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大连、青岛等也有小办事处。各办事处的工作目标就是销售,分客户线(负责各运营商)和产品线(负责各产品)。各线人员算各部门深圳总部的派出人员,又直接受办事处主任管理。办事处主任对所在办事处辖区负责,权利很大,相当于封疆大吏。 海外地区部:包括亚太、中东北非、独联体、南部非洲、拉美、北美、欧洲、东太平洋(按地理应该叫西太平洋,因为管辖的是日本、韩国、澳洲、香港地区等亚太发达地区,但当时起名时不知怎么弄反了,就一直将错就错)。各海外地区部又在各个国家设了办

24、事处,也分客户线和产品线。 市场系统的海内外员工总数应该在4000偏上。2、技术支援系统。包括深圳总部和各国内办事处及海外地区部的派出机构,按维护产品不同分为各产品部,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总人数在2000至3000人(为降低成本,该部门的工作不少由外包公司负责,称合作方)。 3、研发系统。负责华为各产品的研发,是华为最庞大的系统,人数在10000人左右,还不包括相当数量的外包人员。分为深圳总部和各地研究所,根据产品不同分为交换接入、光网络、移动、智能网、数通、多媒体等等。后来又改为固网、无线、智能等等,不管名字怎么改,基本还是按产品划分。各地研究所侧重不同,比如北京侧重数通、上海侧重无线、南京

25、据说网管搞得不错。华为在海外也有不少研究所,包括印度、美国、俄罗斯、瑞典等、除了印度曾经搞的挺大外(现在印度人好象都来深圳了),其他的基本是样子。 4、财务系统。包括深圳总部和各办事处派出机构。海外的财务基本由香港华为的财物负责。财务系统总人数在1000以上。 5、中试系统。全称好象叫中间试制部。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研发和生产系统间插入的一个部门。按NBA的数语叫专干脏活类活,待遇反而不高。任正非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据说就是针对这个部门说的。不只现在是否被研发系统消化了。人数在1000左右。 6、生产系统。该部门在高科技行业的地位可想而知,人员素质总体看是最低的。其一线员工主要由国内一些中专学校代

26、陪,当然其中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和其它部门一样,都是来自大学生。该系统人树在1000以上。 7、市场财经系统。该部门是负责货款回收的,应该隶属于市场系统,只是回款的地位很重要,所以在华为单列出来。人数和其它系统比算少的。 8、秘书和文员。秘书和文员不是一个单独的部门,而是分布在各个系统中。秘书指有华为正式员工资格的,一般是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文员不是华为正式员工,而是隶属于和华为有合作关系的秘书公司,一般是大专毕业。华为除了副总裁以上的干部外,基本没有领导个人秘书,秘书大多是部门秘书,一般30人一个,但具体有出入,有的秘书管的多,有的管的少,一般负责部门的考勤、会议纪要、日常事物等等,基本来自大学刚

27、毕业或毕业不久的女生,工资待遇相当于华为同等学历的应届生水平,一般上涨缓慢,奖金等也是较低的,所以流失很大。文员主要负责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由于不是华为正式员工,工资更低,仅举一例:某文员基本工资1800,按工作量每月加800到1000不等。 薪酬正文:由于本人是2000年加入华为的,所以只能从2000年往后说了。 1、基本工资。华为的基本工资起薪是分应届生和社会招聘的,2000年华为应届本科起薪是税前4000,硕士生税前5000,博士人少就不提了。社招的要自己和公司谈,有的很牛的不会谈结果比应届还低,有的很一般的会吹结果很高,但总的说比应届的高。2000年来的一般进公司3个月左右有一次加薪

28、,200到3000不等,取决于你的部门和表现,但基本按部门,好部门表现差的比差部门好的涨得还多。涨的多的包括研发和市场、技术支援确定要去办事处的人员。涨的少的包括各部门秘书、一些总部事物部门等。其它部门算中等。原则是向研发和市场倾斜,向一线倾斜。此后,涨工资就看个人造化了,有去对部门、跟对领导一路高歌的,也有从此打住的。 总的来说由于2001年华为招人太多及起薪过高导致消化不良,2000年来的这批人除了工资过低的在2001年普调到和2001年同等学历应届生一样外,再没有大规模的普涨了。本人在此后的三年中也只又涨了一次,最终以6500离职。据我了解大部分2000年本科生的工资现在在税前5500到

