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一生及最后的日子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5386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铁生的一生及最后的日子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史铁生的一生及最后的日子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史铁生的一生及最后的日子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史铁生的一生及最后的日子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史铁生的一生及最后的日子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铁生的一生及最后的日子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铁生的一生及最后的日子ppt课件.ppt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史铁生的一生及最后的日子,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史铁生)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陈村,史铁生作品导读,生平简介,1951年1月4日在北京出生1967年,清华大学附中毕业1969年插队延安清平湾务农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4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1981年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1998年他的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透析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史铁生与父母在一起,知青时期的史铁生,轮椅上的史铁生,微笑的史铁生,奋斗的史铁生,代表作品,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小说

2、命若琴弦、小说务虚笔记、小说插队的故事、小说夏日的玫瑰散文我与地坛、散文合欢树、散文集记忆与印象、散文集病隙随笔、散文集灵魂的事、散文集我的丁一之旅。,主要成就,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史铁生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1984年,小说奶奶的星星再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小说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作家报十佳小说奖。老屋小记同时获首届鲁迅文学奖。1998年他的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透析。他的243则写于重病中的病隙碎笔出版发行。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2002年,荣获华语文学传播

3、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2005年,完成长篇小说我的丁一笔记,再次成为文坛关注的焦点。2007年,第三届北京文学节给史铁生颁发杰出贡献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

4、,坚守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的关怀。,史铁生的“不幸”与“幸”,不幸:因文革中断学业, 上山下乡插队务农, 21双腿瘫痪, 47岁又患尿毒症。,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幸运:1.残疾迫使他从写作上寻找一条“生路”, 2. 初期的成功又让他成为作家协会职业作家。 3.坎坷的人生道路和对残疾人群体的熟悉,使 他拥有了一个独特而幽深的领域人的形 而上的生命和精神世界。,史铁生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因为他有一具残疾的身体,更因为他有一个聪慧过人的大脑。蒋子丹,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

5、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一岁零七个月时,失去了视觉、听觉以及说话的能力。,给我们的启示,正视厄运,奋力抗争。,当有人问到史铁生在轮椅上的春秋,问及如何对待每隔几天便要去医院做透析的病体?答曰:“是敬重。”,史铁生说:“对困境先要对它说是,接纳它,然后试着跟它周旋,输了也是赢。”,“我完全没想到,有一天,我对我的病竟有些感恩之情我怕否则,浮躁、愚蛮如我者大概就会白活。”,作品简介,他们带着三弦琴,四海为家,说书为生。老瞎子的师父临终时告诉老瞎子: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副复明

6、的药方,而他自己记错了,只弹断了八百根,所以不灵了。老瞎子紧记师父的话,弹了五十年,盼了五十年,弹断了一千根琴弦,结果才发现那药方只是一张白纸。于是终于明白了师父的话:“弹好了就够了。”目的本来没有。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于是告诉他的徒弟小瞎子:必须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让他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陈凯歌导演电影边走边唱,一、我与地坛的总述二、我与母亲三、 地坛的四季对应写景四、 来地坛的人五、 智障美姑娘(兼论命运)六、 园神窥视下的我的内心七、 生死参透,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已知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

7、、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短篇小说,在文章中,作者用平实而浪漫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插队生活的画卷,并从清平湾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中,发掘出了整个民族生存的底蕴。本文感情深厚,娓娓叙来,令人回味无穷。,有人说,我们这些插过队的人总好念叨那些插队的日子,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们最好的年华是在插队中度过的。谁会忘记自己十七八岁、二十出头的时候呢?谁会不记得自己的初恋,或者头一遭被异性搅乱了心的时候呢?于是,你不仅记住了那个姑娘或是那个小伙子,也记住了那个地方,那段生活。,史铁生半自传式的长篇小说。作品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