29、7500之间,硕士生加1000。2001年是IT泡沫最疯狂的一年,华为狂招了据说将近6000人。起薪也高至本科应届税前5500,硕士生7000,当然一部分秘书、财务等要相应低1000。社招的也普遍不低于应届。过高起薪的恶果是2001年来的大部分人在此后的两年多中再也没有涨过。2002、2003之后华为停止了大规模招应届毕业生,起薪也不在提高,在2004年据说还大大降低。至于社招的,除了牛人外,华为的初次报价据我所知是税前5000。至于所得税,华为避税还是不错的,我6500扣掉税和个人支付的社保外,还在将近6000。总的来说,华为2000年及以后来的税前基本工资在5500以上的占大多数,每早来一

30、年平均高1000,硕士生相当于早来一年的本科。98年以前来的基本在10000向上了,当然他们已经不靠工资了。 2、福利。有人说华为是没有福利的,其实是福利货币化了。华为的货币福利分两大类。一是工卡里的钱,根据工作地域不同分3类:1000每月,工作地在深圳关外,800每月,工作地在国内其它地区,一分没有,工作地在海外。在深圳关外高200是因为距离远交通费高。在海外没有这项补助是因为海外另有高额补助,将在下文描述。这笔钱每月打到工卡里,可用于购买班车票,在公司食堂就餐及在公司小卖部购物,不得取现。但每年底高于一定数额的或离职时可以一次取现,不过要扣20%的税。二是每月基本工资15%的退休基金,比如

31、你基本工资5000,那每月公司另给你750,先用来交公司应交的社保,华为统一按一个标准交,每月在200多,这样一来你每月还剩的部分在你离职时一次提取,不过也要扣20%的税。这两部分加起来税后每个人也基本在1000多。 3、加班费。加班费主要看部门和领导。标准按你的基本月工资除以月法定工作日。分为一天和半天。按我的经验,研发和市场很少有,除非是统一的为了干项目的强制加班。技术支援只有周末才算,平常晚上不算,本来通信这行的技术支援就是晚上干嘛。 4、补助。补助基本分4类:国内出差补助,国内离家常驻外地补助,海外出差补助,海外长住补助。 国内出差补助为税后每天100人民币,交通费、住宿费、通信费另外

32、实报实销。 国内离家常驻外地补助指市场和技术支援人员在家庭所在地和深圳以外的办事处常驻时的补助,按地区艰苦程度不同分为几档:30(北京、上海等)、50(一般省份)、70(青海、新疆、西藏等)人民币每天等,同时公司负责住宿费用。前两年形势好的时候,这些人在所在办事处省内出差也同时享有每天100的出差补助,现在不知还有没有了。但研发人员如常驻外地研究所不享有此补助。 海外出差补助为税后每天50美元,香港为300港币。不知现在多少。 海外常驻补助在2003年底以前分为3档:税后50(发达国家)、60(一般国家)、70?(危险国家)美元每天,公司提供住宿(条件很好)和办公车辆等。2004年开始大幅降低

33、,一般国家降到税后32美元每天。在海外连续工作达到3个月的可以享受此补助。 5、奖金。华为的年终奖基本要拖到第二年三季度发放。不过在上半年离职,奖金并不会因此减少,到时候自会发到你离职时预留的帐户。在2000年华为大规模招人以前,奖金是很丰厚的,之后就每况愈下了,没办法,人太多了。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已经干满一年,高、中、低挡基本是30000、20000、10000。当然市场和研发的骨干还是高,秘书等就可怜了。基本一个业绩优秀的国内市场人员,能在大几万,客户线比产品线高,市场比技术支援高,海外比国内高。 6、股票。2000年7月以前来的根据工作时间长短,在入职满一年后,拥有华为的内部职工股,来的

34、越早,越多。当然股票是按每股一元向公司购买的,不得转让,离职时必须卖给公司。这类股票的分红是惊人的,2001年及以前达到70%每年,扣掉税两年就可以回本。基本上99年来的有几万股,98年来的有十几万股,再早的就看造化了。我认识一个97年初来的,有四十万股,他2001年的分红税后就是20多万,这种人在华为有好几千,是华为高速发展的受益人,也是前文说的不靠工资的人。在2002年,华为进行了股权改革,原来员工离职时把股票卖给公司,是按每股一元的面值,跟买时一个价。从2002年开始,员工买卖公司股票都要按每股净资产,当年的每股净资产高达每股2元多,拥有股票的老员工的股票市值一夜之间上涨150%,大发一