8、国社会的嬗变对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种种影响、冲击、规范和梦想。为我们展现了本世纪以来汉文化语境中三代人的悲剧人生,小说以知青这一代人(C、Z、W、F、O、L)的悲剧命运为主线,以他们的上代人以及更上一代革命者的悲剧命运为旁枝彻底演绎出二十世纪几代知识者的理想、追求与失落。,为纪念史铁生,周韵等把它改编成爱情的印象搬上了话剧舞台。,作品思想内容,一、带有鲜明的自传体色彩,但作者在创作中,完成了从对个人命运的悲伤、抗争,到对群体困境的关注、求索的升华。,午餐半小时,描写了街道缝纫社一幅最日常的生活画面,透过那个双腿残疾的小伙子的“眼睛”,让人们看到了底层人

9、物艰难的生存和可怜的愿望,其中蕴含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抗争 。,没有太阳的角落写的是一个小小的仿古家俱厂,三位残疾青年和一个年轻姑娘的故事。“我”觉得“她像一道电光,曾经照亮过这个角落,又倏地消逝了。”真实地再现了作家此刻沉重、悲伤的心境,对青春、爱情的渴望。,人间用了一个很大的题目,但情节写的只是记者对“我”的一次采访。记者总想引导“我”从“为人民”、“战胜病痛”这样的高度答复问题,而“我”只是回答了同学、邻居、同事,特别是插队时的房东,对“我”的真诚关怀与相助,怎样使“我”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气,看到了人生中的“春色”。这些都是作家失去双腿之后,真实的生活和心理的记录。,1.对个人命运的悲伤和

10、抗争,2.对母亲的爱,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一位天使在保护着他:这位天使会每天为他唱,为他笑;会告诉他从未听过的最美好、最悦耳的词语;会耐心地、仔细地告诉他生活是什么;会拼命地保护他,即使那将意味着要冒生命危险这位天使的名字并不难记,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叫这位天使“妈妈”! 史铁生我与地坛,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 史铁生合欢树,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史铁生我与地坛,3.对第二故乡深沉的感

11、情,当时知青作家写上山下乡,大都表现的是“历史的荒诞”、“理想的幻灭”这样的主题。而史铁生这篇小说,深情地描述了这片土地的光荣历史、艰难现实、壮阔自然和温暖的人情。,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细腻地刻画了破老汉、生产队队长这些普通农民,真诚、善良、乐观、坚韧的精神品格和对知青如同亲人般的关怀、教育和帮助。作家从知青同土地、同民众的关系的角度,反思了上山下乡运动,是对当时知青小说的一种反拨和超越。对作家个人来说,黄土地上农民的精神人格,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动力和支撑。,奶奶的星星用隽永的抒情语言、丰富的生活细节,回忆了“我”同奶奶相依为命的儿时岁月,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奶奶的形象。奶奶是平凡的、又是伟大

12、的,奶奶是优秀的、命运却是多舛的,奶奶没有文化,但一生都在追求进步。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死去的奶奶已变成一颗星,“给活着的人把夜路照亮”。 史铁生逐渐地从个人的悲痛中挣脱出来,从破老汉、奶奶这些老一代人身上,汲取着力量,思索着人生。,4.由“小我”超越到了“大我”的境界。,1986年之后,史铁生在一些作品中虽然表现的仍是个人的现实生存,但内容丰厚了,意蕴深远了,增添了一种开阔向上的情调。作品中的“我”,已融化在社会和人群中,“我”所关注和思考的是群体的困境、命运等等,车神中的“我”,尽管女友即将远游,但“我将摇着车在岸边等候。”虽然双腿瘫痪,可有轮椅带着“我”在遥远

13、的“海湾跑一圈”。车神是谁?“信心告诉你她是谁,她就是谁。”这里的“我”已不再是那个叫“史铁生”的个人,而是残疾人的一个精神形象、象征形象。,老屋小记,作家把目光再次投向20年前所经历的街道工厂生活,但情调、主题、写法已与午餐半小时大异其趣,标志着作家在思想艺术上所达到的新高度。作品用极简练的写法,写出了五六位底层人物形象,用歌声寄托理想的D、想望通过长跑改变命运的K、当过兵打过仗依然耿直正派的B大爷、出身高贵又是名牌大学毕业的U师傅、智商很低性格火爆的傻子三子 这些人物无不处在人生的困境中,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心存梦想、埋头苦干,在有限的环境中追求着人生的价值。,5.敞开一个独特的残疾人

14、世界,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来到人间里那对年轻夫妻,生了一个发育不全、又患肺病的女儿。而这女孩又天性聪慧、要强。于是年轻的夫妻面对着如何承担孩子的现在和将来的责任,而年幼的孩子面临着怎样直面她的残疾、开始她的人生的困境。一个残疾的孩子竟给自己以及父母,带来如此严峻的生存挑战,而这又是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现象。史铁生以逼真、鲜活的描述,展现了人生的偶然性,揭示了生存的苦难性。,在一

15、个冬天的晚上把残疾人的悲苦人生推向了极致。年轻的丈夫一条腿、脸被严重烧伤,妻子则是一个侏儒。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两人商定要收养一个孩子,并认真探讨了抚养、教育等一切问题。尽管他们的梦想瞬间破灭了,他们只有收养一只猫的命运,但她们对美满人生的期望和努力,令人感动。,命若琴弦,二、对哲学之谜的深入破解,枯竭的生活、长期的病痛,使史铁生避开了尘世的喧嚣,陷入了对人类终结问题的哲学思辨之中,并把他的思辨融入了小说和散文写作。几十年来,他的思考触及了诸多的哲学课题,譬如生命、肉体、灵魂、精神、欲望、现实、梦境、宿命、困境、宗教、上帝等等。在小说中表现最集中、最突出的则有人生与命运、过程与目的、

16、生与死等几个主题。,1.对人生与命运的思索,我相信了命运,当然不是因为我发现了造物主的确有,而是因为当我在数学界寻求安慰之际,懂得了有限的系数无论多大,在无限面前也等于零。 爱情的命运,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当z面对那根大鸟的羽毛魂惊魄荡默然无语之际,或者是当后来的事情发生之时,当z走在回家的路上并且恨着他自己的那一刻,小姑娘0正在做什么?正在想什么?她会做着会想着一个四岁的小姑娘可能做可能想的一切事,但她不可能知道,一个与她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事件正在这个世界上发生了。虽然还要过很久,还要过几十年,还要经过谁也数不清的因缘,那

17、事件震起的喧嚣才会传到她的身边才会影响她的生命,但就在几十年前那个寒冷的下午,小姑娘0的归宿已不可更改。如果你站在四岁的0的位置瞻望未来,你会说她前途未卜,你会说她前途无限,要是你站在她的终点看这个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是一条路,你就只能看见一条命定之途。所有的生命都一样,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我们都是这样。 务虚笔记,对生与死的思考,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 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 会降临的节日。 我与地坛,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

18、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 ”。 海德格尔,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我与地坛,对人生的过程与目的的思考,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人生就是一场苦难,从根本上说就

19、是荒诞的。唯有过程可以变得十分精彩、美好,值得体验和享受。因此“过程就是目的”。,两个故事,第一个讲一个被误当叛徒的地下工作者,为澄清事实走遍全国寻找“证人”的故事。他的目的就是找到当年的“上级”,但找到的人已成为植物人不能再作证。千辛万苦愿望落空,更显出寻找的荒诞。但老人觉得“该受的我也都受了”,“心里头挺感动”、“挺知足”。因为这位“上级”始终记挂、等待着他,又因为在奔波中遇到了一位相信、支持他的好妻子。寻找的过程是悲壮的、充实的。第二个说的是喝酒汉子,因受老三的捉弄,使他“活得太窝囊”,他苦寻几十年追杀“仇人”的故事。而对那位喝酒汉子而言,几十年后仇人已孤苦无依、弃恶从善,且做好了死的准

20、备,他已经为自己的尊严付出了全部努力,这就够了,目的已变得不再重要。这是两个包含人生寓言的故事。,最有代表性的是命若琴弦。,在史铁生关于人生的过程与目的的思辨中,既有道家看破世事的睿智与超脱,又有儒家面对现实的执著与进取。,史铁生最后的日子,一、简介,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最后的聚会史铁生,“米黄色的裤子,咖啡色的条绒夹克,戴着手套的双手就像插在口袋里。戴着棒球帽,脚下是永远不沾地的皮鞋。”这是史铁生延续多年的