35、笔,而那些在新规定出台前刚按老规矩把股票卖给公司的离职员工就亏大了,这造成了一批华为前元老和华为对薄公堂。 而对于占华为员工人数一半多的2000年7月后入职的新人来说,谁是谁非已经没有意义了。他们必须按新规定以每年的每股净资产购买公司配给的股票,离职卖给公司时再按离职当年的净资产出售。一方面,华为高速成长不在,每股净资产不会再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人多粥少,每人也分不到多少。而那些拥有老股票的老员工们,也无法再向以前那样每年坐收巨额红利了。一切都因为华为人多了,发展却慢了。人们传说的华为股票就是这样,从他的工号就可略知一二。工号在10000以内的,基本属于97年及以前来的,属于华为股票神话的集体

36、收益者,工号在10000到20000之间的,属于98、99年来的,属于一般收益者,工号在20000以上的属于2000年以后来的,属于空有其名,却未有其实的。而我,工号22%,维有怪自己没有早生几年了,呵呵。 只要稍稍分析一下以上华为的薪酬构成,就可轻松得出结论: 1、2001年及以前,华为的靠股票和奖金一起发财,因为那时的人少,公司发展快,奖金和股票分红高。所以华为士气高昂。 2、2002到2003年,华为的只有靠补助尤其是海外补助的发财,因为以2000年底的香港通讯展为标志,华为开始大规模开拓海外市场,大批市场、技术支援和研发人员被派往海外办事处和研究所,使得原来只有少数人享有的高额海外补助

37、开始被大家认知。而与此同时,高额的奖金和股票分红不再,国内人员待遇停滞不前。所以除了海外人员混日子外(补助和股票、奖金不同,是按天不是按业绩发的,没有激励机制,只要能混下去,不被赶回国内就有),大部分国内人员,尤其是在深圳及国内研究所的大批研发人员,他门连国内补助也没有,士气低落。 3、2004年开始,到哪里发财?奖金、股票已经没了,海外补助也降了。 全体员工士气低落,但外部就业环境更差,于是大家都开始靠基本工资混日子,华为国企化成型,只是基本工资高些。 华为的部门介绍漏了管理工程部. 4、管理工程部。负责华为IT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其工作的成果使华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20000多员工在一个IT平

38、台上工作,人数也在1000以上。任正非固然花了很多冤枉钱,但花在这个部门的钱是我很佩服的。 以我自己的收入做个总结吧。 我在华为40个月,2000/7到2003/10。在深圳总部累计16个月,在国内办事处累计24个月,在海外4个月。 其中基本工资收入税后约共计230000,平均5750每月。 福利收入税后约50000,平均1250每月。 加班费共5000,主要是技术支援实习时挣的。 补助税后共120000,其中国内离家常驻补助大约35000,国内出差补助大约25000(包括在办事处常驻时省内出差),海外常驻补助大约60000(在海外待了四个月,刚好超过三个月)。 奖金拿了三年税后共50000,

39、其中01年算新员工8000左右,02年27000,03年因已有离职倾向15000。 其它包括00年底那唯一一次年终双薪,每年小礼拜攒下的未休年休假离职折算等等共10000左右。再加上在办事处时多报的出租车费等等(我是产品线,没客户线的狠)10000左右。 各项累计为230000+50000+5000+120000+50000+10000+10000共475000。 这就是我在华为3年4个月的全部税后收入,平均每月11875。由于我大学其间打工有几万积蓄,再加上在华为的大部分时间在办事处,住宿、交通、通信和大部分吃饭(跟着客户线混饭)都可按公司规定报销,又没有女友,除了给父母一些,自己只花一些挥

40、霍的钱,所以现在还剩下400000出头。 解释:在深圳总部的16个月包括在海外的4个月,因为我去海外算支援,关系还在深圳总部的产品国际。 由我的情况可以得知,华为2000年以后来的大部分人(早来的要更高,04年来的就不一定了)全部税后年薪十万还是有保障的,如果常驻在海外和办事处或者经常出差,还可以更高(但和以前比也变少了)。但是收入的弹性变小了,激励变少了,使得想干大事和觉的自己很牛的人离去,已经挣够了的老员工和没有什么闯劲的新人留下,毕竟年薪十万以上在当今的中国也不是随手可得,大企业病成型了。下面怎么办,不是我这个水平的人能解决的了。薪酬篇告一段落。 写这些只为澄清一些社会上对华为的不实传言