21、招牌打扮。在老朋友、老邻居王耀平眼里,这代表着“铁哥”的文学青年范儿。 这一次,史铁生仍穿着这一身,平躺在朝阳医院的临时手推板床上,呼吸渐渐微弱。下午,史铁生做完例行透析,回家后突发脑溢血。,晚上9点多,老朋友、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及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主任凌锋赶来,轻轻翻开史铁生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渐渐放大。凌锋感叹:“他的角膜真亮啊!”史夫人陈希米签了停止治疗的同意书,还要签一沓器官捐献同意书。病了几十年的史铁生,想在死后切开腰椎,看看那里到底出过什么事。陈希米问凌锋:“他这脊髓和大脑有研究价值吗?”凌锋说:“太有了。”还有那亮亮的角膜,凌锋问:“能捐吗?”陈希米忙点头:“可以,可以,完全可以

22、。”史铁生讲过,把能用的器官都捐了。天津红十字会的人赶来,他们负责协调整个华北地区的人体器官捐献。凌锋说,2010年,这么大的华北地区,只有5个人捐过,史铁生是第5个。,史铁生昏迷着,身子因脑溢血微微颤动。陈希米扶着他的头,像平常在家里时一样,淡淡地说:“没事了。”“你别动。”旁边懂医的人劝她:“别弄了,他没有意识了。”陈希米没听到一样,继续扶着他说话。过了一会儿,她起身去旁边的病房办器官捐献手续。刚一走,史铁生全身挣扎,心电图立刻乱了。朋友何东赶紧去找陈希米,她回来一弄,好了。再去,史铁生又闹。最后只好把手续拿到病床旁边办,这下史铁生安安静静了。“这事情,医学能解释吗?他俩之间,肯定有一个灵

23、魂交流的世界。”何东说。2010年12月31日3时46分,史铁生在武警总医院停止了心跳和呼吸,表情轻柔而安详,“像睡着了一样”。再有4天,他就60岁了。,所有的医护人员走向他,三鞠躬。开始肝脏移植手术,肝脏被飞驰运往天津。9个小时后,史铁生的肝脏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苏醒。 没有太阳的角落 史家这一辈的男性名字中都有一个“铁”字。因为史铁生的第一位堂兄出生时,有位粗通阴阳的亲戚算得这一年五行缺铁。,堂兄弟们都健康平安,只有史铁生终究还是缺铁,“每日口服针注”。他有点庆幸父母在“铁”后选择了“生”字,也许不经意,却“像是对我屡病不死的保佑”。18岁时,史铁生从清华附中毕业,去陕北插队。这个家庭出身不

24、红不黑的少年,看着大家都去,有些兴奋地以为这是一次盛大的旅游或探险。若干年后他说:“那是对个人选择的强制是一次信仰的灾难。”干了3个月农活后,他因腰腿疼痛回北京治疗。两个月后没诊断出大毛病,也不疼了,于是又去陕北。队里照顾他,给他安排了喂牛的活儿。放牛不算重活,但耗时而辛苦。有时候,史铁生帮村民漆画箱子,换人家去帮他放牛,还能换一顿杂面吃。渐渐有人拿他画的箱子去集市上出售,队干部认为这助长了资本主义倾向,不让史铁生再画了。,1971年夏末,在一次放牛时遇 到暴雨冰雹,史铁生再次病倒,高烧,腰腿一天比一天疼。同去插队的校友老李记得,此时的史铁生脾气火爆,远不像后来那样淡然,他跟医生大吼:“你不治

25、好 我,我拿菜刀劈了你!”30多年后,老李再回插队的地方,那医生已经不记得史铁生的长相,却还记得这句狠话。史铁生又一次回到北京,自己一步一步走进友谊医院。一年多后,离开医院时,他的下肢彻底瘫痪,只能由爸爸用轮椅推着回家。此时,他21岁。他整天用目光在病房的天花板上写两个字:一个是“瘤”,大夫说如果是肿瘤就比较好办;一个是“死”,他想,不是肿瘤就死了吧,也比坐轮椅好。有人劝他:要乐观些,你看生活多么美好。他心里说:玩儿去吧,病又没得在你身上,你有什么不乐观的?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他会突然砸碎面前的玻璃,或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墙壁。他在地坛的老墙下,双手合十,祈求神明。古园寂静,神明不为所动

26、。,老李记得,从发病到截瘫,史铁生自杀过3次,却因电灯短路而活了下来。1974年,史铁生拿出当年画箱子的本事,在街道工厂找到一份临时工作在木箱或鸭蛋上画仕女,有时候画山水,卖给外国人。没有公费医疗和劳保,他只能摇着轮椅拐进不为人知的小巷,和大爷大妈们一起挣些糊口钱,每月15元,一干就是7年。纸笔碰撞开一条路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病隙碎笔2011年1月2日,熙攘的雍和宫大街上,一个小小的院门掩在一排香火店中。紧挨院门的一家小店门口,有人喊着:“姑娘,来算一卦,你一辈子都忘不了。”“小伙子,你别不信。”突然,那人脱下生意人的面孔,凑过来,成

27、了街坊的样子,“你是来找史铁生的吧?看,他原,来就住这间房。”很多年前,轮椅上的史铁生就从这里摇出家门,摇过只容一人通过的大杂院窄道,去不远处的地坛。那时的地坛荒芜冷落,如同一片野地。史铁生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史铁生的车轮压过地坛的每一块草地。他带着书,读一段,摇一段,有想法了马上停下,摇着走时可能又有更好的想法。他渐渐带上了本子和笔,到园子的角落偷偷地写文章。有人走过来,就把本子合上,把笔叼在嘴里,怕写不成反落尴尬。1979年,在西北大学中文系办的刊物希望上,史铁生第一次发表小说爱情的命运,开始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一条路。此时,他也终于被落实

28、了病残知青的优待政策,有了公费医疗和民政部门给的每月60元的生活费。,生活刚刚展露一点欢颜,要命的尿毒症又来了。体力不支让史铁生辞去了街道工厂的临时工作,待在家中写作。“起落架(两条腿)和发动机(两个肾)一起失灵。”史铁生这样说。朋友徐晓记得,史铁生刚得病时被人嘲笑,恨得想抱着炸药包冲过去,和他们同归于尽;几年后,再有人嘲笑,他有的不再是恨,而是怜悯。“提起他的境遇,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个夹着纸烟,闷闷不乐、 敏感而又古怪的形象。但是,这种形象不属于他。只要见过他笑的人,就绝不会认为我的话有丝毫夸张他笑起来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有时还透着几分孩子般的狡猾,像是对某个恶作剧彼此心照不宣似的你绝不可能在他

29、那个年龄的其他作家的脸上看到那么单纯而又灿烂的笑。”,1983年,史铁生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该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十几家媒体拥到他家,他愁得不知如何躲,最后在门上贴字条:“史铁生一听有人管他叫老师就睡觉;史铁生目前健康状况极糟,谈话时间一长就气短,一气短就发烧、失眠,一发烧、失眠就离死不远;史铁生还想多活几年,看看共产主义的好日子。”但人真的上门来,他又常常不好意思说“不”字了。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

30、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在王府井书店的角落里,何东看见一本装帧简陋的白皮小书我21岁那年。21岁,史铁生开始腿瘫,他写自己是怎么面对的。以硬朗著称的主持人何东在书店里一边看,一边哭。何东一直觉得这世界上没什么事情是应付不了的,最多一死。但当父亲得了癌症,医生宣布一点办法都没有时,他崩溃了。那些以前看的书,教人刚强的、有意志力的,这会儿全没用了。“我一个念书的 人,六神无主,就去医院旁边的书店翻,看有什么书能解决我的这个问题,每天去,每天去,非常失望。很少有书教人救自己,让人内心能面对自