41、,给愿意进华为的朋友在决定前提供个参考,没别的意思。国资委拟高管增量持股政策 TCL李东生模式获青睐7月27日,一个面向央企负责人、地方国资委和地方国企负责人的学习班在北京郊区召开,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透露,长期未能解决的国有企业高管层的激励问题,将很快得到有效解决,国企高管可以通过增量持股的方式,获得与业绩相符合的资本激励。目前,与此相应的配套政策正在拟定之中。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国资委会同证监会、财政部,将有望在8月初联合签署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规范意见(以下简称规范意见),以推动该体制的实施。在此之前,该规范意见只是由证监会在制定。在得到国资委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之后,规范意见将成为一份操作性

42、更强的且具有更普遍意义的文案,其将对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高管产生更积极的影响。“表面上看这些法规只是一些技术性法规,但其实是认识层面的开放,因为这意味着对国企人力资本价值的肯定。”荣正咨询董事长郑培敏认为。记者获得比较明确的信息是,相关的细则规定,将在8月份央企负责人工作会议前后正式出台。高管股权激励:境外先行未落实今年6月初,证监会着手牵头制定规范意见时,就一直在和国资委进行沟通,因为“没有国资委的支持,规范意见是很难落实的”。斯时,国资委企业分配局公平分配处正在制定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暂行办法,且已经基本形成草案。该草案原定的一个思路是,先通过试点的方式,选择一批优质的海外上市大国企,将

43、上市公司已经制定的股权激励方案落实。一位央企副总曾向记者介绍,在海外上市的大型央企和国企,都是做了高管层的激励方案的。“若不做,海外资本市场无法相信高管和公司的利益能够保持一致”。但是,这位央企负责人同时也透露,那些已经做好的高管激励方案,从上市之日始到现在,就一直是一纸空文,“因为国资委以及财政部没有现成的规定,允许高管享受大量的期权、股权或其他形式的资本激励”。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中海油。按照中海油(0883.HK,NSECEO)上市当年即2001年的3月和8月制定的两批期权计划中,其董事长卫留成获得期权各50万股,行权价分别为每股5.95港元及6.16港元;2003年2,中海油再推841万股

44、期权,行使价格为每股10.54港元,行使期至2013年2月结束。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为止,尽管根据中海油的股价,已完全可以行权,但尚无人开先例。而卫留成在离任中海油时,也放弃了高达150万股的期权。与其类似的是,中石化目前约有400多名高层享有认股权,但尚无人行权。高管激励问题,在国内的股权分置改革中更是无法回避。记者多方了解到,在第一批试点清华同方以及第二批试点公司全面铺开之前,有关机构和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在与国资委的多次沟通中,也明确谈到了高管激励的问题TCL李东生模式获青睐事实上,本次高管激励问题能够得到三部委的共同推动,与目前股改处于胶着状态有关。7月29日,记者辗转获得了已经经过三部

45、委有关人员修改的规范意见。记者发现,之前的48条规定,已经完善为56条,新增的主要内容是在操作流程中的加强监管和完善。而“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才能予以考虑高管激励问题”,依然是实施该规范意见的一个前提。“如何调动高管的积极性,来积极参与股权分置改革,也是管理层考虑的一个因素。”郑培敏认为。记者还发现,原规范意见中,对高管的界定是包括上市公司监事在内,但是在最新的这个版本中,监事已经不被包括可以享受股权激励的高管之内。“许多国有上市公司的监事,都包括职工监事。职工监事应不应该算高管之列,还是个问题。”一位国资委官员向记者解释。综合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操作的细则方面,国资委和证监会依然存在一些

46、不同意见需要沟通。国资委官员向记者表示,关系到国有大型企业(资产4亿以上)的高管激励方案,在参考规范意见的基础上,将按照国资委正在制定的国有大型企业增量持股暂行办法的一些规定进行。这个所谓的增量持股模式,来自TCL的创意。其原理是,如果上市公司超额完成董事会既定的目标,上市公司将在超出的那部分中,按一定比例增发股票,奖励给高管层或者让管理层优惠购买上市公司的一定股票;如果达不到,则亦相应地进行惩罚。这位官员认为,增量持股的方式,是最为理想的大型国企高管激励模式。因为增量持股方式中,用于激励的股票来源于上市公司通过有序经营获得营收,不会对上市公司已有的存量股票造成分流,是一种在加法基础上的激励而不是做减法。这样一来,国企中也会冒出一大批李东生。但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增量持股的方式依然存在颇多的障碍。第一,对于高管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