31、己,没有。”直到碰见史铁生的那本小书。,何东又找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来看:“它告诉我,除了一个现实的世界,还有一个灵魂的世界。”父亲1995年过世后,何东第一次去史铁生家找他,碰到一个香港记者正在采访。记者问:“您的专业就是在家写作吧?”史铁生说:“不是,我的专业是在家生病,我业余写作。”生病越来越成专业的了,透析开始占去一星期中的3天时间和越来越多的力气。剩下的4天,每天也就能写两三个小时。即使这样,史铁生还是在4年里写出了十几万字的病隙碎笔。,每天早上9点多,史铁生摇着轮椅到院子的西面,对着一棵玉兰树静静看书。如果是冬天,就摇到院外墙根下,只有那里有太阳。如果是夏天,常有幼儿园的孩子来院子

32、里绕一圈。不时有邻居过来打个招呼,或聊两句。对史铁生来说,这是和透析一样重要的透气时间。他已经不是那个要拿菜刀劈医生的史铁生了,在送给朋友陈村的书上,他写道:“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说:“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史铁生爱看体育比赛,尤其是跑步和足球。他最爱刘易斯,说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下辈子有个像他一样健美的躯体。直到刘易斯在奥运会上输给约翰逊,史铁生明白了:“上帝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朋友们都爱找史铁生聊天。“

33、其实他也没说什么,好像很平常的话,很幽默。比如我去他家,他笑着说你脸上怎么轱辘轱辘的。我回去就会想,我怎么轱辘轱辘了,我天天弄这么忙,犯得上吗?去他家,好像有去教堂或者寺庙的感觉。”何东说。节日已经来临,最后的练习是沿悬崖行走/梦里我听见,灵魂/像一只飞虻/在窗户那儿嗡嗡作响/在颤动的阳光里,边舞边唱/眺望即是回想谁说我没有死过/出生以前,太阳已无数次起落/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吞并,又以我生日的名义/卷土重来午后,如果阳光静寂/你是否能听出,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中/生死同一最后的练习1月4日,史铁生60岁生日。“与铁生最后的聚会”在北京798时态空间画廊

34、举行。高大的拱顶下,几百人给史铁生过生日。 两天前,史铁生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火化,同样没有哀乐和花圈,朋友们把鲜花撒在史铁生身上,此时,陈希米裹着粉色大披巾,戴上红围巾,彩色的水钻花朵型发夹,把头发高高别起。她微笑着讲,最喜欢朋友聚会的史铁生,这次终于不用因身体支持不住先撤了。“他这次有的是时间和力气,和我们尽兴。”发给朋友的邀请短信上,陈希米要求大家一不带花圈、挽联,二可带漂亮鲜花,三要穿漂亮衣服。张海迪穿着漂亮的玫红大衣和修身靴子来了,带着60朵红玫瑰扎成的心型花束。铁凝带着一大篮红透的樱桃去年见面时,史铁生孩子气地举着樱桃说:“这个我爱吃。”还有人带来了超大的生日蛋糕,上面用奶油画着大大

35、的“60”和“铁生走好”。屏幕上放起了史铁生自己拍的视频:陈希米在院子里拄着单拐,系着彩色围巾。史铁生说“往上走,一直往上走”,“绕回来”,像导演一样。陈希米转回头,眼睛笑得弯弯的,拐杖和围巾一起跳起来,像飞一样。,史铁生最喜欢的外甥小水走上台。“不用悲伤,他已经说过很多次,这是他的节日。”22岁的小水,平静地念起了舅舅的诗呵,节日已经来临请费心把我抬稳躲开哀悼挽联、黑纱和花篮 最后的路程要随心所愿呵,节日已经来临请费心把这囚笼烧净,让我从火中飞入烟缕、尘埃和无形最后的归宿是无果之行呵,节日已经来临听远处那热烈的寂静我已跳出喧嚣谣言、谜语和幻影最后的祈祷是爱的重逢,评论,他思想和别人那么的不一

36、样,但你晓得是他独立思想的结果。史铁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有的时候,你和他在一起会觉得他很健康,觉得他很健全,你不觉得他有什么缺陷,他有一种思想上可以不断激发人的力量。王安忆,评论,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温厚也是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的。他可能为草的凋零或者树叶的飘落而伤感,也可能替一位素不相识的弱智小女孩而担忧,他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蒋子丹,史铁生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老屋小记、奶奶的星星、来到人间、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我的丁一之旅、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猜法、中篇1或短篇4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史铁生)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陈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